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除去氯离子
方法之一:加入硝酸银.
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静置,可得氯达标的水.
缺点:
同时引入了新的离子__NO3-(硝酸根离子),NO3-的含量是否超标还需计算后与标准对比.若NO3-不超标,可用此法除氯离子.
方法之二: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可直接除去氯离子.
优点:
可循环使用.
② 用什么除氯剂能除去氯离子
氯离子去除剂
氯离子去除剂是能够去除水中氯离子的药剂.
该药剂能够回去除水中的游离氯离答子(并非所有氯离子),去除掉余氯的强氧化性,从而消除余氯强氧化性带来的危害。感谢上海杰诺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该药剂图片和说明。
在水处理中,当水体中含有一定量的细菌或微生物,特别是生活用水,工艺冷却循环水等均需要进行杀菌处理,最主要、最廉价的杀菌剂次氯酸盐、氯气等含有效氯,处理后的水中会残留强氧化性的氯离子.
如果不去除余氯,则
1.会腐蚀水处理设备。
2.会对后续的生化处理池里的活性污泥有益菌(特别是降氨氮的硝化菌)存在巨大的杀伤作用,从而使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
3.用漂白剂漂白棉织品后残留在棉织品中的余氯会腐蚀损坏棉织品,等等.
③ 如何去除饮用水中氯离子
1、加氯离子去除剂
该药剂能够去除水中的游离氯离子(并非所有氯离子),去除掉回余氯的强氧化性,从而消答除余氯强氧化性带来的危害。在水处理中,当水体中含有一定量的细菌或微生物,特别是生活用水,工艺冷却循环水等均需要进行杀菌处理,最主要、最廉价的杀菌剂次氯酸盐、氯气等含有效氯,处理后的水中会残留强氧化性的氯离子。
2、用除氯离子交换器
软化器即为钠离子交换器,离子交换器分为:钠离子交换器、阴阳床、混合床等种类。
(3)去氯离子机器扩展阅读
除氯离子交换器主要用于锅炉、热电站、化工、轻工、纺织、医药、生物、电子、原子能及纯水处理的前道处理,工业生产所需进行硬水软化、去离子水制备的场合,还可用于食品药物的脱色提纯,贵重金属、化工原料的回收,电镀废水的处理等。
氯离子去除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内。运输中应避免曝晒、雨淋。不可与酸类、氧化剂共储混运。容器必须密封,防止受潮溶化。如包装受潮,说明内装物己起潮解作用,必须与干燥包装分开堆放。不可储存于露天,对受潮包装要抓紧处理。失火时可用水砂土扑救。
④ 氯离子化学去除法有哪几种
当前对工业废水,循环水中去除氯离子的研究较多,从化学反应去除法有几种:
1,银量法,加入硝酸银形成氯化银沉淀。
2,氧化铋Bi₂O₃在酸性条件形成氯氧化铋沉淀。
3,氧化-还原法,使含氯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4,超高石灰铝法(弗氏盐法),废水加氧化钙和偏铝酸钠,形成钙氯铝化合物沉淀。
5,絮凝剂法,加聚合硫酸亚铁在pH9.5-11.5环境再加过量硫酸钠和草酸钠形成含氯离子絮凝再用生物质滤料过滤。
⑤ 如何去除水中的氯离子
可以用絮凝沉淀、溶剂萃取法,氧化还原方式,银量法,氧化铋法以及超高石灰铝法这五种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氯离子。
1、絮凝沉淀、溶剂萃取法
絮凝沉淀主要利用絮凝剂作用氯离子,将其絮凝以至沉淀去除,如复合絮凝剂;溶剂萃取是利用萃取剂将含氯离子的化合物萃取去除。
⑥ 废水的氯离子怎么处理
你好,如果是实验室少量的废水,可以用以下方式去除:
沉淀盐方式:即采用Ag+或专Hg+等与Cl-生成沉淀将Cl-去除。
分离拦属截方式:采用蒸发或膜过滤方式将Cl-分离去除。
离子交换方式: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替代。
氧化还原方式:采用电解或电渗析、还原方式将Cl-去除。
如果是污水处理厂等大规模的废水中含有氯离子的话,建议去找当地相应的污水处理公司咨询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⑦ 高磁场能不能去除氯离子
不能
首先,如果有磁场,那么磁场对身体健康就一定会有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如果起居的房间有磁场,人在动态中的影响不太大,但是静态中影响会大些
磁场属于电磁辐射,其波长虽然较长但也有一定能够的能量,核磁共振就属于利用此波段的电磁辐射而达到检测目的的一种实验技术,他所能引起的是原子核的自旋运动。所以总觉得应该是有害的。
我曾咨询过好几位国内外核磁专家, 尤其是 Varian 的国外专业人员, 每年来访时必问的问题. 这么多年的得到答复都是 "没有影响".
