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大蒜片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利用

大蒜片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利用

发布时间:2025-05-26 17:29:56

1. 大蒜如何深加工

做法介绍:
一、大蒜粉:

1. 生产工艺流程。

成熟蒜瓣→去皮→分选→清洗→脱臭→切片→烫漂→冷水漂洗冷却→沥干→低
温干燥→粉碎→过筛→包装→成品入库。

2.工艺操作要点。

(1)优质大蒜用大落地脱皮机或化学方法脱去大蒜的外衣及内衣,然后分选
并清洗干净,再用0.02-0.05%ZS-3脱臭剂浸泡脱臭,即保留大蒜一切有效成分,包
括辛辣味,仅仅脱去了大蒜的特有臭味。

(2)将脱臭的大蒜切成厚薄均匀的落地片,再在95℃-98℃的热水中漂水1-3
分钟,然后迅速在冷水中清洗2-3遍,用离心机脱水、沥干。

(3)将沥干、脱水的蒜片置于低温干燥设备中,温度在60℃以下恒温5-6小时
,至含水量低于5%左右。

(4)干燥后蒜片,筛选除杂,用粉碎机粉碎成粉,再用80-100目筛过筛,然
后按特级、1级、2级质量分开,色泽为白色或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蒜香味浓郁
,含水率5%以下,采用铝箔或复合薄膜袋包装,也可瓶装。

二、大蒜泥:

1.生产工艺流程。

成熟大蒜蒜瓣→去皮→脱臭→磨碎→糊浆→混合配料→成品

成熟大蒜蒜瓣→打碎→调PH→过滤→沉淀物→混合配料→成品

成熟大蒜蒜瓣→打碎→调PH→过滤→残渣→混合配料→成品

2.操作要点。

(1)同大蒜粉前期处理。

(2)打碎处理。打碎时或打碎后,加入保护剂及稳定剂、维生素B1,并用柠
檬酸将PH值调整至4.0-4.5。

(3)过滤处理。将打碎后的蒜浆榨汁并分离出残渣和汁液,再用离心机将汁
液分离为沉淀物和上清液,得沉淀物。

(4)混合配料:将上述得到的残渣、沉淀物及蒜浆混合,并加入盐、味精等
调料,即得香味纯正的蒜泥。

三、蒜汁保健饮料:

1.配方:大蒜、山楂、红枣、蜂蜜、纯净水等。

2.生产工艺流程:大蒜汁→加入红枣、山楂提取汁→加入蜂蜜、纯净水等调料
→上述成分分别按配主量将各成分混合搅拌→装瓶杀菌→成品。

3.工作操作要点

(1)同大蒜粉前期处理。

(2)将脱臭后的大落地与3倍重量的水一起加热3-5分钟,制粉成浆,10d后用
1200转/分、200目滤布的离心机分离出蒜,最后用硅藻土过滤机精滤一次。

(3)将蒜素液打入配料罐,加入白糖、蜂蜜、柠檬酸、稳定剂等进行调配均
匀。

(4)鲜山楂萃取汁,用白砂糖75份,加水25份,配制成75%的砂糖液,然后再
将砂糖液1000份,用75%乙醇相混合,作为萃取液,取鲜楂1000份配制上述萃液,
加热、沉淀、过滤,即为半成品山楂汁。

(5)用同样的方法制取鲜枣汁的萃取液。

(6)分别按配方量将各成分混合搅拌,溶混均匀。

(7)配制成酸甜适度,浓淡各异,无臭蒜汁保健饮料,装瓶杀菌,成品。

四、蒜素酒:

