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供电供水污水处理进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怎么算
污水处理工程折旧年限和残值率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预计使用情况合理确定,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以下规定:
管网15年,污水构筑物20年,污水处理设备10年(含专用设备),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
B. 环评 是不是有年限一说
所谓五年年限不是指环评有效的年限,而是环评作出到报批之间的最长期限,也就是说如果你做了环评,但因故没有报批,过了七年,那么你再次上报这份就是无效的,需要重新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若是项目已经审批和验收,那么这份环评就是一直有效的,直到项目工艺、内容、建设单位或地址有所变更。
C. 污水处理站点里的污水处理系统使用年限是多少
污水处理厂不升级改造的话使用年限一般是20~30年(设计院根据业主需求进行设具体时间,规划如果写的话就按照30年写不过分),如果期间进行大修或者升级改造则应适当刷新新建部分使用年限。污水处理厂一般都是不超过30年的,建筑物构筑物结构部分至少50年使用寿命,小于2年的都是临时建筑物不能算是污水处理厂建筑物;
设备寿命上面说过了;
管道寿命没有规范明确说过,一般外露的塑料管5年左右,钢管一般20年,埋地的适当增加;泡在水中的钢管管道一般防腐做好了也就是10年左右,塑料管5年;
工艺填料根据不同工艺选用的材质填料各有不同,从1年~20年不等。构筑物内部零件属于耗材的比较多,说不清使用年限。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一般只有进口的水泵或许能坚持到17年,而且还是非常少的那些品牌。一般国产设备8~10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极品了,大部分国产设备也就是5年左右,最多8年时间就必须得更换新品(升级维修比较麻烦很贵,而且配件都不好买了,还不如直接换全新的)。
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还是很多的,包括设计规范标准和施工验收标准以及水质排水标准三个主要方面。
更多请参考环保部的官网:http://kjs.mep.gov.cn/hjbhbz/index.htm
武汉格林环保还不错,你可以了解一下
D. 企业污水处理工程使用年限是多少啊
有年限这一说吗?现在很多污水处理管理单位是和市政有个管理委托协议,比如20年,包括项内目建设容和管理,20年后假如收回不一定说是合同终止,只要基础建设可用只会在更新设备和改造工程上下功夫,合同也可续签,因为污水处理还得继续,不一定要拆了重建。像现在商品楼使用年限是70年,到了属于危房阶段相信也会拆了重建。
E. 污水处理厂运行年限是多少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一般只有进口的水泵或许能坚持到17年,而且还是非常少的那些品牌。回
一般国产设备答8~10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极品了,大部分国产设备也就是5年左右,最多8年时间就必须得更换新品(升级维修比较麻烦很贵,而且配件都不好买了,还不如直接换全新的)。
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还是很多的,包括设计规范标准和施工验收标准以及水质排水标准三个主要方面。
内容过于庞大,好几十个,你从规划角度可能用得上的规范简单举例如下:
规范及标准类: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_2015-20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F. 污水处理池折旧年限是几年
污水处理池折旧年限是几年?这个一般是20年。残值率是3%。最好根据具体情况。而酌情置顶。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谢谢。
G. 环评中废水一年的量是多少天
一般的企业平均生产时间是300天左右,因为涉及检修的。另外,企业的生产负荷不可能一直是满负荷运行的,折算下来都不到300填,所以计算的时候都按照300天来算。
H.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总量计算
在总量计算中,SO2,NOx,烟尘,是如下计算(根据不同燃料进行测算):
比如是燃天然气,则利用天然气排放参数(由“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上可查到)为SO2为1.0kg/万m3,NOx为6.3kg/万m3,烟尘为2.4kg/万m3;由此,计算使用的天然气量(体积:m3)则可得到SO2,NOx,烟尘排放量。
如果是燃煤,则SO2为燃煤量*含硫量(百分比)*2(即一份硫(32)生成2份二氧化硫(64))*0.85(此系数是经验公式)可得,烟尘为燃煤量*含灰量(百分比)*0.7(即煤中灰约有70%生成烟尘,30%生成煤渣;据此计算。
如果是燃油,则SO2为燃油量*含硫量(百分比)*2(即一份硫(32)生成2份二氧化硫(64)可得,烟尘为燃油量*油中含尘量(百分比)可得;据此计算。
废水中COD,氨氮总量计算:
先确定废水中COD、氨氮的平均浓度,则COD总量=废水量*COD浓度,氨氮总量=废水量*氨氮浓度,可得。比如废水量年排放10000吨,COD浓度为500mg/l,则COD总量=10000吨*500mg/l(即g/t)=5000000g=5吨。据此类推。
I. 在环评文件里面,怎么看允许排放的年总量
计算出来的。总量控制指标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1. 达标排放
2. 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3. 技术上可行。
根据工程分析,每个项目不一样
原环评锅炉计算总量过程是:预测排放浓度*标杆流量*每日工作时间*每年工作时间;由于预测排放浓度很低,造成环评批复总量指标也很低,我个人觉得的是错误,正常计算应该是:国家行业标准限值浓度*标杆流量*每日工作时间*每年工作时间,才是环评批复应该批的总量。
排放总量控制,又称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或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在指定时期内,综合经济、技术、社会等条件,采取通过向排污源规定并分配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形式,将一定空间范围内排污源产生的污染物的量控制在环境质量容许限度内实行的一种污染控制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 过去的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了近360ppm。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