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站投泥量怎么计算
首先污水站肯定有活性污泥浓度的设计参数,通常为x g/L,污水站的活性污泥处理版系统的有效权容积,也就是正常运行时的容积。容积乘以污泥浓度就是运行时需要的活性污泥量。
需要投加的污泥,也就是接种污泥(通常是脱水污泥),需要测定其污泥含水率,这样就可以知道每吨接种污泥中除去水分含有多少干污泥。
需要的活性污泥量也就是接种污泥的干污泥量,通过折算就可以知道需要多少脱水污泥。
污水站启动时的投泥量可以一次性投加到位,也可以按30%——50%的量投加,然后驯化是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
2. 给排水、污水管道完成后要做什么试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给排水、污水管道完成后要做如下试验:
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2.2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4.2.3 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5.2.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检验方法: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5.2.5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检查方法:通球检查。
6.2.1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lh,压力降不得超过 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6.2.2 热水供应管道应尽量利用自然弯补偿热伸缩,直线段过长则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型式、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预拉伸。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检查。
6.2.3 热水供应系统竣工后必须进行冲洗。
3. 市政污水管道需要做哪些试验及材料送检需要详细点的,小弟刚开始做市政污水管的资料,求助各位大大,谢谢
首先是原材料的检验,各种管径的污水管材都要检验,然后是密封用橡胶版圈,砌筑检查井用的原材料:权砂、水泥、砖或者是砌块,砂浆要根据设计要求做砂浆配合比(一般是M7.5或者M10的)施工中还要做砂浆试件做28天抗压强度检验。管道部分我知道的就是这些了。再有就是回填部分,不同回填材料做的检验项目也不一样,一般就是素土和灰土回填,原材料是素土和石灰的原材料检验,然后做素土和灰土的标准击实和不同比例的含灰量标准曲线,回填过程中没层都要做压实度,灰土还要做含灰量检验~
4. 含泥量的公式
含泥量作业指导书 一、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烘(105±5℃)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二、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水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u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75u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质清澈为止。 三、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u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u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四、结果计算与评定: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QA=G0-G1/G0×10 G0——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验(洗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5. 沙子含泥量怎么试验
砂的含泥量试验有标准法和虹吸管法两种方法,下面分别详述:
一、标准法
1、取样
(1)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测定含泥量时,最少取样数量为4.4kg。
(3)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 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2、将上述试样缩分至约1100 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称取试样500 g,精确至0.1 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 mm,充分拌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沉屑、淤泥和黏土与砂粒分离。
把浑浊水缓缓地倒入1.18mm及75μ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μm筛上面)上,滤去小于75μ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4、再向水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容器内的水清澈为止。
5、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
(注:该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建筑用砂而提出的。一般认为,建筑用砂中的细颗粒物是泥,在该标方法中,把小于75μm的颗粒定义为泥,因此该方法对相对较粗的建筑用砂是合适的。但由于在AAC工厂中经常用细砂,有时非常细,因此,采用该测试方法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二、虹吸管法
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特细砂中的含泥量。
2. 取样
(1)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测定含泥量时,最少取样数量为4.4kg。
