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超滤系数单位

超滤系数单位

发布时间:2022-10-18 16:15:41

① 血液透析中跨膜压高是什么原因

跨膜压高主要由于膜的通透性不好,如中空纤维的堵塞,膜壁粗糙。

② KT/V值是什么

KT/V值是指KT是指在一定透析时间内透析器对尿素的清除量与体积的比值。

透析治疗效率标准:(Kt/V)

Kt/V= -In(R-0.008*t+4-3.5*R)*UF/W

K—清除率 t—治疗时间 V—尿素分布容积

R—透析前尿素氮/透析后尿素氮 UF—超滤率(Is)

W—干体重(Kg)

血液透析(HD):

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

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2)超滤系数单位扩展阅读

血液透析的原理:

1、溶质转运

(1)弥散:

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对流:

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吸附:

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

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

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水的转运

(1)超滤定义:

液体在静水压力梯度或渗透压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

透析时,超滤是指水分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反之,如果水分从透析液侧向血液侧移动,则称为反超滤。

(2)影响超滤的因素:

①净水压力梯度;②渗透压梯度;③跨膜压力;④超滤系数。

③ 血液透析的原理

1. 弥散: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 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溶质和溶剂一起移动,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 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超滤定义:液体在静水压力梯度或渗透压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透析时,超滤是指水分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反之,如果水分从透析液侧向血液侧移动,则称为反超滤。
2. 影响超滤的因素
(1) 净水压力梯度:主要来自透析液侧的负压,也可来自血液侧的正压。
(2) 渗透压梯度: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移动,称为渗透。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当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且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量不等时,水分向溶质颗粒多的一侧流动,在水分流动的同时也牵引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移动。水分移动后,将使膜两侧的溶质浓度相等,渗透超滤也停止。血透时,透析液与血浆基本等渗,因而超滤并不依赖渗透压梯度,而主要由静水压力梯度决定。
(3) 跨膜压力:是指血液侧正压和透析液侧负压的绝对值之和。血液侧正压一般用静脉回路侧除泡器内的静脉压来表示。
(4) 超滤系数:是指在单位跨膜压下,水通过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过能力。不同超滤系数值透析器,在相同跨膜压下水的清除量不同。

④ 透析器的性能与用途

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透析器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平板型、蟠管型和空心纤维型。其中空心纤维型透析器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类透析器。决定透析器性能最重要的部件是透析膜。 1.清除率和超滤系数是透析器的两个主要参数,也是评价透析膜质量的关键指标,清除率是指穿过血液透析器或血液滤过器的纯溶质。常用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中分子物质如维生素B12,β2-微球蛋白作为评价透析器清除率的指标。一般低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0-190ml/min,肌酐清除率160-172 ml/min,维生素B12清除率60-80 ml/min,几乎不清除β2-微球蛋白。高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5-192ml/min,肌酐清除率172-180 ml/min,维生素B12清除率118-135 ml/min,β2-微球蛋白透析后下降率为40-60%。
超滤系数:透析膜对水的清除能力,其大小决定脱水量,单位为ml/h.mmHg。低通量透析器超滤系数为4.2-8.0ml/ h.mmHg。高通量透析器超滤系数为20-55ml/ h.mmHg。
2.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包括许多方面,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补体激活的能力曾被作为判断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主要标准,有人认为生物相容性好的膜是“最小程度的引起接触透析膜的病人发生炎症反应的膜”,也有人认为应是“对补体无激活能力的表面”。
生物相容性是判定透析膜的主要指标。目前临床上判断相容性的主要指标是检查透析15分钟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氧分压、补体C3a、C5a水平等的变化。
3.其它
透析器功能的综合判定还有其它的一些指标、譬如顺应性、血流阻力、破膜率、残余血量、预充容量、抗凝率等。 透析膜的设计应根据透析器的评价标准,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1.膜的传递特性;2.膜表面性质。膜的传递特性决定了溶质的清除率和对液体的去除率。膜的表面性质决定了血液和膜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及程度,包括蛋白质的吸附、血栓症、补体激活和免疫反应等。
当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共价、接枝、聚合等方法改进膜材料的结构、调节膜表面的微观不均匀性、改善膜表面的亲水性、减少透析膜对凝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从而提高膜的透析充分性和生物相容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与溶质清除及膜材料的吸附性能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透析膜内层加亲水凝胶,对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率均明显增加;将聚砜膜主链与乙烯乙二醇的侧链接枝形成PSf -g-PEG,亲水但不可溶,显示了较强的蛋白吸附和细胞附着功能;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丁基异丁烯酸固化在醋酸纤维素膜上,通过控制湿纺过程,可生成CA/PMB30、CA/ PMB80和CA/ PMB30-80透析膜,该类透析膜具有较高的溶质清除率和水通透性,血液和细胞相容性好,可用于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
透析膜作为一种异体物质,始终不同于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与血液相接触,不可避免会引起机体的反应,提高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之一。理想的生物相容性膜应与人体的血管内皮性能极为接近,无毒性、无抗原性、不激活补体、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无细胞因子的释放,对凝血系统也没有影响。
将某些具有抗凝作用的物质固化在透析膜材料上,可抑制血液凝固,提高膜的生物相容性,还可降低肝素用量,并有可能实现无肝素化透析。研究结果显示:将肝素聚合在聚丙烯腈-聚乙烯亚胺膜上,透析效果良好,并可减少透析期间的过敏反应;固化壳聚糖和肝素共价物的聚丙烯腈透析膜也显示了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并可抑制铜绿假单孢菌的活性,降低了细胞毒性反应。将肝素共价结合到聚醚砜表面,既保持了聚醚砜的力学性能,又能提高透析膜的抗凝血性能。在醋酸纤维膜上共价固化亚油酸膜,或将共价结合到聚丙烯酸的亚油酸嫁接到聚砜膜表面,都可以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抗凝血效果。
高通量、高效、生物相容性好,仍将是今后透析膜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类血管内皮接近的透析膜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出现。同时,也应注意到,透析膜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应与其他条件如透析用药、透析液成分、透析方法等一起考虑,才会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透析器使用的空心纤维膜是聚砜类空心纤维膜。该膜具有较高的抗破坏性能;膜的微孔尺寸容易控制,适用范围较广;化学稳定性较高;可耐多种试剂和r射线消毒;玻璃化温度(Tg)较高,也可使用高温蒸汽消毒;膜的内外表面光滑,不易损伤血液中的有形物;易冲洗;残血小;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和抗凝血性;对肌酐、尿素等物质有优良的透过性。
由聚砜类空心纤维膜组装成的血液透析器,经环氧乙烷气体或r射线灭菌,产品无致热原。可用于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也可用于抢救严重创伤的伤员及中毒病人。

