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纯水能喝吗
超纯水能喝,但其中并没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就是几乎去除氧和氢以外所有原子的水,没有营养价值。
超纯水是为了研制超纯材料(半导体原件材料、纳米精细陶瓷材料等)应用蒸馏、去离子化、反渗透技术或其它适当的超临界精细技术生产出来的水,其电阻率大于18 MΩ*cm,或接近18.3MΩ*cm极限值(25℃)。简单得说就是几乎去除氧和氢以外所有原子的水 。
这样的水是一般工艺很难达到的程度,理论上可以采用二级反渗透再经过串联的混合型交换树脂柱对二次反渗水进行处理,但是交换树脂的再生不便,质量难以保证。
(1)高纯水为什么不能饮用扩展阅读
关于超纯水
超纯水(Ultrapure water)又称UP水,是指电阻率达到18 MΩ*cm(25℃)的水。这种水中除了水分子外,几乎没有什么杂质,更没有细菌、病毒、含氯二恶英等有机物,当然也没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就是几乎去除氧和氢以外所有原子的水。可以用于超纯材料(半导体原件材料、纳米精细陶瓷材料等)应用蒸馏、去离子化、反渗透技术或其它适当的超临界精细技术的制备过程。
在原子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超纯物质分析、痕量物质等的某些实验中,需要用超纯水,超纯水的制备如下 :
(1)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的水源,用玻璃蒸馏装置进行二次蒸馏,再以全石英蒸馏器进行蒸馏,收集于石英容器中,可得超纯水。
(2)使用强酸型阳离子和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的混合床或串联柱。可充分除去水中的阳、阴离子,其电阻率达10 Q·cm的水,俗称去离子水,再用全石英蒸馏器进行蒸馏,收集可得超纯水。
资料来源:网络:超纯水
⑵ 为什么超纯水不能喝
呈酸性的水那不是超纯水,超纯水绝不会呈酸性(除非你说的“超纯水”不是我内们通常在化学中所说容的“超纯水”,而是饮料生产厂家的宣传品)
你那是混入酸性物质了,如:容器事先没洗干净,或制作过程中混入了污染物,超纯水的制作器的出水不合格了
⑶ 为什么纯净水不能经常喝
纯净水不能经常喝的原因:
人每天的水的来源包括饮用水、饮料、水和食物中的水。无机矿物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雨水径流或通过地壳,使水中包括钙,锌,锰,磷,氟和钠的化合物。从水产生的营养物质提供了一些节肢动物和沙漠动物的日常用水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只提供一小部分的人的必要的摄入量,因此并无科学依据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但过度饮水也会导致水中毒(导致低钠血症)
常喝纯净水不利于矿物质吸收:
因为水中的矿物质会参与人体的电解质平衡,没有矿物质的水容易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而且不利于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新陈代谢。
水中矿物质可以满足人体每日矿物质需量的10%-30%。水中的矿物质呈离子态,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比食物中的矿物质吸收快,水中的矿物质进入人体20分钟后,就可以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水中的矿物质对人体生命与健康来说是不能缺少的,不能用食物中的矿物质完全取代水中矿物质的作用。
(3)高纯水为什么不能饮用扩展阅读:
纯净水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纯水、蒸馏水、太空水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负面效应。喝纯净水长大的青年则可能会感到浑身乏力,或提前患上心血管等老年性疾病。因此专家告诫:谨防陷入纯净水饮用的误区。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主要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来加以净化。这些技术原来是应用在工业上的,在祛除水中有害杂质的同时,也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一起摒除。如镁、锌、铁、碘等矿物质和无机盐。健康的饮水必须含有一定的矿物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饮用水。长期饮用纯净水者即使调整食物结构,有些微量元素也很难从食物中获得。
⑷ 为什么极限纯净的水不能喝,
不是不能喝,是不能长期当饮用水喝,因为超纯水里面没有人体所需的必要的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长期把超纯水等成饮用水会让人体缺乏矿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⑸ 为什么有人会说纯水是“剧毒”呢,有什么依据吗
水是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无机溶剂,可以溶解绝大部分的化学物质,其实严格来说没有完全绝对不溶于水的东西,只是溶解多少的问题。就连石头这种硬邦邦的东西,也会极其微量的溶于水。
在无机溶剂中还包括硫酸、硝酸、氟化氢、多聚磷酸、超强酸,液态二氧化碳、液氨、液态二氧化硫等...
