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处理厂里面污水池散发臭气的量(每平方米散发的量)大约是多少有相关的计算公式吗
表1 臭气浓度控制参考值
序号 控制项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1 氨 1.5 4.0
2 硫化氢 .06 .32
3 甲硫醇 .007 .02
4 甲硫醚 .07 .55
5 臭气浓度(倍数) 20 60
6 甲烷气(厂区最高浓度) 5 5
7 氯气 .4 .6
表2 污水处理厂构筑物脱臭通量
设施名称 通风量 备注
沉沙池 二层盖板作业空间 3~5次/小时
非作业空间 1~3次/小时
厂房式盖板作业空间 5~10次/小时 在漏斗上加盖办事为3~5次/小时
泵房 3~5次/小时或根据发热量计算 考虑内燃机用气
鼓风机房 3~5次/小时或根据发热量计算
电气室 根据发热量计算
发电机房 3~5次/小时 考虑内燃机用气
初沉池 二层盖板作业空间 3~5次/小时
非作业空间 1~3次/小时
厂房式盖板作业空间 5~10次/小时
曝气池 二层盖板作业空间 3~5次/小时
非作业空间 1.2×曝气空气量
厂房式盖板作业空间 3~5次/小时
加氯机房 5~7次/小时
污泥浓缩池 二层盖板作业空间 3~5次/小时+1.5×曝气空气量
非作业空间 1~3次/小时
厂房式盖板作业空间 5~10次/小时
污泥浓缩机房 3~10次/小时 热处理时采用其他方法
一般机械室 3~5次/小时
管廊 3~5次/小时
2.1 土壤脱臭技术
2.1.1土壤脱臭原理及特点
土壤脱臭机理主要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两类,恶臭气体-如胺类、硫化氢、低级脂肪酸等水溶性臭气类,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气则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继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土壤脱臭法特点:① 维护管理费用低,效果与活性炭脱臭同等,② 处理1m2的臭气需2.5~3.3 m2土地;③ 但不适于降暴雨、下大雪地区;对于高温、高湿和水分、尘土、微尘等气体须予处理。
2.1.2 土壤和参数
设计土壤脱臭时选择的土壤指标应是:腐殖土为好,亚粘土等红土需掺入鸡粪、垃圾和污泥肥料进行改良后使用;矿质土和粘土不宜。土壤水分40~70%为宜。过于干燥的土壤需装设水喷淋器。种植草坪土壤表面保持倾斜,作为防降暴雨的措施。
日本经验得出:
臭气通过土壤中速度:2mm ~17mm/s;
设计一般选为5mm/s;
有效土壤厚度为50 cm;
臭气与土壤接触时间为1分40秒;
臭气通过活性炭速度:30cm~40cm/s;
有效厚度为40cm;
臭气与活性碳接触时间为1秒。
2.1.3 工程范例
(1)日本某处土壤脱臭床
臭气风量:600m3/min
臭气与土壤接触时间:2.7m3/m2min
需土壤面积:1580m2
(2)我国某处污泥脱水机房土壤脱臭床
脱水机房容积:V=450m3
设换气周期:每小时3次(20min)
换臭气量:22.5m3/min(450m3/20min)
脱臭负荷:设2.7m3(臭气)/m2(土)min
需土壤面积(计算值):8.3m2
(设计值):25m2
结构设计(自土壤表层向下)
2.3 高能离子脱臭技术
2.3.1 技术简介及工作原理
高能离子净化系统是瑞典的高新技术,它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可吸入颗粒物、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人的嗅觉感受到模拟自然的清新空气。它的核心装置是BENTAX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其工作原理是置于室内的离子发生装置发射出高能正、负离子,它可以与室内空气当中的有机挥发性气体分子(VOC)接触,打开VOC分子化学键,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硫化氢、氨同样具有分解作用;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离子与空气中尘埃粒子及固体颗粒碰撞,使颗粒荷电产生聚合作用,形成较大颗粒靠自身重力沉降下来,达到净化目的;发射离子还可以与室内静电、异味等相互发生作用,同时有效地破坏空气中细菌生存的环境,降低室内细菌浓度,并将其完全消除。最终的效果是使室内空气变得象雨后森林般的纯净。
高能离子净化系统在欧洲诸国应用于医院、办公楼、公众大厅等,以空气净化以致达到模拟自然森林空气清新的效果。近些年逐步开发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提升泵房的脱臭方面,法国、英国、苏格兰、瑞典等国的应用实例很多。
2.3.2 天津市某污水厂试验效果
(1)试验场地
脱臭中试场地选择在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实验室内,臭源是脱水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臭气。
(2)试验条件:
①污泥中试实验室
总容积:30m3 (3×4×2.5m3) ;
污泥发酵仓直径φ600mm,长3m;
臭气测试点与发酵仓的水平距离为1m;
高能离子净化系统主机及通风系统置于室内。
②臭气源
