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医院污水消毒处理,采用什么消毒药剂和消毒方式最好!
医院污水消毒处理长期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的传统工艺,自来水消耗大,设备寿命短,专产生二氧属化氯所用的盐酸和氯酸钠属危险品,特别是盐酸受到公安机关的限批和限购,使用极为便。“无动力一体化医院污水消毒设备”从根本上革新了传统工艺,为医院污水消毒提供了理想的设备。
无动力一体化医院污水消毒设备主要以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氯异氰脲酸钠、单过硫酸氢钾复合剂、氯胺、商品二氧化氯、液氯、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二硫氰基甲烷、松香胺、过氧化氢、又胍聚合物等多种药剂帮消毒剂,消毒剂用量广,不受公安机关的限批和限购,使用极为方便。
Ⅱ 污水处理消毒用什么
现在一般都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用来处理污水消毒的。
Ⅲ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的工艺有哪些
几种消毒工艺方法
1. 1 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
1. 1. 1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 nm ~ 400 nm 的不可见光线。在该波段中260 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 7 nm 波长。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 总能量的30%, 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1. 1. 2 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
1)敞开式结构。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 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封闭式结构。封闭式UV 消毒器属承压型, 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1. 2 化学消毒方法
1. 2. 1 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 C lO)溶液消毒时, 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HOC,l OC l- 之和称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排入水体时, 氯会和水中的氨氮、有机氮反应生成消毒效果较差的无机氯胺和有机氯胺, 称作化合氯。总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 (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度、pH 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2) 加氯系统。目前常用加氯系统包括加氯机、接触池、混合设备以及氯瓶等部分, 如图1所示。
1. 2. 2 臭氧消毒
1) 臭氧消毒原理。臭氧( O3 ) 是氧( O2 ) 的同素异形体, 纯净的O3 常温常压下为蓝色气体。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仅次于氟), 能氧化大部分有机物。臭氧灭菌过程属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臭氧灭菌有以下三种作用:
a.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 使细菌灭活死亡。b. 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 破坏它们的细胞壁、DNA和 RNA, 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 导致死亡( DNA—核糖核酸; R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着一种核酸的大分子;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c. 渗透胞膜组织, 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 使细菌发生透性畸变, 溶解死亡。因此, O3 能够除藻杀菌, 对病毒、芽孢等生命力较强的微生物也能起到很好的灭活作用。
2) 污水臭氧处理工艺。臭氧氧化能力强, 且很不稳定, 也无法储藏, 因此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臭氧的制备一般有紫外辐射法、电化学法和电晕放电法。目前臭氧制备占主导地位的是电晕放电法。由臭氧发生器制备好的臭氧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密闭的臭氧接触池, 与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接触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由池顶汇集后, 经收集器离开接触池, 进入尾气臭氧分解器, 在此剩余臭氧气体被分解成氧气排入大气中( 见图2) 。
1. 2. 3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是氯的5倍, 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 5倍左右,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后很安全, 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中唯一高效消毒剂。
二氧化氯性质不稳定, 只能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小型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有两种: 以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和以亚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纯二氧化氯发生器, 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
