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中水回用与排污口论证

中水回用与排污口论证

发布时间:2025-08-04 00:02:55

⑴ 工厂生产废水不外排需要设置排污口吗

当然需要了。就算工厂有中水回用设施,也有设备整修或者出故障的时候,总得有应急的外排出口呀,否则出故障了后果很严重的。所以必须会有外排污口。

⑵ 如何控制林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功能区排污量

■严控用水总量
□超标暂停审批
《意见》要求,强化水资源统一规划、调度和配置,制定完善全省现代水网建设总体规划和区域水网建设规划,依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水资源调配骨干工程,加快规划建设以蓄水、调水、输水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工程为重点,兼具供水、防洪、生态功能的现代水网体系,有效提升水资源配置效能。县级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辖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区域外调入水和污水处理再生水、淡化海水等各类水资源的统一调度配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凡需要取水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
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从严控制新增取水审批,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这一区域内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这一区域内建设项目新增取水。新增取水建设项目在建成竣工并试运行期满后,必须由取水审批机关对取水水源、取水设施、计量设施、节水设施、退水水量水质和去向以及对占用的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的补偿落实情况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发放取水许可证。
建立水行政许可稽查制度,依法加强取水许可审批的后续管理,在取水许可有效期内,取水法人、取水标的等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并重新核发取水许可证;对取水许可有效期满申请延续的,要严格按照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及用水定额标准重新核定其取水水源和许可水量,重新核发取水许可证。
■实行计划管理
□全面提高效率
《意见》提出,强化用水计划管理。要对所有自备水源的取用水户和由公共管网供水的用水单位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严格监督用水计划执行,促进用水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在上级下达的区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标内,依据取用水户以往年份实际用水量、下一年度用水计划申请、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水平衡测试结果等,制定下达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类取用水户的年度取用水计划。工业和服务业取用水计划按年度制定,按月分解下达,按季度进行考核,对超计划(定额)取用水的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
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用水产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工业节水技术改造,组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取排水规范化整治,推广园区串联用水和企业中水回用、废污水“零排放”等节水技术。积极开展城市生活和服务业节水,逐步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施及产品,大力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并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再生水、中水、雨水、矿坑水、微咸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同时,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建立健全城乡节约用水统一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制订节水措施方案,保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完善水功能区监督
□建立控制评价体系
《意见》强调,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纳污总量控制评价体系,健全重要水功能区纳污预警管理机制。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审查制度。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批准新建入河排污口,对已设置排污口的,由所在地县级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入河湖排污口和建设项目新增取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退水水质超出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的,不得审批入河排污口。
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和水系生态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组织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与水质保护无关的生产建设活动。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制定完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备用水源建设。积极推进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湿地的保护。制定各级水系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

