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薄膜过滤法方法

薄膜过滤法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8 05:34:08

㈠ 替格瑞微生物检验方法:用常规法还是用薄膜过滤

采用滤膜法进行微生物检测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其得到AOAC、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药典、FDA和EPA等组织的承认,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及饮料工业、化妆品、制药工业品质控制和电子工业等领域.赛多利斯公司的滤膜法微生物检测产品成功地应用于滤膜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实用而且方便实用,它简化了微生物检测程序.
滤膜法微生物检测:
将适当孔径的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由于滤膜的作用而将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样品中微生物生长抑制剂可在过滤后用无菌水冲洗滤器而除去.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营养物和代谢物通过滤膜的微孔进行交换,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以计数,并和样品量相关.
滤膜法的优点:
- 与直接法比较,可以检测大量的样品
- 浓缩效应使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 带有菌落的滤膜,可作为检测的永久记录存档
- 可见的菌落和样品量直接对应,得出定量结果
操作具体一点就是:薄膜过滤法检测,一个样过滤一份,就是200ml的纯化水通过滤膜,将该滤膜浸泡在灭菌好的l生理盐水中,再接种到平皿中,制成10级、100级、1000级稀释倍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稀释培养皿,即可

㈡ 微生物检测,膜过滤法的优缺点各哪些

膜过滤法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一种对微生物的测量方法。膜过滤法可以直接通过生长出的菌落的形态判断微生物的种类。不过膜过滤法也会有一些劣势,
1.培养时间过长,一般的膜过滤法培养时间需要3-5天,视微生物的种类而定,较为耗时
2.一般法规和行业的标准均会固定培养基的配方,培养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这难免不适用于所有的微生物种群,以导致有可能某些微生物无法被培养出来从而漏检。
3.一些微生物如(VBNC)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他们无法使用正常的方法培养出来。休眠类的孢子,也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培养出来。
4.膜过滤法使用的是菌落数作为计数单位,但是菌落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无法直接反应出的微生物的实际数量。
5.膜过滤法是一种离线培养方式,涉及到取样等很多人为操作,受污染的风险高,假阳性结果的风险也很高。
梅特勒-托利多在线微生物分析仪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的检测原理进行微生物的在线监测,可以精确到每个微生物,且无需耗材试剂,无需培养,实时读取数据,在线安装杜绝取样污染,降低风险。

㈢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薄膜过滤法怎么做

准备工作:

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回量筒、培养基、平皿、答取膜器、三角烧瓶等一起121℃灭菌30min。

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

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

(3)薄膜过滤法方法扩展阅读:

薄膜过滤系统主要用于去除小颗粒及溶解盐,一般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薄膜过滤反渗透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纳滤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薄膜过滤

㈣ 超滤膜过滤的方式有哪些

超滤膜过滤方式:一个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主要是由成百到上千根中空纤维丝和膜壳两部分组成,一般将中空纤维内径在0.6-6mm之间的超滤膜称为毛细管式超滤膜,毛细管式超滤膜因内径较大,因此不易被大颗粒物质堵塞,更适用于过滤原液浓度较大的场合。内压式过滤:原液先从膜丝内孔进,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渗透过中空纤维成透过液为内压式过滤,内压式过滤可以使用高压大流量的顺冲洗,使冲洗水流与膜孔成切向方向快速流过,从而可以将吸附在膜内孔表面上的污染物冲去,恢复膜的通量。外压式过滤:原液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外向内渗透过中空纤维膜丝成为透过液,而截留的物质汇集在中空丝的外部时为外压式过滤。外压式超滤膜密封在膜壳内,水流的死角多,无法使用快速直冲的方法清除膜表面附着的污染物,因而不能完全去污。

