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为什么Pb2+形成的盐大多难微溶于水,PbF2,PbCl2,PbI2溶解度差不多,都微溶(都很小)
这个问题很难说,也许Pb原子量太大了,重金属盐溶于水的本就不多
HgCl2也不过是弱电解质,溶解度仅6.5g
与酸的硬软也有关系,但这个不好解释
② 请教高手~帮忙化学解题~
KSP=7.1*10^(-9)
PbI2===Pb2+ + 2I-
(1)设纯水溶解度为X
X*(2X)^2=7.1*10^(-9)
X=1.21*10^(-3)M(1.2乘以10的负3方)
(2)设PbI2 在0.010mol/dm-3 KI溶液中的溶解度X
X*(2X+0.01)^2=7.1*10^(-9) 因为X远小于0.01
2X+0.01=0.01
X=7.1*10^(-5)M
(3)设PbI2 在0.010mol/dm-3 Pb(NO3)溶液中的溶解度X
(0.01+X)*(2X)^2=7.1*10^(-9)
0.01+X=0.01(近似)
X=4.2*10(-4)M
③ 高中化学溶度积常数:PbI2在水里的溶解度高还是在0.10M KI溶液里的高
应该是在水里高,因为Ksp=[pb2+]·[I-]2,在KI溶液里的话,I-浓度比较大,因而其溶解度较小
④ 浓度积ksp,Hg2s<ksp,AgI<ksp,Ag2CrO4<ksp,PbI2怎么判断溶解度最大的物质呢
首先ksp叫做溶度积,不是浓度积。
对于难溶电解质,它并非无法溶解,仍有一部分阴阳离子进入溶液(部分电离),同时进入溶液的阴阳离子又会在固体表面沉积下来。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就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量不再减少。
这样的平衡状态叫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
溶度积——K sp
事实证明,任何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总是或多或少地溶解,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把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称为难溶物。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离解的,即溶解多少,就离解多少。
例如,AgCl的离解平衡如下:
溶解达到平衡时的溶液叫饱和溶液。AgCl的溶度积 :
(AgCl)=c(Ag+)/c ·c(Cl-)/c
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溶解平衡时的浓度,固体浓度在 表达式中不出现。
对于PbCl2,Ca3(PO4)2以及Mg(OH)2等能离解出两个或多个相同离子的难溶电解质,在书写其 表达式时,应如同写平衡常数的方法一样,各离子浓度取离解方程式中该离子的系数为指数:
(PbCl2)=c(Pb2+)/c ·[c(Cl-)/c ]2
(Mg(OH)2)=c(Mg2+)/c ·[c(OH-)/c ]2
溶度积( )和溶解度(S)都可用来衡量某难溶物质的溶解能力,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换算。
例5-5 已知Ca3(PO4)2的K sp为2.0×10-29,求:
(1) Ca3(PO4)2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的溶解度。
S=6.2×10-7
即Ca3(PO4)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6.2×10-7 mol·L-1。
因为S很小,所以
2S+0.10≈0.10
=[c(Ca2+)/c ]3 [c(PO )/c ]2
=(3S)3(2S+0.10)2
≈(3S)3(0.10)2=2.0×10-29
S=4.2×10-10
即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溶解度为4.2×10-10mol·L-1。
所以已知ksp,可以求出S,即可以用ksp来表示S,即可进行判断。
楼主懂了吗?
⑤ PbI2饱和溶液中加水 溶解度为什么增大一定温度下
溶解度不变
加水,溶解量增大
⑥ 根据PbI2的溶度积,计算(298K时):PbI2在三种 溶液中的溶解度,并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需要告知PbI2的溶度积常数
⑦ PbI2沉淀溶于水吗溶于水的话,化学反应方程式怎么写呢
不溶于水,黄色沉淀
PbI2的溶度积Ksp = 1.39 × 10^-8
⑧ PbI2饱和溶液中加水 溶解度为什么增大
溶解度不会变大的,只要温度,(压力)一定的话,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
⑨ 普通化学
已知:Ksp(PbI2)=7.1*10^-9求:
1、求PbI2在水中的溶解度
-------PbI2 = Pb 2+ + 2I-
s 2s
s(2s)^2 = Ksp
s = (Ksp/4)^1/3
s = 1.21*10^-3 (mol/L)
2、求在0.01mol/lKI饱和溶液中Pb离子浓度
-------------PbI2 = Pb 2+ + 2I-
初始: 0 0.01
平衡: s 0.01+2s≈0.01
0.01^2 s = Ksp
s = 7.1*10^-5 (mol/L)
3、求在0.01mol/lPb(NO3)2溶液中溶解度
-------------PbI2 = Pb 2+ + 2I-
初始: 0.01 0
平衡: 0.01+ s ≈0.01 2s
0.01 (2s)^2 = Ksp
s = 4.21*10^-4 (mol/L)
⑩ 电解质溶液-同离子效应 化学实验报告
你的问题,参考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
(2)掌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在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则平衡向左移动,产生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明显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三、实验用品(仪器、药品)
试管、药匙、氨水、醋酸铵固体、酚酞。甲基橙、碘化铅。碘化钾。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l)在小试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进行解释。 (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观察现象,解释之。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
(l)在小试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OH-浓度降低,碱性降低,红色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在小试管中用滴管加入1毫升0.1摩尔/升醋酸水溶液和1滴甲基橙指示剂,因醋酸溶液呈酸性,使甲基橙溶液有无色变为红色。再用药匙向小试管中加入少许醋酸铵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氢离子浓度降低,酸性降低,橙红色溶液颜色变为橙黄色或黄色。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有黄色沉淀碘化铅生成。
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