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处理的厌氧池要排泥吗
厌氧池是不需要排泥的,相反是需要新鲜的污泥来水解酸化的,只有沉淀池是需要排泥的。
❷ 厌氧沉淀池有悬浮物是什么原因 以及 厌氧沉淀池不排泥有什么影响 最多可以几天不排泥 AO工艺处理污水的
厌氧沉淀池有悬浮物是污泥膨胀、厌氧不排泥会造成泥龄过长老化效率降低
❸ 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池堆积2米深的淤泥,是不是因为该厂没有正常运行造成的正常运行的话是否不应该有淤泥
1. 假如是好氧系统,混合液污泥浓度一般不会超过5000mg/l,而且在运行时,混合液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不应该看到堆积的淤泥;
2. 在开放式的水解酸化、厌氧池里,有可能会看到堆积的污泥,但是这种情况往往是管理不善造成的。
❹ 污泥厌氧消化池的运行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污泥厌氧消化池的运行管理注意事项有:
(1)微生物的管理
厌氧消化过程是在密闭厌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在这种条件下生存不能象好氧处理中作为指标生物的各种生物那样,依靠镜检来判断污泥的活性。只能采用反应微生物代谢影响的指标间接判断微生物活性,与活性污泥好氧处理系统相比,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对工艺条件及环境因素的变化,反映更敏感。为了掌握消化池的运转正常,应当及时监测、化验上述要求的每日瞬时监测、化验指标,如温度、PH、沼气产量、泥位、压力、含水率、沼气中的组分等。根据需要快速作出调整,避免引起大的损失。
(2)对于日常运行状况、处理措施、设备运行状况都要求做出书面记录,为下一班次提供运行数据,并做好报表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提供工艺调整数据。
(3)经常检测、巡视污泥管道、沼气管道和各种阀门,防止其堵塞、漏气或失效。日常对可能有堵塞管道上设置的活动清洗口,利用高压水冲洗。对于阀门除应按时上润滑油脂外,还应对常闭闸门,常开闸门定时活动,检验其是否能正常工作。有严重问题时也需要停运处理或更换。
(4)定期检验压力、保险阀、仪表、报警装置,送交市专门的技术监督部门,获得国家权威认可后,才能装上使用。
(5)定期检查并维护搅拌系统。沼气搅拌主管常有被污泥及其它污物堵塞的现象,可以将其余主管关闭,使用大气量冲吹被堵塞管道。对于机械搅拌桨被棉纱和其它长条杂物缠绕故障可采取反转机械搅拌器甩掉缠绕杂物。另外,要定期检查搅拌轴与楼板相交处的气密性。
(6)消化池与其管道、阀门在冬季必须注意防冻,在北方寒冷地区进入冬季结冰之前必须检查和维修好保温设施,如消化池顶上的沼气管道,水封阀(罐)。沼气提升泵房内的门窗必须完整无损坏,最好门上加棉帘子,湿式脱硫装置要保证在10℃以上工作。特别是室外的沼气管道、热水管道、蒸汽管道和阀门都必须做好保温、防晒、防雨等工作。
(7)定期检查并维护加热系统,蒸汽加热管道、热水加热管道、热交换器内的泥处理管道等都有可能出现堵塞现象、锈蚀现象,一般用大流量冲洗。套管式管道要注意冲洗热水管道时要保证泥管中的压力防止将内管道压瘪或拆开清洗。
(8)消化池除平时加强巡检外,还要定时停止运行并放空,对池内进行检查和维修,一般5年左右进行一次,彻底清砂和除浮渣,还要进行全面的防腐、防渗检查与处理。主要对金属管道、部件进行防腐,如损坏严重应更换,有些易损坏件最好换不锈钢材料。对池壁进行防渗、防腐处理。维修后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满水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对于消化池内的积砂和浮渣状况要进行评估,如果严重说明预处理不好。要对预处理改进,防止沉砂和浮渣进入。另外放空消化池以后,应检查池体结构变化,是否有裂缝,是否为通缝,请专业人员处理。借此时机也应将仪表大修或更换。
(9)沼气柜尤其是湿式沼气柜更容易受H2S腐蚀,通常3年一小修,5年一大修。要对柜体防腐,腐蚀严重的钢板要及时更换,阴极保护的锌块此时也应更换,各种阀门,特别是平常不易维修和更换的闸门修理没有保证的话就应换新,确保5年内不出问题。
(10)整个消化系统要防火、防毒。所有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接线要做好接地,防雷。坚决杜绝可能造成危害的事故苗头。严禁在防火、防爆警区域内吸烟,和防止有可能出现火花等明火,如进入该区域内的汽车应戴防火帽,进入的人应留下火种。带钉鞋和穿产生静电的工作服都是不允许进入的。另外报警仪等都应正常维护保养。按时到权威部门鉴定、标定确保能正常工作。还要备好消防器材、防毒呼吸器、干电池手电筒等以备急用。
