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太阳石打紫光灯会有荧光吗
会。
宝石的荧光反应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鉴定证据,在判断宝石的荧光时应考虑样品的透明度,透明样品与不透明样品的荧光有所不同。同类宝石不同样品的荧光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宝石的荧光颜色可能与宝石本身的颜色不同。黑色背景有利于宝石荧光的观察。
紫外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作为激发源,观察宝石的荧光效应和磷光效应的装置。发射紫外线的辐射源一般为水银蒸汽灯。它们可以发射一定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然后通过特殊的滤波片过滤,产生365nm的长波紫外线和253.7nm的短波紫外线。
② 荧光显微镜有什么作用
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应用的荧光显微镜都是基于一套光学滤光片而工作:
一个激发滤光片
一个分束片
一个发射滤光片
这些过滤片通常是一起插在滤光块(复合显微镜)或在一个扁平的盛放器(主要是立体显微镜)中。
激发滤光片会选择波长来激发标本内一个特定的染料,发射滤光片作为一种质量控制,只让特定的荧光团发射的波长通过。二向分色镜是用来反射激发带中的光并在发射带中传递光,从而产生经典的荧光入射光。
荧光是生物和分析显微镜中最常用的物理现象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荧光是冷发光的一种形式。
荧光显微镜甚至允许用户决定单个分子种类的分布、数量及其在细胞内的位置。可以实现共区域化和相互作用的研究,离子浓度以及观察细胞内间的胞吞和胞吐过程。
借助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甚至可以成像亚分辨率结构。
③ 液相色谱所用流动相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流动相恢复到室温后使用。流动相温度与室温相差时,流动相在恢复到室温前,基线水平很难稳定,特别是发生漂移,也容易产生气泡等现象。水与有机溶剂混合时,混合液变化大,往往会与室温相差很大,务必注意。
2、做HPLC流动相的试剂应用HPLC级的、水应用二次蒸馏水,水相流动相需经常更换,防止长菌变质。使用去离子水、针剂水、纯净水(炊用)并不合适、尤其是做梯度洗脱时,水中的不纯物会成为鬼峰,从而干扰分析结果。
3、流动相的pH值过高或过低,流动相使用纯水,使用高浓度磷酸盐缓冲溶液,使用离子对试剂等,均可能造成色谱柱填料被化学破坏,这种对色谱柱固定相及键合相的破坏通常是不可修复的。
4、用缓冲盐做流动相时,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用水清洗流路,绝对禁止将缓冲溶液留在流路中静置或更长时间。
5、在更换两种互不相容的流动相时,中间要用异丙醇溶液清洗过渡。例如:先用甲醇水做流动相,然后再用正己烷做流动相时,一定要先用异丙醇溶液冲洗甲醇水,然后用正己烷冲洗异丙醇,反之也是一样。在更换流动相时还要考虑色谱柱是否更换。
④ 电脑显示屏是LCD的 有LED的吗
普通的电子产品没有LED屏幕,都是LCD或CRT屏幕。
有时商家所谓LED屏是指背光源。一般LCD屏幕有LED和CCFL两种背光。
存在一些误导,我来解释一下。
LED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体积相对庞大,所以不可能用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
但LED屏幕也很常见,既然体积大,就用在大屏幕上。如商场的电子大屏幕、银行显示利率的大屏幕、商店门口的走字屏等。因为LCD造价高,而大屏幕用于远观不要求精细,所以采用LED屏幕。所以LED也不是什么特殊领域的屏幕,而且LED发热还是蛮厉害的。
LED屏幕就是用发光二极管组成的,通过共阴或共阳的方式连接后通过软件扫描显示图像。
LCD是液晶显示器,通过施加不同电场改变液晶分子透光度实现成像。所以一定要有背光,可用LED作背光,也可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作背光。
CRT屏幕主要是阴极射线显像管。也就是老式的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采用的显示器。通过电子枪与偏转线圈配合,频繁依次轰击屏幕上的荧光粉,以扫描的方式实现发光成像。
PDP是等离子屏幕,在玻璃管里注入了惰性气体,施加电压使气体产生等离子效应而发光,所有发光体是同时点亮的。可制造大面积的显示屏,看起来图像就是比LCD亮丽一点。
⑤ 10μm聚丙烯过滤器起泡点多大
作为一种有效的过滤介质,过滤纸已被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根据组成滤纸的纤维种类不同,过滤纸的性能、用途也不一样,有用于一般场合的普通滤纸,用于高温下的的玻璃纤维滤纸,也有超净用聚丙烯滤纸等。根据滤纸是否浸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浸胶滤纸和非浸胶滤纸。浸胶滤纸又分为固化滤纸和非固化滤纸。下面主要介绍用于工业中的浸胶滤纸。
一、浸胶滤纸的特点
浸胶滤纸可以说是由木质纤维、人造纤维、玻璃纤维或三者混合而在造纸机上形成的能满足一定强度、挺度及透气性要求的具有迷宫式结构的纸。它不同于一般纸张的地方主要是具有较高的强度、挺度及透气性等方面的要求。随着过滤要求的不断提高,任何由单种纤维组成的滤纸都越来越难以满足使用上的要求,所以由多种纤维组合而成的滤纸应运而生。滤纸生产中常用的纤维有木质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纤维等。
