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曝气池中通入溶解氧的作用有哪些及其含量的高低对水处理有何影响
如果在水处理行业一般这样处理都是为了除铁除锰,原理是二价的溶于水,通过加氧,让其氧化成三价的,沉淀。对水处理的影响主要是容易造成膜的堵塞和划伤膜表面
㈡ 污水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时,为什么要有供氧设备,溶解氧对污水的处理有何影响
活性污泥法需要供氧设备主要适用于向污水中充氧 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活性污泥法一内般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容 通过向水中增加溶氧,培养污水中的好氧细菌 对污水进行消化吸收
水处理的工艺不同的溶解氧对污水处理的影响不同
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AAO工艺 也就是厌氧 ——缺氧——好氧工艺 污水处理前段为厌氧段 该段不需要氧气 在厌氧的条件下 通过厌氧细菌消化分解 将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水解
缺氧段的设置主要是用于污水的脱氮除磷工艺的功能 主要用于培养反硝化细菌进行反消化作用
好氧段 主要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 通过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进行分解 消化去除的过程
㈢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不足会对污水处理带来哪些影响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不足会出现污泥颜色变黑,处理效果变差、 污泥负荷增大,会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镜检污泥发现轮虫大量繁殖,钟虫纤毛虫等消失,菌胶团不透明、二沉池出水混浊,污泥和泡沫都变得黏稠。
㈣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有什么影响
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过于饱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会造成不利影响和伤害,导致鱼类产生气泡病。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注意
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
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㈤ 关于RO反渗透的进水指标的问题——请工业给水、RO专业人士点拨一二。拜谢
1.水温过高或过低膜会热胀冷缩,导致产水电导率过高(温度高),水温过低产水量下降(温度下降25度以下,温度每下降一度,产水量降低约3%)。
2.进水PH过高或过低长时间运行对膜有伤害,影响膜的使用寿命,只有清洗时才对膜使用。
3.总溶解固形物过高同样影响膜的使用寿命。用电渗析也同样有要求,一般只有经过RO之后的水才电渗析,建议用比较廉价的耗材处理水之后再使用RO,比如前面添加絮凝剂、阻垢剂等。
4.余氯对RO的损伤是不可逆的,臭氧是消毒的,用来做RO的前处理没有太大意义,建议用活性炭去除余氯。
5.RO对溶解性的盐都有去除作用,包括金属阳离子,此要求是膜厂商保证自己产品品质保证设置的,可以不做太多考虑,当膜通量下降(产水量过低)时可通过酸性药剂清洗解决。
6.这里的COD指化学需氧量,至于用什么方法测得没有太大讲究(原则上是CODcr),而且COD也不是RO进水最主要指标,可以参考SDI值,该值比COD更具有影响(一般要求SDI值小于5,小于4有些苛刻了)。
7.RO的进水要求主要是温度、PH、SDI和余氯,真正运行时PH还可以再宽泛些的。
如果你的膜进水水质比较差,前处理多做些工作处理下,可以有效延长RO的使用寿命和清洗频率也节约水和电能,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抗污染膜。
总之很多情况不能完全按照RO膜厂家的提供的要求来处理,否则根本没办法处理,尤其是中水回用的工艺如果按他要求就没法进行下去了。
一句话,我们要让膜处理水,否则水都干净了还要膜做什么?
㈥ 反渗透水在空气中停留一段时间后ph值有何变化
反渗透水,例如,分析实验室的超净水,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其电阻值下降,说明溶解氧改变了水的电离平衡;PH值从7.6趋向于7.
㈦ 求反渗透进水标准
反渗透作为一种新型的纯物理脱盐工艺,由于反渗透膜元件的结构材质脱盐机理等条件的限制,反渗透系统对进水有较高的条件要求:
1温度℃:1-45
2pH值:2-11
3淤泥密度指数SDI值<4.0
4浊度NTU<1.0
5有机物含量COD,mg/L<1.5
6余氯含量mg/L<0.1
7铁含量mg/L: <0.05
8SiO2mg/L:浓水中SiO2<100
9LSI:pHb-pHs<0
10SrBa等易形成难溶盐的离子:Ipb<0.8Ksp
后三项通过添加阻垢剂可适当提高其值。
二反渗透进水要求如果不达标会对反渗透系统造成什么危害?