❺ 厌氧泥过多流入好氧池有没有影响
肯定是有影响的,不知道你的控制指标是什么,通常来讲厌氧污泥过多的那么进入好氧池,首先会增加好氧池的负荷,曝气也会受到影响,能源消耗会更大,另外过多的污泥进入等同于过多的无机物进入了好氧池,对整个生化系统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解决办法1.首先控制减少改善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2.加强排泥 3.及时观察中间环节指标波动情况,提高供氧。
❻ 污水处理厂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污泥——由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组成,是水处理过程中不版可避免的副权产物。污泥中的寄生虫、病原菌、重金属等随意弃放,势必带来较严重的二次污染,对污泥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处置是整个净化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
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与城市污水的污泥成分稍有不同,印染污泥一般惰性物质较高,例如牛仔服装洗漂废水产生的污泥含砂量很高,而有机物、病原菌等含量较城市污泥少,热值也较低,一般重金属含量较城市污泥高。且印染行业本身因使用原料、产品品种、产品加工方式等不同产生的污泥成分也不尽相同,使用硫化染料的企业,硫化物的含量势必较高。
危害:印染污泥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残留,内在水份比例高很难脱水,成份非常复杂、有害物质含量高、有一定的粘性等特殊性,一直以来印染污泥处理都是一个难题,一般未经处理的污泥随意倾倒或未经处理填埋,造成大量的土地报废,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❼ 污水处理中厌氧池出现大量死泥怎么办
如果在曝气池死泥大多可能是污水中表面活性物质过高,因产生的泡沫包裹造成污泥坏死,这个是很大市政污水厂存在的问题,目前没什么好办法,但只要池内污泥量够,且出水能达到要求则可不予理会,如果出水受影响则要补充污泥,人工清除池壁或表面的坏死污泥避免造成后续影响;如果在二沉池出现死泥则要看污泥颜色,如呈黑色则肯定是排泥不够或池子结构不理解存在死角等,则要加大排泥量或改造沉淀池;如果呈黄褐,有可能是排泥不够或池内反硝化剧烈,这就要增大排泥量,如果出水氨氮不高通过加大回流量基本能解决,但如果废水中氨氮过高则反硝化过程有利于生物脱氮,不过这样会造成出水悬浮物浓度增加,可以zd在出水堰口处增加隔板破坏泥团使其及时下沉且阻隔悬浮污泥进入出水中。
❽ 污水处理中厌氧工艺常见问题有哪些呢
维拓环境 十万伏特团队为你解答。
污水处理中厌氧工艺常见问题如下:
问题1:我们有个厌氧池,正在调试,有五天没有加面粉了,结果现在池子里的污泥变成黑色的了,而且还长了好多绿藻,怎么回事啊?该怎么解决?
回答:
厌氧池污泥黑色并无异常,不知出水指标是否有所异常波动呢?藻类的话,在液面清液可以看到,混合液内应该不会存在的。
问题2:一个很奇怪的现象,UASB出水COD4000,氨氮60,总氮120,PH6.5,经过好氧池后,COD500,氨氮几乎没有,总氮40,但是PH达到了8.3,这是为什么呢,不是硝化反应要消耗碱度嘛,PH要下降才对啊,怎么解释呢?
回答:
1、要看看是长期如此还是最近才发生的,如果是长期如此,要考虑你的工业废水水质情况?如果只是近期偶尔发生的话,多半是进水波动所致,比如说,你的总氮有下降,说明反硝化也发生了,且比较充分的发生了,如此会产生碱度,加之进水氨氮突然减低,硝化反应不明显时,不但反硝化的碱度可以弥补硝化过程所需,甚至还有结余,导致出水PH上升。
2、另外还需考虑你检测得PH值是否可靠,也就是PH是否经过严格校正了呢。
问题3:问题:造纸制浆厂的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我公司制浆工艺采用中性亚硫酸钠法。 中段水处理采用调节池,UASB,组合生化、生物滤池。 现在厌氧池出水COD持续1200左右,但组合生化池一点却不下降,我们24小时持续爆气,但含氧量一直维持在0.2-0.6之间,水体发黑。不知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解决?
