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程上红线内是什么意思
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boundary line of building)。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建筑红线以外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作用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
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的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1)污水处理厂红线区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建筑红线一般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底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
建筑红线是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筑红线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有相关规定如下:4.2 建筑突出物4.2.3 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另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的基底不应超出建筑控制线,突出建筑控制线的建筑突出物和附属设施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②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三条红线”指什么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三条红线是指:
一、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
二、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文件要求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三、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为实现这个目标,文件提出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特别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
(2)污水处理厂红线区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三条红线政策背景: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③ 什么是红线图
红线图是规划局确定的项目建筑总平面图,或城市规范管理部门正式确定的项目建筑的总用地面积的示意图,其中红线是用来表示建筑物的边界外沿界限,即实际可使用土地的边界图。
建筑红线一般为建筑物的占地界限,用实红线表示,二层以上有阳台用虚红线表示,表示底层不占用地。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污水处理厂红线区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红线图的种类与要求
一、征地红线图
①要搞清用地分类。因指标有限,能少则少。道路红线,河流蓝线,不能使用的高压黑线,和非建设用地的绿化绿线可以不划入。
②要搞清用地性质。尽量与国土部门沟通,已征用的土地,周边的存量土地、庄台等,能不征用的尽量不要划入。
③退让道路红线较多的地块。也可以打一点擦边球。如东九道至少退让红线30M,该退让部分就可以少划点(注意容积率的调整)。
④如果经过国土部门沟通同意,也可以只划建筑物占地部分。这只能是特殊的、建筑物密度较大的用地。
二、拆迁红线图
只将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划入红线即可。不能有红线穿过某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果使用需要仔细的话,最好将某户的宅基地全部纳入。
三、选址红线图(对于研究项目的用地)
①多几个选址方案。
②周边范围要大一点,标注用地性质。
③要查找对选址项目不利的因素。对选址项目有影响的项目都要标清地点和距离。如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变电所、自来水厂、取水口、高压线、航道、危险品仓库、其他需要考虑的项目等(安全距离、卫生距离)。
④其他需标注的项目。如道路网。需要保留的建筑、项目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等(日照、采光、通风、消防、安全、交通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红线图
④ 政府规划 什么是红线区啊
是宏观规划用地范围的标志线。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道路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⑤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指什么
“三条红线”:
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为实现上述红线目标,进一步明确了2015年和2020年水资源管理的阶段性目标。
(5)污水处理厂红线区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三条红线政策背景: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⑥ 生态保护红线调入区是什么意思
就是政府确定的重点环境保护区的意思,是以生态红线为依据最新确定的环保区域。
⑦ 什么叫道路红线阿它划分的是什么范围呢
道路红线是建筑红线一部分。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2)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⑧ 老听人说红线内,红线外的,什么意思啊
红线一词范围较广,一般用于规划、建筑及土地专业,包括建筑红线、道路红线、规划范围红线等。红线内基本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反之为圈定范围外。原则上,确定了红线后是不可以突破的。
⑨ 三大红线是什么
1、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也称生态功能红线,生态功能红线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最小生态保护空间,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
2、划定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也称环境质量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分为水环境红线、大气环境红线和土壤环境红线三类红线。水环境红线指基于水环境功能重要性、敏感性及脆弱性评价结果,划定水环境红线控制单元,并设立相应的环境质量目标、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和风险管理要求。
3、划定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也称资源利用红线。资源利用红线是指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安全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最高或最低要求。
生态环境不仅决定人类的生存质量,而且也决定着一切生命的生存质量;不仅决定着我们今天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决定着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生命,也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不能以一时之利、一己之利、一家之利、一国之利破坏之,我们必须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它、呵护它。保护生态环境划出了三大红线: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