木质纤维主要从各种木浆中得到,少部分来自棉绒纤维浆和草浆,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纤维。根据树种、生长地、木浆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纤维特性也各异。用于滤纸的木浆通常具有高疏松度、高透气性等特性。纤维直径通常从20μm~45μm纤维长度从1mm到4.5mm不等。如图1所示。
图1 纤维尺寸比较图 (纤维直径μm)
化学纤维是人工方法将有机化合物喷丝而成的纤维,最常用是聚脂、尼龙等,用以增强滤纸的强度,提高滤纸的耐温性能、耐破度和挺度等;
玻璃纤维其纤维直径特别小,早小可达0.5μm,用于制造超精密滤纸,与同待孔径的全木质纤维滤纸相比,具有阻力小,耐高温(最高工作温度可达300℃)等优点。
二、过滤纸的功能和过滤机理
过港督纸的应用,为从液体、气体中除去尽可能多的污染颗粒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并且具有较小的阻力限制。它因此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换句话说,过滤器必须防止已过滤系统被有害颗粒所损坏,同时又允许足够的流体通过过滤器,以避免在泵、作功筒、燃烧室中产生空穴。这就对滤材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图2 浸胶滤纸电子扫描显微照片
如图2电子扫描显微照片所示,滤纸结构是由纤维和通道组成的迷宫式结构,而不像金属丝网那样很精细的直通式孔径。这种结构加上流体中伴生的物理力共同构成过滤纸的过滤功能。其过滤机理如下:
1.直接捕获或接拦截
在此过程中,有人误以为它是形成过滤的唯一因素,认为污物颗粒被阻挡在流入面表面或迷宫中仅仅是因为它们比孔径大的缘故。其实不然,还有:
2.吸附
当被过滤的流体通过迷宫时,尽管有些颗粒的直径远比孔径小,但在静电吸引力的作用下也将这些小颗粒吸附到滤纸上。故此,有的滤材有制造过程中专门加上静电。
3.冲击陷入
在此过程中,由于流速的关系,颗粒直接陷入滤纸纤维的表面而非滞留在滤纸孔隙中,并且被吸附力和流体的流动力保持在其上面,从而也阻拦住一些较小的颗粒。
4.过滤结块
随着污物颗粒在滤纸表面上的不断积累,其自身形成一种过滤层,从而在大颗粒之间的孔隙中捕获更小的颗粒,随着颗粒的不断增加,阻力也不断接连加,直到最后完全堵死或达到压差。
图3 大开口、低流阻、低效滤纸
三、滤纸的设计与制造
滤纸生产,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多种纤维在水基粘结剂中浸泡使其完全分散开来,然后在丝网上形成紧密接合的连接纸卷,通过干燥、浸胶、再烘干达到可接受的湿度水平。但实际上制造高效,可*的滤纸并非那么简单。因为不同纤维类型、重量、厚度的组合将产生不同的过港督特性。不同批次木浆其特性也名民,但滤纸生产却要保持批与批,卷与卷甚至年与年之间的性能的一致,要求其重量、疏松度、透气性、强度等变化范围很窄。理论上完美的过滤器应当滤除100%的污染颗粒而又提供始终如一的透气性等。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滤纸的设计必须尽最大努力在各项指标中求得平衡,以有效保护需过滤的系统。图3—5为不同牌号滤纸的电子扫描显微照片,图3滤纸,其开口尺寸较大,纤维相互结合较少,是一种低效过滤纸。,而图5纸纤维则十分密集,相互结合很多,这是一种掺有玻璃纤维的高效滤纸(箭头所指部分为玻璃纤维)。图5纸与图3纸相比硬度以及挺度大,过滤精度高,但其单位面积污容量相对较小。图4纸则介于两者之间。
图4 中等流阻与效率纸]
图5 高效、低流量、带玻璃纤维的高密港督纸(见箭头)
纤维选择及其组合的标准是非常复杂的,在此不可能细讲,从纤维尺寸图(图1)中可以看出,南辩证软木纤维长度很长,直径很大,因而有大的孔隙面积和高的纳污容量。相对短而薄的硬木纤维和玻璃纤维则产生大量的接合,形成较小的孔径,因而具有较高的过滤精度。
纤维选定以后,接下来必须确定所需的基本重量和纸厚。基本重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滤纸的重量,用g/m2表示。基本重量除以厚度即等于视在比重。用以指明单位体积内滤纸重量,可反映出滤纸的纳污能力。视在比重越低,纳污能力越大。
根据每一种过滤纸应用场合的不同,其基本重量、厚度以及视在比重也不同。一般来说,用于柴油滤的纸其精度较高,视在比重也较小。玻璃纤维的应用降低了滤纸的视在比重。因而在保持与全木质纤维滤纸相同过滤精度的情况下,其纳污容量有较大提高。
选定纤维、确定重量与厚度之后,一睛步就是选用一种合适的树脂将纸浸渍。以便使其能抵搞机油等介质剧烈的冷热变化、液压系统中的高压冲击、高速气流以及其他恶劣条件等。树脂类型依滤纸工作场合而定,一般分为热固型和非热固型(非热固型包括低温固化和非固化)两种基本类型。它不仅能增强滤纸,提供合理的搁置寿命,而且允许折成波纹做成滤芯等。热固型树脂在固化温度下其分子形成三维结构。这类树脂由于其良好的粘接性、搞老化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常用的是酚醛树脂。非热固型树脂(线性结构类或热塑料)在加工过程中仅需加一点热泪盈眶或不需加热,通常用于不太恶劣的条件下,如汽车空气滤等。这类树脂大部分是聚醋酸乙烯酯树脂,丙烯酸树脂。
滤纸浸渍后,在多数情况下都要压与楞从而获得所需的挺度通讯折波纹的方便,然后将其干燥到合适程度。
根据应用情况,树脂含量从10%到30%(占最终滤纸重量)不等,挥发率在3%到9%之间变化,平均而言树脂含量为17%,挥发率为7%。热固树脂含量25%以上的,容易使固化后的滤纸京戏脆,容易堵塞孔隙。
四、成品滤纸的技术指标
成品滤纸指的是滤纸商所制成的最终产品,其技术性能和状态常用下列术语来表示。
1.基本重量(见前)
SD指浸胶并干燥过但没有固化的滤纸。
SDC指浸胶、干燥、并固化的滤纸。固化温度为150℃滞留时间10min。
2.纸厚:指滤纸的厚度。用mm表示
3.瓦楞及瓦楞浓度:瓦楞指加到纸上的隆起部分,用以保持过滤器波纹面的分离,
而使所有波纹面完全暴露于被过滤的流体。瓦楞不单增加滤纸的挺度,而且也增加过滤面积。瓦楞深度指从谷峰到谷底的深度。
4.佛雷塞(Frazier)空气流量,简称为佛雷塞;指在0.5英寸水柱压差下每分钟通
1平方英尽(0.093平方米)滤纸面积的空气流量。常用立方英尽表示。
5.空气阻力:指以85L/min空气流量,通过100㎝2样品时所产生的空气阻力值。