回答:
1、24小时曝气不代表就曝气充足了,还要看看曝气能力是否满足。
2、降低生化池的回流量看看是否有效。
问题4: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如下:
1、工艺(含物化段):生产工艺:中性亚硫酸钠法制浆。中段水处理工艺:调节池,UASB,组合生化(挂膜法),生物滤池。
2、水量(设计及实际)设计能力为3500立方,实际排水1000立方。
3、运行周期或频率:持续运行。UASB为持续进水,70%的水回流,回流的水带泥。组合生化池的进水也是持续。
4、进水水质概况:原水COD为1000至4000,每天波动比较大。BOD5我们不会做。PH值7到7.5之间。亚硫酸钠含量0.2-1.2g/L。
5、出水水质概况:UASB出水1200至2100之间。好氧几乎没有降低。
6、各指标进出水处理效率:UASB有30%至45%的效果,组合生化池以前有,但现在10%左右效率。
7、活性污泥负荷F/M
8、活性污泥浓度MLSS
9、溶解氧控制水平DO:组合生化池出水好时DO在3到4之间,但现在只有0.4-0.5之间,怎么爆气也上不来。
10、活性污泥沉降比S30:有去除效果时,SV30为5到7左右,但最近达20,因为我将二沉池持续回流。
11、污泥龄ts:不会算,但近20天没有排泥。
12、营养剂投加依据及出水氮磷含量:每日调节池为磷酸二胺6公斤,组合生化池:磷酸9公斤,尿素10公斤,各池每天再加50公斤的猪粪。原水的C;N为1800;20;1.2。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单位,也不知如何计算。
回答:
UASB作为前段降解设施,后段排放还是要依靠后段生化池的。目前没有好的处理效果,请确认如下:
1、后段生化池回流要保持好,是连续的。
2、不管SV30是多少,排泥是需要的,排泥可以少排些
3、复核一下营养剂投加,看看是不是少了,按C:N=100:5:1核算。
问题5:由于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UASB内的污泥全部被打入了好氧池内,现在好氧池内取样做了SV,上清液很黑混浊,沉降速度慢,污泥变成了黑色。我在发现这个事故后,停曝气,待好氧池沉淀一段时间后,把好氧池内的污泥排进UASB一部分。我现在是一次性把UASB流入的那么多量的污泥全回流过去还是慢慢的回流污泥至UASB呢? 接下来在操作上该怎么办?
回答:
既然UASB的污泥流入了好氧区,就需要尽快的回流入UASB系统,由于厌氧污泥颗粒比重大,回流的混合液中,好氧部分还是会流出UASB的,而厌氧污泥颗粒会继续留在UASB,如此对系统影响就不会太大,好氧池的话,回复远比UASB要快,所以,重点是你的UASB。
问题6:我厂是果冻废水,含糖高,一般进水COD就7000到8000,有时候到10000多,又很容易酸化,PH很难人工控制,问题出在2月份UASB池一直跑泥,自动调节PH循环泵又坏掉只能人工调节PH,从那时候开始COD开始上升,到现在还降不下来。停了好长时间没进水,污泥浓度很低,但是可见颗粒污泥。没产什么沼气。投了一卡车污泥进去,回流内循环。经过2个礼拜多了,还是没效果,水质更黄了,UASB液面有一层像铁锈一样的物质。但是还是没什么去除率。不知道是何缘故?
回答:
你现在看到的颗粒污泥,受ph冲击,处理效率降低了。有形无实,颗粒污泥培养时间长,所以恢复也慢,还需耐心恢复,否则,欲速不达。
问题7:在无进水情况下,UASB池池面气泡减少,沼气量很少。COD从700多降到200多了,明显处于地负荷运行,CASS池污泥老化,在没进水情况下曝气产生的结果,不知为何?不曝气我又怕好氧泥缺氧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呢?
回答:
不曝气半天没事,一天以上不曝气就不好了, 特别是污泥浓度较高时。最好的方法是最低量维持。一般可以4小时停止,十分钟开启的方式来曝气维持。
问题8:小弟淀粉厂内运行一套UASB系统, 於厌氧反应器前设一酸化池, 一般来说入水COD在16000mg/L, VFA 4500~5000mg/L ; 出水COD 900mg/L, VFA 120mg/L ; 但近日入水COD上升至20000mg/L, 而VFA却从5000 mg/L渐渐上升至 8000mg/L (COD依旧维持在 20000mg/L左右), 出水COD 目前在 1500mg/L, VFA 200mg/L上下波动.想请教在COD稳定的情况下, VFA持续升高的原因, 是否是酸化不完全, 含有太多大分子酸所致? 对UASB系统来说是否会有不良的影响?
