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陶瓷膜的应用
陶瓷膜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用于铀的同位素分离的核工业时期,以无机微滤膜和超滤膜为主的液体分离时期,以及以膜催化反应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功地在法国的奶业和饮料(葡萄酒、啤酒、苹果酒)业推广应用后,陶瓷膜分离技术和产业地位逐步确立,应用也已拓展至食品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等领域,成为苛刻条件下精密过滤分离的重要新技术。1998年网上公布的膜和膜设备生产厂家及经营公司达452家,其中金属膜厂50家,陶瓷膜生产厂94家。
因开发时期较晚且成本高昂,无机分离膜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1997年美国无机膜市场销售额为1亿美元,其中陶瓷膜占80%左右,仅占膜市场的9%。另据估计,2004年世界陶瓷膜的市场销售额约超过100亿美元,无机膜的市场占有率占12%。由于陶瓷膜在精密过滤分离中的成功应用,其市场销售额以30%的年增长率发展。
我国无机膜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部委的支持,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陶瓷膜研究团队已经能在实验室规模制备出无机微滤膜及超滤膜等,反应用膜以及微孔膜也正在开发中。进入90年代,原国家科委(现科学技术部)对无机陶瓷膜的工业化技术组织了科技攻关,推进了陶瓷微滤膜的工业化进程。国家“863”计划也将“无机分离催化膜”项目列入其中。截至20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实现了多通道陶瓷滤膜的工业化生产,并在相关的工业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2002年第七届国际无机膜大会在中国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无机膜研究与工业化工作已进到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无机陶瓷膜行业已经具备世界领先的技术,行业内领先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行业内企业从无到有,企业产值也从起初的百万元已经发展到数亿元的规模,2010-2012年国内无机陶瓷膜成套装备安装面积合计约为12万平方米。据测算,2012年全年,我国的无机陶瓷膜及成套装备的市场总量约为5~6亿元人民币规模,其中国内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约为70%,已经在生物发酵、食品饮料、化工和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规模。
㈡ 陶瓷膜过滤器都能应用在哪些领域
如果具体化应用,在项目中陶瓷膜过滤器应用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催化剂回收。解决了传统工艺难以避免的催化剂浪费或进入下游工序影响产品品质问题。
2,纳米粉体洗涤。如银粉洗涤后电导率达到良好预期20μs以下,且运行稳定,可大大提高传统人工生产效率。
3,高纯溶剂脱水。如乙腈脱水可以达到99.5%,目前已是成熟稳定应用。还有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等。
4,用于油水分离。如煤化工油水分离领域,可以离水中的乳化油和超细催化剂颗粒,对于乳化油脱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催化剂脱除率更是高达99%,都已经是成熟应用。
5,化纤工业碱液回用。如化纤工业废碱液(半纤维素含量35-55g/L,NaOH含量180-220g/L),经陶瓷膜综合工艺处理可回用也解决环保排放问题。
6,植物提取领域应用。如洋姜菊粉提取、蓝莓花青素提取、紫薯花青素提取、苦荞黄酮提取、甜菊叶中的甜菊糖提取、甘蔗青汁脱水纯化(原糖、白糖)、罗汉果提取、葛根提取等。
7、生物医药发酵行业。林可霉素碱化液纯化、L-色氨酸脱色处理、右旋糖酐铁脱盐除杂以及苏氨酸项目应用等。同时在现代抗生素工业生产中,还可替代传统精制技术如吸附、沉淀、溶媒萃取、离子交换等。
8、氯碱行业应用。在氯碱行业盐水精制工艺过程中,陶瓷膜应用有着传统精制及过滤技术难以达到的优势。还可以用于卤水真空制盐,所产的固体盐品质高于澄清工艺产品,作为高品质食用盐或氯碱盐使用。
9、新能源太阳能行业金刚线切割液的硅粉回收。这也是一项新的应用。回收了硅粉,为光伏企业带来投资收益,同时还极大辅助解决了环保排放问题。
10、调味品保健酒、食品行业。如饮料行业、酱油、保健酒过滤澄清,以及骨汤澄清、浓缩等工艺应用。陶瓷膜超滤设备可直接处理酱油、食醋等调味品生产的原液,取代传统多步过滤过程。
总之各类物料体系、涉及到的分离、浓缩、提取等生产工艺中都会用到陶瓷膜工艺,已经应用的应该只是一小部分,所以说陶瓷膜分离以后是大趋势,取代传统!
