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420人因环境违法被追责问责是怎么回事
4月12日,山西省环保厅对外通报称,2016年临汾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该市共查处山西省委、省政府督察组交办环境违法违规案件555件,对420人进行了追责问责,移送公安机关25人。同时,山西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临汾市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突出、水环境整治相对滞后等五大问题。
三是水环境整治相对滞后。生活污水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低,每年1894.8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临汾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第四污水处理厂、曲沃生活污水收集和回用工程、壶口污水处理厂、浍河和鄂河水污染治理工程、蒲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进展较慢;浮山、翼城、吉县、古县、蒲县、大宁等6座污水处理厂存在超标排放;团柏河沿岸煤矸石、煤泥、垃圾随意堆放;市区龙祠水源地、霍州市大张水源地、乡宁县鄂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建有与水源保护无关的设施,霍州煤电集团团柏煤矿圪塔条风井项目位于郭庄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部分工业企业和园区水污染防治不到位,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低,焦化行业普遍未完成废水深度治理改造。
四是生态破坏和环境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煤炭开采企业中煤矸石场治理、绿化、搬迁治理完成进度低,襄汾县大邓乡、襄陵镇,洪洞县兴唐寺乡、赵城镇及浮山、翼城等地矿山开采生态破坏严重,近期统计的69家已关停取缔的焦化、洗煤、选矿、矿山开采企业中,已完成生态修复治理的不足50%;农业环境治理存在化肥使用量大、农药利用率低、地膜残留处置不力等问题;多数垃圾处理场未建成渗滤液处理设施,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力度不足,危险废物监管能力薄弱。
五是环境监管执法亟待加强。尽管已完成违法建设项目清理整顿,但存在“留尾”现象,部分违法建设项目未列入清理整顿名单,部分停产的项目环保设施不完善;襄汾县襄陵镇小铸造企业、洪洞县堤村乡小洗煤厂、翼城县里砦镇老官庄村洗砂厂和选矿厂等土小企业虽已停产,但取缔不彻底。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存在不足,污染源在线监管难以满足精细化、科学化的监管要求。
临汾市市委书记岳普煜表态发言说,要认真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切实让全市产业层次高起来、能耗排放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
Ⅱ 山西的特产有哪里在哪里可以买
您好 很多了 呵呵
山西省特产:
在山西,名产以汾酒、竹叶青最为有名。清除老陈醋、太原葡萄酒也并不逊色,知名度颇高,而且独树一帜,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砚”、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平陆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猕猴桃、清除葡萄、上当“党参”、晋城红果、代县辣椒、“沁州黄”小米、晋祠大米、太谷中药“龟龄集”、定坤丹、洪洞甲鱼、运城黄河鲤鱼、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铜器、平遥推光漆具均属名产之列。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斗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醋:山西陈醋,全国闻名,追溯历史,酿醋至迟在春秋时已开始,经历代的改进发展,到了清代,酿醋工艺精益求精,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山西陈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为原料,特曲发酵,经夏晒东冰,一年时间,醋的浓度、香度提高,才成为陈醋。山西陈醋以清徐产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庆醋坊最为有名。开始只是一个磨面坊的副业,到1921年才以酿醋为主,所生产的醋,甜、棉、酸、香、浓。太原生产的醋不仅本省人民喜爱,而且行销全国。
清徐葡萄,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区。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困派或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著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每粒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葡萄酒: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时已经很有名气,是给皇帝的贡品。宋朝大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诗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频。”盛赞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来自清徐,这里历史上就以盛产葡萄酒闻名,主要产地在西山边山、马峪、高白、城关等乡。长期以来,太原葡萄酒以古传统独特方法酿制,质量上乘,长胜不衰。
汾酒: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白酒。始酿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以色、味、香三绝著称,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已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竹叶青酒:杏花村汾酒厂产,是汾酒的再制品,酿造历史悠久。竹叶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羡纯檀香等十余种中药材和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为45度。酒色青绿,晶莹透明。经科学鉴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烦的功效,对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都有一定的疗效。纯正香美的汾酒、竹叶青酒,都要经过5道关口、27条防线和120道工序反复检验合格才能包装上市。因此,也可见酒之品质。
五台山砚,汪伍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黑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汗不易干,挥毫益黑,得心应手,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
龟龄集,开始叫“老君益寿散”,到了明代中叶,方土及一些著名医学家,将此处方加以增删,改名为“龟龄集”,献给正在普天下广集长生不老药的嘉靖皇帝。嘉靖服用后,果然身轻体健,并在50岁后又连生三子,从此,龟龄集被列为“御用圣药”。当年监制“龟龄集”的医药总管是山西太谷人。他偷偷将处方带回家,自家开炼服用,并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后来,此药方辗转传入山西中药厂的前身“广盛药店”,于是,便成了太谷县的独特方剂。“龟龄集”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血液循环,增进肌体免疫和心肌收缩力的功能。主要用于强身,健脑、益髓、行阳、滋肾、补气、增进食欲,调整神经,调节内分泌,消除心肌疲劳等。