260kg脱水污泥投入到回转式污泥发酵仓中;
为了加强臭气强度,污泥采用了太阳能加热。
③高能离子净化系统
离子机规格型号:2—E—S气流:0.42m3/s
空气处理量:1500m3/h 功率:22w
为离子发射系统配套的通风系统;
④ 测试项目
负离子浓度;VOC(有机污染)气体总量;
H2S、O2、CO、CH4浓度。
⑤ 试验数据分析及评价
9小时连续运行,臭源VOC浓度周期性变化从25~100ppm,室内则从15~16.7ppm逐渐衰减到0~1ppm;室内测点离子浓度始终保持在160~170Ions/cm3;H2S气体浓度也保持为0。
试验结果变化曲线见图1及2。
⑥ 试验结果评价
A试验所采用的VOC测定仪,离子检测计和有毒有害气体测定仪都是先进的便携式仪器,灵敏度很高,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B试运行是污泥发酵仓及太阳能加热后的污泥臭气,臭气强度高,通过BENTAX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净化,仅1小时后,VOC浓度降低至零,离子浓度升高,H2S气体由4.0ppm减小到0,人员嗅觉感觉臭味明显下降。负载试验是在脱水污泥处置臭源条件下进行的,臭源VOC浓度从25~100ppm,室内测点则从15~16.7ppm逐渐衰减到0~1ppm;离子浓度始终保持在160~170 Ions/cm3;H2S气体浓度也保持为0。
技术结论意见为:通过利用高能离子除臭,在上述试验条件下,除臭效果技术上是可行的。
C 经济分析
在本实验条件下,高能离子净化系统对污水厂脱水污泥臭气的净化效果较显著,运行成本分析如下:
24小时运行耗电量仅为0.53kwh;
单位空间耗电量为0.018 kwh/m3.d;
按每度电0.45元计算
净化1立方米臭气的成本约为0.0081元/m3.d;
污泥脱水车间以1000 m3为计;
则运行成本直接耗电费用为8.1元/d。
㈡ 废水处理过程中!如果计算单个池子的废水反应停留时间
①污水日处理流量为/d, 系统进料泵的流量为12m3/d(单台), 加压泵的流量为12.5m3/d(单台),
因此,初步确定设计流量为12m3/h, 每天运行8小时。一级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是V1= 5.0×3.0×2.2=33m3,
水力停留时间为T1=2小时45分钟;二级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是V2=3.0×3.0×2.2=19.8m3,水力停留时间为T2=1小时40分钟;沉淀池的有效容积是V3=3.0×1.0×2.1=6.2m3水力停留时间为T3=30分钟;中间水池的有效容积是V4=3.0×2.0×2.1=12.6m3,水力停留时间为T4=1小时。
②污水处理过程根据微生物的需氧量,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应满足在2~3mg/L,
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出水水质变差,DO过高容易引起污泥的过氧化,且浪费能源;过低时微生物得不到充足的DO,有机物分解不彻底。二级接触氧化池出口处氧浓度达到2mg/L为宜。
③水位控制:调节池低水位控制在0.5m,
高水位控制在2.10m;中间水池低水位控制在0.5m,高水位控制在2.0m;清水池低水位控制在0.5m,高水位控制在2.10m。
④反冲洗时间的确定:现场根据过滤罐压力的变化情况确定反冲洗时间。
㈢ 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是如何规定的
一般考虑废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认为可生物处理,如果低于0.2,基本可不用考虑生化处理,在0.2~0.3之间尝试如何提高B/C——水解酸化,高级氧化等。
(3)废水臭气反应时间为多少扩展阅读:
模拟实验法是指直接通过模拟实际废水处理过程来判断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的方法。根据模拟过程与实际过程的近似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培养液测定法和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1、培养液测定法
培养液测定法又称摇床试验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系列三角瓶内装入某种污染物(或废水)为碳源的培养液,加入适当N、P等营养物质,调节pH值,然后向瓶内接种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或经驯化的活性污泥)。
将三角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模拟实际好氧处理过程,在一定阶段内连续监测三角瓶内培养液物理外观(浓度、颜色、嗅味等)上的变化,微生物(菌种、生物量及生物相等)的变化以及培养液各项指标:pH、COD或某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2、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模拟生化反应器法是在模型生化反应器(如曝气池模型)中进行的,通过在生化模型中模拟实际污水处理设施(如曝气池)的反应条件,如:MLSS浓度、温度、DO、F/M比等,来预测各种废水在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去除效果,及其各种因素对生物处理的影响。