目前成熟度微孔陶瓷膜可以做到最高2nm孔径,多用于研究院物料实验如精细化除杂何浓缩。而2-50nm陶瓷纳滤膜技术如众所熟知的南京博滤工业可提供5nm膜管及成套膜分离设备已达到高稳定水平,成熟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植物提取领域。以上全部,但建议楼主多查询文献资料,并结合走访现场应用多做深入了解学习。
㈢ 艾尔林克螺杆空压机怎么保养
一、保养项目,除三级保养项目外,另需:
1、检查螺杆空压机电气部分的接头接触及绝缘阻值;
2、更换电机润滑脂(每运行8000小时更换一次),如设备说明书有参数则以说明书为准;
3、清洗减荷阀(进气阀);
4、清洗最小压力阀(压力维持阀);
5、清洗回油单向阀;
6、清洗温控阀;
7、清洗冷却器;
8、清洗水气分离器;
9、校正所有参数。
注:以上保养应在设备确认无电、无压力后方可进行。
二、操作方法:
1、检查螺杆空压机电气部分的接头接触及绝缘阻值:
空压机的电气部分分为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信号变送(温度、压力传感器)电路。空压机由于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常时间后部分电线接头会出现松动现象,电线接头松动轻则引起机组不能起动,重则引起保护功能失效、电弧短路、触电等严重性灾害。因此,电气部分应定期检查。
检查时可用手逐个摆动电线,感觉线头的松紧度,松动的线头则应紧固;
另外,需用摇表检测电动机、设备与地的绝缘,绝缘电阻应控制在500兆欧以上,否则应做烘干或维修处理。
2、更换电机润滑脂:
电动机的前端及后端装,在适当的润滑下才能保证寿命,正常工作,因此应定期注入润滑脂,润滑脂的型号应根据各厂家提供的参数选择。
3、螺杆空压机清洗减荷阀(又称进气阀):
3.1减荷阀组成:减荷阀由阀体、阀芯(活塞)、气路集成块、电磁阀及比例阀(容调阀)等部件组成。
3.2减荷阀作用:减荷阀主要控制空压机的加载(螺杆空压机重车)、卸载(空车)、比例(容调)控制作用,另外可防止空压机停机时润滑油从主机喷出
3.3减荷阀拆卸:1拆下减荷阀与空气过滤器连接的软管;2拆除其它所有部件与减荷阀相连的气管;3拆除电磁阀线圈;4拆除减荷阀与主机组装的螺母并取下;5将减荷阀移至铺有洁净纸皮或相关洁净铺设的地面。
3.4清洗减荷阀:(螺杆空压机清洗剂应选用肥皂水、柴油、清洁汽油、天纳水等,应根据污垢的程度选用上述清洗剂,一般推荐使用肥皂水或柴油进行清洗)
3.4.1拆电磁阀:拆下电磁阀并检查电磁阀内的O型圈及密封片是否需要更换(提醒:如果不熟悉进气阀还请记下所拆卸的该元件位置,以免装回时出错),如无须更换的将拆卸的螺丝、O型圈、密封片、电磁杆、芯等元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内,并放入适当清洗剂浸泡(注:在选用汽油和天纳水作清洗剂时请不要将O型圈等橡胶制品浸泡过久,以免腐蚀);
3.4.2拆比例阀:将比例阀从阀体上拆下,然后拧出调节螺母(拧前最好在螺母上做一下记号,以免装回时比例值偏差太大),取出阀芯、O型圈、U型圈、弹簧并检查O、U型圈是否需要更换(螺杆空压机拆下的所有密封圈和弹簧都须做该项检查,在下面的讲述中就不重复说了),将拆下的元件放入清洗剂中浸泡。
3.4.3拆气路集成块:将集成块从阀体上拆下,在集成块的四侧有气孔(螺杆空压机该孔是在集成气路出现堵塞时起到疏通的作用),将气孔上的密封螺母拧出并将集成块一起放入清洗剂中浸泡。
3.4.4拆减荷阀阀芯:用卡簧钳取下位于阀芯与阀体连接处的卡簧,再用管钳拧出阀芯,取出里面的气缸、阀片、O型圈、U型圈、弹簧并放入清洗剂中浸泡,再拆出阀体上的进气口,将整个阀体放入浸泡,此时,减荷阀的拆卸过程已完成。
3.4.5清洗:如进气阀的污垢较严重时,则清洗时换一份新的清洗剂,清洗过程中应先洗较干净的部件后洗污垢多的部件,清洗过的部件应用清水再次冲洗,以免腐蚀而缩短部件的使用寿命,用清水洗干净的部件应放到干净的地方晾干,以免含铁的部件生锈。
在清洗阀片和阀体与阀片接触的地方时应注意该表面的平整性,并应清洗干净,必要时更换,否则会引起空压机带负载起动(螺杆空压机大机组带负载起动时会产生无法起动现象)。
3.4.6安装组件:组件安装则按拆卸的反步骤进行,应提出的是,在安装组件时,装密封圈的位置和活动的组件应涂上适量机油,可使密封圈更好安装、活动的部件更灵活。
说明:由于减荷阀的零件较多,如果没有把握记住每个零件位置时可以每拆一个部件清洗后再装上该部件,但部件先不要装到阀体上,待所有部件都清洗后再一起组装到阀体。