⑶ 菏泽市水利局的大事件

治淮60年来,菏泽市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挖治理河道,加强涝洼地治理,初步建成防汛排涝、抗旱灌溉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保障全市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时,菏泽地区水系紊乱,排水能力极弱,内涝灾害频繁。在1952年郓城县十二连洼试办沟洫畦田工程取得较好效果后,相继在全市范围内兴修沟洫畦田,以拦截径流、分割雨水、就地入渗、减少洼地积水。这项工程的兴办,在一般雨型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治涝作用,但是这项工程治涝标准低,遇超标准降雨量时,涝灾仍不能避免。在当时缺乏排水设施条件下,通过对涝洼治理中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使人们认识到,只有以排水为基础,按水系进行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涝灾之苦。为此,从1965至1972年,菏泽市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洪涝分开”的原则进行了大规模水系调整,先后开挖了东鱼河、洙赵新河。东鱼河开挖治理,对降低南阳湖水位,减轻万福河流域洪涝灾害效益非常显著。洙赵新河开挖后,为洙水河、赵王河上游排水打通了出路,减轻了梁济运河的洪水压力。期间,还对万福河、太行堤河和黄河故道的干、支流进行了开挖治理。通过连续几年的水系调整和河道治理,菏泽市境内形成了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太行堤河和黄河故道五个水系,从根本上改变了雨大成内涝、雨小客水淹的历史局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治水工程仍以治涝为主,重点对排水骨干河道进行了支流配套,先后开挖了东鱼河南支、东鱼河北支、胜利河、鄄郓河、郓巨河等较大支流,建成了一大批排涝泵站和控制建筑物,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安全保障。同时相应治理了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45条,50至100平方公里的支流41条,50平方公里以下的排水沟92条,整个菏泽市的排水能力是解放初期的6.5倍。洙赵新河流域遭遇1993年连续特大暴雨后,当年开始又对该流域内的洙赵新河干流和支流进行了清淤治理,同时清淤拓宽了闫潭引黄送水干线,2000年后再度清淤治理东鱼河干支流。进入二十一世纪,菏泽市又大规模对河道和灌区进行了工程配套,实施了东鱼河和洙赵新河二期工程配套,以及六大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04-2006年维修改造市管桥梁370座、县管桥梁500座。
菏泽市先后成立了东鱼河、洙赵新河、闫谭、谢寨引等工程管理处,加强了对市级骨干水利工程的管理。1980年前后,全市水利工作重点由建设转向管理,开展了水利工程查安全、查标准、查效益、定措施、定综合经营、定发展规划的“三查三定”工作,摸清了工程现状,建立了技术档案,加强了经营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2008年对未完成了四个工程管理单位的体制改造,使工程管理处的经费来源由单位自理改为财政拨款。2005年开始实施以队伍建设优秀、工程管理优良、综合经营优化、闸所环境优美、安全运行无事故为内容的“四优一无”闸管所达标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闸管所基层队伍稳定、管理水平提升。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夏季防汛除涝建设会战,加上每年一次的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改善了田间排灌条件。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菏泽市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河道有199条,长3157公里。其中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30条,长949公里;100-300平方公里的河流30条,长832公里;1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支流151条,长1376公里。骨干河道主要有洙赵新河、洙水河、鄄郓河、郓巨河、郓城新河、万福河、东鱼河、东鱼河南支、东鱼河北支等。设计除涝流量1619m3/s,防洪流量3330m3/s,除涝面积达到552万亩。全市现有机井保有量达到13.5万眼,年均引黄河水12亿立方米。目前,菏泽市基本实现了“河河相连,河沟相通”和“旱能浇、涝能排”的防汛抗旱建设目标。
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
治淮60年来,菏泽市平原水库建设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以蓄水发展灌溉为目的,兴修了太行堤水库、浮岗水库等;以向城乡居民和企业供水为目的,兴建了西城水库、临濮沙河水库、南湖水库等。现在菏泽境内有1座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总库容为2.15亿立方米,总兴利库容为2.00亿立方米。
1958年至1960年,菏泽市以引蓄黄河水、发展农业灌溉为目的,利用黄河故道和背河洼地,在曹县兴建了竹节式太行堤水库群,同时兴建了浮岗、智楼、党楼三座附属水库。成武县智楼和党楼水库库容分别为0.4、0.22亿立方米,是利用常年积水的死洼而成,浮岗水库是利用了单县南部咸丰故道和二堤之间的洼碱地而成,库容0.95亿立方米。太行堤水库的南堤利用了高出地平线近10米的故黄河高滩,水库总面积为248平方公里,自上而下由白茅、魏湾、刘同、万楼、土山集、仲堤圈、望鲁集等七个水库串联而成,总库容为9.4亿立方米,各库之间均筑有格堤,格堤之间用连通沟连接,并建有节制闸,以调节水位。1958年建成并蓄水。但由于施工质量差、截渗工程弱、灌区工程不配套,造成水库倒闸塌方、周边土地盐碱化、灌区内涝现象严重,1962年停蓄还耕,库区移民陆续返库定居。随着农业发展抗旱用水的需要,1972年恢复了太行堤三库的小面积蓄水工作,1983年菏泽市开始利用曹县太行堤三库和单县浮岗等水库等进行调蓄。浮岗水库1997年被列入山东省平原水库投资计划,次年开工建设,水库面积19平方公里,总库容1.04亿立方米,总投资9828万元,2000年蓄水运行。
2009年,菏泽对浮岗水库和太行堤三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单县浮岗水库工程总投资941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大坝工程、连库闸工程、泄水洞工程、入库涵洞工程、出库涵洞工程,泵站工程。曹县太行堤水库工程总投资546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围坝工程、引水闸工程、泄洪闸工程、退水闸工程、放水洞工程、排渗泵站工程。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2010年底完工。
为向工业供水,1990年建成了鄄城县临濮沙河水库,水库距菏泽电厂24.8公里,总库容1225万立方米,自建成以来一直向菏泽电厂供水。2008年建成的开发区南湖水库,是东鱼河截污导流扩大治理工程中的一部分,占地1300亩,库容400万立方米,主要向城区工业供水,兼做城市水利风景区。为向城区居民供水,2007年建成了牡丹区西城水库,水库呈不规则八边形,占地3380亩,库容1290万立方米。西城水库较好解决了菏泽城生产生活供水不足、饮用水水质差的问题。2009年5日,省水利厅厅长杜昌文调研菏泽水利工作时指出,要利用平原水库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随后在6月召开的全市饮水安全暨防汛除涝工程建设现场会上,对饮水安全工作提出了“四个转变”,即工作目标上由喝“方便水”转变为喝“安全水”,水源选择上由地下水转变为地表水,规划思路上由行政区划为主转变为供水区域为主,工作重心上由进度质量并重转变为质量优先兼顾进度。地表水源主要就是利用平原水库引黄黄河水。
