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负氧离子除碳是什么意思
负氧离子:
空气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因而,常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
负离子有镇静、催眠、镇痛、镇咳、止痒、利尿、增食欲、降血压之效。比如雷雨过后,空气的负离子增多,人们感到心情舒畅。
碳纤维素
碳素纤维又称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在国际上被誉为“黑色黄金”,它继石器和钢铁等金属后,被国际上称之为“第三代材料”,因为用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且超轻、耐高温高压。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因此有很高的比强度。
侧图为碳纤维布.
1.由来
1880年美国爱迪生首先将竹子纤维碳化丝,作为电灯泡内之发光灯丝,开启了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之纪元。碳纤维用在结构材料,首先问世者,则以美国Union Carbide公司(U.C.C.)为代表,并于1959年将嫘萦纤维为原料,经过数千网络之高温碳化后,得到弹性率约40GPa,强度约为0.7GPa之碳纤维;尔后,1965年该公司又用相同原料于3000℃高温下延伸,开发出丝状高弹性率石墨化纤维,弹性率约500GPa,强度约为2.8GPa。
另外,于日本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之进藤博士,则以Polyacrylonitrile(简称PAN)聚丙烯腈为原料,经过氧化与数千度之碳化工程后,得到弹性率为160GPa,强度为0.7GPa之碳纤维。1962年日本碳化公司(Nippon Carbon Co.)则用PAN为原料,制得低弹性系数(L.M.)之碳纤维。东丽公司亦以PAN纤维为原料,开发了高强度之CF,弹性率约为230GPa,强度约为2.8GPa,并于1966年起有每月量产1吨之规模;同时亦开发了碳化温度2000℃以上之高弹性率CF,弹性率约400GPa,强度约为2.0GPa。于1965年,群马大学大谷教授,利用加热氯乙烯(Vinyl Chloride)得到之沥青(Pitch),经过熔融纺丝、不融化与碳化工程处理后,得到普通级碳纤维;大谷教授亦可利用木质素(Lignin)为原料制作碳纤维。
碳纤维之需求量虽逐渐扩大,但1991年以后冷战结束后,军事用途之使用量萎缩,复因泡沫经济与景气萧条,供需失去平衡,产业受到冲击。然而,美国波音公司新锐机型B777之生产,加上土木、建筑、汽车与复合材料之扩大应用,碳纤维产业逐渐缓步成长中。
2.碳纤维之种类
经高温处理后,其含碳量超过90%以上之纤维材料,称之为碳纤维。碳纤维之种类分类有许多方法,可依原料、特性、处理温度与形状来分类。若依原料可分为纤维素纤维系之嫘萦(Rayon)系与木质(Lignin)系;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系;沥青(Pitch)系;酚树脂系与气相碳纤系等六种。若依特性则分为普通碳纤维;高强度高模数碳纤维与活性碳纤维等三种。普通碳纤维之强力在120㎏/㎜2以下,杨氏模数(Young掇 Molus)在10000㎏/㎜2以下者称之;高强度高模数者,则强力在150㎏/㎜2以上,模数在17000㎏/㎜2以上时称之。
若依加工处理温度分类时,则可分为耐炎质;碳素质与石墨质等三种。耐炎质碳纤之处理加热温度为200~350℃,可供作电气绝缘体;碳素质碳纤之处理加热温度为500~1500℃,可供电气传导性材料用;石墨质碳纤之处理加热温度在2000℃以上,除耐热性与电气传导性提高外,亦具自我润滑性。
若按碳纤维制品之形状分类时,可分为棉状短纤维;长丝状连续纤维;纤维束(Tow);织物;毡毯与编制长形物等。
2. 常规空气离子化设备使用距离是多少
首先,负离子的作用并不是杀菌,而是对人体有利的一种物质。它又有“空气维生内素容”之称。无数临床研究发现,负离子可以改善神经衰弱、失眠,通畅心脑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改善失眠、哮喘,缓解高血压、糖尿病等顽疾具有显著疗效,这里不再赘述,相关文章很多。
您这里也未明确指出是带有负离子功能的滤网型空气净化器(比较常见),还是单纯的负离子发生器(也有空气净化作用,吸附尘埃,有益身心,以森肽基为代表,小分子,纯度高 是专利技术 价值不菲)。这里姑且认为是前者。
国内目前带有负离子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并不是专门的负离子发生器,其设备产生负离子在各方面都未达到小分子、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要求。而是作为一种附加功能集成在空气净化器内 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因成本限制也没有采用臭氧分解催化设施, 会附带产生较多臭氧 、自由基等杂质。臭氧是强氧化剂,可杀菌,但同时对人体体内粘膜有损害。
所以如果不是专门的医用级别的负离子发生设备,建议不要整夜使用。睡眠时应关闭离子发生功能。室内无人时打开,吸附尘埃(烟尘),杀灭细菌等。
3. 电离规管为什么要除气
一复、除气的原因:
主要是制电离规灯丝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产生一些氧化物,会影响到策略效果。去气主要是在高真空条件下,即进入-3帕后,给灯丝加上大电流,使表面氧化物蒸发,使测量值更精确。
二、名词解释:
基于在一定条件下,待测气体的压力与气体电离产生的离子流呈正比关系的原理制作的真空测量仪器。由筒状收集极,栅网和位于栅网中心的灯丝构成,筒状收集极在栅网外面。热阴极发射电子电离气体分子,离子被收集极收集,根据收集的离子流大小来测量气体压强的真空计。
三、图示:
4. 关于离子反应的问题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也可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分为离子间、离子与分子间、离子与原子间的反应等。极浓的电解质跟固态物质反应时,应根据反应的本质来确定是否属于离子反应。例如,浓硫酸跟铜反应时,表现的是硫酸分子的氧化性,故不属于离子反应;浓硫酸跟固体亚硫酸钠反应时,实际上是氢离子跟亚硫酸根离子间的作用,属于离子反应。此外,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也能发生离子反应。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写成的方程式称为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的概念
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其实质是该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2、离子反应的特点