3.4.7减荷阀整个清洗过程完成后放到一旁待装入空压机。
4、清洗最小压力阀(螺杆空压机又称压力维持阀):
4.1最小压力阀组成:最小压力阀由阀体、阀芯、调节螺母、弹簧、密封元件等组成. 4.2最小压力阀的作用:最小压力阀主要起建立机组内压,促使润滑油循环、满足减荷阀的工作压力等作用,另外最小压力阀也起单向阀的作用,防止机组在卸载运行时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倒流至空压机。
4.3最小压力阀的拆卸:最小压力阀的结构非常简单,拧开阀芯与阀体间螺杆空压机的螺母即可取出里面的元件了,小机组的最小压力阀阀芯内置于阀体,其拆开阀体盖即可取出内部所有元件。
4.4清洗最小压力阀:按清洗减荷阀的方法清洗最小压力阀。
4.5最小压力阀的组装:按拆卸的反步骤组装元件,由于最小压力阀的结构非常简单,组装过程就不一一讲述了,但需注意,如内部有U型圈时,需注意U型圈的方向。
4.6螺杆空压机最小压力阀整个清洗过程完成后放到一旁待装入空压机。
5、清洗回油单向阀
5.1单向阀的组成:单向阀由阀体、钢珠、钢珠座、弹簧等元件组成. 5.2回油单向阀的作用:主机压缩出的油气混合体首先在油气罐通过离心力初步分离,因于油的重量大于空气,固油气混合体中大部分的油通过离心力而落到油罐,螺杆空压机再在内压的作用下返回到主机作一下个润滑循环过程,而含有少量油的压缩空气经油气分离器再次分离,此时油气分离器所分离出的润滑油将落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为了不让这部分油随压缩空气带走,机组在设计时用一油管插入油气分离器的底部,通过内压作用,将这部分油直接引入到主机润滑,而该油管上有一单向阀,螺杆空压机称谓回油单项阀,它的作用就是将油气分离器的油顺利回收到主机而不让主机的油倒流到油气分离器。
5.3回油单项阀的拆卸:在阀体有一连接处,从该处拧开,取出弹簧、钢珠、钢珠座。
5.4清洗回油单向阀:用清洗剂清洗阀体、弹簧、钢珠、钢珠座,部分单向阀内部还有滤网,如有则一起清洗。
5.5回油单向阀的组装:按拆卸的反步骤安装单向阀。
5.6单向阀整个清洗过程完成后放到一旁待装入空压机。
6、螺杆空压机清洗温控阀
6.1温控阀的组成:温控阀由阀体、阀芯、感温元件、弹簧等组成
6.2温控阀的作用:温控阀起恒温控制作用,当温控阀感温元件所测的油温低于动作值时(感温元件动作值一般为71度),则润滑油直接从油气桶回到主机,当温控阀感温元件所测的油温高于动作值时,温控阀感温元件顶针动作,推动阀芯打开自身装备的旁通阀,使润滑油进入冷却器冷却(若感温元件测的温度越高,旁通阀开启的越大),冷却后的润滑油再回到主机。
6.3温控阀的拆卸:螺杆空压机温控阀的则面有一则盖,则盖上有螺丝孔,找个合适的螺母拧入则盖,然后用卡簧钳取出固定则盖的卡簧,再用钳具拉刚才拧入的螺母,即可拿下则盖及内部的所有部件。
6.4清洗温控阀:按清洗减荷阀的方法清洗温控阀所有部件。
6.5温控阀的组装:按拆卸的反步骤安装温控阀。
6.6螺杆空压机温控阀整个清洗过程完成后放到一旁待装入空压机。
7、清洗冷却器:
7.1冷却器分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7.2冷却器的清洗:
7.2.1风冷型冷却器
1 、打开导风罩清理盖板,或拆下冷却风扇。
2 、用压缩空气反吹将污物吹下,再把污物拿出导风罩;如果较脏,应喷一些
除油剂再吹。螺杆空压机当无法用以上方法清理时,需要将冷却器拆下,用清洗液浸泡或喷冲并借助刷子(严禁使用钢丝刷)清洗。
3 、装好盖板或冷却风扇
7.2.2水冷型冷却器
1 、拆开冷却水进出水管。
2 、注入清洗溶液浸泡或用泵循环冲刷(反冲效果较好)。
3 、用清水冲洗。
4 、装好冷却水进出水管。
当油冷却器结垢较严重,用以上方法清理不理想时,可以单独拆下油冷却器,打开两头端盖,用专用清理钢刷或其他工具清除水垢。当清理冷却器介质侧不能有效降低温度时,螺杆空压机需要对油侧进行清理,方法如下:
1 、拆开进出油管。
2 、注入清洗溶液浸泡或用泵循环冲刷(反冲效果较好)。
3 、用清水冲洗。
4 、用干空气吹干或用脱水油除水。
5 、装好进出油管
8、清洗水气分离器
螺杆空压机水气分离器的结构类似油气罐,进气口靠壁设计,固型成离心力,由于水和气的重量因素,因此可以有效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份。
水气分离器的清洗:拆开水气分离器盖,即可用清洗剂侵泡清洗。
9、校正所有参数