近年来,菏泽市平原水库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了浮岗水库、太行堤水库、界牌水库、鸭子圈水库、西城水库、临濮沙河水库、南湖水库等;正在建设的大野水库、文亭湖水库、坝头水库即将完工。今后再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达到每县至少有一个平原水库,并逐步把所有水库逐步串联起来,进一步提高全市水资源保障能力。 治淮60年来,菏泽市水土保持事业跨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累积投资889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8.34平方公里。
菏泽市地处黄泛平原,由于受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影响,致使风沙区面积大,微地貌复杂,岗坡洼相间,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境内水土流失有风蚀和水蚀两种,并以风蚀为主。风蚀一般在2-5月份最为严重,其次是11月至次年的1月,水蚀一般在6-9月份为最强。另外,随着生产建设、资源开发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菏泽市水土流失重点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东沟、临濮沙河、郓城新河,以及东明县境内因黄河决口遗留下的三条沙带。1984年菏泽地区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各县也相继设立了水土保持办公室。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得到规范和加强,全市共有监督执法队伍280人,累计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360次,查处违法案件50多起,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1995年出台了《菏泽地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随后各县(市)政府相继颁发了《水土保持法》的实施办法,全市风沙区重点乡镇,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重点治理片内的行政村也都制订了水土保持村规民约。
60年来,菏泽市为全面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实行集中、连续、综合治理。以治沙改土为中心,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把治理水土流失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菏泽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8.34平方公里。其中,共建基本农田114696公顷、水保林43814.1公顷、农田林网28239公顷,种草1104公顷,建成小型蓄水保土工程921座,落实治理成果管护面积62367.5公顷,完成土石方2755.78万方,总投资8896万元。全市涌现出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示范工程。如巨野太平、定陶陈集、郓城西沙河、曹县邵庄、单县高韦庄、鄄城张楼风沙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凡是经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地区,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治理区林木覆盖率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加蓄水保水量460万立方米,保土量35.7万吨,年可增加粮食产量746.7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1482.3万元。
近几年来,菏泽市水利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指导,以保护水土资源为中心,以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示范小流域为目标,在继续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目前,新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885公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筑路、采矿、房地产、取土等,对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的破坏加剧,造成了水土流失。菏泽市水利局主动与项目业主联系,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向项目单位积极宣传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及履行水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深入一线,调查取证,建立项目档案,积极为市县招商引资项目补编了水保方案。通过加大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使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执行工作得到了有效实施。全市共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800余万元。今后,菏泽市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实施,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治淮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菏泽市水资源管理事业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着力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绩。
菏泽市可利用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黄河客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6毫米,每年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6.21亿立方米、地下水16.7亿立方米,当地人均水资源量243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198立方米。自1965年以来每年平均引黄河水12.78亿立方米。