大同篇——涮羊肉吃凉粉 带阳高杏脯
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古城大同张灯结彩、盛装迎宾。在你游览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名胜古迹的同时,千万要品尝一下这座历史名城的美食佳肴。
涮羊肉:大同涮羊肉因其味香、肉嫩、质鲜而闻名全国。食用时,用筷子将切好的羊肉卷往烧开的火锅里一涮,捞出后再蘸芝麻酱、辣椒油、香油、味精、香菜海米、韭菜花等作料,香嫩可口。吃涮羊肉,秋、冬季最佳。如你能用大同铜火锅涮新荣的羊肉,那你就吃到最地道的大同涮羊肉了。
浑源凉粉:浑源凉粉以山美水美人美闻名于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浑源却是从一碗普通的凉粉开始的。吃过浑源凉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独特的味道。浑源凉粉用土豆淀粉加工制作,这是其筋道的根源。浑源凉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浑源的每一个凉粉摊,你都会看到那里除了碗坨状的凉粉外,还有十几个小盆,那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葱花、黄瓜、香菜,而使浑源凉粉之所以称为浑源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油炸糕:大同炸糕个小,皮薄,花样多,里香外脆,脍炙人口。是大同逢年过节、婚嫁喜庆、乔迁新居时的必备食品。
玩好吃好了,走的时候,不要忘了带上阳高的京杏脯。
忻州篇——吃定襄蒸肉 带五台台蘑
来到忻州,可以到风景秀丽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体会一下骑马放牧的草原风情,可以到奇村温泉洗一个温泉澡全身放松一下,然后到佛教胜地五台山求签保佑全家平安。
到了忻州一定要品尝的是定襄蒸肉。定襄蒸肉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精制淀粉、精炼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采取特殊方法精制而成的定襄蒸肉具有肉香扑鼻,口感绵润、回味无穷、多食不腻等特点。经常食用,既可补充体内必要之多种营养成分,又可克服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等不足,是家用、宴席、旅餐之理想菜肴,同时也可做访亲探友之馈赠礼品。到了五台山,别忘了买点当地的台蘑,台蘑炖小鸡,那是满室飘香。
吕梁篇——吃三交火烧 带汾阳核桃
吕梁好玩的地方有北武当山、玄中寺、卦山、庞泉沟。吕梁好吃好喝的有汾酒,汾阳的核桃、石楼熏枣以及柳林的木枣。
汾阳的核桃:个大、皮薄、仁饱满。手抓两个,一捏就破。长期食用,具有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温肠润肺、治虚寒、气喘、咳嗽等功效。
石楼熏枣:干燥,果皮紫黑有光泽,皱纹细而均匀,果肉精有弹性,捏之不变形,不脱皮,味甘甜,有韧性,枣香味浓,无焦糊和酒酸异味。
柳林木枣:柳林木枣核小、肉厚、糖分大、耐储藏、适运输。新鲜时甜中含酸,脆而可口,晒干后润如油,糖丝长亮,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健脾、安神、补气、补肾等药性作用。
而柳林的碗秃、临县的锄饼、三交的火烧是你一定要品尝的当地特色小吃。
晋中篇——吃盘牛肉 带箱红枣
近年来,晋商大院可谓声名远播,从太原一路下去,榆次常家庄园、太谷三多堂、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平遥都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其实晋中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闪耀着魅力的不仅仅是这些宏伟的大院,还有民间的众多风味美食。
到了各地,当地的面是一定要吃一碗的,面食虽然不稀罕,但味道却略有差异,主要是浇头的做法各有浓淡。到了榆次,如果有时间不妨去去后沟,那是中国古村落典范,村子的自然地貌非常古朴,农民家里自做的粗茶淡饭也非常可口。
到榆次、太谷,凉拦灌肠可得尝尝,比起太原灌肠的粘牙,那里的灌肠更显爽利,简单的蒜醋恰到好处地衬托着荞麦面的清香,如果站在街头小摊前拿根小棍扎着吃,那风味更是独到。这种享受到了平遥就该换一碗“碗秃子”了,搭一辆人力三轮车到明清一条街,寻一家干净的小吃店,切一盘正宗的平遥牛肉,再让老板娘拦一盘碗秃子,那种慢悠悠的韵昧会很舒服地减轻你旅途的劳累。
肉不单平遥的好,在太谷要一盘“小常驴肉”,到祁县要一盘“贾令熏肉”,其味道也是非常不一般。另外,如果想带点土特产,在平遥别忘了当地的长山药所做成的系列产品,也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在祁县,别忘下带几瓶小磨香油;在太谷,这季节不妨带点小白乡、范村镇一带的壶瓶枣,又脆又甜,今年秋季雨水少,枣的收成不错,带回家吃不了还可以自制酒枣。
临汾篇——吃曲沃羊汤 带连村粉条
临汾地方由于自古崇文尚武,所以处处皆古。大的有尧庙、大槐树、丁村民居博物馆、广胜寺、壶口等,小的诸如霍州衙、新田遗址、重耳藏身处等。并且临汾的地理特征是有大片的平原,适宜农作物生长,小吃也是种类繁多,所以在临汾地区游览的时候,不用着急,最好的方式是边走边吃边看。
在大槐树祭祖罢了,应该在大门口招呼上一碗凉粉,当地谓之“粉鱼”,状若蝌蚪,浇上各种作料,既可以充饥又能解渴,价格一元左右。看完广胜寺,就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面馆吃当地正宗的“河捞”面,碗大实惠,价格两三元就好。继续往南走,尧都寻访尧之遗风,追溯尧天舜日,并且有两元左右的尧王卷饼可吃,不亦乐乎。或是新田遗址,或是重耳藏身之处,随地可见曲沃羊汤的招牌,烧完羊头,剔肉,加上骨架,加上绵羊尾巴,熬出浓浓一锅,奶白色的,水和油早已经掺杂一体,撒上青翠的葱花,泼入红澄澄的辣椒,入口厚重稳妥,味道隽永难忘,不来一碗吗?价格大约是三元一碗,但一定要就麻花、饼子吃。
可以带回来馈赠亲友的,首先不要错过永和的红枣,中秋新枣刚落,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甜丝丝的荡漾一嘴,怎不是一份大礼。再者就是吉县的核桃,如果家中喜欢开炉灶,一定不要忘记去襄汾捎上几箱连村的火锅粉,细、滑,有韧劲。
晋城篇——吃“十大碗” 带“沁州黄”
来晋城旅游过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感觉,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古老、时尚之城,有历山风景区、蟒河风景区,而且还是一个能够让游客满足品尝独特风味小吃的地方。
木耳圪贝:木耳圪贝是晋城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头道菜,因制法特殊在当地广为流传。其色泽洁白清亮,柔软利口,汤味清香。
烧猪肝:烧猪肝是阳城的地方名吃。以鲜猪肝加作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
烧三鲜:沁水县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经名厨精细加工,配以作料,勾兑成汤,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又使味道更加鲜美。
绿豆丸子 主料绿豆面,配料花生、豆芽、调料,上油锅炸成丸子,放入调好味的热汤里泡开。特点是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有清热降暑功能。走的时候可以给家里带上些当地特有的农特产“沁州黄”小米,平顺花椒。
运城篇——吃牛肉饺子 带芦笋煮饼
游客来到运城后,除了欣赏千年古刹普救寺、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名楼之一的鹳鹊楼、风景宜人的五老峰、黄河大铁牛、关帝庙、永乐宫等风景之外,还可品尝到驰名天下的永济名吃——牛肉水饺,轻轻咬开薄薄的饺子皮,鲜嫩的牛肉娇艳欲滴,扑鼻而来的葱花香味,吃一口还可喝一口清淡的饺子汤,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并且价格也不贵,每公斤水饺还只有12元钱。
除了饺子之外,来运城还要品尝当地的葱花饼、羊肉泡馍、豆腐脑等美味小吃。在五老峰风景区游玩时,还要记着去虞乡购买当地的特产——芦笋,那可是远销荷兰等国家的。另外,闻喜的煮饼、万荣的桔蜜柿饼、稷山的板枣都是可以带回去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
太原风味小吃