只有经常进行剧烈运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人,才需要通过饮水这种方式快捷的补充人体大量流失的微量元素。我们平时上班、久坐、很少排汗的情况下,饮用纯水是最好的。
而且我们的身体也不会因为你饮用了纯水,就造成矿物质短时间内大量的流失,毕竟人体并不是筛子,那么容易被过滤掉。就算你流失的矿物质,也会在下一顿饭中补充回来。
就算是我们生活中饮用的纯水,其也不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水,里面也会存在一些少量的矿物质和杂质。
因此,日常生活饮用纯水完全没有问题。我们需要的是H2O,而不是水中那一点点矿物质。除非你经常运动....
⑹ 为什么说纯净水不能喝
纯净水是经过分离过滤装置的饮用水,一方面滤掉了水中的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儿童和老人身体中钙的需要量30%来自于水,长期喝纯净水的话,这部分钙的来源就没有了;另外食物中的钙比水中的钙吸收要来得慢,低很多。
长期喝这样的水,不仅不能补充钙、锌等微量元素,体内已有的矿物质反而会被纯净水吸收排出体外。需要注意的是,桶装密封的纯净水,一旦启封与空气接触,24小时后,就开始滋生细菌。因此,把一桶纯净水喝上几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老人为什么不能喝纯净水的道理您明白了吗?
通过对自来水进行特殊工艺的深加工,纯净水去掉了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因而更加“干净”;但是,在加工和反渗透的过程中,也会损失掉许多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如钙、镁、铁、钠、钾等。而自来水的加工处理方法和纯净水不同,它保证了水中原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存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来水比纯净水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纯净水并不能完全取代自来水,特别是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来说,纯净水中缺乏的这部分元素,正是身体需要补充的。尤其是钙,人们对它的摄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自来水,如长期饮用纯净水,身体就注定要“错过”这部分营养。
此外,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大量饮用,还会带走人体内有用的微量元素,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自来水虽没有纯净水干净,但只要烧开了,水中原有的有害物质就会被消灭,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必过分担心。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中也可以将纯净水和自来水交替饮用。在煮菜、淘米、煮饭和烧汤时,用一般的自来水就行。
不宜将“纯净水”作为通常饮用水大量地长期饮用,婴幼儿及少年儿童尤应慎重。纯净水(或称超纯水、蒸馏水)主要是用反渗透法技术处理制成。
它们大多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在生产过程中清除水中杂质的同时,也过滤掉了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
水生理学专家明确指出,这种人造的纯水对人的细胞来说是个“异物”。纯净水在失去矿物元素以后,它的水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水分子过分串联,变成线团化结构,不易通过细胞膜被人体吸收。而且这种超纯水因为不含任何矿物质,就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导致人体细胞内的生命动力元素逆向渗透,向体外流失。所以纯净水非但不适于老人、儿童,壮年人在运动出汗后,体内盐分丧失较多的情况下,也不能大量饮用纯净水。
那么什么样的水适合长期饮用呢?专家表示:我们应当饮用没有污染、没有退化的、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天然水。天然的好水应该来自优质的水源、呈弱碱性,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
不要盲目信赖矿物质水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专家和权威机构提示过,人体不宜长期喝纯净水,因为它完全不含矿物质。因而今年夏天,矿物质水特别受百姓欢迎。但营养专家提醒,矿物质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工添加矿物质,这种人工矿物质水的pH值多数呈酸性,并不能让水恢复弱碱性的健康态。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呈弱碱性的内环境。正常人血液pH(酸碱度)应在7.35-7.45左右。水也一样,原始天然的好水大都呈弱碱性,含有钾、钙、钠、镁和偏硅酸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能与人体所需相吻合。但是对矿物质水的测试发现,它的pH值在6.0以下,甚至比纯净水还酸。
水的酸碱度是由水中所含的离子决定的,纯净水去掉了所有矿物质阳离子,所以都偏酸性。而目前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是在纯净水中人工添加含氯化钾、硫酸镁的酸性矿化液,这些酸性的人工矿化液在水中分解,产生大量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而使它的酸度更低。加上这种人工分解的钾和镁离子性质并不稳定,因而无法象水中的天然矿物质那样被人体细胞有效吸收。
生命起源于水,离不开水。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矿物质的水环境中起源、进化和生存的,人类在400万年进化过程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溶剂”(纯H2O),不含矿物质的水是孕育不了生命的——摘自中国权威水营养学专家李复兴教授的著作《水是药还是毒?》
将纯净水作为饮水,长期地喝就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违背了人类进化的规律,也违背了科学规律。现在,很多国内外生物医学研究报道,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会带来很多生理负面效应。
⑺ 超纯水是什么同样是水,它为什么不能喝
超纯水的概念出现在工业用水中,它的电阻为18M ω * cm(25℃)。它通常用于集成电路行业,用于清洗半导体原材料和设备,光刻胶掩模制备和硅片氧化水汽源。此外,超纯水还用于制造其他固态电子产品、厚膜电路、薄膜电路、印刷电路和真空管。除了水分子(H2O)之外,水中几乎没有任何杂质、细菌、病毒、氯化二恶英和其他有机物。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⑻ 为什么总有人说纯净水不适合长期饮用
纯净水不能经常喝的原因:
人每天的水的来源包括饮用水、饮料、水和食物中的水。无机矿物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雨水径流或通过地壳,使水中包括钙,锌,锰,磷,氟和钠的化合物。从水产生的营养物质提供了一些节肢动物和沙漠动物的日常用水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只提供一小部分的人的必要的摄入量,因此并无科学依据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但过度饮水也会导致水中毒(导致低钠血症)
