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比热容:4.186kJ/(kg·℃)
临界温度:374.2℃
导热率: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
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
(1)怎么判断纯水密度表扩展阅读:
密度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
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7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⑵ 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呢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101.325kPa),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1.0000g/cm3。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0×10-14;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0.055μS/cm。
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种: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热稳定性好,在2000K的高温下其离解不足百分之一;比热容大:75.3J/(mol·℃)能很好地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很多常见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气相分压等因素有关。
⑶ 怎样计算水的密度
计算密度公式是:
ρ=m/V ;
密度单位是kg/m,(还有:g/cm³),1g/cm³=1000kg/m³;
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
体积V的单位是m³.
1.密度: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水的密度ρ=1.0×103kg/m³
3.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m/V 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 =m/ρ .
⑷ 水的密度是多少kg/m
水在3.98℃时密度最大(999.97kg/m³,近似计算中常取1000kg/m³)。
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物理、化学性质: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σ=0.055μS/cm。
水的比热容大,c=75.3 J/(mol·℃),所以能很好地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热稳定性好。在2000K的高温下,其离解不足百分之一。
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0×10-14。
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见图片),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
很多常见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气相分压等因素有关。
(4)怎么判断纯水密度表扩展阅读:
意义与影响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吸收地面辐射量的60%,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水的比热容很大,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零度以下则变成雪。由于不同的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一天必需摄取2~3升的水,并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水对于人类各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兴修水利,与水涝害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因此形成了一些专门与水有关的研究领域,如水力学,水文科学,水处理等,甚而产生了以水为生的产业水产业。
⑸ 纯水的密度是多少
纯水在4℃时的密度是1g/cm3次方,这表明4℃时,体积为1的纯水的质量是1g.即4℃时水的密度最大。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得出:1g/cm3次方=1.0×103次方kg/m3次方。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虽然这一现象仅仅是由于水的分子结构造成的,但对于水的这种特性,人们至今仍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物质研究所研究员三岛修和铃木芳治通过实验证实,在低温条件下两种非晶态冰之间存在不连续性转移。在低温情况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呈完全不同的形态。这项研究不仅首次解释了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的现象,而且在生态系统、水溶液系统等与水有关的领域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多年来,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一直在进行水的非晶态多样性研究。水通常在摄氏零度时结冰。但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称作过冷却水。当过冷却水到达临界点以下时就会分离出两种状态,既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与此相对应,也存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非晶态冰。由于水在低温时易于结冰,也由于没有非晶态冰之间互相转移的现存理论,水的非晶态多样性学说存在很多争论。其中之一就是两种密度的非晶态水是否会发生连续转移。
日本科学家的这项研究,观察了高密度非晶态冰(HDA)向低密度非晶态冰(
LDA)变化的过程。发现
H
DA在零下158摄氏度以下时整体均一膨胀,在零下158摄氏度时随着不均一的体积变化迅速向
L
DA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两种成分共存状态,随着时间推移,
H
DA和LDA逐渐分离。研究证实,低温下两种水之间的转移是不连续的。
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是揭开水领域各种问题的重大突破,将对今后过冷却水等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将带动对同温层中的云的研究及在冰点下活动的动植物细胞内存在的过冷却水的研究。如果今后能够控制这两种水的临界点,就可以自由控制水的结晶,对人类控制地球环境和开发生物冷却保存技术极有价值。水作为液体所能起的各种作用,其他物质多半无法替代。这多半是由于水的一些怪脾气决定的。比如,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再冷,反而体积膨胀起来,所以冰比水轻,浮在水面;冰不善于传热,才不会一冻到底,保证水下生物安全过冬;水容热的能耐很大,是铁的10倍、沙的5倍、空气的4倍,所以海洋性气候温和;人体也靠水来保持体温;水的三态(水、冰和水气)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共存;水的凝聚性、表面张力,使岩石和土壤的缝隙中能“含”水,水能“爬”上高高的树梢,给植物送水分和养料;几乎什么物质都能溶解于水,所以鱼儿才能从水中得到氧气
⑹ 盐水,纯水,水银,的密度分别是多少
纯水为1.0/cm立方
盐水的密度1.2*10^3kg/m3
水银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立方米
⑺ 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3,1g/ml,1000g/L,1000kg/m3。水(化学式为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纯水在4℃时的密度是1g/cm3次方,这表明4℃时,体积为1的纯水的质量是1g.即4℃时水的密度最大。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水的密度是10³kg/m³。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化学式为H₂O,在标准大气压下(101.325kPa),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阴阳离子,有较为明显的导电性。
⑻ “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
科学上密度的应用
1、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计算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密度;网络-水
⑼ 怎样测验水密度
1.测量出空量筒的质量 (M1)。
2.量筒内加入10mL的水,并测出总质量 (M2),将结果记录在表 1-1 中内。
3.重复步骤 2 ,每次增加10mL的水,直到量筒内的水达到50mL。
4.以水的质量为纵座标,体积为横座标,将实验数据在座标图中绘出。
常温时,水的密度大约为 1g/cm^3 .也就是1×10^3kg/m^3.
⑽ 蒸馏水的密度表怎么看
用气体方程pV=nRT,式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常量,而n=M/Mmol为摩尔质量。Mmol 而密度ρ=M/V 所以ρ=pMmol/
蒸馏水的密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纯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密度是不同的。在4度时是1g/ml,在20度时(标准温度)是0.99820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