孟封饼: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省内外。1982年,六味斋的酱肘花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羊(牛)肉蒸饺:是太原的著名风味小吃。认一力饺子店的蒸饺皮薄、味香,佐以老陈醋,味道绝佳。可谓“肥而不腻馅成丸,一家蒸饺万家赞”。
羊杂割:是山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位于柳北的“郝刚刚羊杂割”较为知名。
清真什锦细点:始于清光绪二十年,选料精细,配料严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全套点心由夹糖糕、桃酥、烫面包馅、起皮包馅四大类组成。规格整齐,甜而不腻,新颖美观。
忻州风味小吃
定襄蒸肉:猪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调味佐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
原平锅魁: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呈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原平锅魁供不应求,除畅销本省外,还直达京、津,北上内蒙,南下四川等地。
五寨猪黑肉炖粉:取熟猪肉,加土豆、粉条、豆腐和调味佐料,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直到肉和土豆炖烂为止,老幼皆宜食用。
保德碗托: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砍三刀: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制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临汾风味小吃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太后御膳泡泡糕:山西省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这里的新田饭店有位屈志明师傅,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欢享用,这种糕又恰似盛开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后御膳泡泡糕”远看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绽丝吐絮,如金菊斗妍。其遍体金黄,酥脆香甜,可滋补强身。
油炸馓子: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但见庙会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放“三眼冲”的,还有卖油糕、豆腐菜、羊杂烩等各种风味小吃的。在这众多的摊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县来的烹饪高手,在此架起油锅炸馓子。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备。待炸出的馓子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们便开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庙”的高僧主持,主要内容是向莲花池投馓子。洪洞县参加祭水炸馓子的最后一位师傅为梁二爷(已去世),现在炸馓子的传人为杨永祥。
羊杂烩:洪洞的羊杂烩创制于元代,到了清朝,因其灶具、烹制独特,已与平遥牛肉、闻喜煮饼齐名。其特点是原汁原汤,必须用沙锅烩制。调味品只加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调味品一概不用。据传是保留了蒙古人民吃羊肉的习俗。
运城风味小吃
豆沙糕: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相传当年太平天国义军攻克河南济源后,招募当地青壮年入伍,率兵北上攻占了晋城、长治等地,继续向晋南挺进。部队驻扎曲沃时,一些济源籍伤残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荣,便不思故乡,留居曲沃,为谋生而经营起豆沙糕生意。到了民国年间,豆沙糕摊比比皆是,成为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他们还编了口头禅:“来到曲沃县,住在大东关,抄弄一副担,赚点豆沙钱。”经营豆沙糕既不占地盘,又不需开门铺,原料易取,薄利多销。
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解州羊肉泡馍:解州关帝庙闻名全国,解州的四大名吃——羊肉泡馍、黍面油糕、炒面油茶、猪油葱花扯面也名扬四方。而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馍最为著名。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佐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去长安,听说解州羊肉泡馍很有名气,就派专使到解州为其取之。
晋南醪糟: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有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烹制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需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大同风味小吃
莜面栲栳栳:用莜麦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种佐料,在西街和九龙街上的九龙饭店、云中饭店、水饺锅贴馆等都会使您一饱口福。
应州牛腰: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像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代州面麻片:历史悠久,以片薄、质脆、香甜可口著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代州城有名的商号“聚星瑞”、“兴盛斋”、“富成斋”、“天兴昌”、“巨盛斋”、“福盛魁”等主营面麻片,享誉山西。
希望对您有帮助 谢谢采纳
Ⅲ 铸铁篦子有哪些规格
铸铁
汉语词语
共2个含义
铸铁,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含碳量大于2%的铸造铁基合金,含硅及少量锰、磷、硫等元素。[1]
中文名
铸铁
外文名
cast iron;foundry iron;foundry pig
拼 音
zhù tiě
基本解释
含碳量较高的铁,质脆,不能锻压
90%的人还看了
铸铁和生铁的区别
铸铁锅和生铁锅的区别
铸铁怎么焊接最结实
精铁炒锅和铸铁炒锅的区别
词语释义
基本解释
含碳量大于2%的铸造铁基合金。还含硅及少量锰、磷、硫等元素。常见的有白口铸铁、灰口铸铁、球墨铸铁等。熔点低、流动性好、熔炼简单、成本低、耐磨,但塑性和韧性差,强度低。一般用来铸造各种铸件。
分解解释
铸 (zhù,)铸 (铸) zhù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铸铁。铸造。铸件。熔铸。铸币。
铁 (tiě,)铁(铁)tiě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形容刚正:~面无私。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黑色:~骊。~青。兵器的代称:手无寸~。姓。[1]
使用示例
1、他那清秀的脸变得越发冷漠和僵硬了,好像一块铸铁或是水泥,在没有能使它熔化。
2、在我前往临汾的路上,铸铁厂、冶炼厂、水泥厂在阴霾中隐隐出现。
3、结果表明:主干线灰口铸铁管整体状况良好,只有局部轻度腐蚀;庭院无缝钢管腐蚀较严重;户内管道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
4、美国瓦茨导气罩具有重型铸铁结构,并都配置用于安装一个膨胀罐和排气阀的连接端口。
5、介绍了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的主要性能特点,并通过黄河水源太原市城市给水工程,就大口径球墨铸铁管在设计与施工中的要点进行了论。[2]