我之所以如此在意, 因我本身也认为没有影响, 但家人一直抱着戒慎恐惧之心, 尤其是几年前太太怀孕时怎么也不肯踏入核磁室一步.
搞NMR的人都说没什么事,但是孕妇还是少接触电磁场为好。因为所谓的没影响是因为机器的屏蔽效果比较好,并不是说磁场对人体无害,对300MHz的仪器,超屏蔽都可以做在磁体内部;但对于高场仪器,5高斯线还在磁体外部。而且超屏蔽是在水平方向,当进行换探头、调谐等操作时,免不了还要到磁体下面去。
(1)血液在强磁场下性能的改变及对生物体的影响。国际上研究了人体及动物的全血的强磁场下的取向行为及其作用的主体——血红细胞的作用机制;血液在强磁场下流变性能的变化;血纤维蛋白质在强磁场下的活性变化及对生物代谢作用的影响;人血在强磁场中所受磁力、磁悬浮特性和光吸收特性。
(2)蛋白质高分子在强磁场下的特性及其应用。国际上研究了磷脂中缩氨酸在强磁场下的取向作用;肌肉细胞蛋白质在磁场中的磷代谢过程;神经肽胺酸在强磁场下的结构改变及蛋白质酰胺与氢的交换等。
(3)医疗应用。除继续发展人体成像系统外,近年来国际上还研究了在4—8特斯拉强磁场下血纤维蛋白质的活性以及对血管中血栓溶解的影响;强磁场及磁场梯度对血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的影响;强磁场对动物血细胞的活性及其对心肌保护特性的影响;外加磁场对血小板流动性能的影响及其在医疗上的应用等。
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处于电场时,人体的导电性使电流通过皮肤流入大地,而磁场透过人体时有可能对血液之中的铁分子产生影响。电场通过皮肤可能引起湿疹等皮肤疾病。有人说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女性容易皮肤老化。同样人们认识到电磁波对细胞增值性较快的血球和生殖器、淋巴等组织及对儿童更为有害。我们举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为例来看一下电磁波的危害吧。人体处于强磁场中时,体内各种磁性物质将受到磁引力。同时由于磁诱发作用(形成磁场的物体,磁化别的物体)产生磁化现象,即吸引或磁化体内红血球中铁(Fe)等磁性物体,从而影响其余磁性物质。显然,这将有害于身体健康。如果血液或细胞中存在磁性物质,则磁诱发作用将妨碍血液和细胞的正常活动。重金属在体内的积累,和容易受磁诱发作用给身体致命打击。但是,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很难科学地细致的加以探明。因为各种不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于人身,而且很难做长期的追踪调查。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通过疫学调查及动物实验获得验证。
1979年美国Colorado大学的N?Wertheimer教授与E?Leeper教授做了高压送电线与小孩癌病之间的疫学调查。结果表明,处于强电磁场的小孩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小孩的发病率3倍以上。所谓疫学调查是比较认为癌发病原因的因素与癌患者增加率的研究方法。比较有名的疫学研究有《烟与肺癌》,即比较大量吸烟的人群与不吸烟的人群中肺癌患者的数量的多少,这里研究的是烟与肺癌的关系。电磁波与小孩癌病之间关系研究正是利用了这种方法。该报告书不仅对全美而且对欧洲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积极研究ELF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目前通过各种动物实验,美、欧、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认为强电磁波对人体有大危害。1995年11月瑞典与丹麦共同研究组织在欧洲癌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结果,该研究报告认为处于5MG以上磁场的儿童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儿童发病率的5倍。
各种动物实验表明电磁波(1)使神经传导物质发生变化(2)使鸡、猪、老鼠细胞内及表面的钙含量发生变化,导致畸形胎儿,引发恶性淋巴肿瘤(3)降低老鼠的反应能力,减少睾丸重量,改变大脑化学成分,降低身体增长率。特别第三点将影响孕妇的出产以及儿童生长。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大体可分为热作用,刺激作用及非热作用。
长时间的低周波微电磁波,是否影响身体健康成为目前电磁波有害理论的论战焦点。而强电磁波对人体的有害性已得到科学验证,因此世界各国为保护人身健康规定了接触电磁场最长时间限定。