⑤ 血液透析的原理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原理:
溶质转运
1. 弥散: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 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溶质和溶剂一起移动,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 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水的转运
1. 超滤定义:液体在静水压力梯度或渗透压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透析时,超滤是指水分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反之,如果水分从透析液侧向血液侧移动,则称为反超滤。
2. 影响超滤的因素
(1) 净水压力梯度:主要来自透析液侧的负压,也可来自血液侧的正压。
(2) 渗透压梯度: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移动,称为渗透。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当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且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量不等时,水分向溶质颗粒多的一侧流动,在水分流动的同时也牵引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移动。水分移动后,将使膜两侧的溶质浓度相等,渗透超滤也停止。血透时,透析液与血浆基本等渗,因而超滤并不依赖渗透压梯度,而主要由静水压力梯度决定。
(3) 跨膜压力:是指血液侧正压和透析液侧负压的绝对值之和。血液侧正压一般用静脉回路侧除泡器内的静脉压来表示。
(4) 超滤系数:是指在单位跨膜压下,水通过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过能力。不同超滤系数值透析器,在相同跨膜压下水的清除量不同。

⑥ 血液透析知识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那么你对血液透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血液透析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血液透析的原理

溶质转运

1、 弥散: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 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溶质和溶剂一起移动,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 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水的转运

1、 超滤定义:液体在静水压力梯度或渗透压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透析时,超滤是指水分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反之,如果水分从透析液侧向血液侧移动,则称为反超滤。

2、 影响超滤的因素

(1) 净水压力梯度:主要来自透析液侧的负压,也可来自血液侧的正压。

(2) 渗透压梯度: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移动,称为渗透。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当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且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量不等时,水分向溶质颗粒多的一侧流动,在水分流动的同时也牵引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移动。水分移动后,将使膜两侧的溶质浓度相等,渗透超滤也停止。血透时,透析液与血浆基本等渗,因而超滤并不依赖渗透压梯度,而主要由静水压力梯度决定。

(3) 跨膜压力:是指血液侧正压和透析液侧负压的绝对值之和。血液侧正压一般用静脉回路侧除泡器内的静脉压来表示。

(4) 超滤系数:是指在单位跨膜压下,水通过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过能力。不同超滤系数值透析器,在相同跨膜压下水的清除量不同。

血液透析设备

血液透析的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水处理及透析器、共同组成血液透析系统。

1、 血液透析机: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疗仪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透析液供给监控装置及体外循环监控装置组成。它包括血泵,是驱动血液体外循环的动力;透析液配置系统;联机配置合适电解质浓度的透析液;容量控制系统,保证进出透析器的液体量达到预定的平衡目标;及各种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控、空气监控及漏血监控等。