Ⅳ 临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首先想到的是壶口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一到汛期就令人震撼。一年中有两次看《壶口》的最佳时间。一个是四五月份,桃花正处于汛期,是一年中水量最大的时候。此外,在7月和8月,雨季降水较多。运气好的话,还渣盯察能看到彩虹!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中国唯一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祭祀圣地。
中国梨博览园,这是山西迄则谨今为止唯一一个以梨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博览园。中国的梨博园有几个特色旅游区,如百年梨园、嘉鱼湖、九曲黄河阵、珍禽动物园等。
裘芸是陕南根族旅游的核心景区,如茄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符号,千百年来一直是道教圣贤的经常出没之地。著名景点有塔尔布古村、五龙宫、祖师顶等。
其他还有黄河峡谷漂流、古县牡丹文化旅游区、东岳庙等。
Ⅳ 岩溶水水质恶化的原因分析
影响岩溶水水质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在鄂尔多斯大盆地西缘由于干旱气候条件较低的淋滤作用,以及古、新近纪地层中大量蒸发岩参与进入岩溶水的循环,使得这一带多数岩溶水的TDS达到2000mg/L以上;大面积黄土覆盖的吕梁山以西地区,岩溶大泉的易溶K++Na+含量是东部地区的10倍以上;在铜川—保德—石家庄—德州—线以南、河津—新乡以北有石膏沉积分布的中奥陶统含水层(尤其是吕梁山西侧中段的柳林泉域岩溶水系统、临汾的龙子祠泉域岩溶水系统等中奥陶世古膏盐湖沉积区)岩溶水的普遍偏高;岩溶水循环深度大(例如,晋祠泉、山东巨野-嘉祥系统、扶风-礼泉域岩溶水系统、中条山岩溶水系统)、埋藏深的滞流区水质也较差(表5-7),这些都是气候、水动力条件、地球化学背景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岩溶水原生污染。本节重点讨论由于人类活动驱动岩溶水水质恶化的次生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污染组分参与进地下水循环并引起岩溶水化学含量变化的次生污染,包括污染物的直接进入岩溶含水层的污染源型污染和由于岩溶水动力条件及补排关系改变而导致更多“坏水”进入岩溶水的“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型污染两种情况。
一、污染源型污染
工业三废、农业施肥、生活垃圾污染岩溶水的形式有通过碳酸盐岩裸露或覆盖区进入含水层的区域性面状污染、通过河流渗漏段进入的线状污染以及通过局部地段污染岩溶水的点状污染。
1.面状污染
面状污染在北方主要有雨水污染和农业施肥污染。北方岩溶区是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火力发电、煤化工以及焦化等燃煤工业及大量堆放的煤矸石自燃排放的各种废气被雨水溶解,随着雨水入渗进入岩溶含水层形成了岩溶水的污染。表6-7是1997年对柳林泉域内一些城市雨水的同期水质分析资料,其中中阳县作为焦化、冶炼最集中的南川河河谷地带,各种废弃不易扩散,雨水中、Ca2+含量分别达到了39.52mg/L和24.55mg/L,超出其他县城雨水中离子含量一倍以上。同样在娘子关泉域内的阳泉、平定和盂县煤炭工业活动区2003年雨水样高于周边其他地点数倍,而与1986年的雨样分析结果比较,pH值均变小(表6-8)。
表6-7 吕梁地区的降水水质简分析对比表 单位:mg/L
表6-8 阳泉市与其周边地区的降水量简分析对比表 单位:mg/L
农业施肥对岩溶水的污染在北方一些地区非常突出,以为代表的污染特别在岩溶地下水埋藏较浅的覆盖型地区最为严重(图5-27)。如山东的35个代表性岩溶水样品中,大于100mg/L的6个、40~100mg/L的16个、20~40mg/L的11个、低于20mg/L的仅2个。由于山东多数岩溶水系统内大面积分布岩溶水位浅埋的覆盖区,岩溶水与松散层间孔隙水存在各种形式的联系,一些地区可形成岩溶水对化肥的直接溶滤。从岩溶水系统结构模式方面,“向斜-盆地型”系统更容易形成的污染,19个“向斜-盆地型”系统样品的含量为39.31mg/L,而其他类型的76个样品的含量为25.72mg/L。
2.线状污染
河流是北方岩溶水重要补给源,也是接纳、传输各种污染物(包括生活污水、矿坑水、工业污水、煤矸石淋滤污水等)的重要载体。
2007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2.86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9.88亿t,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30.24亿t,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2.74亿t,分别占总量的23.0%、70.6%和6.4%。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以河段为单元进行地表水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年均符合Ⅰ类、Ⅱ类水质标准的河长2174.0km,占总评价河长的16.1%;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3708.5km,占总评价河长的27.5%;符合Ⅳ类水质标准的河长2127.1km,占评价总河长的15.8%;符合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925.5km,占评价总河长的6.8%;劣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4557.6km,占评价总河长的33.8%。地表污水对岩溶水补给形成线状污染。
根据山西省地表水的水质评价结果[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全省受评河流符合Ⅰ、Ⅱ、Ⅲ类水质类型的河长为1829.7km,仅占总评价河长的32.8%,其中Ⅰ类水河长108.4km,仅占总评价河长的1.9%;超Ⅲ类水污染河长占67.2%,其中超Ⅴ类水河长为2554.6km,占总评价河长的45.8%。在选定的183处评价断面中,有121处水质超过Ⅲ类水标准,占评价断面的66%,其中80处为超Ⅴ类水,说明全省半数以上河流河段受到污染或严重污染。
地表水作为岩溶地下水重要的线状补给源,污染后的地表水成为岩溶地下水的污染源。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等单位2004年完成的“娘子关泉域第二次岩溶水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报告,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的河流多年平均渗漏量为1.73m3/s。表6-9是阳泉市环境保护局网上公布的《阳泉市2011年环境质量公报》中,有关娘子关泉岩溶水系统内主要河流断面地表水水质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其进行评价的结果,除了桃河矿区以上的晓庄断面和有娘子关岩溶泉水混入的绵河娘子关断面能够达到Ⅲ类外,多数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有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氟化物等,此外与地下水值相关的污染物还有悬浮物、总硬度、硫酸盐等。
表6-9 2011年地表水各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表
续表
这些河水污染物不仅来自于煤矿排水,碎屑岩区的各城市生活污水(主要供水水源为娘子关泉水)以及其他工业污水都是重要来源。地表污水进入下游碳酸盐岩裸露区形成大量渗漏导致岩溶地下水的污染。图6-24是采用综合指数法对阳泉市2004年岩溶水污染程度(共30个样品,选用指标为:Cl-、、、HB、TDS、TFe、Pb2+、CN-、F-等9项)评价结果表明,重度污染(Pi=10~20)和严重污染(Pi>20)的面积达到576km2和173km2,其分布范围集中在盂县-阳泉-平定-娘子关泉水的三角地带,这一带是桃河、温河、南川河集中渗漏地带。根据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渗漏河段(温河、南川河、桃河)沿线岩溶钻孔地下水的δ34S值普遍与地表水相一致(表6-10)。例如,温河水的δ34S为-4.1‰,沿岸东村和上董寨岩溶地下水的δ34S均为-2.4‰;桃河水的δ34S为8.8‰,桃河河谷附近白羊墅、龙庄和程家岩溶地下水的δ34S值依次为8.5‰、9.4‰和10.8‰,这显示了河水与附近岩溶地下水联系密切。
图6-24 阳泉市岩溶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图
