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设备中加药装置起什么作用
污水处理抄基本上都需要袭添加相关的药剂,如:助凝剂、絮凝剂、乳化剂、阴离子、阳离子等等。加药作用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药装置可以做到精密控制药剂浓度、加药量。一方面避免浪费。另一方面减少人工参与。降低运行成本。
『贰』 全自动加药装置
全自动加药装置现在都是由厂家定制生产的,建议选择技术与售后配套生产的内厂家。
北京中天恒远容加药装置事业部提示:加药装置开发生产的一款自动加药产品,主要用于电厂的锅炉给水、循环水、加联氨、磷酸盐等处理,也可用于石油、化工、环保、供水系统等行业。单元组合式加药装置,主要有溶液箱、计量泵、过滤器、安全阀、止回阀、压力表、缓冲罐、液位计、控制柜等组成一体化安装在一个底座上。用户只需将组合式加药装置安放在加药间,将进水口、出药口接好并接通电源即可启动投入运行,这种工厂化的整套装置,可大大减少设计和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对整机系统的质量、安全和现场投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叁』 关于污水处理加药间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加药间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
1)检查所有管道、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各加药设备的剂量泵、搅拌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检查电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体。
2、各种药剂的配比和投加方式:
果汁废水治理工程共投加五种药剂,他们分别是氢氧化钠、絮凝剂、混凝剂、营养物(氮、磷)分别叙述如下:1)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水质的PH值。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20%-25%配置,即1份药4份水或1份药3份水。投加量:按PH值得要求控制。启动期PH控制在7.8-8.5,正常工作期PH控制在7-8。
投加方式:可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剂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内
直接投加。
2)混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聚合氯化铝(PAC)。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10%-15%配置,即1份药9份水或1份药7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
20-50mg/L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
计量泵投加,
也可在池内直
接投加。
3)絮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三号絮凝剂(聚丙酰胺PAM)。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1%-2%配置,即1份药99份水或1份药98份水。药剂配好后开搅拌器,至少搅拌1.5-2小时使其熟化后方可使用。
投加量:
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5-10mg/L
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
4)营养物——对于缺乏氮磷的工业污水方需投加营养物。营养物按照C:N:P=100:5:1的比例控制。
药剂名称:氮(N)采用农用尿素,磷(P)采用农用磷肥(磷酸二氢铵).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15%-20%配置,即1份药7份水或1份药4份水。药剂配好后开搅拌器搅拌均匀即可使用。也可直接将营养物投加至池中。
投加量:按上述碳氮磷比例投加。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或直接投加至池中。
3、注意事项
1)各种药剂必须分别存放,防止受潮。
2)加药设备定期检查,并定期排出加药罐中的杂物。
3)定期检查搅拌器合计量泵的润滑情况,三个月进行一次检修
『肆』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优点
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专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属水处理技术。由于MBR污水处理技术有着一些其他污水处理设备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MBR技术已经在污水处理领域被广泛应用。那么,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优点呢?
1、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2、剩余污泥产量少
3、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4、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
5、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6、易于从传统工艺进行改造
MBR的工艺组成: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3075
『伍』 干粉加药装置谁用过,是怎么回事
干粉加药装置是一种可以同步完成固体药物溶解、药液配比及投回加的一种新型加答药装置。干粉加药装置适用于粉末状固体的投加。为避免有毒性粉末的飞扬,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减轻劳动强度,本系统采用粉末的真空输送系统。将代装的固体粉末通过真空输送系统加入到粉末存储料斗,来完成固体粉末的装卸过程。
通过螺旋给料机将粉末存储料斗的干粉均匀的投加到溶解箱中。螺旋给料机上带有变速箱,
