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工业废水氮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工业废水氮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发布时间:2023-04-24 09:21:44

1. 污水场所产生的气味 对人体有害吗

长期的话有一定危害。
会刺激眼睛、咽喉、肺,长期吸入会麻痹人体相关嗅觉细胞,影响视力、肺活量;
如果是此类职业个人,要经常在闲暇时间换换地方如公园、森林、广场活动活动,变个环境条件一下。

2. 工业废气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工业废气掘仿排出,首先污染的是空气质量!空气污染对人造成的影响如下! 危害一: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散发出大量的烟雾、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很容易引起各类过敏症及感染呼吸道疾病,造成哮喘、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症段高状,情况严重者还可以引发慢性肺病。 危害二:甲醛 苯 家庭装修材料及新家具中挥发出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会判燃纤刺激眼睛、皮肤及呼吸系统各器官,引发炎症;如果挥发含量严重超标时很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致癌,也可能导致血液病和胎儿畸形及儿童白血病。 危害三:病菌、病毒、细菌 来源于室内生物污染的病菌、病毒、尘螨等有害物质,由呼吸道进入人体,能引起各类呼吸道疾病,对人体肺部造成严重危害,人类已知的流感、肺炎等绝大多数是在室内通过空气流通传播的。 危害四:烟尘、异味、臭味 由于室内空间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氧气含量低,由室内生活污染产生的烟尘、异味、臭味等有害物质,很容易导致人体大脑缺氧,新陈代谢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力降低,引起皮炎、咽炎、各种过敏症。

3. 废水,废气,噪音,对人身体危害有多大

废水里面含有严重的重金属有毒物质,肺沁里面含有二氧化碳以及有害硫物质,长期吸收这样的东西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噪音会让人耳朵受到伤害,严重的还可以造成耳鸣甚至耳聋。

4. 工业废水污染有什么危害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沿海居民对滩涂养殖利用面积正逐年扩大。从养鱼、养虾、养蟹,到养殖更有经济价值、更珍奇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市场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提高了饮食水平,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给一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可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时常发生海水赤潮等海水变质现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气候因素外,再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除前面所述的两种原因以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一)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二)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如2001年天津海事法院受理的河北省乐亭县19家养殖户状告河北省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等五单位滩涂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就是典型的陆地工厂利用通海河道排污造成海洋污染的案例。本案19位原告都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王滩镇小河子(滦河)入海口两岸对虾和滩涂贝类养殖区从事日本对虾和青蛤养殖。滦河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境内,从承德流经唐山地区的迁西、迁安、滦县、滦南、乐亭,于乐亭县姜各庄入海。滦河在滦县响螳分流,进入乐亭中部的支流最终流入小河子,在王滩镇新海庄入海,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有上万亩虾池及滩涂贝类养殖区。2001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因滦河上游排放污水造成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部分渔业水域污染而引起养殖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事故。事故造成小河子入海口两岸受污染水域的养殖面积共计7056.15亩,其中对虾养殖水面面积6561.15亩,滩涂贝类养殖面积495亩。5月30日调查人员对小河子闸养殖区的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7.96%的青蛤死亡,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系唐山市滦河沿岸工矿企业向滦河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污水所致。

2005年,河北省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176平方千米,其中,中度污染海域111平方千米,严重污染海域97平方千米,其余为轻度污染。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在监测的31个入海排污口中,多数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大部分排海污水指标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海洋生物资源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鱼类回游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鱼类明显减少且出现小型化、幼龄化。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生存环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

由于大量污染物超标超量入海,导致近年来河北省海域赤潮频发,2001年以来发生赤潮18次,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造成了危害。

5. 【水中氮类对人体的危害】 氮对人体的危害

水中氮类对人体的危害

水中氮的存在形式有氨氮、有机氮(蛋白质、尿素、氨基酸、胺类、腈化物、硝基化合物等)、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一定条件下,四种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饮用水源中,硝酸盐氮是主要部分,氮可能由于污染等非正常原因,使水体中氨氮、硝酸盐氮、有机氮含量过高。

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农田灌溉的排水、工业废水,如合成氨废水、焦化废水等。清洁的地下水硝酸盐氮含量不高,但是深层地下水、受污染的水体含量较高。亚硝酸盐氮属于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与仲胺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的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不稳定一般天然水体含量低于0.1mg/L.