(3)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 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3.将上述试样缩分至约1100 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称取试样500 g,精确至0.1 g,置于洗容器中,并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 mm,浸泡2h,浸泡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搅拌一次,确保尘屑、淤泥和黏土与砂分离。
5. 用搅拌棒均匀搅拌1 min(单方向旋转),以适当宽度和高度的闸板闸水,使水停止旋转。经20~25s后取出闸板,然后,从上到下用虹吸管悉心地将混浊液吸出,虹吸管吸口的最低位置应距砂面不小于30mm。
6. 再倒入清水,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吸出的水与清水的颜色基本一致为止。
7. 最后将容器中的清水吸出,把洗净的试样倒入浅盘并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砂质量。
(5)污水含泥量试验怎么做扩展阅读: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规定:
粒径小于0.075mm的黏土、淤泥、石屑等粉状物统称为泥。
块状的黏土、淤泥统称为泥块或黏土块 (对于细集料指粒径大于1.20mm,经水洗手捏后成为小于0.60mm的颗粒;对于粗集料指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手捏后成为小于2.36mm的颗粒)。
泥常包裹在砂粒的表面,因而会大大降低砂与水泥石间的界面黏结力,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同时泥的比表面积大,含量多时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或增加拌合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并使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
泥块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与泥基本相同,但危害更大。
按《建设用砂》(GB/T14684)的规定,天然砂Ⅰ类砂含泥量小于1.0%,不得有泥块;Ⅱ类砂含泥量小于3.0%,泥块含量小于1.0%;Ⅲ类砂含泥量小于5.0%,泥块含量小于2.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还规定,C60与C60以上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2.0%、0.5%;
C55~C30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3.0%、1.0%;
对C25及C25以下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5.0%、2.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3.0%、1.0%。
网络——含泥量
6. 硅砂含泥量试验怎么做
通常都采用洗涤法:烘干后称取50克试样放入1升烧杯中,加入480mL净水、25mL1%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10~15min,再加入净水至8成满,然后自然沉淀静放10min,用虹吸管将未沉淀浊水吸出。再重复上述操作至水清,最后将沉淀物用滤纸过滤,烘干,称重。
7. 污水处理厂小试怎么做,具体的药剂怎么配比
PAM(聚丙来烯酰胺)分阳离子、源阴离子、有离子度、分子量之分,阴离子价格便宜,分子量1千万就可了
PAC (聚合铝) 按照含铝量算,一般好一点的29%
铁系列就便宜
取PAM稀释千分之一,搅拌溶解:PAC取百分之三到五稀释搅拌;(各自进行)。用注射器按容量分样3~5样;
量杯污水先加PAC搅拌,观察各个样的聚合情况,做好记录。然后加PAM,逐渐搅拌,观察沉降情况。汇总那个样最好,那就是配比。
一定先投加PAC(絮凝剂)搅拌,再投加PAM(助凝剂)搅拌,得出的取较好的两个样,将药剂再稀释,精确地再实验,得出较好的结果。
如果在北方,冬季PAC容易上浮,可改聚合铁铝做,效果应该一样。
你看了不懂再说。以上步骤你自己体会,如果在实验室一小时就教会。
8. 市政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中常用的试验检测方法介绍
开始基本资料 什么工程名称啊 施工单位啊 起止内径啊 试验段长度啊。。内。设计水头啊 允许渗容水量啊。。。这些具体的你按表格填写!
最主要的就是渗水量测定记录
次数 观测起始时间T1 观测结束时间T2 恒牙时间t 恒牙时间补入水量W 实际渗水量q
1. 9:12 9:23 11 9.6 0.0168
2. 9:30 9:43 13 11.3 0.0167
3. 9:51 10:03 12 10.4 0.0167
平均 0.0167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 24.05
外观记录,鉴定意见。。。。。
这样能看懂吧,实际就这样编制的,
实际渗水量 =W/(t*试验段长度)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平均*24*60。
9. 砂子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用什么实验方法去测量
含泥量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细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含量。
本方法部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集料。
二、试验器材
天平: 感量不大于1g
方孔筛: 孔径0.075mm及1.18mm
烘箱、筒、浅盘等
三、计算
Qn=(m0-m1)*100/m0
Qn——砂中含泥量,%
m1——试验前烘干试验试样质量,g
m0——试验后烘干试验试样质量,g
以上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
泥块含量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中颗粒大于1.18mm的泥块含量。
二、试验器材
天平: 感量不大于2g
标准筛: 0.6mm、1.18mm
烘箱、筒、浅盘等
三、计算
Qk=(m1-m2)*100/m1
Qk——砂中大于1.18mm的泥块含量,%
m1——试验前存留于1.18mm筛上试样的烘干试样质量,g
m2——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上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