A如果上述指标某一项或几项不达标时,会对反渗透膜造成以下影响
1RO反渗透膜结垢
2RO反渗透膜受金属氧化物污染
3悬浮物污堵RO反渗透膜
4胶体污染
5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污染,导致出水COD升高
A进而会对整个反渗透纯净水系统造成以下影响:
1降低反渗透纯净水系统的产水量
2低昂地反渗透纯净水系统的产水品质
3增加反渗透设备运行的能耗,包括原水电耗
4增加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包括反渗透阻垢剂树脂再生盐其他水处理药剂等
当预处理没有做好,反渗透进水水质严重不达标,且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会导致反渗透膜元件不可逆的物理化学损伤,大大缩短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三反渗透的预处理的作用
反渗透装置的预处理对于确保反渗透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渗透预处理的目的是解决如下问题,以保证反渗透装置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
1防止膜面结垢:包括CaCO3CaSO4SrSO4CaF2SiO2铁铝氧化物等;
2防止胶体物质及悬浮固体微粒污堵;
3防止有机物质的污堵;
4防止微生物的污堵;
5保持反渗透装置产水量稳定。
如果没有前期予处理 会使反渗透膜很快阻塞 结垢 ,损害反渗透膜,使出水水质降低
㈧ 溶解氧有什么作用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氧,即水中的O2,用DO表示。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溶解氧的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溶解氧随着温度、气压、盐分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温度越高,溶解的盐分越大,水中的溶解氧越低;气压越高,水中的溶解氧越高。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所以说溶解氧是水体的资本,是水体自净能力的表示。天然水中溶解氧近于饱和值(9ppm),藻类繁殖旺盛时,溶解氧含量下降。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水体溶解氧对水中生物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会引起鱼类窒息死亡,对于人类来说,健康的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得小于6mg/L。当溶解氧(DO)消耗速率大于氧气向水体中溶入的速率时,溶解氧的含量可趋近于0,此时厌氧菌得以繁殖,使水体恶化,所以溶解氧大小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因此,水体溶解氧含量的测量,对于环境监测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㈨ 处理的是垃圾渗滤液,超滤出来的水可以直接进反渗透吗
对于垃圾渗滤液,现在流行的深度处理工艺都是超滤+反渗透。正常来说,超滤的出水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时候进反渗透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你提出的这个方案是成熟可行的。
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渗滤液对超滤膜的要求非常高,再者,由于渗滤液高污染,超滤膜的寿命将大大减少!并且随着垃圾场的运营年限的加长,渗滤液越难处理,超滤膜越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在实际运行当中,超滤膜更换的频率很高的。
反渗透进水有以下几种要求。
⑴细菌
由于细菌会以醋酸纤维为食物,因此醋酸膜易受细菌侵袭,对原水必须彻底杀菌,对于复合膜,虽然其不受细菌侵袭,但细菌黏膜会造成膜的污堵,一般可采取加氯杀菌,加氯量要根据需氯实验加以确定。
醋酸纤维膜素要求给水中含有残余氯,以防细菌滋生,而氯含量过高又会破坏膜,最大允许连续余氯的含量为1mg/L。
复合膜抗氯性差,一般不允许含有余氯,采取加氯杀菌后,需加偏亚硫酸钠,它可水解为亚硫酸氢钠或经活性碳过滤消除余氯。
使用偏亚硫酸钠偏亚硫酸氢钠除余氯的反应如下
Na2S2O5+H2O→2NaHSO3
NaHSO3+HClO→HCl+NaHSO4
理论上,1.34kg的 Na2S2O5可以去除1kg余氯,然而一般在溶解氧的情况下,对苦咸水去除1kg余氯需投加3 kg Na2S2O5。
Na2S2O5在凉爽干燥的储存条件下,货架上的有效期为4~6个月,溶液的有效期则随浓度而改变,见下表。
溶液浓度/%(质量) 最长有效期/天 溶液浓度/%(质量) 最长有效期/天
2 3 20 30
10 7 30 180
当采用地下水做水源时,未被污染的地下水细菌含量很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复合膜则即不需加氯也无需除氯。
氯为什么会起杀菌作用?当氯加到水里面后,就会发生下面的反应
Cl2+H2O→HClO+HCl
HClO→H+ +ClO-
HClO为次氯酸,ClO-为次氯酸根,由于H+能被水里的碱度中和,最后水中只剩下 HClO及ClO-。两者在水里所占百分数主要决定于水的PH值,但水的温度也有影响,PH值小 于7时,水中HClO占75%,ClO-占25% ,温度降低时HClO所占比例还要大,在0℃时HClO增加到83%,而ClO-减到17%。