水源水和饮用水中三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含量过高,对人体和水体水生物都有毒害作用。比如,水中氨氮超过1mg/L,会使水生生物血液结合氧的能力降低,超过3mg/L,鱼类会死亡。

亚硝酸盐氮可使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的能力。亚硝酸盐氮还会与仲胺类反应生成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 硝酸盐氮含量过高,可使血液中变性血红蛋白增加,还可经肠道微生物作用转变为亚硝酸盐而出现毒性作用。

水源水中如存在氨氮,会造成给水处理中的加氯量大为增加,氨氮过高会导致其它消毒副产物增加等,危害人体健康。

国标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氨氮(以N计)小于0.5mg/L,硝酸盐氮小于10(地下水水源为20)mg/L,亚硝酸盐氮(水源水)小于0.02mg/L。

在采访期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析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如何对水体中的氨氮指标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实验过程中使用了哈希公司的PCⅡ单色参数比色计结合对应的氨氮预制试剂对样品水体中的氨氮参数进行了快速检测,结果为0.35mg/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0.5mg/L)。不过专家介绍氨氮指标是警示性指标,并不是毒理指标,超标只说明水被有机物污染,处理得当达到国家引用水标准的0.5mg/L以下,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专家医师说:人的摄入量达到200个毫克每公斤体重的时候才会有中毒的作用发生,这样就是非常非常高了,我们自来水里面,现在国家标准才0.5个毫克(每升),那就是说每升里面有0.5个毫克,如果要这样算的话,比如说一个50公斤前樱成年人,喝的水就要达到大概是2000L左右,而且还要是很快的时间大量饮下去,所以一般的人不会饮用这么多的水,所以一般来说它的急性毒性效应应该是很难发生的,几乎是不太可能,所以目前也没有氨的直接毒性报道。

总的来说氨氮还是属于一个感官指标,人体可以在其较低水平时,将它识别出来,所以他就不会喝了,一般来说,根据国际研究情况的话,氨氮在1.5毫克每升的时候,人们就可能激兄闻到异味,超过35毫克每升的时候,就可以尝出来了,不会慧铅丛去喝,所以如果感觉到有味道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要喝了。

通过专家对氨氮知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氨氮也有所了解。生活中时常会存在一

些不起眼的安全隐患,当我们了解后就可以很轻松地避免,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6. 液氮有害吗

液氮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但是不能大量吸入。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神键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前瞎搏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液氮瞬间是没有问题的,超过2秒才会冻伤且不可逆转。

液氮的工业用途:

1、迅速冷冻和运输食品,或制作冰品。

2、进行低温物理学的研究。

3、在科学教育中演示低温状态。在常温下柔软的物体在液氮中浸泡一下,就会脆如玻璃。

4、提供高温超导体显示超导性所需的温度,例如钇钡铜氧。

5、可作制冷剂,用来迅速冷冻生物组织,防止组织被破坏。

6、用于工业制氮肥。

7、用于化学检测,如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参考资慧祥料来源:网络-液氮

7. 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对身体有害吗

当然是没有多大害处的,您要注意工作防护,水处理时要注意各种药剂的危害。主要防止有害臭气。当有叫难闻气体时尽量回避。注意厂区绿化,饮水采用自来水或纯净水

8. 废水有什么危害

废水的危害很多,主要有以下危害,要弄清废水的危害,首先要搞清废水的来源和分类。
一、污水的来源和分类
污水(英文:sewage,wastewater)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在工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生产污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热污染(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温超过60℃的水);生产废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温度少有上升的水。生产污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废水不需要净化处理或仅需做简单的处理,如冷却处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的混合污水称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于初期雨水冲刷了地表的各种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净化处理。
4、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三、主要污染物
1、病原体污染物
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以及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等排出的废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水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会传播疾病,如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历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传染病。如1848年和1854年英国两次霍乱流行,死亡万余人;1892年德国汉堡霍乱流行,死亡750余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
受病原体污染后的水体,微生物激增,其中许多是致病菌、病虫卵和病毒,它们往往与其他细菌和大肠杆菌共存,所以通常规定用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指数及菌值数为病原体污染的直接指标。病原体污染的特点是:(1)数量大;(2)分布广;(3)存活时间较长;(4)繁殖速度快;(5)易产生抗药性,很难绝灭;(6)传统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及加氯消毒后,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常见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能够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浊度大于0.5度时,仍会伴随病毒的穿透。病原体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体,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引起人体疾病。
2、耗氧污染物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表示。一般用20℃时,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3、植物营养物
植物营养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类及水草生长、干扰水质净化,使BOD5升高的物质。水体中营养物质过量所造成的"富营养化"对于湖泊及流动缓慢的水体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水源保护的严重问题。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不断增多,先变为沼泽,后变为陆地。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常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可以在短期内出现。
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广、数量大,有生活污水(有机质、洗涤剂)、农业(化肥、农家肥)、工业废水、垃圾等。每人每天带进污水中的氮约50g。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洗涤废水,而施入农田的化肥有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体中。天然水体中磷和氮(特别是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生长的控制因素。当大量氮、磷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后,促使某些生物(如藻类)急剧繁殖生长,生长周期变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所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水体富营养化后,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水平。水体富养化严重时,湖泊可被某些繁生植物及其残骸淤塞,成为沼泽甚至干地。局部海区可变成"死海",或出现"赤潮"现象。
常用氮、磷含量,生产率(O2)及叶绿素-α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防治富营养化,必须控制进入水体的氮、磷含量。
4、有毒污染物
有毒污染物指的是进入生物体后累积到一定数量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如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毒性与摄入机体内的数量有密切关系。同一污染物的毒性也与它的存在形态有密切关系。价态或形态不同,其毒性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如Cr(Ⅵ)的毒性比Cr(Ⅲ)大;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甲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得多。另外污染物的毒性还与若干综合效应有密切关系。从传统毒理学来看,有毒污染物对生物的综合效应有三种:(1)相加作用,即两种以上毒物共存时,其总效果大致是各成分效果之和。(2)协同作用,即两种以上毒物共存时,一种成分能促进另一种成分毒性急剧增加。如铜、锌共存时,其毒性为它们单独存在时的8倍。(3)拮抗作用,两种以上的毒物共存时,其毒性可以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如锌可以抑制镉的毒性;又如在一定条件下硒对汞能产生拮抗作用。总之,除考虑有毒污染物的含量外,还须考虑它的存在形态和综合效应,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污染物对水质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有毒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重金属。如汞、镉、铬、铅、钒、钴、钡等,其中汞、镉、铅危害较大;砷、硒和铍的毒性也较大。重金属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易消失,它们能通过食物链而被富集;这类物质除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疾病外,某些金属还可能促进慢性病的发展。(2)无机阴离子,主要是NO2-、F-、CN-离子。NO2-是致癌物质。剧毒物质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排放。(3)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目前世界上有机农药大约6000种,常用的大约有200多种。农药喷在农田中,经淋溶等作用进入水体,产生污染作用。有机农药可分为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的毒性虽大,但一般容易降解,积累性不强,因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明显;而绝大多数的有机氯农药,毒性大,几乎不降解,积累性甚高,对生态系统有显著影响。多氯联苯(PCB)是联苯分子中一部分氢或全部氢被氯取代后所形成的各种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
多氯联苯剧毒,脂溶性大,易被生物吸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难以和酸、碱、氧化剂等作用,有高度耐热性,在1000~1400℃高温下才能完全分解,因而在水体和生物中很难降解。(4)致癌物质。致癌物质大体分三类:稠环芳香烃(PAHs),如3,4-苯并芘等;杂环化合物,如黄曲霉素等;芳香胺类,如甲、乙苯胺,联苯胺等。(5)一般有机物质。如酚类化合物就有2000多种,最简单的是苯酚,均为高毒性物质;腈类化合物也有毒性,其中丙烯腈的环境影响最为注目。
5、石油类污染物
石油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特别在河口、近海水域更为突出。排入海洋的石油估计每年高达数百万吨至上千万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千分之五。石油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排放,清洗石油运输船只的船舱、机件及发生意外事故、海上采油等均可造成石油污染。而油船事故属于爆炸性的集中污染源,危害是毁灭性的。
石油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进入水体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上形成油膜,能阻碍水体复氧作用,油类粘附在鱼鳃上,可使鱼窒息;粘附在藻类、浮游生物上,可使它们死亡。油类会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严重时使鸟类大量死亡。石油污染还能使水产品质量降低。
