是电镀废水采用树脂吸附金后如何解析的意思吧?这不叫分解哦,纠正你一下哦!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是处理含金电镀废水,此法是将离子交换树脂装于交换柱中,由于贵重金属离子的交换能力很强,只要选取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对电镀废水中的贵重金属吸附率可达99%以上,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再将其进行回收精炼。对于吸附饱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可有以下三种方法:
1. 焚烧法
用高温焚烧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金会因此而还原成金属态的黄金,然后将其取出后精炼纯化。此法是约有5%的金离子残留于溶液中而无法分离,因而不经济。
2. 酸烧法
加入98%的浓硫酸并加热到300℃以上,可将吸附金金属的饱和离子交换树脂烧解而得到还原态的黄金。此法有一定的危险性。
3. 树脂再生法
利用再生剂将吸附金金属的饱和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金金属洗脱,金金属会与再生剂结合形成无毒的溶液,然后再以一般的还原剂还原出金金属,再进行精炼,此法可从金金属废液中回收99%以上的金金属。些法可对离子交换树脂重复使用多次,经济性高、污染性低。
4. 原理说明
当金离子作为电镀使用而溶于水时,皆加氯化钾作为导电平衡盐,溶液中金离子会以络合离子型态存在,利用此特性,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可将溶液中的含金络离子吸附于树脂中,由于一般电镀液中的金属很少以络离子型态存在,大部分是以阴离子型态存在,故可利用此方法分离其他金属。
R-Cl+KAuCl2→R-[AuCl2]+KCl
利用酸性氧化剂及盐酸配制成再生剂,将金属络离子氧化成阳离子型态而脱离树脂,树脂转成氯型,这样可将树脂再生回到原来的状态而继续使用。
R-[AuCl2]+HCl +H2O2→R-Cl+AuCl+HCl+O2
三、另外,从有关资料上查得,现在有一种新的工艺,用硫脲浸出金的方法是近年来湿法冶金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吸附剂,以乙醇-硫酸水溶液为洗脱剂,对浸金液中硫脲金的富集。
另外我们现在提供氰化法,氯化法提金的多种树脂产品,不过说实话,如果你们的处理量不是很大的话,就采用直接焚烧吧,不过这种做法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量大的话不建议采用。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可能很多内容比较专业,如果你难以消化可以私密我。
2. 离子交换树脂在高温下能融化吗
答:对于空冷机复组制,凝结水处理用的离子交换树脂还应满足耐高温的要求。海勒式空冷机组的凝结水温度高达60—70℃,而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最高温度高达80℃。因此,对凝结水处理所用树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的强酸大孔型阳树脂的允许温度在100℃以上,没有出现问题,而一般的强碱Ⅰ型大孔阴树脂OH—型的最高允许温度仅为60℃,有资料介绍当凝结水温度高于49℃时,运行中SiO2的泄漏量要增加,另外高温凝结水还会使阴树脂分解率提高,致使阴树脂交换容量减小,溶于水中的分解产物增加,因此国内树脂厂提出实际使用温度不要超过50℃。
3. 什么是塑料(树脂)的高温(热)降解
树脂有很多种,大部分是无毒的,部分含有氯CL、氰HS、硫S成分的,摄入后对人回体有害。树脂通常是指受答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是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来制涂料(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该类树脂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居多,也是涂料业相对旺盛的地区,如长兴化学、纽佩斯树脂、三盈树脂、帝斯曼先达树脂等)、黏合剂、绝缘材料等,合成树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液体中杂质的分离和纯化,有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一些专用树脂。
4. 离子交换树脂的指标所代表具体含义是什么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的离子交换树脂 )
离子交换树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它们的结构和性能因制造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为此,对于商品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必须用一系列指标加以说明。
同一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其交联剂加入量的多少,对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加交联剂多(即交联度大)的树脂,由于许多苯乙烯链都被交联成网状,所以其产品有网孔小、机械强度大和稳定性较好等特点,其特点是交换容量较小。