常喝纯净水不利于矿物质吸收:
因为水中的矿物质会参与人体的电解质平衡,没有矿物质的水容易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而且不利于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新陈代谢。
水中矿物质可以满足人体每日矿物质需量的10%-30%。水中的矿物质呈离子态,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比食物中的矿物质吸收快,水中的矿物质进入人体20分钟后,就可以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水中的矿物质对人体生命与健康来说是不能缺少的,不能用食物中的矿物质完全取代水中矿物质的作用。
纯净水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纯水、蒸馏水、太空水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负面效应。喝纯净水长大的青年则可能会感到浑身乏力,或提前患上心血管等老年性疾病。因此专家告诫:谨防陷入纯净水饮用的误区。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主要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来加以净化。这些技术原来是应用在工业上的,在祛除水中有害杂质的同时,也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一起摒除。如镁、锌、铁、碘等矿物质和无机盐。健康的饮水必须含有一定的矿物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饮用水。长期饮用纯净水者即使调整食物结构,有些微量元素也很难从食物中获得。
⑼ 纯净水国家标准
纯净水饮用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1、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盐碱地、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在国标中规定亚硝酸盐不得超过0.002mg/L。
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项。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
在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瓶盖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会引起人体腹泻。
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链球菌则是造成人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并且散发异味,影响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癌症。
4、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砷、铜的含量,铅、砷要求不得超过0.1mg/L,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铅、砷为有毒有害元素,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
当血液中含铅量为0.6~0.8mg/L时就会损害内脏,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1.0mg/L,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对于纯净水来说,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5、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
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入手,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等。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
经检测,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02mg/L、0.001mg/L。
纯净水与纯水的主要区别是: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 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
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1.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2.制水工艺的水平;3.检测技术的现状。
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水中的阴、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
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
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
水中的TOC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
在高纯水应用的领域中,水的纯度直接关系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阈值电压,导致低击穿,产生缺陷,还影响材料的少子寿命,因此高纯水要求具有相当高的纯度和精度。
高纯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气、氯气等,在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还必需去除这类的气体。为了有效的去除杂质,在生产高纯水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学杀菌剂,如甲醛、双氧水、次氯酸钠等。
⑽ 超纯水为什么不能喝
简单的说,超纯水中除去氧原子和氢原子外,没有任何原子存在的水。如果我们喝下去的话,不仅不会带来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反倒会带走我们身上的微量元素,对人体不利。我们平时和的纯净水是指去除水中杂质和病毒细菌的水,水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超纯水(Ultrapure water)又称UP水,是指电阻率达到18 MΩ*cm(25℃)的水。这种水中除了水分子外,几乎没有什么杂质,更没有细菌、病毒、含氯二恶英等有机物,当然也没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就是几乎去除氧和氢以外所有原子的水。
超纯水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和医药领域,半导体、电子行业、医药行业、光学领域都会用到超纯水。
为什么有超纯水能喝的错觉:
因为很多人对于超纯水的概念停留在:只是比普通的饮用水电导率更高,其他没什么区别。其实我们平时喝的水在水处理领域被称为纯水,一般是自来水加上反渗透膜过滤提纯,而超纯水还采用了离子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