表6-10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桃河、温河水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
与此同时,河水中泥沙及粉煤灰沉积在渗漏河段,并吸附大量污染质,也成为岩溶水线状污染源。根据我们对娘子关泉域内桃河、温河、南川河、松溪河的河川淤积层与当地土壤层重金属含量分析对比,淤积层中微量元素含量是土壤中含量的数倍到数十倍(表6-11),这些物质与河水一起渗入岩溶含水层成为一种污染源。娘子关泉水的水化学成分中铜、铅都有所增加,无疑与河川沉积物污染有关。
表6-11 娘子关泉域河川淤泥与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对比表 单位:10-6
3.点状污染
碳酸盐岩裸露区(或渗漏段上游)地表水库污染、工业企业固体垃圾、生活垃圾都对岩溶地下水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岩溶水系统高度开放,造成严重污染的点污染事件也比较严重。例如,在娘子关泉域的平定张庄、锁簧一带,由于灰岩裸露区工业企业的废渣、废液就地入渗补给岩溶地下水,对岩溶地下水同样造成了局部污染,锁簧硫酸厂岩溶井水的总硬度和TDS分别为1180mg/L和1320mg/L,氨氮、亚硝酸根离子分别达到了63.4mg/L、0.31mg/L,分别是地下水饮用水水质Ⅴ类标准的127倍和3.1倍。河南焦作九里山泉域内平广厂、工学院和岗庄水源地的深井,1989年监测的Cl-的含量均小于20mg/L。至2001年工学院井已经超过250mg/L,2002年矿务局水文队井高达2135mg/L,到2003年又上升至2840mg/L,导致该井报废。其直接原因是鑫安碱渣尾矿库直接建在碳酸盐岩基岩上,库区底部和边坝均未做防渗处理,2001年后采用干法排灰,干法堆放后经天然降水的淋滤,污染物同样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潘国营,2000;杨涛,2008)。徐州市七里河岩溶供水水源地,总供水量35万m3/d,2000年10月的监测资料表明,该市南郊水源地的岩溶水已受到了四氯化碳的污染。到2001年5月,水源地中53口水井中发现了四氯化碳,污染面积达17.5km2,井水中四氯化碳浓度最高达3909.2μg/L。经调查分析,污染源来自一农药厂废水入渗(韩宝平等,2004)。
与地表水一样,不少建在碳酸盐岩区的水库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成为岩溶地下水点状污染源。三姑泉域内的任庄水库建在马家沟组顶部,为漏库,日均渗漏量达到5926.8m3。1987年对其检测评价为超Ⅴ类水,主要有总铁、锰、COD、氨氮、碘超标,同年在其西侧的巴公电厂岩溶地下水超标项中有HB、铁、锰、碘。娘子关泉域大石门水库坐落于南川河灰岩裸露地段,对岩溶地下水多年平均年补给量约为400万m3,2003年对水库水与水库坝下岩溶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对比(图6-25),12项主要水化学组分含量(K+、Na+、Ca2+、Mg2+、TDS、HB、、、Cl-、F-、、)的相关系数高达0.994。在20世纪80年代的淮北高越一带,由于化肥厂污水排放导致该区岩溶水成为重度污染区,污染指数高达100。虽然点状污染主要发生在局部地区,但随着时间推移,污染晕将不断扩大,引起更大范围的地下水污染。
图6-25 大石门水库水与附近岩溶地下水常规离子相关图
点状污染危害比较大的是泉源区的污染,它缺少含水层对污染物的净化降解过程,因此是直接的混合污染。朔州神头泉、阳泉娘子关泉、长治辛安泉、灵丘水神堂泉、济南趵突泉、枣庄十里泉、安阳珍珠泉的氨氮、细菌污染,无疑是与当地居民生活活动有关。
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引起的污染
泉水断流与区域水位下降将改变一些地区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在东部覆盖型岩溶区,天然条件下岩溶地下水向上顶托补给松散层孔隙地下水,由于区域水位下降使得上覆松散层孔隙地下水向下反越流补给岩溶水。在唐山开平向斜北翼,煤矿开采疏干使得岩溶地下水位降到地面以下253.42m(2000年末水位),在矿井突水后判断水源是否来自下伏奥陶系岩溶含水层的水化学标志之一是看其中硝酸盐含量大小,其原因是农业施肥及生活污染的上覆松散层孔隙地下水补给岩溶水后,使得岩溶水中硝酸盐含量增高。山东(如淄博辛店-南仇-大武水源地,枣庄丁庄水源地)很多地区岩溶水以及向斜盆地型岩溶水系统模式中硝酸根含量偏高的原因与此关系非常大。淮北市区开采前岩溶水水位一般高于孔隙水位1~2m,岩溶水顶托补给孔隙水,大量开采岩溶水后,岩溶水位降低,孔隙水进而越流补给岩溶水。开采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开采中心水位已下降40m以上,地下水开采漏斗也迅速扩展,引发了一些不良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质日益恶化,水中硬度和TDS呈逐年升高趋势(王式成,2001)。
黑龙洞泉的季节性干涸后,出现了釜阳河污水倒灌,使得岩溶水的含量由40mg/L增加到98mg/L,并出现铬、镉等中金属的污染问题。
一些地区发生岩溶塌陷后,塌坑成为污水进入岩溶含水层的通道(照片6-2)。
照片6-2 山东枣庄岩溶塌陷坑成为岩溶水污染通道
三、水动力条件改变对岩溶水的污染
在岩溶含水层内部,由于水动力条件以及地球化学背景等因素,一些地区水质在近距离内相差较大,地下水开采形成的降落漏斗可加大不同水质水体混合并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山西柳林泉群,由分布在三川河南、北两岸的80多个泉点组成。虽然三川河宽不足300m,但大量水化学分析资料表明,南、北两岸的泉点水化学特征存在极大的差异性(表6-12),总体表现为“北咸南淡”的特征,且泉口向西约5km沙曲一带岩溶水TDS达11095mg/L。目前泉水流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前的3.95m3/s下降到目前的1.07m3/s(2008年平均值),且自来水及柳林电厂在泉口附近(南岸一侧)打井开采岩溶水,随着水位下降、降落漏斗的扩展,必然会袭夺北岸“坏水”进入开采水源地从而改变岩溶水水质。
表6-12 三川河南、北岸柳林泉水水化学特征对比表 单位:mg/L
娘子关泉域内阳泉市区水源地,到2004年已形成开采型漏斗(图5-8),随着漏斗扩大至下游碳酸盐岩渗漏段后,受污染河水入渗补给岩溶地下水将进入降落漏斗从而引起水源地的污染(图6-26)。
在岩溶地下水埋藏滞流区打井开采引起“好水”、“坏水”混合的事例也值得深思。在柳林泉域岩溶水系统内的陕西府谷横沟为勘探煤田在黄河谷地内施工3眼井,其中最早一眼1979年完工,日出水量达到5329.5m3/d,30多年来一直自流不息,水的TDS却由成井时的12150mg/L逐渐降低,2001年为8988.2mg/L,2004年为8809.85mg/L,到本工作调查时为6830.375mg/L(2008年11月)。无独有偶,晋祠泉系统内,1977~1978年清徐县建成平泉和梁泉两处自流井群(照片5-3右),共14眼深井,最大自流量达1.03m3/s(到2006年全部断流),自流井群是造成晋祠泉断流的直接原因。1976年开采前该处的岩溶水TDS为1600mg/L,水温25℃;开采后到1981年TDS为1270mg/L,1986年降至1077mg/L,水温也随之分别降到23.8℃和21℃,2006年这些自流井全部断流,新鲜水无法抵达,于是水的TDS又开始升高,到2008年达到1317mg/L,水温也升至23.5℃。而黑龙洞泉系统煤矿排水造成东部岩溶水淡化也是典型实例(图5-22)。这种水质变好的实质是大量“好水”被袭夺,是改变水动力条件后造成岩溶水变相污染的现象。
图6-26 阳泉市水源地开采型漏斗引起岩溶地下水污染示意图
Ⅵ 2000-2010年临汾盆地春季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原因
~SHANXI WATER RESOURCES
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成因分析
范术芳
(山西省水利建设开发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I 水
资源管理
[摘要]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境内经核前此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和国民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最为严重的区域,用水