Pa表示。
6.莫仑强度或莫仑耐破度,指莫仑破裂试验机测出的破裂阻力值。用磅/平方英尺
示,通常在固化后的空气滤纸上做试验,或在固化后又在水中煮5分钟的滤纸做试验。
7.挺度:表示滤纸搞折能力和加工性的指数。用89mm长(纵向)、51mm宽(横向)的样片在格利挺度试验机上测量而得,结果用mg表示。
MD即纵向,也就是纸的长度方向。由于制造过程中的纤维定向性,在这一方向上滤纸有较高的挺度和强度。CD即横向,也就是纸的宽度方向。
8.起泡点或最大孔径:当压缩空气通过由试验液覆盖着的样片时,用专门仪器测得的第一个气泡点产生时的压力。滤纸的最大孔径可以从起泡点导出,公式为:
D=00000
式中:D——孔径μm;
S——液体的表面张力,Mn/m;
P——气泡点压力,mbar。
试验液的表面张力对试验的可重复性甚为重要,故一般采用99%的异丙醇或AC394试验液,应避免使用柴油、煤油等燃油液体。
9.平均流量孔径:即一半的流量从该孔径及其以上的孔径中流出。可作为滤纸精度的衡量指标。
10.树脂含量:指滤纸中树指所占的比重。用%表示
11.挥发率:指滤纸中挥发物所占的比例。用%表示。
12.搞拉强度:在25mm宽的滤纸上加力拉伸至断裂时的值。
过滤纸的试验是一顶复杂的工作,目前通用的性能试验,大多是根据[美]“汽车工程协会(S.A.E.)”、国际流体动力协会(N.F.P.A.)“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试验程序进行的。详细情况请参见有关标准。
滤纸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更好的滤纸出现,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空气滤清器简介
air filter 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的装置。活塞式机械(内燃机、往复压缩机空气滤清器等)工作时,如果吸入空气中含有灰尘等杂质就将加剧零件的磨损,所以必须装有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由滤芯和壳体两部分组成。空气滤清器的主要要求是滤清效率高、流动阻力低、能较长时间连续使用而无需保养。
[编辑本段]主要分类
空气滤清有惯性式、过滤式和油浴式3种方式①惯性式:由于杂质的密度较空气的密度大,当杂质随空气旋转或急转弯时,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能使杂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②过滤式:引导空气流过金属滤网或滤纸等,将杂质阻挡并粘附在滤芯上。③油浴式:在空气滤清器底部设有机油盘,利用气流急转冲击机油,将杂质分离并粘滞在机油中,而被激荡起的机油雾滴随气流流经滤芯,并粘附在滤芯上。空气流过滤芯时能进一步吸附杂质,从而达到滤清的目的。 净化空气的过滤装置。他们有以下区别: 1:机器(如内燃机和空压机)进气道将外界吸入的空气净化; 2:烟粉尘排放工厂及交通废气必须事先净化道大气的环保措施净化器; 3:净化厂房的空间须达高等级清洁级所使用的高效过滤装置。 他们之间从选材道试验以及技术指标要求没有一致性,各自的标准也不相同
[编辑本段]空气滤清器的更换周期
通常建议客户每行驶1.5万公里更换一次。空气滤清器 经常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车辆应当不超过1万公里更换一次。(沙漠,建筑工地等) 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轿车为3万公里,商务车为8万公里。 对滤清器的过滤要求 1.过滤精度高: 滤出所有较大的颗粒(>1- 2 um) 2.过滤效率高:减少通过滤清器的颗粒数量。 3.防止发动机出现早期磨损。防止空气流量计损坏! 4.压差低,确保发动机有最佳的空燃比。降低过滤损失。 5.过滤面积大,容灰量高,使用寿命长。降低运营费用。 6.安装空间小,结构紧凑。 7.湿挺度高,防止滤芯出现吸瘪现象,造成滤芯被击穿。 8.阻燃 9.密封性能可靠 10.性价比好 11.无金属结构。利于环保,可再利用。 利于储藏。
[编辑本段]空气滤清器的清洗方法
1.自己动手清洗滤清器 打开前车盖,那里会有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盒子。然后有一条大的通气管连接到节气门的就是。上面有的是螺丝,有的是压扣。很容易能打开取出的。一般清洁的话,都是把灰尘吹掉就可以了。如果太黑或者用久了就建议换了在安装的时候,也必须把装空气虑清时,也先将里面吹一下。 2.定期清洗空气滤清器或更换滤芯 汽车发动机是非常精密的机件,极小的杂质都会损伤发动机。因此,空气在进入气缸之前,必须先经过空气滤清器的细密的过滤,才能进入气缸。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的守护神,空气滤清器状态的好坏关系着发动机的寿命。空气滤清器 如果汽车行驶中使用过脏的空气滤清器,会使发动机进气不足,使燃油燃烧不完全,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动力下降、耗油量增加的现象发生。因此,汽车必须保持空气滤清器的清洁。 在一般道路情况下,汽车行驶7500-8000km必须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清洁维护。在砂尘程度较大的地区维护的间隔应相应缩短。 新型轿车上广泛使用干式空气滤清器,干式空气滤清器的滤芯是由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制成的,具有滤清效果好、维护方便等特点。因车型不同,其结构形状有所区别,但其维护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在对其进行维护时,应遵照汽车制造厂方规定(见表1)的使用里程进行。
⑥ 如何辨别面膜里添加了荧光粉
如何辨别面膜里添加了荧光粉
如何辨别面膜里添加了荧光粉,面膜是女生护肤都会用到的护肤品,但有些面膜的成份含有荧光粉,而荧光粉的面膜对肌肤有害。那么大家知道该如何辨别面膜里添加了荧光粉?