以上部件全部清洗完并晾干后开始安装到空压机,所有部件安装到空压机后应再次检查有无疏漏并清理安装时所使用过的工具等物品。
空压机的运行参数可按以下数据调整:
1、 螺杆空压机开机前的准备:
1.1皮带(联轴器)校正:如空压机是采用皮带传动,则皮带的松紧度应为10~20毫米之间.如空压机是联轴器传动,安装好后应手盘动电机及主机并查看联轴器转动时的平衡度。螺杆空压机联轴器基本都采用弹性联轴器,固平衡度偏差不大时可忽略。
1.2螺杆空压机主机转向校正:如在保养过程中拆除过主电源,电源接回后应注意电机的正反转,电机的转向应根据主机的转向,主机的正确转向请查看标示在主机上的转向图标.
校正方法:交换三相电中的任意两条电源线即可。
2、加载、卸载、比例值效正:设置该三种参数时,应首先确定卸载值,卸载值应根据空压机的额定压力和用气端所需的压力结合确定,确定好卸载值后,再设定加载值,两者的压差应为0.1~0.2Mpa之间,设置好卸载和加载值后,最后设定比例值,比例值应设在卸载值与加载值中间,螺杆空压机举例说明:如某工厂需要空压机的供气压力0.8Mpa,并且供气要求相对稳定,则应如下设置三种参数:卸载压力设定0.8Mpa,加载压力设定0.65Mpa,比例控制压力设定0.73~0.75Mpa之间。
螺杆空压机校正方法:在微电脑控制器中设置该参数(如空压机的控制采用按扭控制的,则加载与卸载参数应从压力开关调节,比例值应在减荷阀上的比例阀的调节螺母处调节该值)。
3、机组内压效正:机组内压应在0.2~0.45Mpa之间。
校正方法:该压力值应在机组卸载运行时进行,值的大小在最小压力阀的调节螺母上调节,为了方便读取所调定的值,应在最小压力阀之前取压力检测点并安装压力表(部分微电脑控制器有内压参数显示功能,如没有该功能的应在最小压力阀之前装设压力表)。
4、高温保护值效正:螺杆式空压机正常工作时,其温度应在65~98℃之间。温度过高保护的自动停机温度不得超过105℃。
校正方法:在控制器中调节高温自动停机温度值。
㈣ 咳嗽,有痰,不发热,用过左氧氟沙星,头袍,林可霉素都不见效果。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病程持续半月左右
支气管炎是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由细菌、病毒感染和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的气管和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全身症状如发烧、头痛明显时应适当休息,多饮水,以利退烧、排泄毒物,同时应注意保暖。细菌感染,应适当加抗菌药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酸过咸,有过敏史者,忌食海腥发物及致敏性食物。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忌烟戒酒,避免烟尘、异味及油烟等理化因素刺激。预防感冒,加强耐寒锻炼,缓解期要注意劳逸适度,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㈤ 成都多孔陶瓷膜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这个的话一般来说成都这边还是非常多的,特别是火车北站那边。
㈥ 用疏水层析法分离一种蛋白质类药物的具体步骤
超滤是一种具有分子水平的薄膜过滤手段,超滤膜作为分离介质,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推动力,将不同分子量的溶质进行选择性分离。超滤过程一般是在常温低压下进行的,对分离热敏性、保味性和易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最为适用。在生物合成药物中主要用于大分子物质的分级分离和脱盐浓缩,小分子物质的纯化,医药生化制剂的去热原处理等。
1除热原