1)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原理。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氯酸钠和盐酸制备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混合气体。反应如下: N aC lO3 + 2H C l= C lO2 + 1 /2C l2 + NaC l+ H 2O 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 ℃, 反应器采用耐温、耐腐蚀材料制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气体通过水射器投加到被处理水中。
2)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应用。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消毒时, 消毒剂投加点一般在滤后, 有效氯投加量一般为3 m g /L ~ 5 m g /L; 用于脱色或降低COD时, 该复合气体投加在硫酸铝等混凝剂投加点之前效果较好, 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由试验确定,同时也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关于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污水技术文档。
2 上述几种消毒方法的特点
2. 1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 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除具有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较传统消毒工艺安全简单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外, 运行、管理、劳务和维修费用也低, 近20 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紫外线消毒工艺对紫外穿透率较低的水质并不适用, 如未经处理或只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 SS高于30 m g /L的污水。这种情况采用紫外线消毒的方式不但会增加能耗, 还会造成消毒效果不好。而对于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和再生水, 紫外穿透率一般为40% ~ 80%, 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的消毒能力, 当处理水离开反应器之后, 一些被紫外线杀伤的微生物在光复活机制下会修复损伤的DNA分子, 使细菌再生。
2. 2 液氯消毒
液氯使用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便宜, 杀菌力强, 该工艺简单, 技术成熟, 药剂易得, 投量准确, 有后续消毒作用, 不需要庞大的设备。液氯消毒在各地医院、工业、民用的灭菌消毒中都有广泛应用, 并且有些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液氯储存不是十分安全, 容易发生泄漏, 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发现氯可与水中多种物质形成致癌或致病变的产物, 致使该工艺在应用上开始受到限制。
2. 3 臭氧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 既能氧化有机物, 又能杀菌除色、嗅、味等特点, 可氧化铁、锰等物质, 通常认为它的氧化能力比氯高600倍~ 3 000 倍, 且接触时间短, 除能有效杀灭细菌以外, 对各种病毒和芽胞等生命力强的生物也有很大的杀伤效果。臭氧消毒不受污水中NH3 和pH 的影响, 而且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不产生致癌物质。
2. 4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的特点是只起氧化作用, 不起氯化作用, 因而一般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与氯气相当, 但当污水中NH3 N 浓度较高时, 耗氯量会大幅度增加, 但二氧化氯由于不与NH3 反应, 因而其投加量并不增加。另外, 二氧化氯消毒还不受pH 的干扰。二氧化氯不稳定且具有爆炸性, 因而必须在现场制造, 立即使用。制备含氯低的二氧化氯较复杂, 且原料 ( NaClO2 ) 的价格较其他消毒方法高, 故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采用。所以国内目前只是在一些中小型的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Ⅳ 医院污水消毒用什么
目前医院污水消毒来一般自采用二氧化氯,具体应用场景有两个:
1 二氧化氯发生器药剂现场制备二氧化氯消毒。一般有两种一是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一般采用盐酸和氯酸钠作为发生二氧化氯的原药剂。第二种是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原料为工业食盐。
2 二氧化氯成品制剂。目前一般用的是二氧化氯消毒粉剂,运输投加方便。含量为48%。
Ⅳ 二氧化氯发生器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区别在哪里
二氧化氯发生器只是消毒,一体化设备整个工艺都有了(比如生化、曝气、沉淀、过滤、加药),二氧化氯发生器可能会是一体化设备的一部分。
Ⅵ 污水处理时消毒用哪些设备
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杀菌机制为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而实现杀菌效果。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分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并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臭氧灭活病毒机制为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病毒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
巴氏消毒:是指将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杀死可能导致疾病、变质或不需要的发酵微生物的过程。巴氏消毒有两个主要功能:①用于纯化水系统中的活性炭等预处理单元的周期性消毒,RO/EDI单元的周期性消毒,以及储存与分配管网单元的周期性消毒;②用于注射用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微生物抑制。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作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使其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剂、氧化消毒剂、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胺类消毒剂等。
