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制co2实验中NaOH溶液在反应前为什么要在冰水浴冷透
因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所以用冰浴降温
Ⅱ 阳极氧化水洗时使用纯水和自来水有什么区别
铝材阳极氧化工艺流程:机械抛光——除油——水洗——化学抛光——水洗——阳极氧化——水洗——封闭—机械光亮化学抛光商品:铝材碱性抛光液阳极氧化商品:铝材阳极氧化液封闭商品:铝材着色封闭液铝材阳极氧化和染色工艺经过染色法处理的铝制品,颜色美观、鲜艳、抗腐蚀性、耐磨性及绝缘性高于一般的铝制品。将铝的工件悬于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内,以此作阳极进行电解。在电解过程中,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出电子成为水和新生态的氧,它使铝氧化成较厚的氧化铝膜,因为这个过程是金属制品作阳极被氧化的,所以叫做阳极氧化。铝制品经阳极氧化后,再经着色、封闭、处理即成染色品。一、染色工艺 1.预处理:铝制件在多次机械加工过程中,沾有较多的油脂、少量磨料、灰尘及有缺陷的氧化膜等,这些物质导电性差,不能进行阳极氧化,故需预先处理。方法是用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汽油或甲苯作清洗剂,将铝件浸入,用毛刷刷洗,然后风干,再浸入水中,多次清洗。油去尽后,立即用热水冲洗。如果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膜,还要放在32%的硝酸溶液浸泡20秒钟,以便除去黑膜,最后用冷水冲洗干净。浸入蒸馏水中,备作制氧化膜用。 2.阳极氧化: ⑴硫酸电解液的配制:由硫酸18-20公斤和去离子水80-82公斤混合而成,此时溶液比重约为1.125-1.140。有时为了获得防护性能好的氧极氧化膜,通常往硫酸电解液中添加少量草酸。 ⑵氧化工艺:将线路仪表安装好,将要染色铝件作阳极并全部浸入电解液中,然后接通电源,按下列工艺条件控制。电解液温度控制在12-25℃,阳极电流密度1-2安/分米2,槽中电压13-23伏之间。时间30-40分钟左右。按上述工艺操作完毕,随时将铝件从电解液中取出,把所沾的酸液用清水冲洗干净,低凹部分更应注意,否则会有白斑出现。酸液清洗干净后,浸入清洁水中备用。 3.染色:铝件经过阳极氧化后,表面形成了能吸附,以共价键或氢键等键型键合而成有色络合物,出现色泽。 ⑴染料选择:染料分无机染料和有机染料两种。无机染料多为无机盐组成,染色时将铝件分别在甲、乙两种化合物溶液中浸泡,生成带色化合物,达到染色目的。无机染色溶液染料颜色 溶液甲 溶液乙 染色化合物名称名称 浓度 名称 浓度蓝或浅蓝 亚铁氰化钾 10-50 氯化铁 10-100 普鲁士蓝褐色 铁氰化钾 10-50 硫酸铜 10-100 铁氰化铜黑色 醋酸钴 50-100 高锰酸钾 15-25 氧化钴黄色 重铬酸钾 50-100 醋酸铅 100-200 重铬酸铅金黄色 大苏打 10-50 高锰酸铅 10-50 三氧化二锰白色 醋酸铅 10-50 硫酸钠 10-50 硫酸铅橙黄色 铅酸铝 5-10 硝酸银 50-100 铬酸银有机染料品种繁多,现将常用染料,染液浓度,所呈色泽列表介绍如下,以供参考。染料色泽 染料名称 染液浓度 备注黄色 酸性媒介RH直接黄棕D3G醇溶黄GR直接冻黄G 0.7-11-50.5-11-2 凡是酸性染料都应加入冰醋酸1-2毫升调整pH用酒精作溶剂黄色 茜素黄印地素桔黄酸性橙H 1-211-2 该染料染色须加亚硝酸钠10克,温水一升配成染色液,染色时间30分钟,再在硫酸25毫升温水一升中显色一分钟。红色 直接耐晒桃红G酸性大红GR茜素红S 2-55-105-10 红色 碱性玫瑰精酸性橙Ⅱ 0.753 两种染料分别溶解后合并为一升 草绿 直接耐晒翠绿直接绿B 3-52-5 蓝色 直接耐晒翠蓝GL活性艳蓝酸性湖蓝V酸性湖蓝A 2-5522-5 黑色 酸性毛元ATT酸性皮元NBC 10-1510-15 ⑵染色操作: ①染单色法:将经阳极氧化,用清水洗净的铝制品,立即浸入40-60℃的着色液中浸泡。浸泡时间:浅色30秒钟-3分钟;深色、黑色3-10分钟。染后取出,用清水洗净。 ②染多色法:若在同一铝件上染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印出山水、花鸟、人物、文字时,则其手续甚繁,有涂料掩蔽法、直接印染法、泡沫塑料扑染法等。上述各法操作不同,但原理一致。现将涂料掩蔽法介绍如下:此法主要是将快干易清洗的清漆薄而均匀地涂刷在真正需要的黄色上,把它掩蔽起来。待漆膜干后,将铝件全部浸入稀铬酸溶液中,以退去未涂刷清漆部分的黄色,取出,用清水洗去酸液,低温烘干后,再染红色,如欲染第三、四色可照上法操作。 4.封闭:经染色的铝件用水洗净后,立即放入90-100℃的蒸馏水中煮30分钟。经过这样处理后,表面变得均匀无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着色所涂的染料就沉淀在氧化膜内,再也擦不掉了,被封闭后的氧化膜不再具有吸附性,并且耐磨、耐温、绝缘性都得到加强。将经过封闭处理的铝件的表面擦干,再用软布擦亮,就能得到美丽鲜艳的铝制品,如染多色,封闭处理后,应将铝件上所涂的保护剂除去,小面积用棉花沾丙酮揩去,大面积可将染色铝件浸入丙酮内把漆洗去。三、注意事项 1.铝件洗油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氧化,不应放置过久。铝件制作氧化膜时,要全部浸入电解液中,槽电压从头至尾要平稳一致,同一批产品,必须完全一致,这一点即使在染色时亦应遵循。 2.在阳极氧化过程中,电解质中溶液的铝、铜、铁等不断增加,影响铝的光泽等。当铝含量大于24克/升,铜大于0.02克/升,铁含量大于2.5克/升时,电解液应考虑更换。 3.购买原料与染料要选择纯度高的产品,因一般杂质稍多或掺有元明粉、糊精时,染色效果不佳。 4.大量染色时,染液初浓后淡,染出颜色即会出现深浅不一,故应注意适时掺兑稍浓染液,尽可能保持染液浓度的一致性。 5.染多色时,应先染浅色后染深色,由黄、红、蓝、棕、黑顺序染色。染第二色前,喷漆应干燥,使涂料紧贴铝面,否则染料会浸入,出现毛边界限不明等。 6.铝中含杂质影响染色:含硅超过2.5%,底膜显灰色,宜染深色。含镁超过2%,染色带暗淡。含锰色调嫩,但不鲜艳。含铜色调带钝,含铁、镍、铬太多时色彩沉闷
Ⅲ 自来水与纯净水为什么用电解器电解以后自来水发黑纯净水发黄