需求不断增大,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埋深大幅下降,形成了四大地下水超采漏斗区 和总面积6 763 km 2的地下水超采区。经研究分析,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大规模煤炭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破坏、河道 宽度大面积压缩、岩溶泉严重破坏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地下水;水位;成因;汾河流域[中图分类号]TV 21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6) 10-0018-02
1地下水概况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流域面积39 471 km 2,占全 省总面积的1/4,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干流全长716 km , 自北向南纵贯6市27县。汾河流域是山西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且全省最好的土地 资源位于汾河流域,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用水需求不 断增大,在地表水和外调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情况 下,地下水成为山西省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而且开 采量逐步加大。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汾河流域水资源总量31.9亿m 3, 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6%,其中河川天然径流量
19.0亿m 3,地下水资源量23.6亿m 3,重复水量10.7亿m 3。 1956—2012年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12.61亿m 3,2012年地下水总供水量为14.44亿m 3,其中 农业开采量最大,占全流域开采量的44.62%。1996— 2002年期间,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地表径流大幅减少, 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要求,依靠大中型水利枢纽 地表水供水量没有减少,同时大量超采地下水,目前
累计超采地下水量达76亿m 3。汾河流域地下水质主 要类别为n
类,m 类水在汾河流域均有分布,W 类
水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和运城市境内。2地下水位变化趋势
汾河流域有两大盆地,分别为太原盆地和临汾盆 地,是山西省境内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和国民经 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改迅最为严重的区域,由于地表径流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 致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7.6 m 下降至2012年的89 m ,下降幅度达81.4 m ;临汾盆地地
下水位埋深由13.8 m 下降至81.9 m ,下降幅度达68.1 m 。
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降水、人工开采及引黄灌 溉等因素的影响,特别与降水系列的丰枯变化关系密 切。
2012年山西省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埋深2~20m 。埋 深最大的区域位于运城盆地,最小的在太原盆地。在 汾河流域平原地区中,汾河谷地地下水位总体呈下 降趋势,其余地区呈上升趋势。太原盆地上升幅度最
大,5年来累计上升5.38 m ,年平均上升1.08 m 。汾河流域集中了全省的主要城市,由于城市大量 抽取地下水,在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形成了四大地下水
超采漏斗区,分别位于太原、晋中、临汾和汾河下游谷
地。太原深层水漏斗总面积301.9 km 2,其中西张区漏 斗面积21.7 km 2,科技大学漏斗面积8.4 km 2,城区漏 斗面积约261.7 km 2;晋中市介休宋古漏斗区面积 120 km 2;临汾市漏斗区总面积177.9 km 2,其中尧都区
漏悔咐斗区面积93.2 km 2,侯马市漏斗区面积84.7 km 2。受 地下水超采活动的影响,在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以及 岩溶山区泉域径流排泄带、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带形成 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6 763 km 2,占流域盆地平川区的 66%。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874 km 2,开采系数高达 2.06,超采区可开采量5.90亿m 3,多年平均超采量达
1.68亿 m 3。3
原因分析
3.1地下水开采量增加
20世纪80年代前,汾河流域地下水年开采量约 4.8亿m 3。8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 水需求不断增大,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加大,至1995年, 年开采量达到17亿m 3,当年超采量约6亿m 3,至目前山西水利
山西水利
累计超采地下水量达76亿m 3。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 汾河清水复流、调引客水进行生态补水,实现了汾河 干流常年不断流,有效地促进了流域地下水位的回 升,根据近3年(2012—2014年)监测数据,流域平均地 下水位累计回升1.69 m ,年均回升0.56 m ,但回升速度 不快、幅度有限,太原、临汾盆地地下水位距地表仍 有65~85m 之多。
3.2大规模煤炭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破坏
根据《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每开采1 t 煤破坏的水资源量为2.48 m 3。2012年流域内煤炭开采 量为2亿t ,对水资源的影响在4亿~6亿m 3之间。同时, 由于采煤带来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导致 房屋倾倒或产生裂缝等。
3.3河道防洪堤防工程大面积压缩河道宽度
汾河宽度由历史上的2~3 km 压缩至250~300 m , 将水域、湿地变为良田,大幅度减少了河流对地下水 的补给面积和补给量。由于河道缩窄,河道两岸的滩 涂地被大量开发、利用,导致两侧的水域湿地面积不 足,水生态严重破坏,具体表现为河滨植被、河流植物 的大面积减少,微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鱼类 的产卵条件发生变化,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栖息 地改变或避难所消失,造成物种的数量减少和某些物 种的消亡。
3.4岩溶泉破坏严重
由于经济社会用水增长迅速,岩溶泉逐渐成为区(上接第11页)汾河干流河宽由原来的2~3 km 缩窄到 现在的250~300 m 。盆地内水域面积大幅减少,严重减 弱了河流的蓄滞洪水能力,降低了河流对地下水的补 给功能。
1.5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污染突出
汾河流域现有森林面积仅6 180 km 2,森林覆盖率 仅15.7%,高郁闭度森林覆盖率更低,而森林的林冠和 凋落物的双层截留将延迟和改变径流的产汇流过程, 凋落物和林区土壤的持水和蓄水增加基流量。汾河流 域内除几大林区和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达70%外, 大部分“四荒地”植被覆盖率低于40%,以黄土为主的 覆盖层又具有崩解性强、抗蚀力差的特点,水土流失 面积仍然较大,目前还有1.64万km 2的水土流失面积没 有得到有效治理。流域内除山区和丘陵区有森林分布 外,大部分为农业耕作区,坡耕地比例大,局部地区存 在山洪灾害。
2012年汾河流域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量10.4亿m 3, 由此产生的城市废污水量3.9亿m 3。废污水中,COD 人
水资源管理.