面膜荧光粉是最近面膜安全的重大隐患,面膜荧光粉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些杂质残余或者化学物质的影响包括它的一些降解产物,对人体安全存在隐患。
很多爱美的女性朋友都喜欢用面膜来提高皮肤的水润性,睡觉前用一片面膜既可以达到舒缓皮肤的效果,还能放松心情。
可是一些不良商家却在面膜中做了手脚,为了让人们误以为效果很好而加入了荧光粉,结果美丽成反而害了自己。
面膜在制作过程使用的化学物质、使用的成分物质中是没有可以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当然不排除有些天然的化妆品原料中,会略微带有一些荧光发光的可能。面膜加荧光剂是为了达到美容增白的效果;
但是生产过程中会有一些杂质残余,或者化学物质的影响包括它的一些降解产物,一旦吸入皮肤,对身体都是存在隐患的。
对于光敏感性的皮肤,由于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后会形成一种光敏效应,针对这样的人群,一旦沾到高浓度的荧光增白剂,皮肤就可能出现过敏、瘙痒,严重的甚至有患皮肤癌的潜在可能。
一款面膜在仪器照射下发出蓝光,手指碰到它的部分也出现荧光蓝。
从国家规范来看,目前针对护肤品添加荧光剂的规范还是从缺。规范上,将荧光剂分为“可迁移性”和“不可迁移性”2种;
前者添加在制品中,会经由皮肤渗透吸收入体内,而后者这是添加在塑料类制品,因正常使用并不会溶解出来,所以对健康无虑。
既然“荧光剂增白剂”人人嗤之以鼻,为何国家没有严令禁止呢?其实,不止中国,欧盟、美国亦没有禁止添加荧光剂,只是针对具有强毒性荧光剂规定禁止生产。
像在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做了荧光剂的经口毒性、皮肤毒性、眼刺激、生殖毒性、致癌等实验,集结数据证实,荧光增白剂并非传说中的那么毒。
消费者有权利不选择这些产品,但许多消费者还是感性的投“白”所好,所以厂商也不得不加,譬如纸巾、人造丝、人造棉等,不够白亮,消费者就不喜欢了。
这也与整体国民认知素养有关,当人们都能认识“天然不绚烂才是美”的时候,我想厂商也不会去花费那功夫去添加了。
实验人员说,根据色彩学原理,黄种人的基本肤色是黄色光,如过掺杂一些蓝白光的光源,就会达到“黄+蓝白=白”的效果,而荧光增白剂发出的就是蓝色光,追根究底,这只是光线造成的错觉。
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大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查看真假纸币的小验钞笔、验钞紫外线灯(如倍量323便携磁检荧光验钞器)可以用来帮助鉴定面膜,把面膜防止黑暗处用它们来照射,看是否散发蓝色荧光。
一般来说普通荧光粉是水溶性为主,可用清水配上洗涤剂,多次反复清洗。洗完后应及时检查是否有荧光发光的现象,直到没有才说明清洗干净了。
美白产品都含有荧光粉之类的物质,只是成份多少而已,少量没有太大问题,因为荧光粉通常含有放射性,过多则会致癌。
为了提高其白度,利用一类能在纤维上吸收日光中近紫区域光线(波长350nm左右)的化合物,如荧光增白剂,以其反射出的蓝色光“补正”残留色素,而产生增白效果,一般用于增加纺织物白度的纺织工艺中。
敷含有这类成份的面膜后,使用过滤后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非正常颜色的荧光。
新一批不合格面膜的名单公开,相宜本草、美即、百雀羚、露得清、屈臣氏、旁氏、美丽加芬等面膜含荧光粉。
2014年被称为面膜元年,一年多的时间市场衍生出了千把个面膜品牌,市场混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一段时间内,曾连续多次曝光面膜质量问题,但是依然有许多厂方顶风作案。面对市场监管不力,厂方心存侥幸,面膜该何去何从?
上海市药监局紧急叫停了一批不合格化妆品。令人吃惊的是,6种不合格化妆品中,面膜占据了4种,一时成为不合格化妆品的重灾区。
这四个不合格产品均被检出了丙烯酰胺。此外,还有面膜被检出了氯倍他索丙酸酯。
据了解,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致癌的化学物质,可通过皮肤、消化道黏膜等途径被人体吸收;
而氯倍他索丙酸酯则是一种为人工合成外用激素类药物,有抗炎、止痒的作用,但是不可长期大面积使用,否则会可出现多毛、痤疮、骨质疏松等症状。
事件1: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曝光了“东洋之花美白水润面贴膜”等18种化妆品含超标禁用或限用的有毒物质汞、苯酚、氢醌等。
事件2:2012年8年,福州一消费者因敷用屈臣氏一款珍珠美白臻致面膜后全身发红,嘴唇发紫,最后不幸身亡。虽然有报道说不是因为面膜直接致死,但不排除面膜的某些物质间接作用,致使用者本身疾患发作不及时医疗而死亡,因为此事也放大了消费者对面膜质量安全问题的恐慌。
由于面膜护肤功效的被“神奇化”,因此受到很多爱美人的热烈追捧。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制作片状面膜的成本非常低廉。
而我国的面膜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管理还不规范,因此小小的一片面膜撬动了巨大市场利益。很多不良商家不惜铤而走险,利用各种资源来吸引消费者。
下面就为你盘点一下面膜背后你可能不知道的“潜规则”:
1、如何正确挑选面膜
a、选择只适合自己肤质的面膜。不同面膜有不同的作用,根据自身肤质综合考虑面膜的性质,同时判断自己有没有过敏的可能。
如果是购买一种新的面膜,可以取一小块在耳后或手臂内侧进行试用,15分钟后,如果皮肤没有出现过敏现象,那么就可以安心购买使用。
b、选择面膜时首先要注意配方成分。在选购面膜的'时候尽量避免具有刺激性的成分,比如一些高浓度去角质的成分,皮肤敏感者不宜使用含薄荷、樟脑、冰片等成分的面膜等。
c、不选廉价、无成分列表、无保障的面膜。最好挑选那些品牌资深、厂家信誉高、口碑好的产品,在选用面膜之前,需仔细阅读面膜产品的信息,注意面膜的卫生状况。
2、正确使用面膜
每周使用面膜的频率不应超过3次,即使是单纯的保湿面膜也不可以,因为所含有的防腐剂也会对肌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定要给肌肤一个充分的休息时间,形成有序进补才是保养肌肤的王道。
某些乳化剂、防腐剂、香精对敏感肌肤的刺激会增强,从而导致细胞间质流失而使肌肤屏障进一步受损。
所以此类肌肤要减少做面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每次敷10分钟左右为宜,且要避免使用软膜粉、撕拉式面膜等对角质层有清理作用的面膜。
肌肤皮损状况严重或者突然晒伤的时候,先不要急于使用保湿或其他功效的面膜,可用洋甘菊纯露或者具有镇定舒缓作用的精华短时湿敷,待皮肤自然修复一段时间后,再用具有修复功效的面膜。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急救修复的面膜,也不哟呵连续使用5天以上。
除睡眠面膜之外,所有面膜都不要敷贴过夜,每次敷面时间也不要过长。敷面膜过夜,会导致面膜干掉后从肌肤中反向吸收水分,尤其是面膜贴或者泥浆类面膜。
荧光剂面膜科普
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荧光剂面膜吧。然后再说一下如何分辨。
面膜中为什么要加荧光剂?