6、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后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向海洋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爆炸降落到水体的散落物,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开采、提炼和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污染物可以附着在生物体表面,也可以进入生物体蓄积起来,还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内照射。
水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有40K、238U、286Ra、210Po、14C、氚等。目前,在世界任何海区几乎都能测出90Sr、137Cs。
7、酸、碱、盐无机污染物
各种酸、碱、盐等无机物进入水体(酸、碱中和生成盐,它们与水体中某些矿物相互作用产生某些盐类),使淡水资源的矿化度提高,影响各种用水水质。盐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矿废水以及某些工业废渣。另外,由于酸雨规模日益扩大,造成土壤酸化、地下水矿化度增高。
水体中无机盐增加能提高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在盐碱化地区,地面水、地下水中的盐将对土壤质量产生更大影响。
8、热污染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它是工矿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造成的。一些热电厂及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均可使水温升高,水中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的速度随之加快,使某些有毒物质(如氰化物、重金属离子等)的毒性提高,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加速某些细菌的繁殖,助长水草丛生,厌气发酵,恶臭。
鱼类生长都有一个最佳的水温区间。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鱼类生长,甚至会导致死亡。不同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如热带鱼适于15~32℃,温带鱼适于10~22℃,寒带鱼适于2~10℃的范围。又如鳟鱼虽在24℃的水中生活,但其繁殖温度则要低于14℃。一般水生生物能够生活的水温上限是33~35℃。
除了上述八类污染物以外,洗涤剂等表面活性剂对水环境的主要危害在于使水产生泡沫,阻止了空气与水接触而降低溶解氧,同时由于有机物的生化降解耗用水中溶解氧而导致水体缺氧。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有明显毒性。
水体污染的例子很多,如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有许多工厂,每天均有大量废水排入运河,使水体中固体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Zn,Cd,Pb,Cu等)及酚、氰化物等含量大大超过地面水标准,有的超过几十倍,使水体处于厌氧的还原状态,乌黑发臭,鱼虾绝迹,不能用于生活、农业等用水;水体自净能力差,若不治理,并控制污染源,水体污染还会进一步扩大。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总体上可划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在水环境化学中较为重要的,研究得较多的污染物是重金属和有机物。我国水污染化学研究始于70年代,从重金属、耗氧有机物、DDT、六六六等农药污染开始,目前研究的重点已转向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因其在环境中的存留期长,容易沿食物链(网)传递积累(富集),威胁生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章着重介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环境化学行为。
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的运动过程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立即发生各种运动。下面以海洋为例作一简介,其他水体的情况,可以类推。
海洋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数量上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时,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会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特别是有些有毒元素,既难溶于水又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汞在水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但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含量却很高,在鱼体内的含量又高得出奇。假定水体中汞的浓度为1,水生生物中的底栖生物(指生活在水体底泥中的小生物)体内汞的浓度为700,而鱼体内汞的浓度高达860。由此可见,当水体被污染后,一方面导致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一些有毒物质不断转移和富集,最后危及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
五、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水体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俣病、痛痛病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
(2)、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芘和其他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被悬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如鱼类)就可能诱发癌症。
(3)、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人畜粪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类病毒、柯萨奇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体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1989年上海的"甲肝事件",就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4)、间接影响。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
(5)、水体污染既可严重危害生态系统,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1)、铅: 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
(2)、镉: 对肾脏有急性之伤害
(3)、砷: 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
(4)、汞: 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伤害主要器官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
(5)、硒: 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经系统
(6)、亚硝酸盐: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显(蓝婴症),具致癌性
(7)、总三卤甲烷: 以氯仿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发生的是膀光癌
(8)、三氯乙烯(有机物): 吸入过多会降低中枢神经、心脏功能,长期暴露对肝脏有害
(9)四氯化碳(有机物): 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具致癌性,对肝脏、肾脏功能影响极大
六、污水水质指标
污水水质指标一般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1、物理性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
固体物质的三种存在形态:悬浮的、胶体的、溶解的。固体物质用。总固体量(TS)作为指标,污水处理中常用悬浮固体(SS)表示固体物质的含量。
2、化学性指标
(1)、化学需氧量(CODcr):指用强化学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5):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对稳定,则一般来说,CODcr> BOD5。
一般BOD5/ CODcr大于0.3,认为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3)、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当有机物被全部氧化时,将分别产生CO2、H2O、NO、SO2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4)、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质的含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物质质的一个综合参数。
(5)、总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为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总量称为总氮(TN)。凯氏氮(TKN)是有机氮与氨氮之和。
(6)、总磷(TP):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7)、pH值
(8)、重金属
3、生物性指标
(1)、大肠菌群数: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以个/L计。
(2)、细菌总数:是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数的总和,以每毫升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表示。