2016年第10期
域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的重要水源,大部分岩溶大泉的 开发方式由泉口提引水转为水井开采为主,导致泉水 流量衰减严重,区域岩溶水位持续下降。随着工业化 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废污水排放量增大, 不达标排放普遍存在,污染源不断增加,使岩溶地下 水污染日趋严重,受采煤破坏比较严重的岩溶大泉有 晋祠泉、洪山泉和郭庄泉等。
4结论及建议
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生态 环境的恶化,因此,加强汾河流域地下水的保护十分 必要。通过充分利用外调水,压采、限采地下水,增加 水域面积,加大人渗补给,提升地下水位等措施改善 地下水的现状。根据汾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和 地下水所面临的严重形势,从保护地下水资源、涵养 水源的原则出发,实施超采区超采量必须压采,未超 采区一
“五水济汾”工程视替代水源可供水量条件
作适当压采,并通过立法加大超采区地下水关井压采 力度。地下水压采时,重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优先压 减城镇开采水量,总体思路为先压工业后压农业,先 压生产后压生活。同时对补给区污染防护、集中式地 下水水源水质保护及分散式地下水开采区的水质进 行保护。
[作者简介]范术芳(1982-),女,2009年毕业于西安理工 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6-08-05;[修回日期]2016-09-11
河量11.7万t ,为汾河纳污能力3.4万t 的3.4倍;氨氮人 河量1.44万t ,为纳污能力0.15万t 的9.6倍。人河废污水 量中,太原市占62%,晋中市占13.9%,临汾市占 12.2%,其他行政区所占比例都小于10%。进人汾河的 污水量,又被引人汾河两岸进行灌溉,污染土壤及地 下水。此外,支流河道内倾倒的垃圾,也加重了河流污 染。河道断流、水质污染,使汾河流域水生态遭到极大 破坏,主要污染河段分布在太原以下的中下游段。2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主要存在 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超采、地表径流减少、盆地平 川水域面积萎缩以及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等问题。通 过分析,为合理规划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依据, 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陈刚(1980-),男,201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 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6-08-07;[修回日期]2016-09-14
2016 年 10 月
19
¥
5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成因分析
~SHANXI WATER RESOURCES
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成因分析
范术芳
(山西省水利建设开发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I 水
资源管理
[摘要]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境内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和国民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最为严重的区域,用水
需求不断增大,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埋深大幅下降,形成了四大地下水超采漏斗区 和总面积6 763 km 2的地下水超采区。经研究分析,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大规模煤炭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破坏、河道 宽度大面积压缩、岩溶泉严重破坏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地下水;水位;成因;汾河流域[中图分类号]TV 211.1
第 1 页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6) 10-0018-02
1地下水概况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流域面积39 471 km 2,占全 省总面积的1/4,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干流全长716 km , 自北向南纵贯6市27县。汾河流域是山西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且全省最好的土地 资源位于汾河流域,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用水需求不 断增大,在地表水和外调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情况 下,地下水成为山西省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而且开 采量逐步加大。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汾河流域水资源总量31.9亿m 3, 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6%,其中河川天然径流量
第 2 页
19.0亿m 3,地下水资源量23.6亿m 3,重复水量10.7亿m 3。 1956—2012年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12.61亿m 3,2012年地下水总供水量为14.44亿m 3,其中 农业开采量最大,占全流域开采量的44.62%。1996— 2002年期间,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地表径流大幅减少, 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要求,依靠大中型水利枢纽 地表水供水量没有减少,同时大量超采地下水,目前
累计超采地下水量达76亿m 3。汾河流域地下水质主 要类别为n
类,m 类水在汾河流域均有分布,W 类
第 3 页
水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和运城市境内。2地下水位变化趋势
汾河流域有两大盆地,分别为太原盆地和临汾盆 地,是山西省境内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和国民经 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最为严重的区域,由于地表径流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 致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7.6 m 下降至2012年的89 m ,下降幅度达81.4 m ;临汾盆地地
下水位埋深由13.8 m 下降至81.9 m ,下降幅度达68.1 m 。
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降水、人工开采及引黄灌 溉等因素的影响,特别与降水系列的丰枯变化关系密 切。
第 4 页
2012年山西省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埋深2~20m 。埋 深最大的区域位于运城盆地,最小的在太原盆地。在 汾河流域平原地区中,汾河谷地地下水位总体呈下 降趋势,其余地区呈上升趋势。太原盆地上升幅度最