1.生产工艺流程。

成熟蒜瓣→脱皮→分选→清洗→脱臭→清洗→粉碎→浸提→离心取汁→过滤→
调配→装瓶→成品。

2.工艺操作要点。

(1)蒜素酒的前期工艺同大蒜粉。

(2)将大落地粉碎后,加入2倍90%以上的食用酒精浸提15d,后用1200转/分
,200目滤布的离心机分离出蒜素酒的半成品,最后用硅藻土过滤和精滤一次。

(3)将蒜素酒打入配料罐,加入配料调配均匀。

(4)调配好的蒜素酒装瓶、包装、成品出厂。

五、大蒜油:

1.生产工艺流程。

成熟大蒜蒜瓣→去皮脱臭粉碎→装槽→浸泡→蒸馏→冷凝→分离→精制→成品


2.工艺操作要点。

(1)大蒜前期处理同大蒜粉。

(2)经脱臭后的大蒜用胶体磨粉碎后,加入2倍大蒜重的水,注入发酵罐中,
在55℃条件下浸泡3小时。

(3)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蒸馏,蒸泡量以120公斤/小时为宜,馏出物
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到粗油,蒸馏时间控制在20小时之内为宜,蒸馏时冷却器的
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在40℃以下。

将粗油进行精制,出油率可达0.4-0.5%,且可达到出口质量标准。

2. 求翻译 污水处理 酌情加分

生物转盘处理系统(小试试验装置)
生物转盘装置图如图3所示。反应池容积为5.19L,等分为四个区域,32个聚乙烯转盘安装在水平轴上由变速电动机带动旋转。每个区域安装8个直径为14厘米的转盘,每个聚乙烯转盘提供的微生物生长面积为0.95m2,转盘一半浸没在水下。转盘转速为4rmp。生物转盘系统之后是一个5L的沉淀池。预处理水不断进入生物转盘系统,其生物单元的水力负荷为0.03m3/m2d。平均有机负荷为0,63gBOD/m2d。

厌氧处理系统
试验在1.7L有机玻璃制成的实验室规模的UASB反应器中进行,其有效反应容积为1.5L,如图4所示。反应器污泥为11.5gVSS/L,接种自邻近的厌氧污泥处理厂。反应器中设置固气分离器。该反应器以8小时和6小时两种水力停留时间连续处理经预处理的污水。

结果与讨论
生产工艺
图5介绍了香料生产的主要流程。香料制作包括各种粉末或液体原料,如番茄,洋葱,辣椒,大蒜柠檬油,橙油,糖和盐等。香料制作有四个过程,磨成晶粒的原料经蒸汽处理形成熔融脂肪材料,然后根据一定的比例与气体成分混合并在配送前进行产品包装。液态香料仅包括两个步骤,根据规定将原料混合,然后包装配送。生产过程中,明确规定清洁各个生产过程的容器。水用于清洁容器并将污染物排入污水系统。一般工艺过程的清洗是污水的又一来源。因此,处理需要在排水管末端进行。

