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反渗透系统为什么一定要用药剂,都需要用什么药剂,不用会有什么问题
反渗透药剂一般分为:杀菌剂、抑藻剂,还原剂,阻垢剂,有的二级反渗透也专要用氢氧属化钠去除二氧化碳。
以上药剂根据名称就能看到作用,缺失后会造成膜组件的堵塞或者降解,会使系统产生问题,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合理化生产,要加噢
Ⅱ 自来水处理反渗透系统时,系统预处理需要加絮凝剂,是不是絮凝剂一定要是阳性的,为什么
当絮凝剂投加在水中时,会发生电离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溶解度很小版的化合物,他从水中析出权时形成胶体,这些胶体在近乎中性的天然水中带正电荷。随后在离子的作用下渐渐凝聚成粗大的絮状物,也可称为矾花,然后再重力的作用下沉降。
很多絮凝剂和阻垢剂是能够兼容的,这种阻垢剂对铝和铁都有很好的耐性。当你在选择化学药剂时,这是必须考虑的。
Ⅲ 原水氯根高对反渗透设备有什么影响
原水氯抄根高对反渗透袭设备有什么影响?
氯作为市政供水的主要杀菌方式由来已久,因为它效率高,方便操作。一般余氯浓度控制在0.5-1.0ppm之间,这样能很好的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但是这个浓度对反渗透设备来说有些高,进反渗透主机之前需彻底地脱氯处理,为什么呢?因为余氯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氧化破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脱盐率下降。
反渗透膜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氯性,大约为与1ppm余氯接触200-1000小时后,可能会出现膜的降解。氯对膜的攻击速度取决于进水水质,如果水质偏碱性,氯对膜的攻击速度要比在中性或是酸性条件下快,另外当重金属(如铁)及高水温条件下,氯的攻击也会加快,它们相当于催化剂,加快膜的降解反应。
通过什么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余氯呢?
一个是物理方法,一个是化学方法。我们最先想到的那就是化学法-还原剂,既然氯对膜是氧化反应,那加还原剂就可以,这里要加的还原剂是焦亚硫酸钠,它是最常用的去除余氯的化学品。物理方法就是活性炭,活性炭对余氯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反渗透设备预处理部分加活性炭装置的作用。
Ⅳ 余氯对反渗透装置的危害
余氯来指标只要是考察进水自的氧化性物质的,因为在进水前投加次氯酸钠做杀菌剂,这样会在RO的进水处形成余氯,氧化性物质会对RO膜产生不可逆损伤,故要在RO进水管上加ORP表,根据表上的读数,投加还原剂,一般是亚硫酸钠。
Ⅳ 反渗透系统添加阻垢剂过量有什么影响
1、加多了,自然会造成反渗透系统的堵塞2、加少了,那就起不到阻垢的效果因此,阻垢剂的投加量最好依照厂家提供的投加软件根据原水水质进行计算具体的加药量
Ⅵ 次氯酸钠对反渗透膜的危害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较强,如果用次氯酸清洗的话,可能会把反渗透膜的内部构件内氧化。所容以并不建议使用次氯酸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
你可以使用醋酸,柠檬酸等没有氧化性的弱酸,也可以使用反渗透膜专用的清洗药剂,比如常见的欣格瑞还是叫新格瑞什么的,有反渗透膜除垢剂和杀菌灭藻剂。自己洗的话用柠檬酸就行。
Ⅶ 絮凝剂为什么会进入反渗透设备
絮凝剂进入反渗透的情况确有出现过,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现在做如下分析:
1、预处理工艺阶段出现问题,如泄漏致使未处理的沉淀池出水直接进入反渗透工艺;
2、PAC加药量过大,残留药剂量过多;
3、PAC药剂质量问题,如药剂质量不合格,药剂成分配比与水质不适等;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排查处理:
1、排查反渗透系统的进水保安过滤器,查看保安过滤器的压差记录有没有异常,如先增大后归零的情况,确定滤芯有没有漏水;
2、因不确定楼主的预处理工艺,如果是超滤、微滤,请对预处理机组进行检查,查看膜丝有无断裂,如断裂可导致絮凝剂进入后续工艺;
3、调节PAC的加药量,可以取加药点前段的原水,做药剂浓度梯度实验,待沉淀后分别取上清液,测上清液浊度,通过对比选择最佳加药浓度,即可节约药剂成本,也可以防止过量的残留药剂影响后续处理工艺。
4、与药剂供货商联系,为其提供水样,由其做水质化验分析,选择合适的药剂种类;同时也可以自己尝试更换药剂试一下,如将喷熔的PAC换为滚筒的PAC。
鉴于已经出现了反渗透被絮凝剂污染的情况,建议立即加快处理进度,防止进一步恶化;絮凝剂进入反渗透造成的污染很难清理,对于积累在进水端的胶体物质,可逐个开壳冲洗,之后采用延长高压冲洗时间的方式将絮凝剂从浓水侧将其冲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Ⅷ 酸碱对反渗透膜有无影响
对于正常运行时,pH值应呈中性,即pH值7左右。反渗透膜在pH值7.5-7.8时脱盐率最高,碳酸盐内休系的平衡关系,容这个平衡随着pH值的变化而移动,当pH值小于8时,水中的C032-和HCO3-开始部分转化为CO2,当pH值小于4时,水中全部C032-和HCO3-都有转化为CO2。
pH高对反渗透膜有影响吗?
反渗透膜元件对溶解在水中的CO2是不能脱除的,这些CO2透过膜元件到达产水侧后会重新在水中转化为HCO3-,使产水电导率升高,因此反渗透元件在低pH值条件下运行时表现出的脱盐率不高.但是,也不能为了排除CO2的干扰而不加限制地提高pH值,这是因为pH值的升高会降低碳酸盐的溶解度,导致结垢。
因此控制适当的pH值范围才能确保反渗透的正常运行。
Ⅸ 反渗透膜用的材质是什么材质,对人体会不会有害
反渗透膜主要有哪些材质:
1.醋酸纤维素
醋酸纤维素也称乙酰纤维素或专纤维素醋酸酯。常用含属纤维素的棉花、木材等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生成醋酸纤维素,然后加工成反渗透膜。
2.聚酰胺
聚酰胺包括脂肪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胺。在70年代主要应用的是脂肪族聚酰胺,如尼龙—4、尼龙—6和尼龙—66膜;最广泛的是芳香族聚酰胺膜。膜材料为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酰肼和一些含氮芳香聚合物。
芳香族聚酰胺膜适应的pH范围可以宽到2~11,但对水中的游离氯很敏感。
3.复合膜
复合薄膜的特征是主要由以上两种材料组成,它是由非常薄的致密层和多孔支撑层复合而成。多孔支撑层也称基膜,用于增强机械强度的作用;致密层也称表层,起到脱盐作用,因此又称脱盐层。脱盐层厚度一般为50nm,最薄的为30nm。
Ⅹ 水中哪些成分,对反渗透膜原件有损害
自来水因为消毒而被氯化过,因此水处理反渗透前必须安装活性炭过滤器或投加还专原剂以去属除水中的余氯,本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膜为聚酰胺类复合膜,如果原水中存在游离氯,膜就会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害。
水处理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原水水温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温降低而下降。一般情况下,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将下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