一、物理性能
1、外观
⑴ 颜色。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物质,依其组成的不同,呈现的颜色也各异,苯乙烯系均呈黄色,其他也有黑色及赤褐色的。树脂的颜色稍深。树脂在使用中,由于可交换离子的转换或受杂质的污染等原因,其颜色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不能确切表明它发生了什么改变,所以只可以作为参考。
⑵ 形状。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均呈球形。树脂呈球状颗粒数占颗粒总数的百分率,称为圆球率。对于交换柱水处理工艺来说,圆球率愈大愈好,它一般应达90%以上。
树脂圆球率的测定方法,是先将树脂在60℃烘干、称重,然后慢慢倒在倾斜10°的玻璃上端,让树脂分散地向下自由滚动,将滚动下来的树脂再称重,后者与前者比值的百分数即为圆球率。
2、粒度
树脂颗粒的大小对水处理的工艺过程有较大的影响。颗粒大,交换速度就慢;颗粒小,水通过树脂层的压力损失就大。如果各个颗粒的大小相差很大,则对水处理的工艺过程是不利的。这首先是因为小颗粒堵塞了大颗粒间的孔隙,水流不匀和阻力增大;其次,在反洗时流速过大会冲走小颗粒树脂,而流速过小,又不能松动大颗粒。用于水处理的树脂颗粒粒径一般为0.3~1.2mm。树脂粒度的表示法和过滤介质的粒度一样,可以用有效粒径和不匀系数表示。
3、密度
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是水处理工艺中的实用数据。例如在估算设备中树脂的装载量,需要知道它的密度。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1)干真密度。干真密度即在干燥状态下树脂本身的密度:
干真密度 = g/mL
此值一般为1.6左右,在实用意义不大,常用在研究树脂性能方面。
(2)湿真密度。湿真密度是指树脂在水中经过充分膨胀后,树脂颗粒的密度:
湿真密度 = g/mL
(3)湿视密度.湿视密度是指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堆积密度:
湿视密度 = g/mL
湿视密度用来计算交换器中装载树脂时所需湿树脂的质量,此值一般在0.60~0.85之间。阴树脂较轻,偏于下限;阳树脂较重,偏于上限。
4、含水率
离子交换树脂的含水率是指它在潮湿空气中所保持的水量,它可以反映交联度和网眼中的孔隙率。树脂的含水率愈大,表示它的孔隙率愈大,并联度愈小。
5、溶胀性
当将干的离子交换树脂浸入水中时,其体积常常要变大,这种现象称为溶胀。
影响溶胀率大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溶剂。树脂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胀性,通常比在非极性溶剂中强。
(2)交联度。高交联度树脂的溶胀能力较低。
(3)活性基团。此基团愈易电离,树脂的溶胀性愈强。
(4)交换容量。高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的溶胀性要比低交换容量的强。
(5)溶液深度。溶液中电解质浓度愈大,由于树脂内外溶液的渗透压差减小,树脂的溶胀率愈小。
(6)可交换离子的本质。可交换的水合离子半径愈大,其溶胀率愈大,故对于强酸和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溶胀率大小的次序为:
H+>Na+>NH4+>K+>Ag+
OH->HCO3≈CO32->SO42->Cl-
一般,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Na转变成H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由Cl型转变成OH型,其体积均增加约5%。
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这样的性能,因而在其交换和再生的过程中会发生胀缩现象,多次的胀缩就容易促使树脂颗粒碎裂。
6、耐磨性
交换树脂颗粒在运行中,由于相互磨轧和胀缩作用,会发生碎裂现象,所以其耐磨性是一个影响其实用性能的指标。一般,其机械强度应能保证每年的树脂耗损量不超过3%~7%。
7、 溶解性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但在产品中免不了会含有少量低聚物。因这些低聚物较易溶解,所以其应用的最初阶段。这些物质会逐渐溶解。
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中,有时也会发生转变成胶体渐渐溶入水中的现象,即所谓胶溶。促使胶溶的因素有:树脂的交联度小、电离能力大、离子的水合半径大,有时还有受高温或被氧化的影响。特别是强碱性阴树脂,它会因化学降解而产生胶溶现象。
所以在运行中要密切注意其运行条件:如离子交换树脂处于蒸馏水中要比在盐溶液中易胶溶,Na型比Ca型易胶溶。离子交换器备用后刚投入运行时,有时发生出水带色的现象,就是胶溶的缘故。
8、 耐热性
各种树脂所能承受的温度都有限度,超过此温度,树脂热分解的现象就很严重。由于各种树脂的耐热性能不一,所以对每种树脂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应由鉴定试验来确定。一般阳树脂可耐100℃或更高的温度;阴树脂,强碱性的约可耐60℃,弱碱性的可耐80℃以上。通常,盐型要比酸型或碱型稳定。
9、 抗冻性
根据对各种树脂在-20℃的抗冻性试验,发现大孔型树脂的搞冻性优于凝胶型树脂,实际上冰对大孔型树脂没有影响。凝胶型阳树脂的抗冻性不如阴树脂。无论阴、阳树脂,机械强度好的(磨后圆球率高),抗冻性能也好。进行滤干外部水分的001×7阳树脂10周期(冻干24h,再完全解冻24h为1周期)的测定,发现磨后圆球率有所下降,裂球率提高,冰冻对浸在水中的001×7阳树脂的磨后圆球率几乎无影响;201×7阴树脂不管滤干外部水分、还是浸在水中冰冻,磨后圆球率和裂球率均变化不大,表明阴树脂韧性较强。
