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的标准化学势
基本公式复μB=μB*+RTln(A/B)
其中A跟制B是某种物理量,比如压强,浓度等等.
显然,如果以纯水真实态为标准态,那么当A=3.173KPa时,其化学势应该等于标准态,应该3.173的时候,正是纯水的化学势.因此可知,B=3.173.然后当A=2.733时,它们的比就是活度,用RTLna表示,所以活度a=0.86
同样道理,当以0.133Pa的水蒸汽为标准态,那当A=0.133时,其处于标准态,那它的化学势也应该为标准化学势,于是B=0.133,那么当A=2.733的时候,活度a=2.733/0.133=20.5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看到,标准态选择不同,那么活度就不同,其为标准化学势时的外压也不同~~~所以P指的是标准态的压力.跟温度.看其括号跟着谁就知道了~~~
仅供参考
⑵ 生物 在同温同压下,纯水与不同浓度的水溶液比较,水势最高的是
纯水
在等温等压下,体系(如细胞)中的水与纯水之间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差。用符号ψ(音PSi)或Ψw表示。水分的运动需要能量作功,所以水分的移动和平衡是一个属于“能学”的问题,长期以来误用力(如吸水力)的概念来描述。60年代以后,植物生理学中,关于水分进出细胞的问题,普遍采用水势的概念,水势概念是从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中推导出来的,它由自由能、化学势引伸而来。水势是推动水分移动的强度因素。可通俗地理解为水移动的趋势。水总是由高水势处自发流向低水势处,直到两处水势相等为止。任何含水体系的水势,要受到能改变水自由能的诸因素(如溶质、压力等)的影响,使体系的水势有所增减。例如溶于水的溶质能降低体系的自由能,使水势降低。纯水的水势被规定:在标准状况下(在一个大气压下,与体系同温度时)为零。这里说的纯水是指不以任何方式(物理或化学)与其他物质结合的纯的自由水。它“无牵无挂”所含自由能最高,所以纯水的水势最高。当纯水中溶有任何物质时,由于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消耗了部分自由能,所以任何溶液的水势比纯水低。溶液的溶质越多,溶液的水势越低。 如: 1mol 蔗糖液水势为-2.69MPa 1mol KCl溶液水势为-4.5MPa 海水的水势约为-2.5MPa 水势的单位 (1) 帕(pascle),常用MPa 表示。 1 Mpa=106 Pa, Pa=N·m-2 (2) 曾经使用过的一些水势单位: 巴(bar)、大气压(atm)等; 以上3种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1 Mpa = 10 bar = 9.87 atm
⑶ 什么是水势,与浓度有何关系
在等温等抄压下,体系袭(如细胞)中的水与纯水之间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差。用符号ψ(音PSi)或Ψw表示。水分的运动需要能量作功,所以水分的移动和平衡是一个属于“能学”的问题,长期以来误用力(如吸水力)的概念来描述。60年代以后,植物生理学中,关于水分进出细胞的问题,普遍采用水势的概念,水势概念是从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中推导出来的,它由自由能、化学势引伸而来。水势是推动水分移动的强度因素。可通俗地理解为水移动的趋势。水总是由高水势处自发流向低水势处,直到两处水势相等为止。任何含水体系的水势,要受到能改变水自由能的诸因素(如溶质、压力等)的影响,使体系的水势有所增减。例如溶于水的溶质能降低体系的自由能,使水势降低。纯水的水势被规定:在标准状况下(在一个大气压下,与体系同温度时)为零。这里说的纯水是指不以任何方式(物理或化学)与其他物质结合的纯的自由水。它“无牵无挂”所含自由能最高,所以纯水的水势最高。当纯水中溶有任何物质时,由于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消耗了部分自由能,所以任何溶液的水势比纯水低。溶液的溶质越多,溶液的水势越低。
浓度越大水势越小
⑷ 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淡水中的水的化学势和纯水的化学势
摘要 偏摩尔吉布斯能成为化学势。对于纯态物质偏摩尔量就是其摩尔量,则纯物质的化学势就是其摩尔吉布斯能。等温等压条件下可逆相相变过程吉布斯能是不变的。因此,水和冰的化学势是一样的。
⑸ 纯水的化学势和溶液的化学势
纯水化学势为零,任何溶液的水势都小于零,而水分子由水势高处流向低处,所以纯水和溶液混合后水由纯水向溶液流。
⑹ 为什么纯水水势大于溶液水势
因为纯水单位体积水分子多,即浓度大.溶液水中有无关粒子,水分子浓度降低,从而会引发,蒸汽压减小,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产生渗透压等现象.
⑺ 用化学势解释纯水与水溶液那个容易挥发
解释纯水与水溶液都不容易挥发,纯水更容易挥发
⑻ 什么是水势
根据热力学原理,系统中物质的总能量可分为束缚能和自由能,束缚能是不能转化为用于做功的能量,而自由能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用于做功的能量。一种物质每摩尔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衡量水分反应或转移能量的高低,用水势表示。水溶液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称为水势。纯水的自由能最大,水势也最高。溶液中的溶质颗粒降低了水的自由能,所以溶液中水的自由能要比纯水低。将纯水的水势定为零,溶液的水势就成为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在一个渗透系统中,水移动方向决定于半透膜两边溶液的水势高低。水势高的溶液的水,流向水势低的溶液。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渗透压是衡量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π=CRT,其中C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R是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由公式可以看出,溶液中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大小、电荷的多少及其化学性质无关,而取决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浓度。在机体内引起渗透压的有效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由于体内无机盐的浓度、解离程度都比有机物高得多,所以体液中无机盐提供的渗透压最大,而有机物提供的渗透压很小。水势反应水的多少(溶剂的多少),渗透压反应溶质的多少。所以水势越大,渗透压越小;水势越小,渗透压越大。 参考资料: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教学用书
⑼ 乙醇水溶液中水的化学势跟纯水的化学势哪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