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监测指标主要有哪些,都采用什么监测方法进行监测
水质常规指标
微生物指标(4项):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
毒理指标(15项):砷、硒、四氯化碳、镉、氰化物、溴酸盐、铬、氟化物、甲醛、铅、硝酸盐、亚氯酸盐、汞、三氯甲烷、氯酸盐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色度、铁、溶解性总固体、浑浊度、锰、总硬度、臭和味、铜、耗氧量、肉眼可见物、锌、挥发酚类、水溶液酸碱度、氯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铝、硫酸盐
放射性指标(2项):总ɑ放射性、总β放射性
饮用水消毒剂指标(4项):氯气及游离氯制剂、臭氧、一氯胺、二氧化氯
据介绍,《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06项水质指标中,42项为常规水质监测指标,64项为非常规水质监测指标。
常规指标是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检出率高,为各地水质监测的必检项目,包括4个微生物指标、15个毒理学指标、17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4个消毒剂指标和2个放射性指标。非常规指标是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包括2个微生物指标、59个毒理学指标和3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各地根据本地区的水质情况,将超标风险大的非常规指标纳入常规水质监测项目,并确定监测频次。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卫生部门在每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结合重点污染因素,在全国布点进行两次抽样监测,包括重点供水户和用水户等,监测项目主要是常规指标。
同时,根据有关规定,供水单位应对水质进行实时检测,检测指标除了必检的常规指标外,还包括部分非常规指标,非常规指标的选择由当地县级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确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按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确定水质检测项目和频率,对于当地存在高风险的有害物质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地供水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但是,国家尚无强制规定要求相关单位公布水质检测结果。
此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还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规范供水单位卫生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供水单位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㈡ 水质检测分析方法常用哪些分析方法
1、看:用透明度较高的玻璃杯接满一杯水,对着光线看有无悬浮在水中的细微物质?静置三小时,然后观察杯底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有,说明水中悬浮杂质严重超标。
2、闻:用玻璃杯距离水龙头尽量远一点接一杯水,然后用鼻子闻一闻,是否有漂白粉(氯气)的味道?如果能闻到漂白粉(氯气)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
3、尝:热喝白开水,有无有漂白粉(氯气)的味道,如果能闻到漂白粉(氯气)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也必须使用净水器进行终端处理。
4、观:用自来水泡茶,隔夜后观察茶水是否变黑?如果茶水变黑,说明自来水中含铁、锰严重超标,应选用装有除铁、锰滤芯的净水器进行终端处理。
5、品:品尝白开水,口感有无涩涩的感觉?如有,说明水的硬度过高。
6、查:检查家里的热水器、开水壶,内壁有无结一层黄垢?如果有,也说明水的硬度过高,(钙、镁盐含量过高),应尽早使用软化处理!注意:硬度过高的水很容易造成热水器管道结垢,因热交换不良而爆管;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容易使人得各种结石。
(2)有色废水怎么测溶解性总固体扩展阅读:
主要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并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都发挥着保障的作用。
当前人类社会中的水资源危机问题已经直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并且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所以正视水资源危机以及重视水资源问题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而在对水资源质量的调查与把控中,水质分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饮用水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水质标准除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外,还有微生物指标;对工业用水则考虑是否影响产品质量或易于损害容器及管道。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并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都发挥着保障的作用。
㈢ 怎样制作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
需要将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便称为溶解性总固体。
总溶解固体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或升,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
㈣ 水质检测分析方法有哪些02
金标准水质检测项目相关检测方法分别如下:
1【pH值】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2【溶解氧】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GB/T11913-1989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臭和味】文字描述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4【侵蚀性二氧化碳】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5【酸度】酸度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6【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7【色度】水质 色度的测定GB/T11903-1989
8【浊度】水质 浊度的测定GB/T13200-1991
9【悬浮物(SS)】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1901-1989
10【总可滤残渣】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1【总残渣】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2【全盐量(溶解性固体)】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HJ/T51-1999
13【总硬度(钙和镁总量)】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7477-1987
14【高锰酸盐指数】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T11892-1989
15【化学需氧量(COD)】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T11914—1989
16【生物需氧量】水质 生物需氧量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GB/T7488—1987
17【氨氮】 水质 铵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7479-1987 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8【硝酸盐氮】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7480-198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46-2007
19【亚硝酸盐氮】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GB/T7493-1987
20【六价铬】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7-1987
21【总氮】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11894-1989
22【总磷】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893-1989
23【磷酸盐】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24【硝基苯类】还原-偶氮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25【苯胺类】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11889-1989
26【游离氯】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7-1989
27【总氯】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7-1989
28【氟化物】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T7484-1987
29【氯化物】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11896-19879
30【硫酸盐】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GB/T11899-89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1【硫化物】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GB/T16489-1996
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7494-1987
33【石油类】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 16488-1996
34【动植物油】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 16488-1996