辛苦翻译的哦 希望你喜欢

3. 求 鲁办发 2009 32号 文件

你连个邮箱都没,怎么给你这个文件啊,文件我宿舍电脑有,你留下Q,晚上发你。

4. 什么是微电解

1、什么是微电微电解就是利用铁元素和碳元素自发产生的微弱电流分解废水中污染物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当紧密接触的铁和碳浸泡在废水溶液中的时候,会自动在铁原子和碳原子之间产生一种微弱的分子内部电流,这种微电流分解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就叫微电解.
2、微电解原理:当将填料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由于Fe和C之间存在1.2V的电极电位差,因而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阳极反应生成大量的Fe2+进入废水,进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剂.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H]和[O],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物尤其是印染废水的色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度.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
3、优点: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不需要消耗电力资源,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稳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可以通过还原除重金属,也可以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挂膜.
4、处理后碳去哪里了:在填料中碳不是以大颗粒形式存在,而是以非常细小的形式存在,反应中随着铁的消耗碳也在不断的脱落,脱落后的细小碳粒会吸附着污染物质进入沉淀池经絮凝沉淀.
5、为什么不需要更换填料:铁和碳是同时消耗的,填料中铁和碳的比例永远不会改变,因此填料的消耗只是量的改变,而不是质变.所以随着填料的消耗只需要添加新填料就可以了.
6、强度问题:经过1050度以上的高温烧结使得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的物理强度可达到1000Kg/CM2,足以承受20m水柱压力.因此填充在微电解塔中安全可靠.
7、为什么不板结:传统填料的板结现象是因为铁颗粒没有被碳颗粒分散均匀的缘故,铁颗粒之间容易生锈板结.而新型微电解填料经过特殊的高温烧结工艺使得本填料中的铁和碳以铁碳包容构架的形式存在,铁骨架与碳链相互交叉,这种交叉性使得铁颗粒被碳颗粒均匀的分散了,因此不会板结.
8、物理结构:多孔构架式结构,大小1cm*3cm,比表面积1.2m2/g,比重1.1吨/m3.
9、处理效果:一般反应只需要30—60min,cod去除率50%--75%,氨氮去除率40%左右,运行稳定.
10、使用成本:每方水的处理成本约0.4-0.6元.
11、填料概述:新型催化活性微电解填料—具有高低电位差的金属合金融合催化剂并采用高温微孔活化技术生产而成,具有铁碳一体化、融合催化剂、微孔构架式合金结构、比表面积大、活性强、电流密度大、作用效率高等特点.作用于废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可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
12、 适用废水种类:特别针对有机物浓度大、毒性高、色度高、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药、农药、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5. 冬菜及咸菜盐渍废水怎么处理

盐腌制品的生产用盐量较多,必须先将原料脱水至半干态,然后盐腌、拌料、后熟。产品具有鲜、香、脆嫩、回味返甜的特点。原料有榨菜、大头菜,萝卜、冬菜、雪里红、芽菜等等。其中有些制品也有乳酸发酵过程,如冬果、雪里红等。 1、冬菜 冬菜有四川冬菜和北京冬菜之分。四川冬菜以叶用芥菜为原料,而北京冬菜则以大白菜为原料,在制作工艺上略有区别。 北京冬菜又称京冬菜色泽褐黄,有冬菜特殊之香气,味鲜,咸淡适口,质柔,水分在60%以下。 将原料白菜去帮、摘叶,清洗后甩去浮水,切成(2.5——3.0)厘米X(1.5——2.0)厘米的菜块,摊晒在苇席上,使其自然晾干,当菜失水50%——80%即每100公斤鲜菜晒得菜坯20——50公斤时为止,此期菜坯以手握时有潮湿感,却无水流出。 每100公斤菜坯加精盐3.0——3.5公斤,加时留出封口盐将盐揉搓在菜坯上,再加为菜坯重5%——10%的蒜泥(最好选红皮大蒜,把蒜泡在水中1——2小时以利于剥皮。将去皮蒜瓣洗净,放在绞肉机内绞碎成泥),掺揉到菜块中,拌和均匀。拌好的料及时装入坛,边装边捣实,装满为止。用余下的细盐封口,以防腐败。在坛口用塑料膜封严,再在外边用草合泥,封死坛口,以防透气,以有利乳酸发酵。经过一个冬、春即为成品。也可经一个多月即取用,但不可敞口,以防菜在空气中存放过久而导致霉坏。 北京冬菜产品呈半干态,具有大蒜气味,金黄色。经过乳酸发酵的成品除有成、酸、蒜香外还有酯香,是炒菜的主料,亦可作馄饨、汤面的调料。 四川冬菜的制法与北京冬菜的制法大同小异但是风味不同,主配料中不用大蒜而用辣椒。 2、雪里红 雪里红是我国江南一带的重要腌菜品种,其原料亦为芥菜的一种,有辛辣味。 取叶片肥嫩的雪里红,先置于阳光下曝晒脱水,菜叶及梗由脆变软,然后洗净沥干,再晾晒除去表面水,切细后装坛,每100公斤加盐10——16公斤,坛内要塞紧,尽量少有空气,封口,以利乳酸发酵。也可以将整棵菜曝晒洗净后直接加盖入坛,压紧封口,腌制过程中产生水分浸渍,数月后开坛时香气扑鼻。