面膜加荧光剂是为了达到美容增白的效果,让人“一贴就美白”。从媒体报道内容来看,不仅是“一贴就白”,拿手一粘,手也发光了,紫外灯下是发亮,在白光下就会感觉白了。
荧光剂对人体的伤害
医师介绍,人工合成的荧光剂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容易迁移到角质层、血液里。
如果长时间接触皮肤,容易刺激表皮,毛孔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内,因为肝脏无法代谢,聚集越来越多的毒素可能会引发肝炎,或者肝硬化、肝癌。
荧光剂不像一般的化学物质那样容易被分解,而是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许多有害的作用,大大削减人体免疫力;
荧光剂与伤口外的蛋白结合,还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荧光剂能使人体细胞出现变异倾向,使其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的器官,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造成血液系统受损;
此外,化学物质容易污染人体血液,虽然血液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微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其中,会被稀释、分解、吸附和排出。
但长期、大量的有毒物质倾注而入,必致其发生质的变化,进入血液循环,会破坏红细胞膜,引起溶血现象。
四个方法辨别面膜真假
1、是否含有荧光剂: 眼睛好使的,直接关灯,在暗处看色辨别,含过量荧光粉面膜会呈现出绿色或蓝色光;有验钞灯就更方便了,用它们来照射,看是否散发蓝色的荧光。
2、是否含有重金属:
找一个新的一角钱硬币,用硬币的立面,在面膜上来回的划,如果没有任何变化,就可以初步说明不含铅汞,如果变黑了说明含铅汞,颜色越深,含铅汞量越高!
3、是否含有激素:
最简单的判断是:起效非常快,停用后却比不用还糟糕。如果改用其他品牌化妆品会出现过敏红肿。就要考虑是不是激素作怪了。
4、抗氧化:
一滴碘酒就能看出来了。在面膜上滴一滴碘酒,如果碘酒褪色,甚至变得透明,那这面膜的抗氧化性就相当不错了。反之,就打上一个不合格的叉叉吧。
皮肤沾上荧光剂怎么清洗
普通荧光剂是水溶性为主,可用清水配上洗涤剂,多次反复清洗。洗完后应及时检查是否有荧光发光的现象,直到荧光没有了才说明洗干净了。记住哟,一定要多清洗,别嫌麻烦,一次可是洗不干净的!
⑦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为什么加进气味物质后峰值不降反而上升
荧光光谱信号对光路极其敏感,激光聚焦和光路偏移都会对信号造成影响,因此即便是同一种样品每次测试时信号大小都会有差别,而从题主的结果看,信号峰值大小变化并不是很大,并且荧光信号大小的变化和经过陷波滤波片过滤之后的280nm的激发光峰值大小变化是一致的,我猜测信号大小变化是由实验装置引起的,而不是样品化学反应造成的。
⑧ 液晶电视机中的LED背光技术 与传统荧光灯背光技术相比
LED背光源的电视比荧光灯背光的画面色彩好,画面柔和,耗电量低
目前的LED电视分两种,一种是LED显示屏,一种是LED背光,国产的LED都是指的LED背光其实还是液晶面板。
不过国产的液晶面板都是低端产品,在动态范围,显色性指标上落后日本的很多,所以国产液晶的大多标示“动态对比度”,数值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实际上动态范围也就几百~几千而已。这种指标在看商店提供的测试图片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这些图片都是处理过的,压缩了对比度,增加了色彩饱和度,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你自带一幅照片去测试,效果立刻分辨出来了。
没有所谓的LED电视机,大多是商家炒作概念而已,只有用LED作为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机,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大多数LED液晶电视机除了外形薄一点,耗电略小一点,价格高一点外性能上和一般液晶电视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拖尾现象依旧,国外已经有三基色动态LED背光液晶电视机,这种电视机的性能有很大提高,但还在不断完善,而且价格不菲,目前国内厂商尚无这方面的核心技术,国内市场这类产品也不多。
好一点的就只有索尼KDL-55X4500A液晶电视,动态RGB三基色LED背光,价格4万左右,性价比不高。
⑨ 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分析化学发展的趋势是:
分析方法标准化
这是环境分析的基础和中心环节。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环境分析数据作为依据,因而须要研究制订一整套的标准分析方法,以保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分析技术连续自动化
环境分析化学逐渐由经典的化学分析过渡到仪器分析,由手工操作过渡到连续自动化的操作。70年代以来,已出现每小时可连续测定数十个试样的自动分析仪器,并已正式定为标准分析方法。现已采用的有:比色分析、离子选择性电极、X射线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极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流动注射分析等自动分析方法及相应的仪器。特别是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速度可达每小时200多个试样,试剂和试样的消耗量少,仪器的结构简单,比较容易普及,是发展较快的方法之一。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在环境分析化学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极大地提高了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在现代化的分析实验室中,很多分析仪器已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操作程序、处理数据和显示分析结果,并对各种图形进行解释。应用电子计算机,可实现分析仪器自动化和样品的连续测定。如配备有电子计算机的γ-能谱仪可同时测定几百个样品中多种元素,利用傅里叶变换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既可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又可使核磁共振仪能测得13C讯号,使有机骨架结构的测定有了可能,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环境污染物引起的生态学和生理机制的有关问题开拓了前景。
多种方法和仪器的联合使用
这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技术的特长,解决一些复杂的难题,再配用电子计算机,更可大大提高分析效果,并能及时给出分析结果。例如,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能快速测定各种挥发性有机物。这种方法已应用于废水的分析,可检测200种以上的污染物。在环境污染分析中还常采用火花源质谱-电子计算机联用、气相色谱-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色谱-红外光谱联用、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发射光谱和等离子体源联用,以及质谱-离子显微镜组合而成的直接成象离子分析仪。
激光技术的应用
利用激光作为分析化学的光源已发展了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原子和分子荧光光谱、激光光声光谱、高分辨率光谱以及其他激光光谱技术和分析方法。激光分析的特点是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长距离、短时间。随着激光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激光技术必将进一步改变环境分析化学的面貌。
痕量和超痕量分析的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对环境分析提出的新要求之一就是常须检测含量低达10-6~10-9克(痕量级)和10-9~10-12克(超痕量级)的污染物,以及研究制订出一套能适用于测定存在于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和食品中的痕量和超痕量的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例如已测定太平洋中心上空空气中铅的含量为1ppb,南北极则低于0.5ppb。南极洲冰块中的DDT含量为0.04ppb;雨水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2ppb;人体中铀的平均含量为1ppb。这些成果是依靠痕量或超痕量分析技术取得的。加强对新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而又快速的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方法的研究,成为今后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环境分析样品前处理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ologies i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由于环境样品具有被测物浓度低,组分复杂,干扰物质多,同种元素以多相形式存在,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化等特点,通常都要经过复杂的前处理后才能进行分析测定。经典的前处理方法,如沉淀,络合,衍生,吸附,萃取,蒸馏,干燥,过滤,透析,离心,升华等,靠人工操作,重现性差,工作强度大,处理周期长,又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等.因此样品前处理预分离是环境分析中最薄弱的环节,而也是现环境分析化学,乃至分析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前沿研究课题。它包括了各种前处理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及这些技术与分析方法在线联用设备的研究两个方面.
