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处理厂出水溶解氧一般为多少
出水溶解氧一般大于等于2mg/L。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
2、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1)污水溶解氧多少是低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的方法: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2. 水中溶解氧值的范围是多少啊(单位:mg/L)
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氧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水温控制,含量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50~6.96毫升/升和6.12~6.8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6%~109%和100%~109%;青岛沿海从薛家岛至丁字湾,溶解氧含量大于6.2毫升/升和小于6.2毫升/升相间分布,溶解氧饱和度表层水大于100%,其中团岛至鳌山近海大于104%,底层水介于100%~104%这间;灵山岛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71~6.01毫升。/升和5.63~600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5%~113%和94%~97%。夏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4.30~6.27毫升/升和3.60~5.45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87%~122%和75%~103%;崂山湾北部至丁字湾表溶解氧含量小于4.6毫升/升,沿海其余水域大部分介于4.6~4.38毫升/升之间,底层水溶解氧含量近岸小于4.6毫升/升,远岸大于4.8毫升/升,溶解氧饱度,表层水沿海近岸小于100%,远岸大于100%,部分水域大于104%,底层水沿海近岸大于96%,远岸小于88%;灵山岛附近水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分别为4.46~5016毫升/升和4.28~4.8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2%~109%~100%。秋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分别为6.01~6.56毫升/升和6.01~6.46毫升/升,溶解氧饮和度分别为98%~114%和99%~113%;沿海水域,表层水除丁字湾,底层不除丁字湾和薛家岛附近溶解氧大于6.2毫升/升外其余水域均小于6.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除胶州湾口附近和崂山湾外海表层水以及薛家岛近岸和崂山湾外海底层水大于100%外其余水域上于100%灵山岛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05~5.83毫升/升和5.42~5.60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5%~102%和95%~99%。冬季胶州海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7.13~7.976毫升/升和7.20~7.7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7%~105%和96%~105%;沿海水域,溶解氧含量除丁字湾大于7.8毫升/升外,其余均介于7.5~7.8毫升/升之间,溶解氧饱和度除崂山湾外海大于100%外其他大部分水域小于100%;灵山岛附近水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分别为6.94~7.29毫升/升和6.92~7.37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9%~103%和88%~103%。
夏季胶州湾表层水中溶解氧含量西北部最高,自西北向东逐渐降低,底层水中也是东部最低,最高含量在西南部水域,冬季溶解氧含量除湾口底层水较高外均是西部西北部高,东部低。溶解氧的平面分布除了受水温控制外,还与生物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等有关。
3. 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控制在什么范围,过高或过低有什么影响
正常曝气池溶解氧控制在2-6mg/L之间,比较好的数值就是生化池尾部溶解氧浓度是2mg/L。
1、溶解氧过低,那就类似缺氧反应,没有好氧反应了。
2、溶解氧过高,反应池污泥消解了,时间长污泥就没有了。
4. 溶解氧Do值多少是正常的
污水处理来中好氧过程要大于源2;厌氧过程要接近于0;缺氧过程要0.5以下。
不同的生化处理方式对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间,而在SBR好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间。
因此,兼氧池操作时曝气量要小,曝气时间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要大得多和长得多,而我们用的是接触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4)污水溶解氧多少是低扩展阅读:
<环境评价>一书中溶解氧的污染指数为:
pi=(CO饱-COi)/(CO饱-CO标)
式中:根据DO的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S(DOj)=|DOf -DOj|/(DOf-DOs);
Pi=为溶解氧的污染指数;
CO饱=为监测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
CO标=为地面水溶解氧标准;
COi=为i段面的实测值。
5. 生化污水处理中厌氧和缺氧的含氧量控制在多少
污水处理厌抄氧段溶解氧袭控制在0.2mg/L 以下(用ORP检测-400mv以上)
缺氧段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 左右(用ORP检测+ - 50mv左右)
ORP名字叫氧化还原电位计,便携式ORP的价格在300元左右,很好用,方便快捷。
好氧段一般采用溶解氧仪。溶解氧控制在2~2.5mg/L,比较好。
6. 污水处理中好氧的溶解氧的标准如何
看负荷以及好氧区域的功能,正常2-4吧,低负荷溶解氧也低一点
7. 污水中进水 出水的溶解氧标准是多少
出水溶解氧一般大于等于2mg/L。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版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权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7)污水溶解氧多少是低扩展阅读:
溶解氧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
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气。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
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8. 我国溶解氧标准是多少PPM
溶解氧标准是:
Ⅰ类:饱和率≥90%或7.5mg/L
Ⅱ类:6mg/L
Ⅲ类:5mg/L
Ⅳ类:3mg/L
Ⅴ类:2mg/L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
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8)污水溶解氧多少是低扩展阅读:
溶解氧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9. 污水余氧检测正常值是多少
pH(酸度)