10、 耐辐射性能
在有核反应堆的企业中,所用离子交换剂的抗辐射性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论,无机离子交换剂的耐辐射性能较好,而树脂均易降解,其中又以阴树脂为严重。
11、导电性
干燥的离子交换树脂不导电,纯水也不导电,但用纯水润湿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导电,所以这种导电属于离子型导电。这种导电在离子交换膜及树脂的催化作用上很重要。
二、化学性能
5. 什么叫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什么是离子交来换源树脂的选择性?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是指离子交换树脂能吸附的金属离子,污水中有很多金属离子而离子交树脂不可能可以把所有的金属离子都吸咐干净的,有一些金属离子树脂对它的吸附能力是比较弱的而有一些则比较强,也就是说离子交换树脂只能针对性的吸附某一些金属离子,这就是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怎样?
离子交换反应和其他化学反应一样,完全服从质量作用定律。离子交换亲和力,也就是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吸附能力与离子半径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与金属离子的电荷数、价态和金属离子的半径成正比。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经过实验证明,低浓度、常温下,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的吸附能力顺序有下列规律。
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顺序是:
Fe3+>Al3+>Pb2+>Ca2+>Mg2+>K+>Na+>H+。
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顺序是:
SO42->NO3->CI->HCO3->OH-。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顺序是:
OH->柠檬酸根3->SO42->酒石酸根2->草酸根2->PO43->NO2->Cl->醋酸根-
>HCO3-。
6. 造成树脂强度降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离子交换树脂由于强氧化剂的作用而分解,降低了树脂强度。
2、离子交换树脂由专于反复的机械摩擦而属损坏,如经常反冲洗、快速水力输送、交换流速过大、空气及超声波的擦洗等,影响树脂强度。
3、由于离子交换树脂有时在高压力、高流速状况下运行,进、出水压差太大,树脂受到挤压破碎而损失其强度。
4、由于在运行操作中树脂的容积膨胀太大,例如树脂在转型时的膨胀速度过快过大,反复胀缩而使树脂强度降低。
5、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差,使用时水温过高,例如凝结水回收水温较高,往往会引起树脂破碎,使强度降低。
6、由于树脂保管不当,失水干燥,一旦遇水就会胀裂;或是环境温度低于0℃,因树脂内部水分冻结而胀裂、破碎,造成树脂的强度降低
7. 软化水处理设备中树脂温度注意事项有哪些
离子交换树脂抄的使用温度袭:
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温度主要是根据树脂基团的性质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耐温性要比阴离子交换树脂要高一些,盐型树脂比H型或OH型号,而盐型又以Na型碱性阴树脂的耐热性能要比强碱性的好,离子交换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是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型号,能够承受的温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之前,可以在蓝膜官网上查询一下型号的最高使用温度,也可以询问客服。
离子交换树脂的储存温度:
离子交换树脂在储存的最佳温度一般是在5-40℃,不能低于0℃,当树脂的储存温度低于0℃以下,树脂容易冻结,造成树脂的机械强度下降,树脂颗粒损坏,影响树脂的使用寿命,储存的最高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5℃,如果超过可能会导致树脂脱水,造成性能下降,缩短树脂的存储时间。
点击了解详情:网页链接
8. 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什么一般采用Cl型并用动态法测定其交换容量
主要原因是羟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高温下易分解,故侧水含量不准确,且当用水洗涤时,羟型树脂要吸附CO2,而使部分树脂成为碳酸型,所以应用氯型树脂来测定。用动态法是因为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加入Na2SO4溶液,使得反应朝着正反应方向不断进行,反应产物离开反应体系,使Cl不断被置换出来。
9. 计算树脂体积采用树脂的哪个密度
