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沉淀过滤原理

沉淀过滤原理

发布时间:2022-12-28 05:00:05

㈠ 在污水处理中沉淀和过滤的作用是什么

在给水处理中,常用过滤处理沉淀或澄清池出水,使滤后出水浑浊度满足用水要求;

废水处理中,过滤常作为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法等预处理手段;

作为生化处理后的深度处理,使滤后水达到回用的要求。

过滤的机理可分为阻力截留、重力沉降和接触絮凝三种。

当废水流过滤料层时,粒径较大的悬浮物颗粒首先被截留在表层滤料的空隙中,从而使此层滤料间的空隙越来越小,截污能力随之变得越来越高。

结果逐渐形成一层主要由被截留的固体颗粒构成的滤膜,并由它起主要的过滤作用。这种作用属于阻力截留或筛滤作用。

废水通过滤料层时,众多的滤料介质表面提供了巨大的沉降面积。

据估计,1m3粒径为0.5mm的滤料中就拥有400m2不受水力冲刷而可供悬浮物沉降的有效面积,形成无数的小“沉淀池”,悬浮物极易在此沉降下来。

重力沉降强度主要取决于滤料直径和过滤速度。滤料越小,沉降面积越大;滤速越小则水流越平稳,这些都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由于滤料有较大的表面积,它与悬浮物之间有明显的物理吸附作用。

此外,砂粒在水中表面常带有负电荷,能吸附带有正电的铁、铝等胶体,从而在滤料表面形成带正电的薄膜,进而又吸附带负电荷的粘土及多种有机胶体,在砂粒上发生接触絮凝。

在大多数情况下,滤料表面对尚未凝聚的胶体还能起到接触碰撞的媒介作用,促进其凝聚过程。
【转自http://www.17huanbao.com/news/shuiwuran/news_26581.html】

㈡ 过滤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过滤是使水通过滤料时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滤池通常设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

水经过滤后,残留的细菌、病毒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从而为过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所以,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净化中,有时可省去沉淀或澄清,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

(2)沉淀过滤原理扩展阅读

粗盐水的过滤的实验步骤

1、仪器组装

(1)取一台带铁圈的铁架台,将小烧杯放在铁架台台面上。

(2)将漏斗放入铁圈中,并调整铁圈的高度,使漏斗末端的管口紧贴烧杯内壁。

(3)取一片滤纸,对折两次,分开,使一边三层,另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并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即滤纸与漏斗壁间无气泡。

2、过滤

(1)用烧杯取适量粗盐水,倒粗盐水时,试剂瓶盖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烧杯口,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烧杯的尖嘴轻靠在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上,倒入的粗盐水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整理

将用过的滤纸丢入垃圾箱中,盐水倒入废液缸中,用清水洗涤仪器,擦干净实验台。

㈢ 沉淀原理和分类

沉淀原理和分类

沉淀是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不溶于反应物所在溶液的物质。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沉淀的文章,欢迎阅读。

1.1.1沉淀原理和分类

⑴沉淀原理:

利用某些悬浮颗粒的密度大于水的特性,将其从水中去除。

⑵沉淀分类

①自由沉淀②絮凝沉淀③拥挤沉淀④压缩沉淀

在城市污水处理流程中,在沉砂池中砂粒的沉淀一般为自由沉淀,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为絮凝沉淀,二沉池下部污泥的沉淀为拥挤沉淀,活性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的浓缩过程为压缩沉淀,这部分内容今年也出了一道题目,题目的内容大致是关于沉淀分类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4个选项内容为:a沉砂池是自由沉淀;b混凝沉淀为絮凝沉淀;c二沉池底部应该是压缩沉淀,与污泥浓缩池一样;d浓缩池是压缩沉淀,从选项内容来看,abd都是正确的,c选项中二沉淀下部污泥的沉淀为拥挤沉淀,不是压缩沉淀,所以c错误。

⑶沉淀颗粒的沉速

低流速的离散性颗粒,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和水的阻力三个力的作用,其合力决定颗粒在水中的加速度和沉速。

⑷沉淀试验

①自由沉淀试验

②絮凝沉淀(干扰沉淀)试验

③拥挤沉淀试验

1.1.2沉淀池

⑴沉淀池的分类

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

按在工艺流程中位置不同,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按截除颗粒沉降距离不同,可分为一般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

⑵平流式沉淀池:

①构造: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

②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根据静置沉淀试验所求得的沉速和表面负荷等数据来计算。

掌握污泥区的.计算公式

缓冲水层(位于污泥区和澄清区之间)的深度可取0.3~0.5m

沉淀池的个数宜在1个以上。

③掌握平流式沉淀池的进出水装置和排泥斗形式以及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技术参数的选择

④平流沉淀池的优缺点

⑶辐流式沉淀池

可作为初沉池或二沉池

①构造

②优缺点

③设计要求和参数选择(掌握设计参数)

⑷竖流式沉淀池

掌握设计要求和参数选择:例如设计中心管流速不大于30mm/s等

⑸斜板(管)沉淀池

①分类:侧向流、同向流、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②掌握设计要求和参数的选择

③掌握其应用条件:例如其不宜作为二沉池使用,主要原因是活性污泥的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响沉淀效果。

1.1.3澄清池

⑴原理

是利用高浓度的活性泥渣层的接触絮凝作用,将水中杂质阻留,使水得到澄清。

⑵类型与特点

①循环(回流)泥渣型澄清池

是利用机械或水力的作用,使部分沉淀泥渣循环回流以增加和水中杂质的接触碰撞和吸附机会,提高混凝的效果。

包括机械搅拌澄清池和水力循环澄清池等

a机械搅拌澄清池

特点:单位面积处理量较大,但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量较大,适用于较大的处理规模。

适用条件:无机械刮泥时,进水浊度一般不超过500度,有机械刮泥时,一般为500~3000度

b水力循环澄清池

由于絮凝不够充分,对水质和水温适应能力较差,目前应用不太多,适用于中、小型处理规模。

②悬浮泥渣型澄清池

工作原理:是使上升水流的流速等于絮粒在静水中靠重力沉降的速度,絮粒处于既不沉淀又不随水流上升的悬浮状态,当絮粒集结到一定厚度时,就构成泥渣悬浮层,原水通过时,水中杂质与絮粒碰撞接触,并被悬浮泥渣层的絮粒吸附、过滤而截留下来。

包括悬浮澄清池和脉冲澄清池等。

a悬浮澄清池

适用于中、小处理规模,对进水水量、水温及加药量较敏感,可建成单层式或双层式,单层式适用于原水浊度长期低于3000度以下,双层式可适用原水浊度超过3000度左右。单池面积不宜超过150㎡

b脉冲澄清池

澄清效率高,具有脉冲的快速混合、缓慢充分的絮凝、大阻力配水系统而使布水较均匀、水流垂直上升和池体利用较充分等优点,多用于处理原水浊度小于3000度的水。

一般脉冲澄清池的脉冲周期可采用30~40s,充放时间比为3:1~4:1

1.1.4污泥浓缩

其工艺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方式,国内一般采用重力浓缩。

⑴浓缩的目的

污泥的含水率非常高,达95%以上,因而其体积非常大,浓缩的目的在于减容,例如含水率由99%降到96%时,体积可减小3/4,可为后续的污泥处理创造条件。

⑵重力浓缩池

①间歇式

②连续式

⑶重力浓缩池的设计

;

㈣ 过滤的原理 是什么

过滤的原理是:将浊液倒在有小孔的滤纸上,利用液体的重力使分子直径较小的液体通过滤纸的小孔,而不溶性固体的直径较大无法通过滤纸,从而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㈤ 微量的沉淀怎么过滤出来得到