制剂中去除热原一般是利用活性碳反复吸附,该方法劳动强度大、损耗大、得率低。超滤去除热原的原理是使用小于热原分子量的超滤膜拦截热原,该方法已经得到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认证,具有劳动强度小、产品得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上海第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卷式超滤器小装置,以截留分子量2万的膜进行了硫酸(双氢)链霉素药除热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滤法代替传统的活性炭吸附热原,对于硫酸(双氢)链霉素生产是可行的。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采用截留分子量1万的磺化聚醚砜膜(SPES),进行黄芪注射液的除热原超滤,再经活性炭吸附,使产品热原合格率从原来的经常波动到目前的100%合格。上海天厨味精厂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SPES超滤膜,对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溶液除热原,通过鲎试剂法测试结果,结果均为阴性。
由于药液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总甙类等),其分子量都在1000以下。故对制药制剂尤其是注射剂使用超滤除热原是最适合的。空军北京医院药局用超滤法制备了复方丹参、茵栀花、生脉3种复方中草药注射液,所得超滤产品澄清度好,放置3个月后,无沉淀出现。用化学分析法对注射液中的鞣质、蛋白质、淀粉等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超滤过的产品中,上述杂质的含量均低于卫生标准,除杂质的效果很好。实验证明,经超滤处理后的去热原注射液并不会使原方有效成分损失。如复方丹参超滤品测得的281nm光密度值较高,薄层层析检测出有原儿茶醛斑点,可见的斑点及其荧光点多且清晰。张英辉采用超滤法去除人参皂苷热原,结果发现:超滤法可有效的去除热原,又可有效的减少人参总皂苷的损失,该法简便、可靠、效果好,可用于去除人参皂苷热原。
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对比了活性碳和超滤两种工艺,发现对清开灵注射液除热原,两种工艺均可行,但超滤法得到产品中:黄岑甙的含量高,产品颜色浅,微粒数量明显少。利用超滤膜过滤川参通注射液、冠舒注射液、松梅乐注射液及大输液中的热原,实验表明,药液通过超滤后,热原的截除率获得满意的结果,达到药典的规定,去除热原是可靠的。超滤不但可去除热原,还能去除大于膜孔的高分子物质,提高注射液的澄明度和稳定性,而且超滤膜孔径越小,脱色作用越明显。
2小分子精制
对于抗生素类的小分子物质,其传统的生产过程,要经过过滤、萃取、浓缩、结晶等工艺,存在过程冗长、收率低、能耗大等缺点,而且在精制过程中有微量大分子杂质残留,如蛋白质、核酸、多醣等,这些杂质可能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利用超滤膜可以除去大分子杂质,简化操作工艺。
青霉素是一种热敏性物质,其活性单位受环境影响较大,温度稍高或者处理时间延长均会导致活性单位降解。因此青霉素精制要求在15℃以下快速完成。目前青霉素精制过程中,需要加入十五烷基溴化吡啶作为破乳剂,而该破乳剂毒性大、价格昂贵,采用超滤工艺去除发酵副产品和残留物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质,无需加入破乳剂,而且过程简单快捷。
超滤系统已应用于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利福霉素等抗生素的过滤生产。美国Merck公司利用截留分子量为2.4万的超滤膜过滤头霉素发酵液,收率比铺有助滤剂层的鼓式真空过滤机高出2%,达到98%,材料费用降低2/3,设备投资费用减少20%。另外利用超滤膜可有效地对头孢菌素C发酵液进行加工处理,而不使膜堵塞或结垢,提高回收率,使得浓缩液中头孢菌素C的浓度比原发酵液中的更高。韩少抑等利用超滤膜提纯螺旋霉素,发现:截留分子量为5000的芳香聚酰胺超滤膜能去除蛋白等大分子杂质,起到纳滤预处理作用。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成分,在医学和营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维生素C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莱式法和两步发酵法。其中两步发酵法是我国科技人员首创的生产工艺,此工艺工程中常采用加热沉淀法去除杂质,既耗能又造成有效成分古龙酸损失,收率也低。