9. 排放污水工厂废气对人类健康有什么危害

1、污染空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主要表现是呼吸道问题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2、大气污染物对植物造成危害,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或者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对天气和气候产生不良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据观测统计,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
(2)造成下酸雨:这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9)工业废水氮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扩展阅读:
废气分类
1、含氮废气
此类废气会对空气组分造成破坏,改变气体构成比例。尤其是石油产品的燃烧,在工业生产中石油产品的燃烧量巨大,而石油产品中氮化物含量大,因此废气中会含有大量氮氧化物,若排放到空气中会增加空气氮氧化物含量,对大气循环造成影响。
2、含硫废气
含硫废气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直接危害,这是由于其同空气中的水结合能够形成酸性物质,引发酸雨。而酸雨会对植物、建筑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尤其会影响人的呼吸道。另外还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影响,造成二次污染。
3、碳氢有机废气
该类废气统称烃类,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此类废气扩散到大气中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深远。
例如臭氧层破坏会加重紫外线的照射,而紫外线会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引发各类健康问题。另外紫外线照射度的改变也会对生态系统以及气候造成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工业废气

10.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二恶英 二恶英是一种剧毒物质,在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强。 二恶英的来源: 主要来自城市垃圾焚烧、含氯化学品的杂质、纸浆漂白和汽车尾气等。其中,焚烧垃圾是二恶英产生的最大来源! 二恶英金进入人体的渠道: 人类往往因为摄入被二恶英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特别是二恶英具有脂溶性,在肉、奶制品和鱼类的脂肪中富集。 所以我们要注意卫生和平衡,不吃受污染的食物,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以保持并提高体质,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和解毒功能,更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回顶端 重金属污染 何为重金属?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一般对人体有毒。例如铜,镍,铅,锌,汞等等。 重金属污染的途径 通过危害生态系统,对水生生物产生各种有毒作用。 通过饮用水,皮肤接触,食物链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法国 巴黎日报 说,30多只牛因食入其生活草场附近的一条被重金属污染的渠道,结果引起铅,水银,铜等重金属中毒,被屠宰后又供应消费市场,以致它们体内的危害物质已直接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事件再度引起社会对法国牛肉安全性的质疑。 加强抽样调查食物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铅,镉,汞是具有蓄积性的金属有毒物,可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体内的铅,镉,汞主要来自食物.只要居民的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允许的摄入量标准, 而不会对居民健康造成损害. 废电池处理——迫在眉睫 电池是靠腐蚀化学作用产生电能的,而其腐蚀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镉、汞、锰等。当其被随意丢弃在自然界时,这些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有的还能够致癌。 买环保电池吧! 当你更换电池的时候,请选用环保电池,以减少废旧电池里的重金属带来的污染。你可选购不含镉和汞的环保电池(带有No Mercury/Cadmium或Mercury & Cadmium Free的标志,有的是0%Mercury标志)。 重金属污染与儿童生长 暴露在高铅区儿童人口中,精神发育迟缓,行为障碍,及学习困难的发生率高。一般一、二年级小学生体内铅水平明显升高,一般他们的智商、言语智商、语言及听觉过程及注意力均较同龄人而言有明显缺陷。 河流污染 事例: 香港河流重金属污染已基本上属于轻微的生态危害和接近中等的生态危害。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其次为Cu,Pb, Zn,Cr。 重金属在河流中分布图 利用天然矿物处理重金属废水 当前国内外对重金属废水的治理主要依靠化学处理法。对含Cr(VI)废水的现行处理方法是化学还原与化学沉淀二步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化学还原剂如亚硫酸纳等将Cr(VI)还原成Cr(III),然后再利用氢氧化纳或石灰石等将Cr(III)转化为沉淀物Cr(0H)3而将其除去。 土壤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象现在已比较普遍。重金属污染对于作物的生长、产量、品质均有较大危害,尤其是它还有被作物富集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危害人畜健康的潜在危险。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图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在立体布局和生产季节上进行搭配,构建稳定的土壤净化生态系统,收获后的植物经干燥、灰化,回收重金属,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回顶端 室内化学品污染 除了室外的大气污染物能经空气流通进入室内之外室内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厨房炊事,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和化学制品,复印机,放射性污染物等都是重要的室内化学污染物.人们已从室内空气中鉴定出300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医学研究表明,上述污染可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对室内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污染物可分为: Hg,卤素等元素类物质. CO,氮氧化合物(NOx),卤化氢,HS,SO等无几化合物. 四乙基铅,二丁基锡等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 环氧乙烷,醚,酮,醛,有机酸,酯,酐,酚类等含氧有机物. 胺,晴,硝基甲烷,硝基苯,三硝基苯,亚硝胺等有机氮化物. CCl4脂肪烃和烯烃的卤化物,芳香族卤化物,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化物. 烷基硫化物,硫醇,硫基甲烷,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有机硫化物. 磷酸酯类(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有机磷农药等. 化妆品污染 临床发现,使用化妆品引起皮炎患者增多.化妆品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剂,漂白剂等都可导致接触性皮炎.例如:胭脂,眉笔的笔芯含有变应原,可引起眼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发育症状.洗发香波中含的苯酚有毒性.口服致死量为2~15g.溅入眼内,2天内眼球表面出现广泛损伤,并能渗入晶体引起白内障.因此,女性要慎用化妆品. 日用化学品污染 家庭中广泛使用着各种日用化学品.除虫剂,消毒剂,洗涤剂,干洗剂,它们是有用的,但同时也在散发出有毒气体.毒性很高的苯胺有少量用于生产家用化学品,涂料,除虫剂,杀菌剂.广泛用做溶剂,灭火剂,干洗剂的CCl4,用做去油剂的CH3CCl3,用做制冷剂,发泡剂的CHF2Cl等是主要的氯代烃污染源. 装潢污染 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持续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可是,人们只重视保护蓝天碧水,治理大气,江河湖海等环境污染,却忽视了一个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涉及人身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此问题已引起国际上一些国家和组织的重视,美国成立专门机构立时五年进行专题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的2---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我国也面临着这样一大难题,大气污染,建筑材料污染,已成为人们办公和家居的一大杀手,成为百姓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全国室内环境动态 中消协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调查结果,在北京和杭州分别对居室内空气抽样检测后显示,甲醛浓度超标的分别达到73.3%和79.1%,甲醛浓度最高的超标十多倍。