什么叫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水中各种离子在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时,其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离子很容易被树脂吸附,但很难被“置换"下来;有的则很难被树脂吸附,但很容易被“置换”下来。这种性能就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离子交换树脂的这种选择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离子带的电荷越多,则越容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例如二价离子就比一价离子易被吸附。
②对带有相同电荷量的离子而言,则原子序大的离子,较易被吸附。
③浓溶液与稀溶液相比,则在浓溶液中低价离子易于被树脂吸附。
一般讲,对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而言,对水中离子的选择顺序。对OH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而言,对水中阴离子的选择顺序。
离子交换树脂的这种选择性,对于分析和判断化学水处理过程是很有用的。
什么叫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有什么意义?
为使用方便,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有下述两种表示方法:
(1)湿真密度 湿真密度是指离子交换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真密度。
这里的“颗粒体积”不包括树脂颗粒间的孔隙。湿真密度同反洗分层情况和树脂沉降性能有关。其相对密度值二般在1.04~1.30之间,其中阳棚旨一般为1.24~1.29,阴树月旨一般为1-06~1.11。
(2)湿视密度 湿视密度也有称“湿堆密度”,指离子交换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堆积密度。
这里的“堆体积”包括离子交换树脂颗粒问的孔隙。湿视密度常用来计算交换床需要装树脂的量。
一般讲,阳离子交换树脂拘湿视密度为O.65~O.85,阴树脂的则为O.60~0.80。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时对温度有什么要求?
离子交换树脂有一定的耐热性。当使用温度超过其所能承受的温度极限时,树脂易因热分解而遭到破坏。
通常,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耐温80~100℃,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能耐温100℃;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能耐温60℃。当用于除硅时最适宜的温度在40℃以下。 179什么叫交联度?对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有什么影响?
交联度是苯乙烯系树脂的重要性质之一。交联度是指在苯乙烯树脂中,所含二乙烯苯(俗称“交联剂”)的质量百分率。
树脂的交联度小,对水的溶胀性好,则树脂的交联网孔大,交换速度快,但树脂的强度低。反之,当树脂的交联度高时,其交联网孔小,树脂的强度高,但对水的溶胀性差,反应速度慢。
化学水处理使用的苯乙烯系树脂,其交联度一般在4%一14%之间,以交联度在7%左右的性能比较理想。
什么叫离子交换树脂的溶胀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当将干离子交换树脂浸入到水中时,其体积常常要变大,这种现象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溶胀”。
影响离子交换树脂“溶胀”的因素有:
①交联度。高交联度树脂的“溶胀"能力较低。
②活性基团。活性基团越易电离,树脂的溶胀度就越大。如强酸性、强碱性的交换容量大的树脂,
溶胀率也大。
③溶液浓度。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树脂内外溶液的渗透压差反而减小,树脂的溶胀就小。所以对于“失水"的树脂,应先将其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使树脂缓慢膨胀,使其不易破碎,就是基于上述道理。
通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Na型变为H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由Cl型变为OH型,体积约增加5%。
10. 离子交换树脂会随着工作慢慢减少吗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树脂量肯定会慢慢减少的,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树脂在工作专时的水力磨损,属导致颗粒状的树脂变细小,然后被液体从水帽缝隙带出。减少的速度和量,首先取决于树脂的强度,还取决于液体流速,还取决于溶液的特征(浓度、温度、酸碱度等等),对于大孔树脂,可能每处理100立方米液体,树脂会减少1到2kg,但是若是单纯的水处理软化,因水的性质最温和且温度恒定,损耗量会少得多。若是凝胶型树脂,因强度和粒度均小于大孔树脂,损耗量会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