1. 热作用
电磁波的热作用可引发生物体组织细胞温度的上升。研究表明3Cm以下波长的微波可透过皮肤1Cm,而0.25-1m的微波可透过皮肤到达人体各器官。被皮肤吸收的微波转换为热,引起身体组织的温度上升。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生物体的温度升高,引起行动变化,产生异常行动。而且39℃以上的子宫温度影响生物体的免疫功能。据分析生物体内最容易受到这种热作用的地方是几乎没有血管的眼睛水晶体及睾丸。电磁波对眼睛的最严重危害为水晶体白内障。此时眼球内凸镜由于温度上升产生不透明部分,使人无法看清物体。1-10GHZ的微波容易使人产生这种白内障。有人曾做过这种动物实验,将2450MHZ电磁波(属于微波炉频率范围)照射兔子眼睛10分钟,结果开始出现了白内障现象。男性生殖细胞集合体睾丸温度相对于体温(约36℃)较低,而且对热非常敏感。温度的上升对进行减数分裂的生殖细胞产生决定性影响。
2. 刺激作用
电磁波的刺激作用中有感电效果。电信号调节人体的所有功能。观察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可以兴奋的人体所有功能最小单位的细胞表明,此类细胞两端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水准,则向神经系统传达兴奋信号或收缩肌肉。但是,外部流向人体的电流使神经的兴奋传导系统及肌肉运动系统的生物体电路系统产生异常,使人体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外部电流刺激神经细胞产生触电感觉,而刺激肌肉则产生肌肉收缩或肌不随意运动。刺激心肌使心室变软,心脏停止搏动,而刺激呼吸肌停止呼吸。
3. 非热作用
上面所举的高压送电线电磁场引发小儿白血病等大部分疫学调查结果属于此范畴。对非热作用的影响目前很难加以确认,因此无法明确解释。将小鸡,猫的大脑皮质放在用低周波变调的UHF,VHF中,发现钙离子流出。信息传达,免疫系统功能,细胞增值离不开钙离子。实验结果表明50-60HZ的低周波也使钙离子流出。可见一般家电(60HZ)对人体也有危害。
另外一份研究报告表动物体松果体分泌(melatonin)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而低周波改变松果体的分泌量。
ELF,VLF电磁波不仅对人体内细胞膜的钙分布,而且对钾、钠、氯等离子分布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体激素分泌。
如上所述人体细胞利用微弱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导热、疼痛、视觉等感觉,但细胞间这种交信遇到妨碍时将产生异外的细胞增殖,形成癌。而可以引发交信障碍的外部能量比预想不到的要微弱的多。实际上将电磁波加在实验培养的细胞时,发现细胞间化学物质移动发生变化,遗传因子生成遇到妨碍,激素及化学物质生成发生变化,癌细胞活动增加。对老鼠的实验,发现电磁波对其食欲、呼吸、睡眠等产生了障碍,而人体实验则发现电磁波使脉搏减弱,使脑波产生异常现象。
三、加强防护
电磁波有害论受到各种疑问,因为目前人类还无法说明白血病等许多疾病的产生原因,即使现代医学与科学相当发达,但对人体的研究仍远远不够,20世纪初某位学者提出吸烟导致肺癌时也曾遇到包括医生在内的许多学者的疑问。直到30年后,医学界才承认吸烟导致肺癌。
对电磁波的研究仅过了20多年,同时电磁波与吸烟不同,其强度、频率、接触时间、波形等较复杂,因此很难证明它与癌之间的关系。与吸烟一样人们应该提高对电磁波危害的认识程度。综合目前的疫学调查,人们无法否认电磁波对人体有影响。因此我们应自主避免接触强电磁场;非接触不可时应该采取适当措施
⑧ 工业大规模生产过程,如何消除溶液中氯离子要充分考虑运行成本。
工业大规模生产过程,消除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如下: 1,可以采用阴床,若是氯离子含量高的时,采用反渗透等膜法处理的话,会破坏反渗透膜的。 2,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
3,在测定COD的时候,先稀释至标准的氯离子范围,然后再用硫酸汞隐蔽。 4,还可以可以用离子膜除去,使用这种方法时,只除氯离子是比较困难的,另外的离子如硫酸根也要去除的,还要看离子浓度,再定方案。 5,还可以经过阴离子树脂我,用这个办法还可以同时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 6,电渗析,反渗透……其他的方法多了,但是真正经济的不多。 尤其不能选用离子交换树脂,成本太高了。