此外,VOC和苯的超标情况也很严重,分别占20%和43.3%很多消费者反映眼睛、鼻子和气管有不适感。据专家介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会导致头痛、乏力、不适、记忆力减退等。分析VOC的来源,主要是使用劣质涂料、油漆、板材等。消费者虽然表现对室内环境污染的不满,缺乏识别手段也是导致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原因。为此专家建议选购建材时要向商家查看有关安全的合格证明,居室装修后要仔细验收,最好请专业单位或专业人士参与验收。 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 室外污染物(室外大气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燃烧产物(做饭与吸烟) 人的活动 建筑物自身的污染,此类污染正在逐步检出,一种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渗出有毒气体氨)。另一种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氡。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 而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则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 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气,以上物质都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人在室内活动,人体本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另外人在室内活动,会增加室内温度,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夏天易出汗,会把皮肤中的污染物带人空气中;冬天空气干燥,人体多皮屑、头屑;人夜间人睡后,居室里充满了二氧化碳的酸气。人体新陈代谢可产生400多种化学废物。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咳嗽、吐痰、粪便,可排除细茵、病毒、寄生虫卵等约400亿个。每人每小时新陈代谢有60万粒皮肤脱落,总计每年约0 68公斤。这些细小的粉尘可长时间在居室内飘浮,并在居室里积累。因此房间内人数过多时,会使人疲倦、头昏,甚至休克。 氡是有别于可挥发气体的一种放射性气体,它是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系列铀系列中的一个气体元素,氡与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性,是导致人类肺癌的第二大“杀手”。富含铀、钍的花岗岩、辉绿岩、片麻岩、黑色页岩等能产生大量的氡。而室内的氡气主要由不合格的水泥、墙砖、石材等建筑材料放射而来。呼吸时氡气及其子体随气流进入肺脏,氡子体衰变时放出α射线,这种射线像小“炸弹”一样轰击肺细胞,使肺细胞受损,从而引发患肺癌的可能性。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氡气还可能引起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儿畸形、基因畸形遗传等后果。科学家测算,如果生活在室内氡浓度为200贝克/立方米的环境中,相当于每人每天吸烟15根。氡气污染在肺癌诱因中仅次于吸烟排在第二位,美国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达5000人至20000人,我国每年也有50000人因为氡气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 苯 一、什么是苯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因为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性的特点。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二、苯的主要来源 1、油漆。苯化合物主要从油漆中挥发出来,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2、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苯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比如装修中俗称天那水和稀料,主要成分都是苯、甲苯、二甲苯。 3、各种胶粘剂。特别是溶剂型胶粘剂在装饰行业仍有一定市场,而其中使用的溶剂多数为甲苯,其中含有30%以上的苯。 4、防水材料。 三、苯对人体的危害 1、慢性苯中毒主要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表现为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症状。若造血功能完全被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 ,并可引起白血病。 3、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四、防止措施 1、装饰材料的选择。装修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 2、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工艺不规范,使得室内空气中苯含量大大增高, 3、装饰公司的选择。要选择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装饰公司,并在签定装修合同时注明室内环境要求, 5、装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即迁入。居室装修完成后,使房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待苯及有机化合物释放一段时间后再居住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化学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新化学品也不断涌现。人们在充分利用化学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化学废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由于毫无控制的随意排放及化学品其他途径的泄放,使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严重污染了环境,如何认识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品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已是人们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1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有害化学品是指任何已经被确认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危害性的化学品。 随着工农业迅猛发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随处可见,而给人类造成的灾害要属有毒有害化学品为最重。化学品侵入环境的途径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径可大至分为四种, (1)人为施用直接进入环境; (2)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排放进入环境; (3)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着火、爆炸、泄漏等突发性化学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学品外泄进入环境; (4)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 进入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潜在危险。 仅举农药这一有害化学品为例,随着农药科技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不使用农药的自然农业发展到使用农药的现代农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紧张的大国,农药在解决农作物的自然灾害,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庸讳言,由于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是人为主动投加到环境当中,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必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充分肯定农药的有利作用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农药的污染及其产生的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尤其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破坏,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重视;农药污染的生态效应十分深远,尤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尤其对三致作用和对生殖性能的影响等。