35【总铬】水质 总铬的测定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6-1987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6【铜】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7【锌】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8【铅】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9【镉】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40【镍】水质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2-1989
41【钾】水质 钾、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4-1989
42【钠】水质 钾、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4-1989
43【钙】水质 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44【镁】水质 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45【铁】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6【锰】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7【溶解性铁】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8【银】水质 银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7-1989
49【甲醛】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3197-1991
㈤ 工业废水检测检测哪些项目
1、悬浮物。是水中呈固体状不溶的物质,常单位体积污水所含悬浮物的量(版mg/L)表示。
2、废水中有权机浓度:1)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用BOD表示,表示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以mg/L或百万分率(ppm)表示,BOD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越多,水质污染程度越大。2)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还原性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mg/L或百万分率(ppm)表示,COD越高表示有机物越多,目前常用的氧化剂有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3)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
3、PH值是检验水的重要指标,生活污水PH值为7.2—7.6,工业污水较为复杂,变化较大。
4、污水细菌污染指标,在水处理过程中,用两种指标表示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1)1毫升水中细菌(杂菌)的总数;2)水中大肠杆菌的多少。水肿含有大肠杆菌,说明水已被污染了。
5、污水中有毒指标。我国已制定过“地面水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标准。此外,还有温度、颜色、放射性物质浓度等。
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
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等相关标准项目
㈥ 测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有哪些方法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溶解性总固体:曾称总矿化度。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矿化度以克/升表示。一般测定矿化度是将一升水加热到105~110℃,使水全部蒸发,剩下的残渣质量即是水的矿化度。也可以将分析所得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相加,再减去hco3含量的二分之一求得。地下水按矿化度(M)的大小,一般分为:淡水,M升;微咸水,M=1~3克/升;咸水,M=3~10克/升;盐水,M=10~50克/升;卤水,M>50克/升。地下水中所含主要盐分的类型常随矿化度的增减而变化。
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超标表示该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比较高,超过了要求的指标。如:微咸水,M=1~3克/升
㈦ 水质环境监测方法有哪些
1
颜色与透明度
水体根据污染物成分不同显示出各种颜色。常规水质检测主要根据水质颜色来推测出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数量。比如:粘土使水成黄色,硫化氢氧化析出的硫可以使水呈蓝色,各种水藻分别呈现出黄绿色以及褐色等。而水质的透明度表明水中杂质对透明光线的阻碍程度。如果透过水层腐蚀一方面白色或者黑色相见的圆盘,并调节圆盘深度直到能看到为止,这个时候圆盘所在的深度与位置标明其透明度。因此,可以通过标明的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状况。
2
微量成分
水质的微量成分主要以水质检测仪器来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气、液相色普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系统了解各种水质指标的含义具有非常关键性意义。对于任何水生生态系统环境都是通过严格选择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总之,水质的微量成分必须通过这些仪器进行检测。
3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法
常规水质检测方法中最典型的就是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方法。有水的电导率,氧化与还原电位以及包括PH在内的离子选择电极的各种指标,比如许多金属离子等。多为溶解量以及氯离子含量为指标。
4
加热与氧化剂分解方法
该方法主要将含有生物体在内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分解时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分解时候消耗氧气的含量等作为水质检测的指标。
5
温度与中和方法
其中温度是最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之一。因为水的许多物理特征以及水中进行的化学过程中与温度都息息相关。水源不同,其温度也不同,但是地表的温度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其变化范围在1—30℃,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在2—30℃;中和方法主要包括水体的酸度或者碱度进行水质检测。
6
固体含量
天然水中所含物质大部分属于固体物质,经常有必要测定器含量作为直接的水质检测标准,各种固体含量标准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悬浮性固体。将水样过滤之后残留物烘干之后残存的固体物质量,也就是悬浮物质的含量。其二,总固体。水样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蒸发干燥残存的固体物质总量,这可以作为常规水质检测标准之一。其三,统计性固体。溶解性固体主要包括荣誉水的有机物质以及无机盐,总固体含量是悬浮固体与溶解性固体之和。另外,各种固体含量的测定都是以重量进行的,测定的之后蒸干温度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满意水质检测结果,该水质检测方法的结果不够精确。
㈧ 溶解性总固体的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的测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性固体的重量法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溶解性固体不低于25mg/L 的水样。
2 引用标准
GB /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方法提要
移取过滤后的一定量的水样,在指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
4 仪器、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4.1 慢速定量滤纸或滤板孔径为2一5 μm的玻璃砂芯漏斗。
4.2 蒸发皿:d=100 mm.
5 分析步骤
将待测 样用慢速定量滤纸或滤板孔径为2-5μm的玻璃砂芯漏斗过滤。用移液管移取100m L过滤后的水样,置于已于103士2℃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再将蒸发皿于103士2℃下干燥至恒重。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mg/L 表示的水样中溶解性固体(X)按式(1)计算:
X=(m2 - m1) X 10^6/100……(1)
式中:m1— 蒸发皿质量,g;
m2一 一蒸 发皿与残留物的质量,g。
7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5 mg/L。
附加说明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负责归口。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起草人周伟生。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D1 888-84《水中颗粒和溶解物质、固体或残余物的标准测定方法》。
本标准颁布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发布的部标准HG 5-1504-85《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性固体测定方法》作废。
㈨ 目前水质化验主要检测哪几项指标各项指标规定的标准是
1、色度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
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
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
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
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
㈩ 水中总溶解固体及悬浮固体检测方法
第一个的目的的确是这个,尽量减少杂质的干扰。
对于第二个情况,是在对溶解的固体检测吧?
一般选择温度进行溶液加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溶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最大,用于配备高浓度溶液或加速固体的溶解。
另一种是在该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最小,有利于该溶质结晶,减少加热所需时间。
你所说的就属于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