菏泽市出台了《菏泽市地表水源地保护办法》、《菏泽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强化了水资源管理职能,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力量,提升了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通过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增强群众惜水节水意识,营造节水社会氛围,使节约用水工作深入人心。大力推广普及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积极引导农民摒弃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着力发展喷灌、微灌以及小白龙等节水灌溉方法。在城市新建小区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加强工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落实的监管,严格审查新上项目“节水”三同时,把节水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006年以来全市万元GDP取水量连续每年下降幅度都在9%以上。
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保护立法,严格落实各项水资源保护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细化水源地保护各项措施,落实水源地保护责任,对省划定的8个地表水一级水功能区和14个二级水功能区进行严格分类管理,开展了全市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对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进行经常性化验检查,加强河道取水口、排污口的巡查工作。2008年开展了大规模封闭自备井和严查违法打井的活动,出台《菏泽市地温空调用水管理办法》,推进地热井开采、低温空调用水的规范化管理。
2001年菏泽市各县区相继挂牌成立水务局。2007年开始着手谋划推进城乡水务统筹工作,编制了《关于加快实施城乡水务统筹示范工程的调查报告》、《菏泽市水务统筹示范工程规划方案》等文件,2008年12月25日,菏泽市委召开常委会确定启动实施市级水务统筹改革工作。将原隶属于市建设局的市自来水公司、西城引黄供水水库、污水处理厂、节水办,原隶属于市市政局的城市防汛、排水所、赵王河公园管理办公室、环城公园管理办公室等机构、职能、资产和人员全部划转市水利局。菏泽市市级城乡水务统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务一体化管理框架基本形成。
积极开展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加强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编制完成《菏泽市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等水资源规划,为全市水资源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凡是新上项目需用水的,必须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依法办理取水许可,2009年全市统一换发了新版取水许可证;2007年开始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建成了以用水大户为主的水量监测系统、以市管河道节制闸为监测点的地表水监测体系、以城区地下水监测为主的地下水位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了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规范自备井用户的管理,对全市所有自备井进行了登记,对取水井拍照存档,为加强取用水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按照省政府135号的要求,我市积极推进水资源费的征管工作,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征管秩序明显得到规范,征收数额逐年上升,全市水资源费征收总额已由2003年的不足400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1400多万元。 菏泽治淮6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人定胜天”思维方式到“尊重自然、维护生态”治水理念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菏泽治淮坚持人水和谐目标,形成了以生态河道为线,以水利风景区为点,以水生态价值为魂的生态水利发展框架,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加快生态河道治理。在基本完成骨干河道清淤治理的基础上,实施堤防全线绿化美化,构筑了1000公里的生态长廊。严格河道排污口审批管理,加强22个水功能区管理,坚持对3条河流断面水质进行经常性监测,努力促进水质改善。对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进行扩大治理,调蓄能力由400万方增至800万方。
加强水资源生态性开发。出台《菏泽地表水源地保护办法》,对重点水库、河道和城市供水水源地实施严格保护。确立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饮水安全思路,加快水库功能置换,规划新建10座平原水库,积极构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有效涵养地下水源,关闭菏泽城区自备井210眼,地下水超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实行集中、连续、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8.34平方公里。其中,共建基本农田114696公顷、水保林43814.1公顷、农田林网28239公顷,种草1104公顷。治理区年平均增加蓄水保水量460万立方米,保土量35.7万吨。
加强水体生态性治理。菏泽市区现有污水管网130公里,覆盖率为30%;建成和在建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9万吨,污水处理率为85%。年均为赵王河公园和环城公园补水换水近1亿立方米,加强公园水体日常物业化保洁管理,在赵王河公园投放260万尾鱼苗,水体生态系统结构逐步建立。
加强水工程的生态性建设。力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中,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建设的有机结合。正在实施的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不仅是拦蓄部分县区下泄中水、加强中水回用的公益性工程,还将是横贯菏泽城区南部的独特景观带。工程完工后,将建成长达15.1公里的生态水域,河面宽度190米,水域面积约5350亩,构筑成菏泽城南一条碧绿的飘带。
加快水利风景区建设步伐。全市已形成11处水利风景区。赵王河公园全长8公里,总面积为3046亩,其中水面面积1457亩,从南至北分为城市公园、文化休闲绿地、多样性主题公园、湿地生态保护及旅游区4个景观区,已成为菏泽市区最具现代气息、地方特色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景观带。依托原护城河建设的环城公园周长6公里,包含一条环城水带、两个文化聚落、三处广场、十大公园景点和众多的休闲绿地,规划总面积1950亩,其中水面面积830亩,形成树木繁茂、绿草茵茵、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园,有效改善了菏泽老城区生态环境。