对于氯气的杀菌机理有不同的说法,但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它所生成的次氯酸产生杀菌作用,而不是氯本身,也不是它所生成的ClO-的作用。HClO是一个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穿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细菌内部,HClO分子进入细菌后由于Cl原子氧化作用破坏了细菌的某种酶的系统(酶是一种蛋白质成分的催化剂,细菌的氧分要经过它的作用才能被吸收),最后导致细菌的死亡,而次氯酸根ClO-虽然也包括一个氯原子,但它带负电,不能靠近带负电的细菌,所以也不 能穿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细菌内部,因此很难起杀菌作用,这种说法还可以说明水温低和PH值低时杀菌效果比较好的现象。
从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加入水中的氯气只有1/2变成HClO的成分,另外的1/2在水中产生Cl-,不起杀菌作用。
采用加HClO时的反应如下
HClO+H2O→ HClO+(Na+ ) + (OH-)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一个分子的HClO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分子的 Cl2。
(2)含铁量
铁的氧化速度取决于铁的含量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和PH值,PH值越高氧化速度越快,因此,降低PH值可以防止氧化。给水最大允许含铁量于含氧量和PH值的关系如下表示。
(3)颗粒物质
不允许大于5um的颗粒物质进入高压泵及反渗透组件,这一点必须确保,以免损坏设备。
(4)SDI和浊度
SDI必须小于5,越小越好,浊度应小于0.2NTU(最大允许浊度为1NTU)
(5)油和脂
水中不允许含有油和脂。
(6)有机物
水中的有机物RO膜的影响最为复杂,一些有机物对膜的影响不大,而另一些则可能造成膜的有机污染,对于地表水应尽量在凝聚澄清过程中 去除有机物,还可以采用活性碳过滤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含量。
(7)SiO2
浓水不允许析出SiO2 ,当SiO2 过饱和则可能聚合而形成不溶解的胶体硅或者硅胶而引起结垢。
纯水25℃时,无定形硅的溶解度约为100 mg/L(以SiO2计),溶解度随温度呈直线变化,0℃时为0 mg/L,到40℃时增加到160 mg/L,在中性PH值条件下,溶解的只是硅胶;在碱性溶液中,无定形硅的溶解度较中性溶液大,主要原因是由于硅酸电离,然而在有铝出现时,溶解度可能降低很多,原因是由于硅酸铝的溶解度极小的缘故。
如果 SiO2的浓度太高,则需要预处理或者降低回收率,防止形成硅垢的方法如下。
① 控制系统回收率。这是一种最容易的防硅垢的方法,靠降低系统回收率使浓水中SiO2的浓度降低到(在给定PH值和温度下)SiO2的饱和溶解度以下。
② 采用石灰软化。一般可降低给水中50%的SiO2或者澄清器中多加些氯化铁和铝酸钠。
③ 温度控制。因为无定形SiO2的溶解度取决于温度,提高水的温度可以防止SiO2结垢,也可以将提高温度与降低系统回收率结合使用。
出现硅垢必须立即清洗,硅垢一旦形成非常难于出除。
(1) 防垢
必须防止CaCO3 CaSO4 SrSO4 BaSO4 和CaF2垢。
膜结垢是由于给水中的微溶盐在给水浓缩时超过了溶度积而沉淀 到膜上,在苦咸水中,CaCO3和CaSO4通常都需要处理,其他盐类SrSO4 BaSO4 和CaF2也需要根据计算来确定在浓水中是否会超过溶解度极限。
如果微溶盐 超过了溶解极限,需要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
① 降低系统回收率,避免超过溶度积。
② 采取离子交换法软化除去钙离子。
③ 加酸去除碳酸或重碳酸离子。
④ 加阻垢剂。
对于大多数水都存在CaCO3结垢趋势,确定给水的CaCO3结垢趋势,对苦咸水一般采用Langelier饱和指数(LSI)。
确定是否结CaSO4 SrSO4或 BaSO4垢需要计算浓水中这些盐是否超过了它们的溶度积,各个盐的溶度积与浓水中相应盐的离子积比较
当IPb>Ksp 有沉淀生成
当IPb=Ksp 无沉淀生成
当 IPb<Ksp 处于临界状态
为防止结垢,建议IPb≤0.8Ksp。
一般,微溶盐的溶解度随溶液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加,对大多数苦咸水中遇到的微溶盐 Ksp作为离子强度函数的数据可供利用。
因为RO过程中微溶盐的结垢趋势是由最浓的水流来决定的,所以 Ksp是根据浓水流的离子强度来确定。
(2) 进水参数方面的要求
① 水温。反渗透膜元件对进水的水温均有一定的要求,以海德能公司为例,除了其生产的拿高温膜元件外,其生产的复合膜要求将进水温度控制在0~45℃,其生产的醋酸纤维素膜要求将进水温度控制在0~40℃。
② 最高进水压力。反渗透膜元件对最高压力有一定的要求,海德能公司生产的苦咸水用工业膜最高进水压力为600psi(4.16Mpa),其生产的海水淡化膜最高进水压力为1200 psi(8.27Mpa)。
③ 每支膜最高进水流量。反渗透膜元件对最高进水流量有一定的要求,海德能公司8″膜元件的最高进水流量为75gpm(17t/h)。4″膜元件的最高进水流量为16 gpm(3.6t/h)。
④ 单支膜元件最高压力损失。考虑到单支膜元件的压力差太高时会造成膜元件的机械损伤,因而对单支膜元件最高压力损失有一定要求,海德能公司要求系统中任何一支膜元件上的最高压力损失不能超过68.9 Mpa(10 psi)。
⑤ 浓缩水与透过水量之比。考虑到膜的耐污染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对每支膜的浓缩水与透过水量之比是有一定要求的,以海德能公司为例,均要求单支膜元件上浓缩水与透过水量的最小比例为5:1。
㈩ 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控制在什么范围,过高或过低有什么影响
正常曝气池溶解氧控制在2-6mg/L之间,比较好的数值就是生化池尾部溶解氧浓度是2mg/L。
1、溶解氧过低,那就类似缺氧反应,没有好氧反应了。
2、溶解氧过高,反应池污泥消解了,时间长污泥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