离子反应的反应速率快,相应离子间的反应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
3、离子反应的类型
(1)复分解反应
在溶液中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一般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2)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置换反应的离子反应
金属单质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如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Fe与Cu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单质与非金属阴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如Cl2与NaBr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Cl2与Br之间的置换反应。
②其它一些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MnO2与浓HCl反应制取Cl2;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CuCl2;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等。
这些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比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性较弱的氧化产物和还原性较弱的还原产物。因此掌握一些常见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是判断这一类离子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依据。
(3)络合反应型:
例如:Ag+2NH3→[Ag(NH3)2]
离子反应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少。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CH3COOH、H2O、NH3•H2O、HClO等。
③生成挥发性物质。如生成CO2、SO2、H2S等。
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一个,离子互换反应即可发生。这是由于溶液中离子间相互作用生成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时,都可使溶液中某几种、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的缘故。若不能使某几种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时,则该离子反应不能发生。如K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因无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生成,Na、Cl、K、NO3浓度都不减少,四种离子共存于溶液中,故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1)非氧化还原型的离子反应条件:
a.离子交换型:
例如:Ag++ Cl-= AgCl↓
离子交换后要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三者之一生成才能发生反应。
b.双水解反应型:
例如:2Al ³++ 3CO3²- + 3H2O = 2Al(OH)3↓ + 3CO2↑
要生成更难溶解的物质或弱电解质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c.络合反应型:
例如:Ag++2NH3 → [Ag(NH3)2]
生成比简单离子更稳定的络离子,离子反应才能进行。
(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条件:
在电解质溶液中能满足“以强制弱”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反应,离子反应才能进行。
例如:Cl2 + SO3² -+ H2O = 2Cl -+ SO4²- + 2H+
∵氧化性 还原性
∴此反应才能进行。
难点:离子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规律。
即:向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判断原则:在溶液中所有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类型的反应,否则离子不能共存。
例如:生成沉淀的:如Ba²+与SO4²-,CO3²-;Ag与Cl-,SO4²-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H+与OH-;CH3COO与H+;NH4+与OH-;H+与F-)
(生成气体(挥发性物质)如:H与CO3²-,S²-,SO3²-)
发生氧化还原: (H+)KMnO4与I-,S²-;Fe²+与Fe³+
发生中和反应:Fe²+,Al³+,Cu²+等是在溶液中显酸性的离子,OH-,CO3²-,HCO3-,SO3²-等在溶液里则显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则不可共存
强氧化性离子:MnO4- Cr2O7 ClO- Fe²+ (H+)NO3-
强还原性离子:S²- I- Fe HS Sn S2O3 SO3²- HSO3-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法大量共存
离子反应中,不可以拆开的物质有:单质、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及绝大部分有机物(有机盐除外)