新方法与新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有:
1,固相萃取法(solid-phase extraction,SPE)
其原理是根据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固相填料上的作用力强弱不同,被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主要用于处理环境水样及可溶的固体环境样品,也可用于捕集气体中的痕量有机物及气溶胶.改变洗脱剂组成,填料的种类及其它参数以达到不同分离的目的。早期以柱状固相填料为主,近段时间来出现了厚度为1mm左右新型薄膜填料,它们截而积大,流量高,特别适合于野外现场处理样品.
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ported liquid memberane,SLM)
该法利用超临界流体既有与液体相仿的高密度,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又有与气体相近的高扩散率,因此能有效地从固体内部将被测的溶质萃取出来。它特别适合于处理各种固体的环境样品.改变超临界流体的组成,温度,压力,可以有选择地把不同的组分从样品中先后连续萃取进行分离。既用于样品的前处理,也用于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3,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sextraction,SPME)
它用装在注射器针头内的熔融石英光导纤维作载体,表面用有机固定液作涂渍处理。当它浸在样品溶剂中时,被测物通过扩散吸附在它表面,然后转移至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进样,通过加热脱附,被测物随载气进入色谱校进行分离和测定.该法可用于处理各种气体和液体的环境样品,也可用于处理固体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改变固定液的类型与液层的厚度,可以改变方法的选择性,提高吸附量,易于自动化,可直接处理低于10-9级的水样,也便于和其它分析方法(例HPLC等)联用。表-1列出几种代表性的无,少溶剂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表-1几种主要的无,少溶剂样品前处理方法
前处理方法
原理
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萃取相
缺点
顶空法(静态顶空法,捕吹法)
利用待测物的挥发性
直接抽取样品顶空气体进行色谱分析;利用载气尽量吹出样品中待测物冷冻捕集或吸附集的方法收集被测物
挥发性有机物
气体
静态顶空法不能浓缩样品,定量需要校正,吹捕法易形成泡沫,仪器超裁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利用超临界流体密度高,粘度小对压力变化敏感的特征
在超临界状态下萃取待测样品,通过减压,降温或吸附收集后分析
烃类及非极性化合物,以及部分中等极性化合物
CO2,氨,乙烷,乙烯,丙烯,水等
萃取装置昂贵,不适于分析水样
膜萃取
膜对待测物质的吸附作用
由高分子膜萃取样品中的待测物,然后再用气体或液体萃取出膜中的待测物
挥发,半挥发性物质,支载液膜萃取在不同pH值下能离子化的化合物
高分子膜,中空纤维
膜岁待测物浓度变化有滞后性,待测物受膜限制大
固相萃取
固相吸附剂对待测物的吸附作用
先用吸附剂吸附在用溶剂洗脱待测物
各种气体液体及可溶的固体
盘状膜,过滤片,固相萃取伎
回收率低,固体吸附剂容易被堵塞
固微相萃取
待测物在样品及萃取涂层之间的分配平衡
将萃取纤维暴露在用品或其顶空中萃取
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
具有选择吸附性的涂层
萃取涂层易磨损,使用寿命有限
4,加速溶剂萃取法(简称ASE)
这是一种全新的萃取方法,它可以显著提高样品前处理的速度。溶剂被泵入盛有样品的萃取池后,加温加压,数分钟后,萃取物从加热的萃取他中输送到收集瓶中供分析中.萃取步骤全程自动化,并且可以多次萃取,快速省时,溶剂消耗量少。以分析土壤中有机氯农药为例,首先要用大量有机溶剂将其从基体中提取出来.新近颁布和即将出台的环保法规对实验室使用溶剂在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为适应这种变化,加速溶剂萃取作为减少溶剂消耗量的固体样品前处理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加速溶剂萃取更方便,快速,溶剂用量少,其重现性与超声萃取相当。并且避免了使用超声萃取所带来的多次清洗的问题.
表-2示出水中优先检测有机污染物600系列标准分析方法,经过适当的前处理步骤,便可发展为相应污染物在饮用水(500系列)和固体废弃物(8000系列)中的标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与各自前处理的操作步骤实际上是相应的。
表-2USEPA 500,600和8000系列方法编号对照表
污染物名称
500系列
(饮用水)
600系列
(废水)
8000系列
(固体废弃物)
主要分析方法
挥发性卤代烃
502.1
601
8010
GC/OHD,ECD
挥发性有机物
502.2
8015
挥发性芳烃类
503.1
601
8020
GC/PID
丙烯醛,丙烯腈
603
8030
GC/FID
二溴乙烯,二氯氮丙烷
504
酚类
604
8040
GC/FID',EC
有机卤化物,农药急PCBs
505
联苯胺类
605
邻苯二甲酸酯类
506
606
8060
含N,P农药
507
亚硝胺类
607
GC/NPD'TEA
有机氯农药及PCBs
508/508A
608
8080
GC/ECD
硝基芳烃及异佛尔酮
609
8090
GC/EC,FID
多环芳烃类
610
8100
LC/UV,荧光,GC/FID
卤代醚类
611
GC/OHD
卤代烃类
612
8120
GC/ECD
2,3,7,8-TCDD
613
GC/MS
有机磷类
8140
有机氯除草剂
515
8150
挥发性有机物
524-2(60重)
624
8240
GC/MS
半挥发性有机物
525
625
8250
GS/MS
各种色谱技术的进展
1,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气相色谱检测器和GC,MS的发展奠定了USEPA 1979年底公布的114种水中优先检测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基础,而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使方法简化,净化损失减少,近20年来,毛细管柱管材由金属改变为玻璃,再发展为熔融石英,解决了管壁对分析的干扰和操作技术的可靠性。毛细管柱固定相,高分子液晶固定相,高分子冠醚新固定相的研制,柱表面去活性处理(如辐射处理),尤其是化学键合交联固定相的研制成功,使大批重要污染物(包括众多异构体)有了可靠的测定方法.采用无分流进样和柱上进样技术解决了柱容量小和热不稳定试样的分解问题。近几年来发展的0.53mm,0.75mm内径的宽口径毛细管柱进一步解决了柱容量小的问题,使它们直接与气提设备相接,简化了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步骤,而且更有利于与灵敏度稍差的检测器匹配。组合柱技术,化学衍生技术(包括柱前,柱后)等,不但可提高分辨能力或灵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挥发性较差的化台物的监测.