2、 水处理系统:由于一次透析中患者血液要隔着透析膜接触大量透析液(120L),而城市自来水含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同时还含一些消毒剂、内毒素及细菌,与血液接触将导致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因此自来水需依次经过滤、除铁、软化、活性炭、反渗透处理,只有反渗水方可作为浓缩透析液的稀释用水。而对自来水进行一系列处理的装置即为水处理系统。

3、 透析器:也称“人工肾”,由一根根化学材料制成的空心纤维组成,而每根空心纤维上分布着无数小孔。透析时血液经空心纤维内而透析液经空心纤维外反向流过,血液/透析液中的一些小分子的溶质及水分即通过空心纤维上的小孔进行交换,交换的最终结果是血液中的尿毒症毒素及一些电解质、多余的水分进入透析液中被清除,透析液中一些碳酸氢根及电解质进入血液中。从而达到清除毒素、水分、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的目的。整个空心纤维的总面积即交换面积决定了小分子物质的通过能力,而膜孔径的大小决定了中大分子的通过能力。

4、 透析液:透析液由含电解质及碱基的透析浓缩液与反渗水按比例稀释后得到,最终形成与血液电解质浓度接近的溶液,以维持正常电解质水平,同时通过较高的碱基浓度提供碱基给机体,以纠正患者存在的酸中毒。常用的透析液碱基主要为碳酸氢盐,还含少量醋酸。

血液透析的适应与禁忌

适应症

一、 急性肾损伤:凡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分解代谢者(每日血尿素氮BUN上升≥10、7mmol/L,血清肌酐SCr上升≥176、8umol/L,血钾上升1-2mmol/L,HCO3-下降≥2mmol/L)可透析治疗。非高分解代谢者,但符合下述第一项并有任何其他一项者,即可进行透析:①无尿48h以上;②BUN≥21、4mmol/L;③SCr≥442umol/L;④血钾≥6、5mmol/L;⑤HCO3-<15mmol/L,CO2结合力L;⑥有明显水肿、肺水肿、恶心、呕吐、嗜睡、躁动或意识障碍;⑦误输异型血或其他原因所致溶血、游离血红蛋白>12、4mmol/L。决定患者是否立即开始肾脏替代治疗,及选择何种方式,不能单凭某项指标,而应综合考虑。

二、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时机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医疗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多数患者血液透析开始较晚。透析指征:①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②BUN>28、6mmol/L,或SCr>707、2umol/L;③高钾血症;④代谢性酸中毒;⑤口中有尿毒症气味伴食欲丧失和恶心、呕吐等;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性高血压或尿毒症性心包炎用一般治疗无效者;⑦出现尿毒症神经系统症状,如性格改变、不安腿综合征等。开始透析时机时同样需综合各项指标异常及临床症状来作出决定。

三、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凡能够通过透析膜清除的药物及毒物,即分子量小,不与组织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较均匀均可采用透析治疗。应在服毒物后8~12h内进行,病情危重者可不必等待检查结果即可开始透析治疗。

四、 其它 疾病:严重水、电解质及酸解平衡紊乱,一般疗法难以奏效而血液透析有可能有效者。

禁忌症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改进,血液透析已无绝对禁忌症,只有相对的禁忌症。

1、 休克或低血压者(收缩压<80mmHg)

2、 严重的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3、 严重心律失常;

4、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脑出血;

5、 晚期恶性肿瘤;

6、 极度衰竭、临终患者;

7、 精神病及不合作者或患者本人和家属拒绝透析者。

阅读全文

与超滤系数单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淮和悦b15空调滤芯怎么更换 浏览:826
那种企业产生有机废水 浏览:542
柠檬酸怎么除垢 浏览:959
处理一吨废水要多少陶粒 浏览:76
兰州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42
小米滤芯怎么看里面脏不脏 浏览:101
宝来传奇怎么更换空气滤芯 浏览:507
屠宰废水用什么絮凝剂好 浏览:127
水蒸气蒸馏法实验报告讨论 浏览:573
葡萄酒过滤后能否沾水 浏览:66
废水比如何使用 浏览:900
蒸馏所需要的实验步骤 浏览:349
超滤污染物去除率 浏览:160
进口网管式反渗透膜采购 浏览:434
农村建房要不要进行污水处理 浏览:508
滤芯怎么用不会坏 浏览:433
ppuf超滤膜 浏览:366
氨氮废水反渗透膜 浏览:497
树脂材质的衣柜安全吗 浏览:729
超滤与反渗透有什么区别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