大,5年来累计上升5.38 m ,年平均上升1.08 m 。汾河流域集中了全省的主要城市,由于城市大量 抽取地下水,在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形成了四大地下水
超采漏斗区,分别位于太原、晋中、临汾和汾河下游谷
地。太原深层水漏斗总面积301.9 km 2,其中西张区漏 斗面积21.7 km 2,科技大学漏斗面积8.4 km 2,城区漏 斗面积约261.7 km 2;晋中市介休宋古漏斗区面积 120 km 2;临汾市漏斗区总面积177.9 km 2,其中尧都区
第 5 页
漏斗区面积93.2 km 2,侯马市漏斗区面积84.7 km 2。受 地下水超采活动的影响,在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以及 岩溶山区泉域径流排泄带、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带形成 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6 763 km 2,占流域盆地平川区的 66%。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874 km 2,开采系数高达 2.06,超采区可开采量5.90亿m 3,多年平均超采量达
1.68亿 m 3。3
原因分析
3.1地下水开采量增加
20世纪80年代前,汾河流域地下水年开采量约 4.8亿m 3。8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 水需求不断增大,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加大,至1995年, 年开采量达到17亿m 3,当年超采量约6亿m 3,至目前山西水利
第 6 页
山西水利
累计超采地下水量达76亿m 3。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 汾河清水复流、调引客水进行生态补水,实现了汾河 干流常年不断流,有效地促进了流域地下水位的回 升,根据近3年(2012—2014年)监测数据,流域平均地 下水位累计回升1.69 m ,年均回升0.56 m ,但回升速度 不快、幅度有限,太原、临汾盆地地下水位距地表仍 有65~85m 之多。
3.2大规模煤炭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破坏
根据《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每开采1 t 煤破坏的水资源量为2.48 m 3。2012年流域内煤炭开采 量为2亿t ,对水资源的影响在4亿~6亿m 3之间。同时, 由于采煤带来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导致 房屋倾倒或产生裂缝等。
第 7 页
3.3河道防洪堤防工程大面积压缩河道宽度
汾河宽度由历史上的2~3 km 压缩至250~300 m , 将水域、湿地变为良田,大幅度减少了河流对地下水 的补给面积和补给量。由于河道缩窄,河道两岸的滩 涂地被大量开发、利用,导致两侧的水域湿地面积不 足,水生态严重破坏,具体表现为河滨植被、河流植物 的大面积减少,微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鱼类 的产卵条件发生变化,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栖息 地改变或避难所消失,造成物种的数量减少和某些物 种的消亡。
3.4岩溶泉破坏严重
第 8 页
由于经济社会用水增长迅速,岩溶泉逐渐成为区(上接第11页)汾河干流河宽由原来的2~3 km 缩窄到 现在的250~300 m 。盆地内水域面积大幅减少,严重减 弱了河流的蓄滞洪水能力,降低了河流对地下水的补 给功能。
1.5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污染突出
汾河流域现有森林面积仅6 180 km 2,森林覆盖率 仅15.7%,高郁闭度森林覆盖率更低,而森林的林冠和 凋落物的双层截留将延迟和改变径流的产汇流过程, 凋落物和林区土壤的持水和蓄水增加基流量。汾河流 域内除几大林区和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达70%外, 大部分“四荒地”植被覆盖率低于40%,以黄土为主的 覆盖层又具有崩解性强、抗蚀力差的特点,水土流失 面积仍然较大,目前还有1.64万km 2的水土流失面积没 有得到有效治理。流域内除山区和丘陵区有森林分布 外,大部分为农业耕作区,坡耕地比例大,局部地区存 在山洪灾害。
第 9 页
2012年汾河流域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量10.4亿m 3, 由此产生的城市废污水量3.9亿m 3。废污水中,COD 人
水资源管理.
2016年第10期
域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的重要水源,大部分岩溶大泉的 开发方式由泉口提引水转为水井开采为主,导致泉水 流量衰减严重,区域岩溶水位持续下降。随着工业化 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废污水排放量增大, 不达标排放普遍存在,污染源不断增加,使岩溶地下 水污染日趋严重,受采煤破坏比较严重的岩溶大泉有 晋祠泉、洪山泉和郭庄泉等。
第 10 页
4结论及建议
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生态 环境的恶化,因此,加强汾河流域地下水的保护十分 必要。通过充分利用外调水,压采、限采地下水,增加 水域面积,加大人渗补给,提升地下水位等措施改善 地下水的现状。根据汾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和 地下水所面临的严重形势,从保护地下水资源、涵养 水源的原则出发,实施超采区超采量必须压采,未超 采区一
“五水济汾”工程视替代水源可供水量条件
第 11 页
作适当压采,并通过立法加大超采区地下水关井压采 力度。地下水压采时,重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优先压 减城镇开采水量,总体思路为先压工业后压农业,先 压生产后压生活。同时对补给区污染防护、集中式地 下水水源水质保护及分散式地下水开采区的水质进 行保护。
[作者简介]范术芳(1982-),女,2009年毕业于西安理工 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6-08-05;[修回日期]2016-09-11
河量11.7万t ,为汾河纳污能力3.4万t 的3.4倍;氨氮人 河量1.44万t ,为纳污能力0.15万t 的9.6倍。人河废污水 量中,太原市占62%,晋中市占13.9%,临汾市占 12.2%,其他行政区所占比例都小于10%。进人汾河的 污水量,又被引人汾河两岸进行灌溉,污染土壤及地 下水。此外,支流河道内倾倒的垃圾,也加重了河流污 染。河道断流、水质污染,使汾河流域水生态遭到极大 破坏,主要污染河段分布在太原以下的中下游段。2
第 12 页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主要存在 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超采、地表径流减少、盆地平 川水域面积萎缩以及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等问题。通 过分析,为合理规划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依据, 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陈刚(1980-),男,201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 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Ⅶ 岱岳到榆井多远
岱岳裤雹到榆井有32.7km,如果是坐车的话,开车,那么就需要40分钟缺闷左右的距离就可以到达,如果是坐公交的话,那么就需要坐40个站,那么也就是需要一胡扮帆个多小时才可以到达。
Ⅷ 临汾尧都区钻井队归哪里管
临汾尧都区钻井归润泽源勘探打井队管。成立嫌散于2012-06-01,注册资本为0.002万人民币,经营者为敏亩王强,经营状态为注销,注册地址为临汾市尧桥者森都区西关北园52号,经营范围包括服务:打井、维修旧井、水井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