由于模拟实验法采用的微生物、废水与实际过程相同,而且生化反应条件也接近实际值,从水处理研究的角度来讲,相当于实际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各种实际出现的影响因素都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体现,避免了其他判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且由于实验条件和反应空间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模拟实验法与培养液测定法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说明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
但正是由于该种判定方法针对性过强,各种废水间的测定结果没有可比性,因此不容易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而且小试过程的判定结果在实际放大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差。
㈣ 废水在铁碳微电解系统中一般停留时间是多少
怎样确定进水的最佳PH 及最佳停留时间,这些都是需要从小试中的得出来的数据。
(1)试验准备
(a)先将烧杯、多孔布气头洗干净备用;
(b)将350ml TPFC铁碳样品加入烧杯中,先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备用。
(2)小试步骤
(a)将洗净的多孔布气头放在500ml干净烧杯底部(尽可能放在中心位置),加入约300ml洗净的TPFC铁碳填料,然后加入待处理废水水位至铁碳填料上方1-50px,接通气泵电源,曝气微电解0.5--4小时(探索不同处理时间的去除率,一般可设定1小时、2小时)。
(b)将完成曝气微电解处理的废液从微电解烧杯中倒出200ml至另一个安装有一个曝气头的空烧杯中,曝气20min后,检测PH值,调节溶液PH在8.5--9.5,在搅拌条件下加入2滴PAC,出现明显絮体,再在缓慢搅拌条件下加入5mg/l(约1ml) PAM溶液,混凝沉淀30min,取上清液测定水中COD。
(c)处理后结果与原废水浓度比较,计算出去除率。
(d)根据废水水质,探索不同PH值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找到最佳的PH条件。
(e)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废水原水PH调节至3,加入适量双氧水后,再加入准备好的TPFC铁碳,按前面的方法试验,分析处理结果。
㈤ 生物实验室废水执行什么标准
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18-2002)》
1.生物实验室废水收集后进入贮水池,然后进入pH调节池,在pH调节池中投加稀H2SO4(30%)作为pH调节剂,使与废水pH降至2左右,搅拌10-30min,进行初步杀菌;
初步杀菌后废水进入反应池,加入NaOH调节为中性,并加入CaO与废水中LAS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小的沉淀悬浮物,CaO摩尔投加量相当于LAS摩尔浓度的0.75-1.0倍,化学反应时间10-20min,其混合液流入后续混合池,混合池中加入PAFCS进行快速搅拌(300r/min),混合时间为1-2min,投加量为40-60mg/L;
混合液进入絮凝池,絮凝池中投加PAM0.5-1.0mg/L,絮凝时间为15-30分钟,此过程在慢速搅拌(60r/min)中进行,保证大颗粒絮体的形成;
絮凝后的混合液进入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为90-120分钟,大量的絮体沉入沉淀池底部得到去除,沉淀后废水中CODcr去除率达60%以上,LAS去除率达到50%以上,部分细菌同时得到去除;
沉淀后的废水上清液进入Fenton氧化池进行Fenton氧化,运行条件为H2O2投加量0.044-0.18mol/L,硫酸亚铁投加量按照mol(H2O2)/mol(Fe2+)比为20∶0.5-20∶2进行投加,用酸调节法院溶液pH在2-4,反应3.5-5.5h,在此过程进行中速搅拌(100r/min),处理出水CODcr小于100mg/L;
Fenton氧化后废水进入中和池,投加NaOH或者CaO调节出水pH为中性;
最后,经二次沉淀池沉淀90-120分钟后,排放。
经测定其出水COD小于100mg/L,氨氮、总磷分别小于25mg/L、3mg/L,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细菌总数去除率达到100%,细菌生物活性(ATP)低于检测限,保障出水的生物卫生安全性。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相对抑光率降至30%以下,属低水平毒性,保障了出水的生态健康安全性。
㈥ 工业废水臭氧氧化接触时间一般为多少
这种问题,没有什么“一般是多少”的答案。
不同种类的废水,不同方式的臭氧处理,不同的浓度,不同的接触方式...