回答:
也称不上高,主要你的进水浓度高了,自然在系统没有跟上(适应增加的污染物浓度而被动增加微生物量)的情况下,你的出水污染物浓度会上升。从上升比例来看还是正常的。系统应该会自动修正的,随后去除率也会有所提高。
问题9:我调试的是一个木材加工厂废水,工艺是UASB+SBBR工艺。现在UASB内进水COD为5000左右,PH7.5--8左右。出水COD2500--3000,PH在6.5左右。池内水温16--20度。现阶段池内水力负荷为0.24m3/(m2.h),容积负荷为0.083KgCOD/(m3.d),污泥负荷数值没法做,已满负荷上水。后续SBBR池内PH7.5左右、SV25%左右,MLSS无条件检测,生化池出水COD为350左右,F/M值肯定很高了,但因为MLVSS无法检测,F/M具体数值不清楚。出水指标为COD≤100mg/L,请指教我这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不是UASB池内温度低了,VFA积累。另外SBBR池内怎么处理才合适啊?
回答:
温度却是影响的UASB处理效果的,SBBR系统,如果进水是2500-3000,而出水是350的话,去除率也接近90%了,应该说不低了。
问题10:黄老吉生产废水,生产工艺按原料配方调制,进水COD4000-6000,采用调节-UASB-中沉-SBR组合工艺,设有一台从中沉到UASB的潜水回流泵,调了半年多都没调好,容易酸化,调节池PH调到9了,UASB内的PH一直在5左右,SBR又是6.5左右;UASB出水COD也不太稳定,从1500-3000不等,这样SBR出水就很难达标了;做沉降比观察,污泥性状不好,分离不明显,色度比进水还高,明显偏黄,一直没法处理,是否废水中有什么抑制成分,请教对此类废水比较熟悉的有何良策?
回答:
UASB出水后是否可以再进行PH调节(投加氢氧化钠),否则6.5的PH对SBR来说还是很难操控的。另外,根据你的出水SBR的污泥浓度是多少呢?如果污泥浓度低了或高了,对你的出水色度和去除率也有影响。
问题11:,最近调试的厌氧反应器出水带泥特别多,测沉降比高达20%~30%,而且大部分都是上浮,表面污泥粘稠,量筒取厌氧罐各层取样口,也是上浮有30%~40%,沉淀下去的也就10%以下。厌氧出水到一沉池,一沉池表面也是厚厚的一层粘稠泡沫,沉淀不下去,结果到好氧池,导致好氧泥量很多,最高SV达70%,溶解氧也消耗厉害,好氧排泥都排不过来了。这样的状况持续有一周多了。
回答:
应该是厌氧效果良好,产气较多夹带污泥上浮吧?这个和天气、进水量等关联。 如果一沉池漂浮物打碎可以下沉的话,估计流入后段生化池可以减少。
问题12:我们这是啤酒废水的处理,工艺为初沉池-调节池-UASB-好氧池-二沉池,UASB厌氧池池容是3200立方,分为东西2组进行进水,设计的上升流速是0.9米/小时,可是现在问题来了我们的厌氧去除率总是会出现波动,有时候能稳定在80%以上,有时候又将下去了,进水的COD值正常在1500左右,有时候可能会低一些,进水流量根据生产情况在变动,我们厌氧系统有内循环泵,每次污水量不够,我就会给加内循环,怎么才能让厌氧系统稳定运行呢?另外,我们刚开始加在厌氧池的污泥浓度大概有3万,现在东西组污泥浓度都有下降,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回答:
还是需要统计下分析数据,看看去除率低的时候,其他指标的状况,以便建立关联性,这样就可以验证去除率波动的原因。
问题13:对于厌氧生化系统来说,调节PH用盐酸和硫酸哪个更好?