次氯酸钠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是水处理消毒杀菌设备的一种,该设备以食盐水作为原材料,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和消毒剂,它是通过取源于广泛价廉的工业盐或海水稀溶液,经无隔膜电解而发生的。为确保次氯酸钠质地新鲜和有较高的活性。保证消毒效果,本装置一边发生,一边将发生的次氯酸钠投加使用。它与氯和氯的化合物相比,具有相同的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次氯酸钠发生器主要用于医院含菌污水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处理,还可用于游泳池、生活饮用水、生活污水消毒、食品加工厂环境和医疗器械、饮食店、公共食堂的餐具和饮具消毒。
Ⅶ 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的方法有哪些
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的方法较多,例如化学法的二氧化氯、季铵盐等,此外还有臭氧杀菌、紫外线杀菌。
以上,目前以二氧化氯杀菌和紫外线杀菌的效果较为显著,紫外线杀菌因其初始投入较大,比较适合大型污水厂。
Ⅷ 医院污水消毒设备有哪些
医院污水消毒设备主要:
(1)是臭氧发生器,
(2)是无电自动化消毒装置,专
(3)是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属,
(4)是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
(5)是次氯酸钠发生器,
(6)是紫外线,
紫外线医院污水消毒方面成功案例较少。
医院污水消毒设备建议采用优先选用无电自动消毒设备;其次是次氯酸钠发生器;再则是臭氧;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排在最后,紫外线因成功案例少,不在建议之列。
有关《医院污水消毒设备对比分析及遴选》,请进入http://wenku..com/view/bfa9270548d7c1c709a14534.html,能让你找到理想的答案。
Ⅸ 当前医院污水处理有什么新型的消毒剂吗
医院污水处理抄的新型袭消毒剂目前主要有两种:
二氧化氯。目前主要应用于医院污水消毒、自来水消毒、食品加工厂环境消毒等化工领域,是一种强氧化剂,非含氯消毒剂,投加后无三致物产生,是一种环保绿色消毒剂。目前高含量的二氧化氯固体粉剂含量高的可达48%。
活性氧消毒剂。一般又称之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以秀霸活性氧为例,是以单过硫酸氢钾复盐、柠檬酸、氯化钠为主要原料的消毒粉,单过硫酸氢钾含量为:18%-25%,氯化钠含量为5%-6%,活性氧含量13%±1.3%。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致病性酵母菌等医院感染常见细菌和细菌芽孢。
此外,目前的紫外线杀菌和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也是在污水杀菌处理中能日常看到的杀菌技术。
Ⅹ 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
常用污水消毒方法有4种。下面我介绍一下氯以及氯制剂对水的消毒
利用氯来对水进行消毒是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人们对于它消毒的原理也比较熟悉。采用氯对水进行消毒,主要就是通过其中次氯酸(HClO)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因为次氯酸是一个很小的中性分子,因此它能够扩散到带有负电的细菌的表面,然后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到细菌的内部,发挥其氧化的作用对细菌内的酶系统进行破坏从而杀死细菌。
二氧化氯对水的消毒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它有很好的细胞壁吸附能力以及细胞壁的穿透能力,可以有效地快速地进入细菌内部对其酶系统进行破坏,从而达到快速杀菌的作用,因此运用ClO2对水进行消毒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它兼具了其它消毒剂的优点。因为ClO2是一种氧化剂,并不是氯化剂,因此,它与水中的很多有机物都不发生反应,如果反应也只是生成了氧化的产物,不会造成污染,ClO2的杀菌和消毒作用,要远远的超过运用Cl及氯化剂消毒。
运用臭氧对水进行消毒
臭氧(O3)消毒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对水进行杀菌和消毒,因为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很少,同时能够使水中溶解氧增加,实现水的脱色和去臭,能够杀灭水中的藻类,也可以分解和氧化水中的Mn、洗涤剂、色素以及悬浮的颗粒和有机农药,进而使得水质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运用O3进行消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其生产的设备比较庞大,生产的流程又比较复杂,对其运行和管理的水平要求也比较高,O3的制取生产率比较低,所消耗的电能也比较大,基础建设投资大,成本比较高;除此之外,O3还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很容易在水中分解。因此,单独运用O3进行消毒很难保证持续性的杀菌消毒效果。
运用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
运用紫外线消毒技术的优点比较突出,尤其是在水量较小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优势,即用低剂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紫外线消毒设备安装比较容易,其管理和运行又都非常的方便,更重要的是运用紫外线进行水处理是一种物理处理,不会向水中增添新的物质,消毒后的水中也不会产生有毒副作用的产物。而病毒的本身抵抗紫外线的能力很弱,如果病毒通过宿主的保护之后就增强了病毒抵抗紫外线的能力,因此,运用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也要进行预处理,也不能够保证持续性的杀菌消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