㈤ 微生物薄膜过滤法,夹膜技巧

(1)验证试验方法:试验原理同前述薄膜过滤法。验证供试品对薄膜过滤法有抑细菌和抑真菌特性时,与实际的无菌检查相同,在同一型号的每个过滤器或过滤筒内过滤规定定量的供试品(容器数及每容器的过滤体积),用淋洗液淋洗滤膜至少3次,每次淋洗液体积为100ml,在最后一次淋洗液中,接入验证用菌种(接种量为10—100CFU);另取一过滤器或滤筒,不过滤供试品,重复以上淋洗操作,作为阳性对照。根据具体情况,可将整张滤膜或半张滤膜转移至100ml的指定验证用培养基内,或将培养基加入到装有滤膜的滤筒内。分别对表中所列菌种及相应的培养基逐一进行验证,并将容器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14d。如果使用新的滤膜或滤过器(包括不同厂家或批号、型号),则要按上述薄膜过滤法的要求做 , 组试验,即样品试验组、蛋白胨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重新进行验证确认。
(2)验证结果评价:如果供试品培养基容器内的培养基内明显可见微生物生长(混浊),并且与阳性对照容器内的培养结果相似,则在无菌检查试验中必须要过滤与验证试验相等量的供试品、淋洗液,淋洗相同次数及使用同量的培养基。如果与阳性对照容器内的培养结果相比,供试品容器内微生物生长现象不明显,则说明该检验量在此检验条件下有抑菌作用。应增加淋洗次数,重复以上实验。也可通过更换过滤膜并使用中和剂来消除产品的抑菌作用。USP规定,如果已淋洗了5次,并且每次淋洗液体积达到500ml,仍无法中和膜上的残余抑菌性物质,那么在无菌检查试验中就采用此淋洗次数与淋洗量作为最终淋洗方法。

㈥ 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用膜过滤法时,是把滤膜上有菌液的那面贴到培养基上,还把反面贴到培养基

微生物限度的方法有多种。如果是用膜过滤法的话,就你提到的问题,可以查询2010版的《中国药典》附录,里面有提到。应该是把滤膜接触到供试液的那面贴于培养基上。

㈦ 混悬液的无菌如何采用薄膜过滤法

你参考一下这篇文献看看:《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及验证》丁长玲田洪根成培光赵永德周肖龙薄明香来源:《中国药房》2010年第45期。 原文找不到,只有摘要。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无菌检查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将样品经无菌定性滤纸初过滤后,取滤液适量,采用pH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液作为冲洗剂,冲洗量分别为300、600、900mL,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作为试验菌种,按照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佳冲洗量为细菌检查600mL、真菌检查300mL;验证试验中阳性对照菌24h内生长正常,各供试品管均未见菌生长,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结论: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无菌检查时可以通过定性滤纸过滤和薄膜过滤联用的方法消除其抑菌活性。 感觉有用的话,可以求助找一下这篇文献。

㈧ 薄膜过滤法原理

薄膜过滤法

采用薄膜过滤法,滤膜孔径不大于0.45um,直径约为50mm。选择滤膜材质时候应保证供试品及其溶剂不影响微生物的充分被截留。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后,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洗滤膜,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每片滤膜的总过滤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克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加至适宜的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每1克或1ml所含的菌数比较多时,可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1ml,过滤。用PH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它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方法和冲洗量同“计数方法的验证”,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

阴性对照实验

取实验用的稀释液1ml,照上述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培养和记数:

培养条件和记数方法同平皿法,每片滤膜上的菌数不应超过100个

菌数报告规则

以相当于1克或1ml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生长以<1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1g或1ml供试品),或以<1

乘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

㈨ 滤膜法指的是什么

滤膜法是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或检测空气中浮菌数的方法。
1、滤膜法是检测水样中大肠细菌群的方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微孔薄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和鉴定滤膜上生长的大肠菌群菌落,依据过滤水样计算每升或每100毫升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操作简单、快速,主要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
2、滤膜法是检测空气中浮菌数的方法。将定量的空气抽滤器通过微孔薄膜,带菌的尘粒即留滞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营养琼脂平皿上,培养后计数滤膜上生长的菌群数,根据气样量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㈩ 什么叫薄膜过滤法,具体怎么操作呀

5.7.7 薄膜过滤法:
5.7.7.1 本法适用于有抗菌作用或大容量的供试品。
5.7.7.2 按集菌使内用规程安装好集菌仪。
5.7.7.3 取供试品擦拭消容毒后,除去塑料盖,插好导管,进行抽滤,滤液从排液管排出。
5.7.7.4 同法操作将培养基抽到全封闭式集菌培养器中。
5.7.7.5 取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和真菌培养基各1管,同法操作加入相应的溶剂作阴性对照。
5.7.7.6 阳性对照管应根据供试品特性在接种橱内加入相应对照菌液1ml。(抗细菌药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照菌,抗厌氧菌药物以生孢梭菌为对照菌,抗真菌药物以白色念珠菌为对照菌)。
5.7.7.7 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管置30-35℃培养箱中,真菌培养基管置20-25℃培养箱中各培养7日;阳性对照管细菌应在培养24-48小时,真菌应在培养24-72小时有菌生长。

阅读全文

与薄膜过滤法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