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肥农药污染
农民为使土壤肥沃,大量使用化肥,而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留在土壤中。在生产中为降低成本,使用价格低廉、高毒、高残留农药,据农业植保部门调查,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二、大量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
近年来,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
三、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污染
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造成农业用水污染。运用富含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灌溉是重金属进入土壤的一个重要路径。重金属进入土壤的另一条路径是随大气沉降落入土壤,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损害。
(1)农业污水污染有哪些扩展阅读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科学地使用农药能够有效地消灭农作物病虫害,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合理选择不同农药的使用范围、喷施次数、施药时间以及用量等,使之尽可能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2、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业废水可能是无毒的,但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即变成了有毒废水。
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农药对的污染,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益虫和某些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
4、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5、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进行污水灌溉和使用农用污泥。
2. 水污染环境的问题有哪些
主污染源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积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75.88%。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中国没开展农业方面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据调查,1998年中国生活污水排放量184亿吨。
中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3. 农业污染有哪些
农业污染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方面。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是农药、化肥、农膜、秸杆产生的污染;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是猪、牛、羊、鸡、鸭等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是鱼、虾、蟹等海产品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4. 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及矿山废渣、大气中污染物、天然污染物等。1、废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是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2、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及矿山废渣、大气中污染物、天然污染物等。
1、废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是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工业废水最常见于化学工业、造纸工业、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工业、钢铁工业、皮革印染工业。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而且违规偷排十分严重。
2、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硫、有机纤维、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尿素、致病细菌等。我国每年约有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
3、农业污水: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
4、矿山废渣:矿山开采的废渣经雨水冲刷而污染河流、土壤和地下水。特别是稀有金属、重金属矿厂的矿渣经雨水冲刷使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5、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可以经雨水的沉降作用而落入江河湖海中污染水体。
5. 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主要有: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废弃的地膜、焚烧秸秆、养殖废弃物。
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
二是农村农作物生产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5)农业污水污染有哪些扩展阅读:
近年来,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
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造成农产品污染严重的主要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6. 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生活污水的排放: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均用水量明显增加,农村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活污水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农村人口分布比较分散,生活污水排放也比较分散。部分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完善,导致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附近河流。其次,部分污水处理厂不合格,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不仅影响水资源的再利用率,而且破坏了农村周边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2、农业生产引起的污水排放: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生产大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农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没有完全掌握。多数农民认为多使用化肥、农药能使作物长势更好,忽视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农田灌溉后,多余的水分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带入河流,造成农村水资源的污染。
3、养殖业的污水排放:目前,我国农村的养殖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猪、牛、羊等畜牧业,另一种是水产养殖业。一些养殖户将养殖业产生的粪便污水直接排入周边农田或沟渠,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7.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明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专步伐,大力发展新农村属或小城镇建设,对于带动农村经济或小城镇的发展是一大战略。但是,在发展农村经济或小城镇经济的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可续发展的又一大重大举措。
我国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涉及到的环保问题,主要有农村污水污染和农村垃圾污染两个方面。在农村污水污染方面,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牧养殖污水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业污染和其他污染。这些污染物与生活污水混合外排,所以农村污水实际上是上述污水的总称。
8. 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防治措施有哪些
回答9. 属于水污染的污染源的有哪些
法律分析: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1)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2)城市生活污水;(3)农业污水;(5)工业粉尘废水;(6)降雨和雨后的地表径流携带大气、土壤和城市地表的污染物进入水体;(7)海水倒灌或渗透;污染沿海地区地下水源或水体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