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器仍在不断发展,例如化学发光检测器,TEA,离子化检测器,酶抑制剂荧光监测器等,再加上多维色谱的应用,多监测器联用,特别是GC与MS及其它仪器的联用,使GC在环境分析,色谱分析中仍将继续占据优势。徐晓白等综述了色谱技术研究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对环境中潜在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和硝基多环芳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我国若干城市大气中痕量元素的温室效应和有害有毒颗粒物进行了研究。EPA已将毛细管气相色谱作为常规监测技术,GC—TID(离子阱检测器)在提高灵敏度方面有特色.我国在这方面,无论是仪器的生产或毛细管柱的研制都有较好基础,今后可能在开辟色谱新技术,提高质量,降低价格以及系列处方固做出更多贡献。在1998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350多篇论文,其中1/6与环境样品有关,这也反应了我国色谱分析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近段时间江桂斌研制的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方法(Quartz surface inced lurninescene-FPD)在国际上首次将由石英表面引发的发射(QSIL)原理用于定量分析,引起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并获国家发明专利。该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火焰光度检测器.和现有商品仪器相比,它有三个优点:(1)色谱柱直接插入燃烧头的顶端,避免了样品的扩散等造成的色谱峰展宽等现象。(2)改变了传统的氢火焰燃烧方式,使火焰的稳定性得到根本的提高.(3)通过改变火焰的发射介质,导致了发射机理的根本变化,获得了强度很大的发射光谱。与一般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方法相比,灵敏度提高100—1000倍.用该系统已很好地分离和测定了各种介质中不同形态的有机锡化合物,最低检测限在30fg—2.3pg.另外,已证明这一原理可以推广到硫,磷化合物,有机硒,有机铅等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1997年在美国召开的21世纪环境实验室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 moving for the 21 century)研讨会后,对现场监测和可移动实验室的设计与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便携式色谱仪已开始在现场环境分析中应用。1998年匹茨堡会议上,已出现了商品.我国也正在研制毛细管便携式色谱仪。在微型化过程中,常规色谱检测器的微型化技术是这一领域的制约因素.
色谱进样技术:发展很快,枝头进样(oncolumn),分流/无分流进样(split/splitless)吹捕法(purge and trap)进样等技术已成为实验室的常规方法。色谱校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法国研制的用一种平行的多毛细管往系(含有900根1m长,40μm内径的毛细管,涂层厚度为0.2μm)成功地分离和测定了多种有机锡化合物。分离时间由常规毛细管柱的5—10min缩短到30s.
2,高效液相色谱的广泛应用
80年代以来,HPLC仪器的增长速度一直据首位,据估计1983年世界HPLC的销售额己超过GC.这是出于GC主要适用于测定较易挥发的污染物,但70%以上的化合物是低挥发性,大分子量或热不稳定的,不进行衍生化就不能直接用GC法测定,而HPLC法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后者在环境分析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金祖亮曾统计Analytical Abstract引述文章的情况;1980年应用HPLC的文章数量仅为引用GC的文章数量的1/5,而到1989年则几近一半.HPLC的分辨率虽不如毛细管气相色谱(HRGC).但也有用它一次直接分析32种优先检测污染物的成功例子,缩小柱径和采用3μm填料可提高分辨率。己制成的3—7cm商品柱的柱效可达5000一10000理论塔板/m,用它进行环境样品的常规分析,1min就能完成一次测定HPLC的柱后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pg级,是现迅速发展的领域.另外发展类似GC上用的更为通用型的检测器,例如HPLC-FID,HPLC-ECD,HPLC—TID,HPLC—NPD和HPLC-FPD等是另一倾向。
微孔柱的应用促进了LC-MS的发展,由于溶剂的减少,与MS接口的问题迎刃而解,已可进行常规检测.不过由于用微孔柱分析速度较慢,其它的接口例如热喷射(thermospray),电喷雾(electrospray),粒子束(particle beam)等接口技术配合更为理想。如用HPLC法分级预分离,在系统分析中能使被检出的污染物数目增加数倍.
3,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发展
超临界流体在化学分离中的应用并与计算机技术的成功结合,制成了现代化的SFC仪,引起了分析界的兴趣。近段时间来商品毛细管SFC的问世在环境分析化学中得到较广泛的关注.由于该方法的特点是采用超临界的流体作为流动相,可填补GC与HPLC的空隙,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学性质活泼,分子量高及挥发性化合物等复杂混合物的分离,测定,理论计算推断毛细管SFC分离效率与GC相近,而比HPLC高。因此SFC兼具GC与HPLC的优点.
SFC常用的流动相为CO2,但现有更多的流体可供选用。还可能用不同流体及不同成分比的组合,因此分析方法可以有相当多样化选挥.还能起到选择萃取预分离的作用。这样既可节省溶剂,减少萃取时间,又可能减少预处理过程中引起的污染.
现公认SFC可贵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因为它能和一系列检测系统联用。一般说来,GC与HPLC的检测器在SFC上均可应用,常用的有FID,FPD,ECD,UV和荧光等.新的检测器,如化学发光硫检测器,测定硫化合物的灵敏度可达数十至100pg,线性范围为103.SFC与MS及FT-IR的联用亦已获得成功。现与—般EI,CI相似的质谱图可从SFC-FTIR获得,而且灵敏度尚佳.
已报道应用SFC的对象有农药,染料,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及药物等。其中以农药及其代谢物测定的报告较多.
4,离子色谱[IC]的应用
由于IC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和推确度均较高,而且能进行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点,随着离子色谱的发展,已逐渐应用于环境分析。首先在阴离子分析方而,发展很快.近几年由于梯度淋洗,柱和检测器等的进一步发展,已能应用IC测定阳离子,过渡金属,金属络合物。区分不同价态,直至分析有机化合物等.