pH值反映水的酸碱性质,天然水体的pH一般在6~9之间,决定于水体所在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饮用水的适宜pH应在6.5~8.5之间。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而某些工业废水的pH值偏离中性范围很远,它们的排放会对天然水体的酸碱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2、NOx等也会影响水体的pH,但由于水体中含有各种碳酸化合物,它们一般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2. SS
灼烧后残留的悬浮物的重量则是固定性悬浮物,它代表了悬浮物中无机物的含量。可用一关系式表示为:
水中悬浮物=水中挥发性悬浮物+水中固定性悬浮物
悬浮物包括肉服可看得见的,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和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前者的粒径通常大于0.1微米,这些悬浮物在重力或浮力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可与水分离。而后者的粒径比较小,粒径在0.001~0.1微米之间,这类颗粒也称为胶体颗粒。胶体颗粒在水中比较稳定,会产生丁达尔现象,不易产生沉淀。通常胶体颗粒表面都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是水产生浑浊的主要原因。
3. 有机物含量
1) 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它是一个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的含量多少以及排入水体后产生耗氧影响的指标。生化需氧量不反映具体有机物的含量,只是间接地反映出能为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总量。
在有氧的情况下,有机物生化分解好氧的过程很长,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亦称碳化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为无机的CO2、H2O和NH3的过程,碳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需氧量,用BODu表示。
第二阶段(亦称硝化阶段):主要是氨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进一步被氧化为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过程,硝化阶段的耗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用NODu表示。
一般有机物在20℃条件下,需要20天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20天的生化需氧量可以BOD20表示。如此长的测定时间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均以5天(20℃)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所测得的数值以BOD5表示。对一般有机物,BOD5约为BOD20的70%。
(2)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2Cr2O7或KMnO4)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时,与消耗的氧化剂当量相等的氧量(mg/L)。
如果废水中各种成分相对稳定,那么COD与BOD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CODCr>BOD20>BOD5>CODMn,其中BOD5/CODCr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指标。比值越大,该废水越容易被生化处理。—般认为BOD5/CODCr大于0.3的废水才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3)总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
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是C、H、O、N、S,在高温下燃烧后,将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TOD的值一般大子COD的值。
(4)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
有机物都含有碳,通过测定废水中的总含碳量可以表示有机物含量。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方法:是向氧含量已知的氧气流中通入定量的水样,并将其送入以铂为触媒的燃烧管中,在900℃高温下燃烧,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2量,再折算出其中的含碳量,就是总有机碳TOC值。为排除无机碳酸盐的干扰,应先将水样酸化,再通过压缩空气吹脱水中的碳酸盐。TOC的测定时间也仅需几分钟。
4. 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1升水中的分子氧的含量,用毫克(氧)/升表示。它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水环境监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在没有污染的水体中,溶解氧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例如,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为0℃的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10毫克/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约为淡水溶解氧含量的80%。
5. 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
氮、磷等物质主要来自于人、动物的排泄物,以及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如化肥厂、食品厂所排出的废水中均含有氮、磷),属植物性营养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氮、磷的污染问题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规定。如从1998年开始,城市污水处理厂磷的排放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此外,对各工业污水中磷的排放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6. 有毒物质
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无机毒物、有机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三类。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将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以及人类的健康。在各类水质标准中,对主要毒物均规定了浓度限值。
7. 大肠菌群数
10. 污水和水解酸化池水的溶解氧是多少
工业抄废水一般也就是厌氧状态,你没有加搅拌的话,一般都是0mg/L,很多时候其实测不出来,这个时候就要看ORP值(氧化还原电位)了;如果工业废水设有处理站的话,要看你的工艺流程段了。分厌氧、好氧段,溶解氧都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厌氧段的溶解氧都在0.3mg/L以下,缺氧段为0.5左右,好氧段一般要大于1了。水解酸化池一般为厌氧段,控制在0-0.5mg/L,看你的设备控制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