要达到处理目的,达到排放要求,是经过计算,还要经过严格测试的。
㈦ 污水池除臭的原理是什么
污水池除臭的意义:
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心区不断扩大,较多已建的污水厂也被纳入其中,厂区周围往往发展人口密集的居民生活区或公共活动区,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深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已经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减小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施对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加盖除臭势在必行。
污水除臭方法如下:
1、土壤脱臭
1、1 原理及特点土壤脱臭机理主要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两类,水溶性恶臭气体(如胺类、硫化氢、低级脂肪酸等)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气则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继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土壤除臭法特点为:
一、维护管理费用低,除臭效果与活性炭相当;
二、占地多,处理占地为2.5-3.3m2/m3气体;
三、不适于多暴雨多雪地区,对于高温、高湿和含水尘等气体须进行预处理。
1、2 设计参数设计土壤脱臭时选择的土壤指标以腐殖土为好,亚粘土等红土需掺入鸡粪、垃圾和污泥肥料进行改良后使用,矿质土和粘土则不宜采用。土壤水分以40%-70%为宜。过于干燥的土壤需装设水喷淋器。种植草坪的土壤表面保持倾斜,作为防降暴雨的措施。
经国内外数家土壤脱臭床实践,臭气通过土壤速度为2-17mm/s,设计是一般选5mm/s有效土壤厚度为50cm,臭气与土壤接触时间为100s.
2、化学反应法除臭
2、1 加氯消毒除臭此法机理是利用氯气的杀菌消毒作用除去水中有机物,杀灭藻类;对水体消毒,使其保持一定的余氯量,确保杀菌的效果。采取在进水管网中加氯进行预消毒来控制恶臭。
2、2 H2O2控制恶臭利用H2O2控制恶臭机理是在城市污水的pH条件下,H2O2与H2S之间发生如下反应,最终生成单质硫和水:H2O2+H2S——S+2H2O此反应的实际效率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反应时间和反映持续的时间,其最佳时间分别为5-20min和1-2h.试验研究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运行时药品的实际投加量接近与理论计算值。
污水中残存H2O2的最终将分解为水和氧气,而不会和其中的有机物形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可以对水中溶解氧含量的监测得到证实,水中溶解氧的增量与过量的H2O2之间遵循化学计量关系:1gH2O2将生成0.5g溶解氧。
2、3 某污水处理厂中试处理效果该污水处理厂是一座二级处理厂,处理能力约为164*104m3/d.该厂采用强化初沉(FeCl3和阴离子聚合物)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去除BOD.研究表明,预处理构筑物中的硫化物有两大主要来源:NORs和NCOs收集系统(每个系统流入的H2S占处理厂总负荷的45%)。气候温和时系统内的液相硫化物浓度约为2.5-4.5mg/L,进入预处理构筑物洗涤器的硫化物浓度约为125-200mg/L.化学药剂投加点及其停留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初沉池洗涤器的H2S浓度降低了50%-90%,这主要取决于投药比例。投加H2O2后环境恶臭大量减少,二级处理设施中的传氧速率也明显增加。
另外,同时投加H2O2和FeCl3时处理效果更加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铁离子对S——H2O2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提高了硫化物的去除速率;另一方面,H2O2使FeCl3处于氧化态,从而提高了絮凝的效果。通过投加H2O2、FeCl3的使用量减小了25%-50%,这主要是由于去除了部分硫化物,从而减小了其对铁离子的沉淀作用。今后可以对同时投加和时产生的协同作用作更深入的研究。
3、生物/活性炭吸附脱臭
3.1 工作原理和填料选择生物脱臭原理生物脱臭是在适宜条件下利用载体填料比表面积上微生物的作用脱臭。臭气物质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完成除臭过程。为了是微生物保持高活性,必须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实际生产设计要求载体填料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所以需经常喷淋原水或初沉池出水以提供水分的营养。
填料选择生物脱臭塔的最主要部分是填料。一种好的载体填料必须满足:容许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丰富,为微生物栖息生长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营养成分合理(N、P、K和微量元素),有好的吸水性,自身无异味,吸附性好,结构均匀,空隙率大,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耐老化,运行、养护简单。常用的填料有:塑料、半软性塑料、干树皮、干草、纤维性泥炭或其混合物。
脱臭塔填料的堆放高度取决于所要求的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工程上填料高度一般为1.0-1.2m.如果选择的填料合适,工艺上能做到布气均匀、排除气流短路的话,最低可为0.5m.
3.2 活性炭吸附脱臭原理:使恶臭气体通过活性炭层,利用物理吸附去除;适用物质:硫化氢和硫醇(氨和铵)。
4、高能离子脱臭工作原理
高能离子净化系统是瑞典的高新技术,它能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菌,可吸入颗粒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物质,其核心装置BENTAX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置于室内的离子发生装置发射出高能正、负离子,与室内空气当中的有机挥发性气体分子(VOC)接触,打开VOC分子的化学键,将其分解成CO2和H2O(对H2S、NH3同样具有分解作用);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的离子与空气尘埃粒子及固体颗粒碰撞,是颗粒荷电产生聚合作用,形成的较大颗粒靠自身重力沉降下来,达到净化目的;发射的离子还可以与室内静电、异味等相互发生作用,同时有效地破坏空气中细菌生存环境,降低室内细菌浓度,并将其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