6. 沸石的作用

1、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用作石油炼制的催化裂化、氢化裂化和石油的化学异构化、重整、烷基化、歧化。

2、在轻工行业用于造纸、合成橡胶、塑料、树脂、涂料充填剂和素质颜色等。在国防、空间技术、超真空技术、开发能源、电子工业等方面,用作吸附分离剂和干燥剂。

3、在建材工业中,用作水泥水硬性活性掺和料,烧制人工轻骨料,制作轻质高强度板材和砖。在农业上用作土壤改良剂,能起保肥、保水、防止病虫害的作用。

4、在禽畜业中,作饲料(猪、鸡)的添加剂和除臭剂等,可促进牲口成长,提高小鸡成活率。在环境保护方面,用来处理废气、废水,从废水废液中脱除或回收金属离子,脱除废水中放射性污染物。

(6)大蒜片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利用扩展阅读:

性质与稳定性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溶于强碱。属高硅沸石。具有独特的孔结构、高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及耐酸性。

沸石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含水的碱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全世界已发现天然沸石4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斜发沸石、丝光沸石、菱沸石、毛沸石、钙十字沸石、片沸石、浊沸石、辉沸石和方沸石等。

已被大量利用的是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沸石族矿物所属晶系不一,晶体多呈纤维状、毛发状、柱状,少数呈板状或短柱状。

沸石具有离子交换性、吸附分离性、催化性、稳定性、化学反应性、可逆的脱水性、电导性等。沸石主要产于火山岩的裂隙或杏仁体中,与方解石、石髓、石英共生;亦产于火山碎屑沉积岩及温泉沉积中。