回答:
两者过量投加都会对系统有抑制,但硫酸的抑制比盐酸明显,所以,如你所说,已盐酸为主,但投加量不大的话,也可以投加盐酸。
问题14:关于啤酒废水的,因为啤酒生产一般分淡季和旺季,淡季的时候,主要是生产车间洗瓶水,洗车之类的,多数是废碱液,所以到我们污水站的时候PH总是偏高,进集水井的时候PH能达到11以上,调节池就是8.3左右了, 所以一直在加酸,用量蛮大的, 进入厌氧系统一般控制在7-8,所以现在就是想解决淡季用酸量大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觉得是否可以用管道把厌氧出水引进调节池, 因为正常都是调节池PH明显高于厌氧出水的PH, 我自己也按1:1取样做了混合PH测定, 发现,PH是有明显降低的, 但是我又在考虑,一般厌氧出水里面COD值还有300-400左右,这些应该都属于难降解的吧, 万一进入调节池后,跟原水混合,会不会对厌氧系统有点影响呢? 这样混合后,混合液的COD是会升高还是降低啊? 调节池COD一般在1500左右,这种做法可取吗? 混合液的COD不知道是升还是降?
回答:
焦点是回流后水量升高,是否会超过厌氧系统的水力负荷。至于混合液浓度是否会升高,我想你进水1500,回流液才400,自然混合后的cod会降低了的。至于难降解,你回不回流,在系统里都一样,没必要担心的。
问题15:
1 明年我们的三相分离器需要整改,施工单位给出的方案是提升三相分离器的高度,这个难道就是气提? 我不理解提升之后是为了做什么的,能达到什么效果?
2 由于我们的调节池需要清淤,所以想把厌氧进水给停了,其实在过年啊,之类的,都想给停了。厌氧系统能停多久,如果再次启动,如何才能快速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回答:
1、可以使水、泥气分离更加彻底,具体要看是否你现有的高度通过设计复核高度不够。
2、仅仅是清池,过年这样级别的停止的话,没有问题的,恢复也快的。
问题16:USAB出水带污泥,取样一段时间后,污泥全部能沉降,上清液也较清,把沉降的污泥倒入手中看,污泥为絮状,带毛边的那种,没有粒状污泥存在。我个人觉得这种带泥现象不要紧,不知是否正确? UASB进水COD在2000左右,今天取UASB出水分布进行上清液和泥水混合检测,上清液COD在354mg/l,泥水混合的COD在1330mg/l。系统只在白天运行,晚上不进水。
回答:
颗粒污泥形成需要时间,不知你培养多久了。如果在过程中的话,那就继续观察。
问题17:我厂好氧前用的是改良IC,但调试几个月仍不见好,反反复复,现在在监测中,发现一个溶解氧的问题。为降低进水COD,采取少量进水+大量循环的方式,但循环过程造成氧气的混入,测定循环水的DO在2.5PPM左右,IC出水的DO在0.7PPM左右,从塔上落下来就变成了1.27PPM,这个系统正常吗?DO会是致命因素吗?
回答:
IC反应器以厌氧菌为主,溶解氧控制不好肯定调试不好的。另外流速也要控制好避免污泥流失。
❾ 厌氧池为什么会产生浮泥,怎么解决而且厌氧进水和出水的COD变化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
厌氧池主要功能是反硝化,池内需要有水下搅拌,如果没有,反硝化产生的氮气容易夹带着污泥上浮;
❿ 好氧池泥沫
楼主你好
你说的其实就是气泡或者说是浮泥泡沫。
二种可能(1)污泥中毒;(2)污泥严重老化。前者的可能性大,不论是何种情况,都需要向反应池移植污泥,进行生物修复,没有好氧污泥,也可将先前排出的厌氧浓缩污泥引入曝气池,并投加大粪等营养,等污泥活性恢复,浓度增加后泡沫就会减少。
请问处理厂是什么工艺》?
还有可能就是诺卡氏菌大量繁殖造成的(物泡沫一般呈褐包或灰褐式)这类泡沫不能用水和消泡剂有效去除。一般在含有油脂类、处理负荷长期过低、泥龄过长等条件下较容易发生。一旦发现生物性泡沫出现,马上要采取措施,如提高污泥负荷,也可采取人工清除等措施,清除的浮渣应该进入剩余污泥处置系统,严格禁止重新回入废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行时SRT要尽可能短,特别是在温度高的季节,更要防止污泥负荷过低。
还有,是否是曝气时间过长?
连续24小时曝气的?
说明污泥已严重老化而解体了,是污泥负荷太低,曝气时间过长引起的,培养过程中污泥在增长的同时又在自身氧化,污泥浓度当然不会提高。
大哥,一直在问您是什么工艺?处理的什么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