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肉类焯水后,残留的浮沫用冷水清洗还是用热水清洗
大家好,我是三宝话美食。平时喜欢关注一日三餐的营养与搭配。
平时无论是做红烧肉,酱牛肉,炖排骨,还是做猪脚汤等,但凡涉及到肉类炖煮的事项,很多时候都需要焯水。在很多朋友的介绍中,焯水完成后,要过水,却并不详细介绍焯水后是用热水还是冷水来冲洗表面的浮沫。其实,用错水,影响非常大哦。那么我们到底是要用冷水还是热水来冲洗呢?
烹饪无小事,关注细节很重要,小小的焯水也有大学问哦。再补充一点,我们日常对生肉进行焯水的时候,要适量放一点黄酒和葱姜,可以有效去除肉里面的异味。
此外,以上只是针对牛羊肉和猪肉、鸡鸭等禽类的焯水说明,不包括海鲜的焯水处理哦。海鲜品要想口感好,焯水后的处理是和这个禽肉类有点不同的呢,今天就不展开来讲了。
我是三宝话美食,关注我,每天分享一道私房菜。美食路上,我们不见不散哦!
最后,祝朋友们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贰』 环保措施有哪些
垃圾减量,特别是少制造一次性垃圾,应该是普通人最容易做到的环保小举措。
要说起「一次性」,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们常常对这些东西带来的污染心生愧疚,但又无法完全拒绝掉这些便利。又有人说,谁不想环保?现在处处是一次性用品,用这些也是迫不得已。
我发现相比前两年,越来越多人对制造垃圾产生了「罪恶感」,并且自发地在寻找那些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方法。
△ @小栗子爱宅爱旅游:宜家PRUTA系列,一组有大大小小很多个盒子的那种。大盒子可以用来买包子烧麦烧饼,不用店家提供的塑料袋。
除了拒绝「一次性」,我们还能做出哪些改变?
#1. 减缓纸巾的消耗速度
总免不了要用纸巾,但我会用干净的收纳袋装一些卷纸,带在身上代替小包装的面巾纸,同时购买卷纸也会选择无纸芯、无独立包装的。
#2. 一次性塑料,未必只能用一次
塑料是原罪吗?我想塑料不该背环境的锅,更多时候是人类使用它的方式出了问题。塑料很难降解,正是因为它坚固耐用的特性。仅仅赋予它短暂的使用寿命,对塑料来说是大材小用,对地球来说也是负担。
#3. 精简消费:如无必要,勿增实物
如今很多产品功能真的过于细分了,以清洁用品为例。可能你囤了 N 瓶不同功效的清洁剂,都不常用,大部分都是用一两次就放到过期。倒不如用买清洁剂的钱定期请一次保洁,还省得自己动手了……
#4. 负责任地「断舍离」
即使是自己不再喜爱的闲置物品,也尽可能为它们找到更好的归宿吧。直接扔掉当然省事,但也意味着终结了它的使用寿命。
♻️ 服饰、床品、玩具:闲鱼、飞蚂蚁捐赠♻️ 书籍:多抓鱼、渔书回收♻️ 电器:京东拍拍、苏宁以旧换新♻️ 电子产品:爱回收、淘宝回收
#5. 减少浪费,物尽其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物尽其用。不浪费就是最大的「环保」。
包括以上这些环境友好产品,也请慎重思考,自己能做到哪些?是否真的能够为环保牺牲掉这一点便利。
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在制造的过程中也存在环境的成本,使用的次数越多,越能摊薄这个成本,才真正意义上有可持续的价值。
如果只是一时兴起,买回家用了一次就闲置,真的没有任何必要。
在大环境下,我们的确都很渺小,但也是这一个个渺小的个体,在一次次选择中,促成了最后的结果。不必被动地等待更完善的回收机制、更先进的可降解材料,等待他人或者大环境先做出改变,然后我们再被动地接受。
每一点积极的行动都有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无论我们改变与否,至少不必说:败局已定,我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