1.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具有导电性,当电解器两极插入自来回水中并接答通电源后,就发生了电解反应:铁棒发生电解生成不溶于水的铁氧化物,这就是电解器检测时出现的红黑色絮状物。铝在阴极不参加反应,但水中的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因此铝棒上会有大量气泡产生。
2.而纯净水是不含任何离子的水,它与自来水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导电,所以在通电后不发生电解反应,也就无任何物质生成。
Ⅳ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为什么要在冷却的条件下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太激烈,可能会爆炸,所以要在冷却的条件下
Ⅳ 双氧水会影响纯化水易氧化物
答案是会,原因:
通俗的说双氧水也属于氧化性介质,纯化水中的易氧化物的版产生就是与权金属离子的氧化反应,双氧水会增加氧化反应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我们在纯化水系统中使用双氧水就是做消毒,建议一定把握好浓度,和循环时间,以及做好消毒后的清洗和检查残留的工作。
Ⅵ 现在有推销水处理机的, 做实验, 电离 纯净水与自来水,自来水很快变色变烫.怎么会
水质电解器,也叫固体沉淀促进仪,用来对已经被污染的水进行基本判定的简易的水质检测方法,对于需要检验水源纯净时很有实际意义,可使用户清楚、直观地看到自己日常所饮用水的实际情况。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极。
看官注意,这东西是检测水中电解质,用他来检测的话,除纯净水之外的任何饮用水“都是很脏的”,饮用水之外吊水用的生理盐水都不能除外,呵呵。
Ⅶ 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纯水,只是因
纯水中离子少,导电弱,
Ⅷ 工业级别35%的过氧化氢消毒水多少度会结冰
当然可以(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分医用、军用和工业用三种,日常消毒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但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3—5分钟就恢复原来的肤色!!!使用双氧水消毒的时候会有白色的小气泡产生是因为双氧水遇见手指上灰尘、脏物也会分解,分解生成水、氧气! 双氧水的学名是过氧化氢,它的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学式为H2O2。从化学式可看出分子中比水分子中多一个氧原子。双氧水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医疗上常用3%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或中耳炎消毒。 3% 双氧水具有消毒杀菌能力,因为过氧化物不稳定,故双氧水很容易发生下列反应: H2O2→H2O+(O) 在有某些氧化物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会加快: MnO2 2H2O2-----------2H2O+O2↑ 当它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 杀灭细菌后剩余的物质是无任何毒害、无任何刺激作用的水。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因此,双氧水是伤口消毒理想的消毒剂。但不能用浓度大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以防灼伤皮肤及患处。 此外,2%~3%的双氧水经常会作为冲洗药物而应用于口腔医学。例如口腔内科的根管治疗术,在扩大根管时,双氧水经常与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起交替使用。同时,双氧水也是冠周冲洗的必备药物之一。由于口腔内,绝大部分的感染是来自于厌氧菌,因此,双氧水由于它的产氧作用,在口腔临床医学上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是可以用来消毒
Ⅸ 现在有推销水处理机的, 做实验, 电离 纯净水与自来水,自来水很快变色变烫.怎么会事
因为水里有杂质
Ⅹ 为什么氧化被溶解消耗水
空气中的氧溶解在水中成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它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气。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得到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水体中溶解氧(DO)小于其溶解度时,大气中的氧溶入水体。在水体和大气之间的界面上经常进行气体交换,水体将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大气中的氧溶入水体。这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十分相似,是水体中氧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是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放出的氧。但是由于水体中经常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消耗水中的氧,特别是有机质的降解,对氧的消耗量很大,因此,水体中不断进行着脱氧(溶解氧减少)和复氧(溶解氧增加)的过程。在自然条件下,水在流动时,复氧过程比较迅速,较易补充水中氧的消耗,使水体中溶解氧保持一定的水平,反之,在静水条件下,复氧过程缓慢,水中含氧得不到及时补充,处于嫌气状态。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携带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时,水体脱氧严重,这时即使在流动的河水中,由于复氧过程弥补不了这样大幅度的脱氧,也会出现溶解氧迅速下降,造成鱼类和需氧生物死亡及水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