常见有色离子:Fe^3+:棕黄色 Fe^2+:浅绿色 Cu^2+:蓝色 MnO4^-:紫色……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例如:CO3、SO3、S、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例如:Ba、Ca、Mg、Ag等不能与SO4、CO3等大量共存;Mg、Fe、Ag、Al、Zn、Cu、Fe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与Cl,Fe与S、Ca2与PO4、Ag与Cl、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例如:OH-、CH3COO-、PO4³-、HPO4²-、H2PO4-、F、ClO-、AlO、SiO3²-、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例如:HCO3-、HPO4²-、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① 例如:AlO2、S2-、CO3 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②再如:Fe2+、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例如:3AlO2-十Al3+十6H2O=4Al(OH)3↓等
典型双水解的条件;弱酸跟、弱碱根离子对应的酸碱容易从体系中脱离。即生成沉淀、气体或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5. 负离子净化空气是什么原理
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标准浓度也进行了相关规定。我国也将负离子纳入了气象监测系统,在空气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我们在瀑布旁、森林中、雷电雨后通常能够感到空气极为清新,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负离子的缘故。晶体石膏灯可以散发天然的负离子这种特点,在受热状态下和封闭房间内,尤为充分,能有效平衡空气中正负离子的含量。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他命”,它的作用包括:除粉尘,除浮毛,除异味,除烟,杀菌,净化空气,治疗花粉、微尘、宠物毛、孢子过敏,改善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改善情绪波动、抑郁心情、慢性疲劳,缓解精神紧张状况等等不胜枚举.总之,对人们的健康、情绪、精力大有裨益。
空气环境
空气负离子已被当作评价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人们漫步在海边、瀑布和森林时,会感到呼吸舒畅,心旷神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而空气环境变差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比失衡,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和烟雾、灰尘、病毒、细菌等。而空气负离子一方面可以调节正、负离子浓度比,另一方面又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负离子能使空气中微米级肉眼看不见的漂尘,通过正负离子吸引、碰撞形成分子团下沉落地,且负离子能使细菌蛋白质两级性颠倒,而使细菌生存能力下降或致死。负离子净化空气的特点为灭活速度快,灭活率高,对空气、物品表面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均有灭活作用。
6. 关于各种离子直发的好处和坏处
1、负离子直发来,游离子直源发,水离子直发。
2、负离子直发 :
好处:头发柔顺,直发效果时间长,烫发过程比较轻松。
坏处:不能用风筒吹头发,头发变得干枯易断,粗糙。
3、游离子直发:
好处:要排除头发内游离子之间的杂质,令头发内游离子重机关报正常排列,以令头发更光泽柔顺,还可以保护头发。
坏处:游离子直发还包括了电发,还是会有损伤。
3、水离子直发:
好处:水离子一般叫香芬水离子则进一步提高了对头发的护理程度, 使头发更加柔顺。
坏处: 水离子的价位起点是比较高的 。
7. 离子共存口诀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离子共存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网络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贡献者赵阳国
详情
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判断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若在溶液中能够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判断能否发生反应,不仅是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还涉及到溶液酸碱性、有色、无色,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等。[1]
中文名
离子共存
实质
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
条件
不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观测
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
相关
溶液酸碱性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
离子反应是向着离子减弱的方向进行, 离子共存本质上是指离子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若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则能共存。相反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 则不能共存。离子之间发生反应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 如:溶液中的离子间是否有挥发性物质生成、是否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等。[2]
规律总结
生成难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质
如果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能够反应有难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质生成, 则溶液中的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8. 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
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使重金属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2、氧化还原处理(化学还原法)