⑷ 海南省水务厅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水务厅内设11个处级职能机构和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个挂靠机构:(一)办公室(机关党委、机关工会、老干部工作处)。负责会议组织、电子政务、信息综合、文处理、文书档案管理和机要保密工作;负责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工作;负责厅机关党委、工会、妇女、共青团、老干部服务、计划生育和信访工作;制定和实施机关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水务系统职工教育、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厅机关后勤保障工作。财务管理职能按有关规定执行。(二)政策法规处。组织起草水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和审核有关文件和报告,承办人大、政协议案提案;承办有关水行政复议、水行政处罚听证、案件受理和行政诉讼工作;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水法律、法规、规章,负责普法教育工作;指导全省水行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协调处理水事纠纷;指导全省水行政监察和执法队伍建设。(三)监察审计处。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纪律检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规定对水务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四)规划计划处。拟定全省水务发展规划、计划;编制、审查水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研究提出有关水务的价格等经济调节意见,拟定水务行业的经济调节措施,指导全省水利经济工作;编制本部门经费预算,负责水务专项资金、.水务综合统计工作;指导、协调本省水务科学技术工作。(五)安全监督处。承担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全省水务行业工程质量及运行安全工作的指导监督;组织实施对水库、水电站大坝等水利工程的监督检查,组织参与重大水务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调查和处理水务工程安全生产的违规违法事件;协调跨市县水事纠纷;指导水行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六)水资源水土保持处。承担全省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组织重要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和防洪论证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等规费征收制度;监测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组织制定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提出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负责江河、湖泊、水库等新建、改建和扩大排污口的审查工作,协助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发布全省水资源公报;指导全省水文工作和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承担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指导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综合治理;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并监督实施。(七)水库移民处。负责国家水利工程移民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起草地方性移民法规草案和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负责全省水库移民安置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审核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检查、监督其执行情况;负责水库移民人口登记审核工作,安排和管理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负责库区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的组织协调工作,综合协调解决移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对移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移民工作的宣传、信息管理、培训、统计以及信访工作;指导、检查、监督市县水库移民工作。(八)建设与管理处。负责水库及堤防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批、建设管理和竣工验收工作;指导实施水利建设市场准入制度;拟定和监督实施保护河道、水库等水域及岸线、河堤、海堤的规章制度,监督执行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指导水库、江(海)堤、水电站大坝的运行管理;监督指导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江河综合治理及开发利用。(九)农村水利处。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灌区配套工作;负责全省灌区计划用水、农业节水和节水技术推广;参与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核定;组织和指导全省乡镇供水和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城市水务处。负责承担城镇水务的综合管理工作;指导全省城镇供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工作;组织编制城镇供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节约用水的发展规划;审查城镇供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可研、初步设计报告;指导城镇供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审查城镇水务企业的资质;参与城镇供排水与污水处理价格核定工作。(十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制定和完善水务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项目的相关规定、审批程序、工作制度等;负责省水务厅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核、审批、发证工作;负责受理与行政许可和审批有关的政策法规和办件的咨询;负责省政务中心与厅机关的工作衔接;完成省政务中心和厅交办的其它工作事项。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挥、管理全省防汛、防风、防旱工作。对重要江河和水利工程实施防汛统一调度;指导、协调人工增雨和抗旱服务工作;拟定并监督实施主要江河和大中型水库防洪调度方案;负责汛期防汛值班;指导编制江河、水库和城市防洪预案;组织水利工程安全检查工作;指导制定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组织指导防灾救灾、防洪抢险工作;负责防汛防风防旱物资储备、管理、应急调度;负责防洪应急项目计划编制并监督实施;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水毁工程修复;负责防汛防风防旱指挥系统工程和通信、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风、水、旱灾情统计、灾情信息发布和通报。

阅读全文

与中水回用与排污口论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环氧树脂地坪卫生间 浏览:131
药典纯水的电阻率一般为多少 浏览:950
马自达6用什么牌机油滤芯 浏览:876
收购新西兰污水处理公司 浏览:761
植物细胞半透膜是什么 浏览:393
树脂材料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 浏览:368
奶茶店换滤芯多少钱 浏览:262
酸碱废水中和处理的是什么污染物 浏览:256
污水脱水筛多少钱 浏览:854
ro膜75和100的能通用吗 浏览:168
500g软水树脂多少升水 浏览:779
颐静空气净化器不工作怎么回事 浏览:43
纯水杀菌多少钱 浏览:771
地下污水提升泵用电量大 浏览:14
污水中有什么杂质 浏览:558
比超滤膜好的滤芯是什么 浏览:765
树脂滤芯英文介绍 浏览:68
污水处理才运营资质 浏览:171
电池废水滴到鞋子上怎么清洗 浏览:918
合邦ro反渗透净水机多少钱 浏览: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