7. 请问酸性环境下镀锡大概多长时间二极管的电极镀锡! 谢谢

1酸性镀锡的特点
1、锡的沉积电位较正、镀液电导率较高
标准电极电位:Sn2++2e−=Snφº=-0.140V
而碱性条件下:HSnO−+H2O+2e−=Sn+3OH−φº=-0.79V
镀液中硫酸亚锡与硫酸的质量比又控制在1:3~4之间,故镀液导电性好。生产中槽电压不会大于4V,因而较省电。
2、电极反应极快
在硫酸液中,锡的交换电流密度io达110mA/cm²,比Cu2+、Zn2+大2~3个数量级。即:在无添加剂时,自身阴极极化很小,属电极反应极快的一种金属离子。在加有添加剂能获得光亮镀层时,其镀速仍快。
3、锡离子必须呈二价态
金属锡离子有+2和+4两种价态,Sn2+称为亚锡离子;Sn4+称为正锡离子。但Sn4+一般不以简单离子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有时记为SnⅣ。
在加温的碱性镀锡液中,锡离子要求呈4价;Sn2+使镀锡层发灰暗而不白。为此,生产时常从锡阳极液附近加入适量双氧水,使阳极呈金黄色的半钝化态,以减少生成Sn2+。恰恰相反,在酸性镀锡时,要求锡呈二价态。Sn2+易被氧化为Sn4+。一旦Sn4+成为β−锡酸时,则使锡液浑浊、发白,严重时呈牛奶色。锡液黏度增大,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下降,电导率下降,槽电压升高。镀层灰白无光、脆性加大,焊接性能下降。如何防止Sn2+转化为稳定的四价锡化合物,是工艺的重点与难点。
酸性镀锡现主要用硫酸盐体系与甲磺酸盐体系。前者成本低,应用也更广些。
2锡阳极
2.1锡对Sn2+的稳定作用
假若新配1L硫酸光亮酸性镀锌液,再分成两份于500ml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内放入一根纯锡条,另一则不放;自然放置并观察,会发现:放有锡条的镀液保持清澈不浑的时间会比不放锡条的要长得多。原因是金属锡能将4价锡还原为2价锡,起到稳定镀液作用、减少β−锡酸的产生。
例如文献[1]列有反应:SnCl4+Sn=2SnCl2。
2.2锡阳极是否应加装阳极袋
首先应明确,在无氧化性介质的硫酸盐镀锡液中,钛材会很快被腐蚀,因而不能用钛阳极筐。
锡阳极板是否外套耐酸阳极袋,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可以防止阳极泥渣直接落入镀液中,减少镀层毛刺、粗糙;坏处是几乎失去锡阳极的稳定镀液作用:阳极袋使对流、扩散传质过程受阻,袋内镀液Sn2+浓度较高,锡能起稳定作用;袋外镀液中Sn2+易氧化为Sn4+,易形成有害的β−锡酸。生产中现多数挂镀(只能采用阴极移动,而不能用空气搅拌)将槽作深点而不加阳极袋;滚镀对镀液翻动厉害,有时加阳极袋。
2.3阳极产生的黑色泥渣
2.3.1阳极泥渣为何物
金属锡是柔软的银白色金属,常温下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亚锡化合物中,氧化亚锡为黑色,硫化亚锡为黑棕色,其余亚锡化合物几乎都无色。四价锡的氧化物为白色。SnO与SnO2均不溶于水。可以判定,黑色的阳极泥渣并非金属锡渣而是氧化亚锡SnO。
2.3.2黑色SnO泥渣的产生
在酸性镀锡时,阳极上也有气体产生,其为氧气:
4OH−−4e−→2H2O+O2↑
活性态的氧原子比氧气分子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使锡原子被氧化:Sn+O→SnO
2.3.3阳极泥渣的高化学稳定性
认为将阳极泥渣过滤丢弃太可惜了,文献[1]介绍,锌能将Sn2+和Sn4+完全还原为金属锡:
2Zn+Sn4+=Sn+2Zn2+
设想将SnO黑色阳极泥渣用还原性盐酸溶解,再加上锌粉还原,过滤得到锡粉来回收价高的锡。从工厂酸性镀锡槽底捞取了些阳极污泥,洗涤过滤后放入250ml烧杯中,先加入体积比1:1盐酸,过一段时间后用玻棒搅拌一阵。如此3昼夜后,SnO一点未见溶解。过滤后改用分析纯浓盐酸,同样几天都不溶。可见其化学稳定性很高,将SnO变成SnCl2都不大可能,就谈不上再用锌粉还原了。试验失败。(若将盐酸加热煮沸,则成本很高且不环保。)