如果含氯量比较高,可以考虑副产一些其他产品。 7,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1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到1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如将COD看作还原性物质的污染指标,则除氯离子之外的无机还原物质的耗氧全包括在内。如将COD看作有机物的污染指标的话,则需将无机还原物质的耗氧除去。对于Fe2+、S2-等无机还原物的干扰,可根据其测定的浓度,由理论需氧量计算出其需氧量,从而对已测的COD值加以校正。Fe2+和S2-的理论需氧量值分别为O.11g/g和O.47g/g。
对其它的干扰一般采用氨基磺酸去除,其加入量为10rag氨基磺酸/mg 对Cl-的干扰一般采用HgSO4去除,其加入量为0.4g HgS04/20ml水样(这儿[Cl-]<2000mg/L)。
氯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CODcr的实验条件下(不加HgS04时),氯离子可以完全被氧化,经实验证明,氯离子的含量和测得的CODcr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为0.226mgCOD/L/mg[Cl-]/L。这儿理论上的计算是一致的:
Cl-被完全氧化时,1mg Cl-相当于消耗0.226mg的氧(16/(2 x 35.5)=0.266)。从完全氧化昕需的时间来看,加热10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采用回流加热,单靠浓流酸放热反应,其体系的温度为106℃,20min后降为50℃,在这段时间内,氯离子的氧化率为53%。由此可见,在CODcr,的测定条件下,氯离子是很容易被氧化的。
从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看,氯离子应不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
但在CODcr的测定中,体系为强酸性介质,酸度大小直接影响重铬酸钾氧化的条件电极电位,而酸度大小却与氯离子的条件电极电位无关。由前面所述可知,在测定CODcr时,体系中氧化剂的条件电极电位达1.55V,完全可使反应按以下方向进行。
氯离子在反应体系中可能与Ag2SO4或HgSO4发生反应:
由此可见,后者要较前者优先进行。为避免前一个反应的进行,往往在取来水样分析时,第一步先加入HgS04,让其络合氯离子。
在氧化过程中,会出现如下反应:
尽管[HgCl4]2-的稳定常数很大,但难免仍有少量氯离子存在,马上被酸性重铬酸钾所氧化。因此,我们即使采用HgSO4掩蔽氯离子的影响,仍会有少量的氯离子被氧化。另外,在实验中也发现,按标准方法加HgS04掩蔽氯离子时所测的CODcr值与不加HgS04时测得的COD1值和O.226[C1-]的差值并不相等,即:
要使该式相等,要添加一个校正值。
式中COD1表示不加HgSO4时测得的COD值(为防止Ag2S04对氯离子的沉淀作用,在反应开始时不加Ag2SO4,待反应30min后,再加入Ag2SO4)。[Cl-]表示氯离子浓度,CODcr表示标准方法测得的COD值。
校正值 就是一小部分未络合的氯离子所产生的COD值。可先采用已知浓度的NaCl溶液测出此校正值 。 在实际计算中,可从COD1、[Cl-]及 值计算出CODcr值。此法可省去使用剧毒药品HgSO4的手续,其计算值与测定结果误差在8%之内。
⑨ 除氯离子水设备、如何去除水中氯离子反渗透离子交换去除水
一、去离氯离子水来处理源设备的工作原理 离子交换混床,是将阴阳树脂按一定比例装置填在同一交换器中,运行前将它他混合均匀。此时被处理水在通过混合离子交换床后,所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立即生成溶解度很低的水,很少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时的反离子。可以使交换反应进行很彻底,故水质好,所以混合床串联在反渗透或一级复床除盐系统后面,用于纯水或高纯水的制备。 二、去除氯离子水设备的应用范围 混床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电子、化工、电力等行业的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反渗透、离子交换复床、超滤系统等的后处理,通过用于对水中阴阳离子的置换,生产出超纯水。 三、 去除氯离子水设备的性能特点 1、 置换效果好、再生周期长,再生费用低; 2、 使用、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 3、 高纯水机上使用,还提供给国内许多高纯水用户,用作终端水处理,质量受到用户的好评
⑩ 如何降低自来水中氯离子浓度
阴阳床树脂处理设备,反渗透,EDI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