农药环境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据有关学者研究指出,我国仅由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社会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11.23亿美元之多。 此外,农药污染水体还对鱼类和野生动物造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具有难于生物降解和高蓄积性的农药的污染危害更为严重。 联合国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最近提出DDT、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九种农药和多氯联苯、二恶英和苯并呋喃三种工业化学品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化学性质稳定,容易蓄积在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中有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对人类和环境构成更大的威胁。 同时工业废水也是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譬如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全国主要江河湖泊,使水质恶化,特别是淮河、海河、辽河、滇池、巢湖和太湖(简称"三河三湖")水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996年对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50个重点河段的监测评价结果表明,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第Ⅰ类和Ⅱ类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仅占了32.2%,符合第Ⅲ类标准的占21.9%,而符合第Ⅳ、Ⅴ类标准(适用于一般工农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的占31.9%。 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对鱼类危害更甚,当水中氰化物浓度达到0.5mg/L时,在两小时内鱼类会死亡20%,一天内全部死亡,含苯酚废水可抑制水中细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生长。用含酚废水灌溉农田能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坏农作物生长素的形成,造成减产。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进入水体后会使封闭性湖泊、海湾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威胁鱼类生存、水质发臭出现"赤潮", 有的河流已鱼虾绝迹。化学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会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10。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的原因10%~15%与化学因素有关。 再则冷冻与空调设备释放出的氯氟烃气体造成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照增强,使人群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燃煤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导致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类繁殖甚至种群消失。土壤酸度增高可使细菌种类减少,肥力减退,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使土壤中锰、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转移进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质污染。 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已发生过60多起严重化学品环境污染事件。公害病患者有40万~50万人,死亡10多万人。1952年12月5日~1日,由于燃煤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发生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中一周内死亡了4000多人。1953年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致使当地居民食用水俣湾的鱼类时造成甲基汞中毒,有110多人中毒,死亡50多人。1961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和1979年我国台湾宇城都发生过由于食用被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的中毒事件,共有1000多人发生中毒。患者出现眼睑肿胀、指甲和黏膜色素沉着、皮肤发黑和痤疮样疹、恶心、呕吐和水肿等症状。中毒后生育的孩子都出现牙齿变形、智力发育不全和行为异常。 近年来,我国有害化学品重大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据浙江省统计,1915年至1919年五年中,全省共发生重大环境事故140起,其中有毒化学品相关事故133起,占95%。 此外,我国有害化学品的公路、水路运输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由于翻车、翻船,致使化学物质外泄污染环境和造成人身伤亡的占事故总数的1/3左右。 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据统计,1994年全国化工系统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分别在全国排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全国每年随化工"三废"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仅化工废水中氰化物、砷、汞、铅和挥发酚1994年达24274吨,对我国江、河、湖泊水体造成极大危害。 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我国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1.2 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 我国是化工生产量较大的国家,化工产业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目前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产品品种繁多,工艺复杂,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加上生产管理不完善,致使产品产量低,副产物多,"三废"排放量大。据统计仅农药一项每年排放废气23.7亿m3,排放废水1亿m3,还有大量有毒有害固体废物产生。这些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成分复杂,毒性大,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要想控制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从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面加以考虑,首先应了解化工厂的污染情况,包括:污染源种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措施以及周围环境敏感性等。特别应对污染源分布进行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同时应了解污染影响类型,如是属于一次污染或二次污染、长期污染或短期污染、可逆污染或不可逆污染、局部污染或大面积污染、单因素污染或多因素复合污染等等。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控制,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制定和健全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有害化学品的安全与控制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国际性环境问题之一。从70年代中期起,美国、日本和欧洲工业化国家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法规。到10年代初,各国已经普遍建立一整套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法规体系。 我国于1979年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19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改,同年12月公布实施。