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样水中降低电导率急需!
纯水已经很少了!!!!
1:电阻率:可以提高电阻率的设备和水的电阻率是指专某一温度下属,边长为1CM立方体水的相对两侧面间的电阻,其单位为欧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纯水水质的参数。电阻率越高表明盐份越少,绝对纯水在25℃的理论值为18.3MΩ*CM,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率越低,反之越高。
2: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西门子/厘米(S/CM),由于单位较大,一般用微西门子/厘米(μS/cm),是与水中盐份的多少成一定的关系统,盐份越多,电导率越高。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导率越高,反之越低。电导率(μS/cm)=1/电阻率(MΩ*CM).
B. 怎样降低纯净水的电导率
纯水不导电导电有杂质
C. 纯化水二级电导率高怎样才能降低
具体分析就是电解质含量高、电导率高,最终的实质是水中碳酸盐、碳酸氢盐含内量高。这种水质,一方容面烧开后水垢多,一方面就是碱度高。当然,8.5的PH,并不算是超标,只是喝起来口感不好而已。
这种水质最难处理,楼上那些明矾、絮凝剂之类的绝对不管用!!不但不管用,还会使TDS值更高!因为残留的铝离子会提升电导率的。
净水器有很多种,我不知道你的纳滤是啥意思?纳米过滤?那都是忽悠人的炒作科学概念而已!!特别是对于这种电解质含量高的水质,一丝一毫作用都没有。
我的看法,如果你没有办法改用其他水源,其实就是烧开了使用就行了,沉淀一些重碳酸盐,能很大程度降低TDS值。再说了,钙盐多一些,只要不是过度,权当补钙吧,毕竟烧开后沉淀一部分之后,不至于像一些人担忧的那样那么容易结石。
D. 纯净水设备电导率怎样调节
一般电导率高单纯的理解就是系统不发生变化,系统本身不存在问题的话,单纯的电导率升高是因为反渗透膜组件的老化造成的脱盐率的下降,正常的处理方法是更换新的反渗透膜。也有其他膜组件出现了问题。
E. 纯水电导率如何使其下降,目前我单位必须控制20一下,最近几天都在22~26
回答:水导电能力与水中的离子多少有关,离子越多导电性能越好。想降低导电率,可以增加离子去除率。根据纯水生成方法,增加反渗透膜或更换渗透膜,提高纯水纯度。
F. 生产饮用纯净水过程中如何解决纯净水电导率偏高问题。
1、将浓水流量调高一点,这样出水量会减少,还浪费水
2、清洗返渗透RO模
3、再不行就要更换RO模了
你的RO用多久了,你那是的水质怎么样都有关系
G. 怎样可以降低原水的电导率
中国的中部跟东北部的井水,一到秋冬季节水中的总固体含量就会上升专,因为雨水少的原因,属解决的办法要么增加预处理,软化等。另外你可以去检测一下原水的水质是哪一项超标严重,再针对超标的这项进行处理,如比说钙、镁、铁等。
H. 纯化水的电导率高应该怎么处理
1、首先确定是否堵塞。
2、了解本地区水质情况,主要成分,如主要是:钙、镁盐组成的水垢。
3、根据水垢的成分配置药水(10%盐酸),或稀释的除垢剂(市面上清洗水垢的除垢剂)、或专用的RO膜清洗剂泡24小时。
4、然后对泡后RO膜进行冲洗,用超滤生产的水对RO膜高压冲洗,冲洗时请关闭纯水出口,仅打开废水出口。5、用超滤生产的水从RO膜进水口和纯水口同时高压进水冲洗,RO的进水口进水压力要小于从纯水口的进水压力,但压差不要太大,防止将滤膜冲破。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一般可以解决,但注意在冲洗时压力的大小,防止将超滤芯冲破,因为用的是超滤生产的纯净水,水压太大易将超滤膜冲破。
如果担心超滤膜损坏,可以先用超滤的废水进行高压冲洗,待冲洗合适后,再用超滤生产的正常水压纯净水冲洗,经过处理RO膜可以正常。
I. 如何计算纯水电导率
所需溶液
1.电导率标准液,100μS/cm
2.去离子水
校正标准液
使用100μS/cm
011008作为电导率校正的版标准液。
校正和测量
1.用100μS/cm的电导率标权准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2.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将电极插入装有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的烧杯中,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3.按校正键开始校正。
4.电导率单位出现闪动,表示正在测量。当信号稳定后,电导率单位停止闪动,并显示经过温度校正的标准液的电导率值。
5.按测量键确定并返回测量模式。
6.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
7.将电极插入装有新鲜去离子水的烧杯中,然后立即测量(5秒内)。确保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8.按测量键开始测量。测量过程中μS/cm图标不断闪动,当读数达到稳定时μS/cm图标停止闪动,显示的数值也不再变化。该数值将被自动保存并打印。
9.如需测量其他样品请重复步骤7,8。
J.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在25摄氏度时的电导率:
一、工业纯水: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二、饮用纯水:
EC=1~10us/cm(国家标准)。
概念
纯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 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相关指标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自来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3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基本标准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
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2.制水工艺的水平;
3.检测技术的现状。
反渗透机理
1、优先吸附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1993年提出了“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干闭湿开模型简述:膜干时收缩,孔闭合,电镜下膜“致密无孔”,称“干闭”;湿态时,膜溶胀,孔被溶剂撑开,生成动态活膜孔,叫“湿开”。合起来称“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