只需要用孔径小于沉淀直径的过滤设备就可以了。

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

过滤介质即为使流体通过而颗粒被截留的多孔介质。无论采用何种过滤方式,过滤介质总是必须的,因此过程介质是过滤操作的要素之一。
多过滤介质的共性要求是多孔、理化性质稳定、耐用和可反复利用等。可用作过滤介质的材料很多,主要可以分为:
⑴织物介质
织物是非常常用的过滤介质。工业上称为滤布(网),由天然纤维、玻璃纤维、合成纤维或者金属丝组织而成。可截留的最小颗粒视网孔大小而定,一般在几到几十微米的范围。
⑵多孔材料
制成片、板或管的各种多孔性固体材料,如素瓷、烧结金属和玻璃、多孔性塑料以及过滤和压紧的毡与棉等。此类介质较厚,孔道细,能截留1~3μm的微小颗粒。
⑶固体颗粒床层
由沙、木炭之类的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床层,称为滤床。用做过滤介质使含少量悬浮物的液体澄清。
⑷多孔膜
由特殊工艺合成的聚合物薄膜,最常见的是醋酸纤维膜与聚酰胺膜。膜过滤属精密过滤,可分离5nm的微粒。
2.滤饼过滤与深层过滤
根据过滤过程的机理有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之分。滤饼过滤又称为表面过滤。使用织物、多孔材料或膜等作为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孔径不一定要小于最小颗粒的粒径。过滤开始时,部分小颗粒可以进入甚至穿过介质的小孔。但很快由颗粒的架桥作用使介质的孔径缩小形成有效的阻挡。被截留在介质表面的颗粒形成称为滤饼的滤渣层,透过滤饼层的则是被净化了的滤液。随着滤饼的形成真正起过滤介质作用的是滤饼本身,因此称为滤饼过滤。滤饼过滤主要适用于含固量较大(>1%)的场合。
深层过滤一般应用介质层较厚的滤床类(如沙层、硅藻土等)作为过滤介质。颗粒小于介质空隙进入到介质内部,而长而曲折的孔道中被截留并附着于介质之上。深层过滤无滤饼形成,主要用于净化含固量很少(<0.1%)的流体,如水的净化、烟气除尘等。
3.过滤的操作方式
根据使用的过滤设备、过滤介质及所处理的物系的性质和产品收集的要求,过滤操作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主要方式。
根据提供过滤推动力的方式,又有重力过滤、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过滤之分,其目的都是克服过滤阻力。
过滤是使水通过滤料时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滤池通常设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水经过滤后,残留的细菌、病毒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从而为过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所以,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净化中,有时可省去沉淀或澄清,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

过滤的净水原理:
①筛除作用:水通过滤料时,比滤层孔隙大的颗粒被截留;随后,滤层孔隙逐渐变小,较小的颗粒也被截留。
②接触凝聚作用:未被沉淀去除的细小絮凝体或脱稳颗粒,因与滤料接触而被吸附;滤料吸附絮凝体后,其吸附作用进一步增强。

㈥ 污水处理中沉淀工艺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维拓环境
十万伏特团队为你解答。
污水处理中沉淀工艺原理:
目前,国内外的给水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形式,其中沉淀部分对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水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沉淀构筑物的发展可以发现,在20世纪6O年代以前主要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60年代起各种澄清池盛行一时,70年代后,主要是斜管、斜板及复合型沉淀池。沉淀构筑物形式的改进提高了沉淀分离的效率。沉淀池的设计和开发都是围绕怎样增加沉淀面积和改变水流流态这两方面进行的。沉淀池的设计总是以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为目的。
提高沉降效率有两种方法:
1)缩短颗粒的沉淀距离、增大沉淀池面积,斜管沉淀属这一类;
2)增大矾花颗粒的下沉速度,通过采用高效絮凝剂和优化絮凝工艺来实现。

㈦ 沉淀法的基本原理

沉淀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其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沉淀法是重量分析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2. 沉淀法的操作步骤是:取样一溶解一加沉淀剂使其沉淀一过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洗涤一干燥至恒重一称量一计算。

  3.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沉淀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这样获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当沉淀形式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所得的物质形态。

  4. 后供称量时物质的化学组成,故称为称量形式。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㈧ 水的净化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有什么作用

你好,沉淀主要是把水中的不溶性物质与水分层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取上层的版水而将沉淀丢掉,过滤主要权是把水中的不溶性物质通过滤纸将其分离的一种方法,而吸附主要使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可溶性物质的方法之一,希望你能采纳

㈨ 沉淀,过滤,吸附的原理

净化程度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对了
吸附沉淀是用活性炭吸附
过滤式用滤纸过滤
明矾是静置沉淀中的
应为是加入明矾后
再让其
静置

㈩ 沉淀 过虑 消毒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利用胶体微粒吸附细菌等微生物和固态颗粒然后絮凝变为沉淀过滤掉,就清除了溶液中微生物和导致浑浊的固态颗粒。
微生物容易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生长,故可以此方法除去,达到消毒目的,同时还可使浑水变清以适于饮用。
通常可以用明矾即十二水硫酸铝钾在水溶液中水解产生氢氧化铝凝胶以达到上述目的。

阅读全文

与沉淀过滤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