5,毛细管电泳
近段时间来,毛细管电泳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包括污染物与DNA加合物的分析,正辛酵—水分配系数的测定以及动物体内甲基汞的测定等,并且已发表了数篇综述,由于毛细管电泳的持点:样品需要量小,高分离效率,柱价格低,易清洗,试剂耗费量小,方法简单,分析时间短等,使其在分离环境污染物时拥有独特优势,可以作为一种与GC和HPLC相互补充的新的污染物分析手段。Yan等采用填充拄毛细管电色谱,在45min以内分离了16种EPA优先检测PAHs.采用CZE(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可在24min内分离酚及其10种衍生物,改变分析条件可在5min内就能实现对12种酚类化合物的快速分离。也有关于分离二恶英TCDD,PCB异构体,光学异构体的报导,MEKC(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胶柬电动色谱)分离分析胶类化合物获得成功.毛细管电泳曾用来分离百草快和杀草快,磺酰脲,苯氧基酸等。此类工作既涉及除草剂对映体或异构体的分离,又包括分析农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和水中的除草剂.现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扩大,但很多工作集中在分离标准样品上,应用于实际环境样品分析的还相对较少。就其主要原因,主要是检测器灵敏度不够和要求新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等.但总的来看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联用技术
联用技术是现分析化学中的热点,在环境分析中由于样品的复杂性,测量难度大,对信息的要求又高,用一种仪器的单项技术很难解决.GC/MS在环境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环境有机分析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已不必赘述,其中尤以四级质谱的引入再结合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检索,使其在美国环保局系统中的常规检测费用可与GC相比,有时甚至低于后者。MS本身的发展,开拓了这类联机的应用范围,而GC与元素分析仪器的联用使其威力引伸到无机物或金属有机物等的分析.用HPLC替代联机中的GC虽然有溶剂去除的难题,但对与FT-IR,NMR等的联用尚有方便之处,另外结合热喷射,电喷雾,软电离离子化等接口技术,不但解决了LC/MS联用的主要障碍,使分析的对象可扩展至挥发性低的化合物,而且使SFC,IC等与MS的联用也获得成功,表-3示出环境分析中的若干联用技术,从中可以看到联用技术及其组合方式正在迅速增加。
三联与四联仪器系统乃至多机一体化等的出现是当前环境分析化学,环境分析仪器发展的新动向.另外,如进样流动注射(FIA)等技术的引入也将使环境样品分析自动化,快速化等达到新的高度。
表-3 环境分析化学中的联用技术
联用技术
应用举例
GC-AAS
石油中乙基铅化合物,络合物,鱼中汞化合物
GC-AES(原子发射光谱)
有机锡化合物,甲硅烷化醇类
GC-MES(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元素选择性检测
GC-AFS(原子荧光光谱)
四乙基铅
GC-ICP-AES(DCP,MIP)
烷基铅,有机硅(Mn,Hg,Cr)
GC-MS
普遍应用(挥发性,半挥发性化合物,衍生物)
GC-FTIR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中硝基多环芳烃
GC-MS-FTIR
GX-TEA
亚硝胺
HPLC-AAS
四烷基铅,有机锡
HPLC-ICP-AES
VB12中CO,蛋白质中金属,Fe,As,Hg,Cu;螯合物状态分析,同位素稀释
HPLC-ICP/MS;HPLC-FTIR;HPLC-TEA
HPLC-MS
Thermospray,Particle Beam/MAGIC
HPLC-NMR
10-4g,多组分电喷雾中半挥发性及非挥发性物质
HPLC-FTIR/MS
MS/MS(可与GC或HPLC联用)
10-11-10-12g(PCDD,PCDF)
SFC-FID,UV等
偶氮,蒽醌,苯胺类染料,PAH
SFC-MS,FTIR或NMR
农药等
IC-ICP
1-100×10-9级地表水
ICP-MS
0.1-10×10-9级(检测下限可达0.01)海洋生物中Al,Mn,Cu,Ni,Co,Zn,Sn,Cd,Ba,La,Ce,Th,U
GC-QSIL-FPD(气相色谱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
水中有机锡,铅,汞,锗,硒等形态分析以及生物样品等,灵敏度达0.7-2.3pg(检出限)有机锡
在无机物的分析方面,IC与检测仪器的联用,尤其是各种进样方式的ICP与MS的联用在痕量元素分析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技术前沿。由于后者的高灵敏度(检出限达l0—60pg/mL),高选择性,线性范围宽,以及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和可进行在线分析等已使USEPA将ICP-MS列为可行的常规分析手段.
与生物学科的结合的环境分析化学
1,生物试验指导的分离分析
生物试验指导的分离分析发展于80年代初,是有机污染物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现环境样品中的致癌,致畸变,致突变性成份是人们主要关心的对象,由于医学还不能完全控制和治愈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而流行病学又指出,人类70%—90%的癌症是由于环境中的致癌物所引起,短期生物试验的发展(如Ames试验)提供了在短期内初步评价研究对象三致特性的可能,且费用较为低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结合化学分离和鉴定,就有可能从复杂的环境试样中有效地筛选出活性组分,获得新的结果,环境中潜在致癌物硝基多环芳烃的发现即是一例.较近的研究表明大气飘尘中不但存在硝基多环芳烃,而且有羟基硝基多环芳烃,后者的致突变性有时比前者为高。在气体研究中也得到相应的结果,这些结果促进了环境污染活性的研究.生物指导的活性发现是生物学科与分析学科结合的产物,它将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新的分析方法——生物监测:免疫分析
常规的环境分析有时对大批复杂试样不能及时迅速报出结果,在这方面某些生物监测方法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免疫试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者近几年在环境方面的应用有很大的成就,并已在区域性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应用。免疫试验优点很多:价格便宜,灵敏度高(如1ng),前处理方法简便.有利于大量监测某种确定的对象,还有可能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前景诱人。在《分析化学前沿》有关环境分析若干进展中已报道免疫分析在农药,致癌物,甚至DNA加合物方面试验的一些数据.由此得知其灵敏度甚高。美国EPA,AOAC,IUPAC已组织过多次专业会议,今后有希望在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多应用.
此外,各种类型的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标记物的开发与应用亦将有广泛的前途。
⑩ 直流护眼灯和LED灯的区别
1、材料不同
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 LED 灯的抗震性能好。
直流护眼灯通过把交流电先转变成电压、电流平稳的直流电,用直流电点灯,使用时发出的光是连续均匀的光,解决了电感镇流器荧光灯损害视力的频闪问题。
2、采用技术不同
直流护眼灯采用的是直流电子镇流器,淘汰了传统“护眼台灯”使用的高频镇流器以及增加过滤片等相关技术。
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3、工作原理不同
直流护眼灯采用的是直流技术,避免了由高频电子镇流器荧光灯高频震荡所引起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
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