以调节粉末的投加,从而可以调节溶液的浓度。同时为了避免料斗中形成桥形阻塞和粉末的堆积,专门设计刮料机以配合螺旋给料机的使用,使进料均匀一致。
干粉加药装置按用户要求设置一箱多泵合用一控制单元成套组装供货。整套系统可分为多个加药点。
更多的干粉投加装置信息可以点击"参考资料"链接
『陆』 加药装置是用在哪个阶段,起什么作用
污水来处理加药装置就是向自污水中加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污水处理第一步要调节pH,那就要加酸碱。芬顿工艺要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生化工艺要加葡萄糖,尿素,磷酸盐等各种营养物质,进入沉淀池要加絮凝剂。就是这么些东西。
『柒』 全自动加药装置跟软水机的区别在哪都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全自动加药装置,由主机产生电磁场和超声波作用于水系统管路上,使管道内水分子产生回共振,答把氢键缔合的水分子团变成单个的极性,改变了水的活化性,这些极微小的水分子可以渗透、包围、溶解、去除系统中的老垢提高了水分子对钙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等成垢组分的水合能力,起到阻止水垢形成的作用。同时,在电磁场和超声波的作用下,使原有的水垢结晶逐渐变得松软、脱落、溶解,从而达到除垢之目的。
『捌』 加药装置的基本信息
加药装置又称加药系统、加药设备。
加药装置根据工艺流程向各种系统中注入化学药液的成套装置,该装置按照使用场合可分为三大类。
1、油田加药装置。主要用于在石油开采中向平台上的井口和及其他系统注入絮凝剂、阻垢剂、缓蚀剂、破乳剂等各种药液。
2、锅炉加药装置。可用于锅炉给水加氨和加联氨、凝结水加氨和加联氨、停炉保护加氨和加联氨,以及向蒸汽锅炉中加磷酸盐、主要用于电厂和电站。
3、水处理加药装置。在水处理过程中向自来水、废水、污水中加药。主要用于有关给排水处理、环保等工艺流程。如自来水厂、宾馆、饭店、游泳池、污水处理厂等。
加药装置是以计量泵为主要投加设备、将溶药箱、搅拌器、液位计、安全阀、止回阀、压力表、过滤器、缓冲器、管路、阀门、底座、扶梯、自动监视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等按工艺流程需要组装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形成一个模块,即所谓的撬装式组合式单元(简称“撬体”)。按需要将定量的药剂放入搅拌溶液箱内进行搅拌溶解,溶解完毕后再通过计量泵送至投加点的工作过程,加药量的大小可自由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加药量的场所。
加药装置,采用的是机电一体化结构形式,从安装上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推车式),每种形式的加药装置均配有搅拌系统、加药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几个固定式撬装可组合成一个整体,加上变频控制系统,可实现就地控制、远程自动控制、手动和自动相互转换加药。助利加药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噪音低、工作平稳、安装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
加药装置通过不同的工艺设计,精确配置各类固体和液体的化学药品的溶液,再用计量泵准确投加,以达到各种设计要求。如除垢、除氧、混凝、加酸、加碱等。
加药过程可手动操作,也可通过PC机、磁翻板液位计、PH计、行程控制器、变频器等各种电器、仪表、使加药装置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自动控制。
加药装置的加药量及加药压力,可根据工业流程的需要,选取合适的计量泵。流量从1L/h到8000L/h,压力从0.1MPa到25MPa范围内均可选择到合适的产品,
计量泵的计量精度可高达±1%,并且可以实现多种介质同时输送,单独调整。
加药装置中溶液箱的容积可由最小0.1m3到20m3,可根据加药量选定,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如碳钢(碳钢衬胶)、不锈钢、非金属材质(PE、PVC、PP、PTFE)等。 全套装置主要包含进料系统、储药桶、加药系统、动力控制系统等。
溶解桶配有液位计、低液位报警、阀门等自动运行所需的设施。通体外壁装磁翻板液位计,实时观测桶内液位,在通体上面有进料口,备用口,在桶体侧面备有出料口、排污口、溢流口、液位计接口以及相应配套的阀门。当桶内液位小于设低液位值时,自动开启报警系统,加药泵暂停。
加药系统包括离心泵,电磁流量计和相关阀门等。
『玖』 污水处理加药装置如何命名
直接命名为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装置,环保水处理等都可以。
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范围命名,类似于超滤化洗水箱、反渗透化洗水箱、还原剂储罐等等。
污水处理行业的主要业务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污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的处理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二是污水再回收利用,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属于污水的深度处理;
三是污泥处理,是指针对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填埋等处理。
『拾』 污水处理加药装置的用途有哪些
加药间设有各类加药储罐和溶解罐(池),用于向污水系统投加所需的化学药剂。
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投加的化学药剂一般有以下这些:
混凝试剂(用于加速ss混凝沉淀或气浮沉淀):如pac、pam、fecl3、feso4等;
生化处理前投加:酸(硫酸、hcl)、碱(naoh)、氮(尿素)、磷(磷酸)、微量营养盐、cao、cacl2等;
物化处理:如fenton投加h2so4、naoh、h2o2、feso4;
污泥絮凝:pam
等等。
旋流沉砂池是利用机械力控制水流流态与流速、加速沙粒的沉淀并使有机物随水流带走的沉砂装置。旋流沉砂池有多种类型,某些形式还属于专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