该法是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也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等;国务院还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国务院颁布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化学品管理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还颁发了《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化学品首次进口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以及关于铁路、汽车、船舶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多项部门规章;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如已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等;污染物排放准有《工业"三废"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等等;同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范性文件都作了明确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加强有害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对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实行全过程有效管理。 我国现行化学品环境立法需要针对当前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中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完善,并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制接轨。此外,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对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对环境保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应依法给予追究,对人身由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应依据法律给予处罚和赔偿。这在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实行了的法律管理制度。我们还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从事化学危险品生产、贮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的遵法守法意识,加强对有害化学品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特别是应按着我国环境保护法来严格管理有害化学品。 2.加强对重点有害化学品的环境管理 近几年,一部分国外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的有害化学品,如DDT、氰化钠、三氧化二砷(砒霜)我国仍有大量生产和进出口。有些发达国家正在伺机将自己国内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化学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然后再从中购回自己需要的产品。我国正面临着国外将污染严重的化学品向境内转移的威胁。 建立相应登记管理制度,对那些已知或怀疑对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或者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化学品采取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和淘汰、替代措施,以有效减少这些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 3.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向环境中排放 化工污染之所以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大批老企业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技术改造,资源、能源消耗太高,排污量太大。全面推行清洁技术改造,通过改革工艺设备,尽可能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是改变化工生产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局面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就要选用清洁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物质替代有害原材料、设计清洁工艺、生产清洁产品。同时改善和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等措施,在污染的源头削减污染物和废物产生量并回收利用废物。最大限度消除或削减有害物质的排放。对通过预防不能解决的污染物,应采取源控制措施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使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4.强化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爆炸性、急性毒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弃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领取经营许可证。国家对危险废物的产生实行申报登记制度和对危险废物处置实行行政代执行制度,即对产生危险废物而不按规定处置(处理)的,依法指定其他单位代为处置,所需费用由被代理方支付。 国家环保局和国务院经贸委等最近颁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名录中列出了47种类废物名称,并从1991年1月1日起施行。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申报登记。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申报登记。 5.普及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鼓励公众监督 通过建立和实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度,在企业员工和化学品使用者中普及化学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并在全社会积极宣传有关化学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有害化学品的危害、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大力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治 http://www.ahad.com.cn/zlk/w/2/200512/3930.html 这个图片,可以作为PPT的封面设计元素,或者模版设计; http://ccce.dhu.e.cn/kejian/wuji/zhaoxh/chem3-3.htm里面有数据的图表,可以拿来一用! http://www.zjsz.net/keti/hx/里面有展示性图片也可以来进行材料的烘托! http://www.stu.com.cn/browse/shang/tiku/g3/lzzt/lzzt06.htm里面有些可以借用的示意图! http://www.zjsz.net/keti/hx/ http://www.jk366.com/life/renyuziran/diqiuxinsheng/2006-01-19/5854.html系列的环境污染摄影! http://www.85flash.com/Get/design/design_GG/2006-5-15/204409894_13.html一系列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设计作品,对丰富PPT,增加趣味性\生动化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工业废水氮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换英朗的空气滤芯 浏览:227
清水垢用食品酸 浏览:295
绍兴市反渗透杀菌剂价格 浏览:307
汽车空气滤芯什么牌子 浏览:939
过滤槽中的玻璃杯是干什么用的 浏览:593
清洁杯子水垢 浏览:612
可提升旋流除污器哪家好 浏览:426
净邦仕净水器怎么安装 浏览:439
过滤饮水机用什么牌子的好 浏览:174
为什么要用蒸馏水做空白滴定 浏览:48
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浏览:152
提升泵的保养记录 浏览:127
丙烯酸树脂燃烧热 浏览:500
一喝纯净水牙就流血是怎么回事 浏览:126
环氧树脂补水管 浏览:105
现采用离子交换法 浏览:462
海水中蒸馏水与固化物含量 浏览:827
污水站维修保证书 浏览:72
小米净空气净化器怎么清洗 浏览:590
ro膜可以祛除离子么 浏览: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