采用超滤膜系统代替加热沉淀法去除发酵液中残留的菌丝体、蛋白质和悬浮微粒等杂质,省去了预处理、加热、离心等工序,既节约了能耗又提高了古龙酸的收率。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大多不超过1000,而无效成分如淀粉、多糖、蛋白质、树脂等杂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在5万以上。因此,用截留分子量适宜的超滤膜能够很容易地将两者分开。与传统的化学分离方法相比较,膜分离的方法不仅效率高、操作简便,而且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所以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采用。
3大分子精制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大分子类药物数量急剧增加,由于该类产品具有热不稳定性,超滤的低温快速过滤特性成为该类物质精制的重要方法。
利用截留分子量为2万PS管式超滤膜系统浓缩植酸酶发酵液的实验显示,植酸酶的浓缩倍数可以达到6.53倍,浓缩收率为99.69%,截留率为99.93%。
利用PAN超滤膜从藏牦牛血中分离纯化凝血酶的实验显示,所得凝血酶平均比活为38.24IU/mg,比传统方法所得比活提高2倍。
利用超滤膜从猪血中纯化SOD的方法有三个优点:①除去大量的小分子杂质;②浓缩SOD可节省随后使SOD沉淀所需的溶剂;③能大大提高后续热变性纯化的效果,SOD总回收率达62%,比活性达5000U/mg。
在丙种球蛋白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将超滤技术用于蛋白质的脱醇和浓缩。
将超滤技术用于人血白蛋白浓缩和脱醇。
采用超滤法浓缩分离免疫初乳中的抗体,以上这些应用都取得了良好浓缩效果。
用超滤法把高分子多糖类化合物单独分离出来,制备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药物,使中药不同分子量组分用于不同的治疗目的,达到药物的综合利用,是膜分离的重要功能。
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万的PS超滤膜替代醇沉法处理板蓝根水提液,实现了高效、节能。
利用CA超滤膜浓缩银耳浸提液,其产品收率较常规浓缩方法提高了22.4%,同时缩短了浓缩时间。
采用超滤一渗滤法,改进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用超滤法代替透析法去除海洋真菌多糖提取液中的小分子杂质,结果表明超滤法所得产品的得率和多糖含量都高于透析对照组,另外多糖中的色素大部分会被超滤膜吸附,这对提高粗品多糖含量是有利的。
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有效提取六味地黄汤活性多糖,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
4膜蒸馏
膜蒸馏是利用疏水性微孔膜将两种温度不同的水溶液分隔开,在膜两侧水蒸气压力差的作用下,热侧的水蒸气通过膜孔进入冷侧,在冷侧冷凝下来。膜蒸馏与常规蒸馏中的蒸发-传送-冷凝过程相同。两者都以气-液平衡为基础,都需要蒸发潜热以实现相变。相对于常规分离过程,其优点是:①理论上100%分离离子、大分子、胶体、细胞及其他不挥发性物质;②操作温度比传统蒸馏过程低;③操作压力比过程低;④对膜的机械性能要求低;⑤适于特种物质分离,而且可以分离极高浓度的物质,甚至可以产生结晶;⑥高效。将膜蒸馏用于热敏性物质的浓缩,能很好地发挥其低温浓缩的特性。青霉素作为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已有50年历史,一般采用溶媒萃取法提取,但提取过程复杂。利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浓缩青霉素水溶液,浓缩过程比较稳定。益母草和赤芍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水苏碱和芍药苷是两者指标性成分,皆为水溶性,沸点比水高。将真空膜蒸馏法用于益母草与赤芍提取液的浓缩是可行的,具有效率高、耗能少、操作方便的优点,且有效成分的截留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