电镀废水中的Cr主要以Cr6+离子形态存在,因此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Cr6+还原成微毒的Cr3+后,投加石灰或NaOH产生Cr(OH)3沉淀分离往除。化学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是最早应用的治理技术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治理原理简单、操纵易于把握、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废水冲击。根据投加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FeSO4法、NaHSO3法、铁屑法、SO2法等。
应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含Cr废水,碱化时一般用石灰,但废渣多;用NaOH或Na2CO3,则污泥少,但药剂用度高,处理本钱大,这是化学还原法的缺点。
3、溶剂萃取分离
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和净化物质常用的方法。由于液一液接触,可连续操纵,分离效果较好。使用这种方法时,要选择有较高选择性的萃取剂,废水中重金属一般以阳离子或阴离子形式存在,例如在酸性条件下,与萃取剂发生络合反应,从水相被萃取到有机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被反萃取到水相,使溶剂再生以循环利用。这就要求在萃取操纵时留意选择水相酸度。尽管萃取法有较大优越性,然而溶剂在萃取过程中的流失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使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4、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往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吸附法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剂有活性炭、腐植酸、海泡石、聚糖树脂等。活性炭装备简单,在废水治理中应用广泛,但活性炭再生效率低,处理水质很难达到回用要求,一般用于电镀废水的预处理。腐植酸类物质是比较廉价的吸附剂,把腐植酸做成腐植酸树脂用以处理含Cr、含Ni废水已有成功经验。有相关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重金属离子的良好吸附剂,壳聚糖树脂交联后,可重复使用10次,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利用改性的海泡石治理重金属废水对Pb2+、Hg2+、Cd2+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5、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来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膜萃取、超过滤等。用电渗析法处理电镀产业废水,处理后废水组成不变,有利于回槽使用。含Cu2+、Ni2+、Zn2+、Cr6+等金属离子废水都适宜用电渗析处理,已有成套设备。反渗透法已大规模用于镀Zn、Ni、Cr漂洗水和混合重金属废水处理。采用反渗透法处理电镀废水,已处理水可以回用,实现闭路循环。液膜法治理电镀废水的研究报道很多,有些领域液膜法已由基础理论研究进进到初步产业应用阶段,如我国和奥地利均用乳状液膜技术处理含Zn废水,此外也应用于镀Au废液处理中。膜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无二次污染的分离技术,该项技术在金属萃取方面有很大进展。
9. 什么是离子除臭法
离子除臭设备是由离子发生器、离子传送管、控制系统组成、用来除臭、清除异味的空气净化设备,普遍应用于新风系统、工厂、车间、污水站、垃圾除臭等场所。常见的有等离子除臭设备、高能离子除臭设备、光氢离子除臭设备。离子除臭设备的主要原理是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正、负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醚类、胺类等污染臭气因子,打开有机挥发性气体的化学键,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无害的小分子,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离子除臭设备适用于:垃圾、污水厂等市政设施,以及制药厂、油漆厂、涂料厂、皮革厂、石油化工、农药厂、制药厂、印刷厂、造纸厂、饲料加工厂等等工业场所。
离子除臭设备、排风设备应成套配备供货,设备最大尺寸应满足现场安装要求,不论本技术规定是否指明,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装备完整的内带喷淋洗涤系统(含水气分离装置)的离子除臭设备及相应的设备钢筋混凝土基础。臭气的收集封闭装置、臭气的收集管路系统、装备完整的排风设备(含变频调速风机、电动机、减震器等) 。尾气排放管道及支架等配套设施(高出旁边的构(建)筑物且高出地面不小于6米,含排放管钢筋混凝土基础等);另外设备总进风管和尾气排放管道上必须开直径75mm的监测取样孔2个,并安装盖板。风机消音装置、连接风管、15米电缆和给排水管道等、所有连接附件、固定件、地脚螺栓和柔性接头。调控装置及相应传感器。专用工具及壹年质保期内备品备件、电气与控制系统,包括变频调速柜等。安装、调试及试运行服务。
10. 氟气的分子轨道排布式
F2 (18e) : (σ1s)2 (σ*1s)2 (σ2s)2 (σ*2s)2 (σ2px)2 (π2py)2 (π2pz)2 (π*2py)2 (π*2pz)2
键级为1,共8e-,成键上10e-,反键上8e-
和原子轨道的电子排布差不版多,都是从能权量较低的轨道排起。分子轨道是由确定的,原子轨道经过线性组合得到分子轨道。
遵循洪特规则,最低能量原理,1s2s2p3s3p4s3d4p5s4d5p65s等,第3个对,电子最分散,能量最低,有3个电子np的xyz上各一个,半满原理。
(10)离子规去气扩展阅读:
分子中的电子能级称为分子轨道。分子轨道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轨道相互作用形成的。
原子A及B相互作用,即可形成分子A-B中的两个分子轨道,其中一个分子轨道能量比原来的轨道要低,叫分子的成键轨道;而另一个则比原来要高,叫反键轨道。例如,两个H原子相互作用形成H2分子时,其分子轨道能级上的电子排列情况可用线性组合图来表示,其上反键轨道是空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