2.3.4减少阳极泥渣的产生
阳极泥渣难以回收利用,则只能设法减少其产生。
阳极电流密度JA越大,阳极电流效率越低,析氧越严重,氧化产生SnO泥渣的量越大。为减小JA(以0.5~1.5A/dm²为宜),阳极面积应大些为好。不懂此理者,以为阳极少些消耗就少些,其实反而浪费更大。而且稀稀拉拉的阳极会使阴极电流分布不均匀,均镀能力下降。锡阳极少了,如前所述,镀液稳定性下降。不必担心阳极面积过大后镀液中锡离子浓度会升高,因为在配方硫酸范围内,锡的自溶量微乎其微。
镀液中硫酸过少,阳极活化不良,镀液电导率下降,阳极电流效率下降。硫酸过多,阳极泥渣从板上脱落加快,新的锡表面又很快氧化生成泥渣。
3β−锡酸的形成及其性能
SnO对应的氢氧化物为Sn(OH)2具有两性:与酸作用生成亚锡盐,与OH−作用生成亚锡酸盐,如:
Sn(OH)2+KOH=H2O+KHSnO2
白色的Sn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其对应的氢氧化物有两种:Sn(OH)4即正锡酸,和锡酸H2SnO3,或记为SnO(OH)2。前者失去一分子水则成为后者:Sn(OH)4−H2­O=SnO(OH)2。
Sn(OH)4具两性,主要呈碱性;H2SnO3也具两性,但主要呈酸性。二者与碱反应均生成锡酸盐:
H2SnO3+2KOH=2H2O+K2SnO3与酸反应:H2SnO3+4HCl=SnCl4+3H2O
Sn(OH)4+2KOH=3H2O+K2SnO3Sn(OH)4+4HCl=SnCl4+H2O
4价锡生成的溶于碱及酸的锡酸,称为α−锡酸。
α−锡酸易于聚合为分子量更大的锡酸,如[H2SnO3]5或[(SnO)5(OH)10],即β−锡酸。一般,5分子α−锡酸聚合为1分子β−锡酸:5H2SnO3→(SnO)5(OH)10
液温越高,这种聚合速度越快。若对α−锡酸持续加热煮沸,则会全部聚合为β−锡酸。α−锡酸溶于稀矿酸,β−锡酸则不溶。
在酸性镀锡液中,一旦二价锡离子Sn2+被氧化为4价的Sn4+后,则会先生成α−锡酸。部分α−锡酸被镀液中的硫酸所溶解,另一部分则聚合为β−锡酸。β−锡酸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又不形成固态沉淀物,而是以白色胶性态悬浮于镀液中,直接用溶液过滤机也难以滤除,只能絮凝沉淀后去除。其对镀液与镀层的危害性前已述及。液温越高,聚合生成β−锡酸的速度越快。
在室温下,β−锡酸是逐渐增加的。这从液色的逐渐变化可以表现出来:清澈透明→浑浊但不发白→浅乳白色→深乳白色→牛奶状。
曾设想从絮凝沉淀后的β-锡酸中回收金属锡。查资料后认为步骤太多,不划算,提出来供感兴趣的人参考。步骤为:
a、β−锡酸与浓的盐酸煮沸:生成SnCl4:(SnO)5(OH)10+20HCl=5SnCl4+15H2O;
b、冲稀溶液;
c、加锌粉还原:SnCl4+2Zn=Sn+2ZnCl2;
d、过滤、洗涤得到金属锡粉。
4氯离子对镀液稳定性的破坏作用
搞过酸性镀锡的人都知道,氯离子对镀液十分有害,但未必清楚是如何起坏作用的。简述如下:
Sn2++2Cl−⇆SnCl2(1)
SnCl2+H2O=HCl+Sn(OH)Cl(2)
当有氧存在时:4SnCl2+O2+2H2O=4Sn(OH)Cl+2Cl2(3)
反应3生成的氯并不游离析出,而将Sn2+氧化为Sn4+:Sn2++Cl2=Sn4++2Cl−(4)
这样,反应1~4循环恶性进行,起到2个坏作用:其一、不断将Sn2+转化为Sn4+,为最终形成β−锡酸提供了条件。其二、反应生成碱式氯化亚锡难溶于水,而使镀液浑浊,起到与β−锡酸相类似的坏作用。Cl−还会明显降低本来就嫌小了的过电位,使镀层粗糙而易呈树枝状结晶。
5减少4价锡生成的措施
在酸性条件下,很难找到对金属离子有强配位作用的配位剂,对酸性镀锡也不例外。硫酸盐体系的镀液中,二价锡离子以简单的Sn2+形式存在,很易被氧化为4价态。而一旦Sn4+转化为β−锡酸,则无法再还原为有用的Sn2+,只能设法去除(一般为絮凝沉淀过滤后作为工业废弃物处置)。甲磺酸对Sn2+、Pb2+具一定配位能力,因而镀液稳定较高些,既可镀纯锡,也可镀锡铅合金。但其生产成本高,对电镀加工单价不高的产品,用硫酸盐光亮酸性镀锡,仍处于主导地位。
排开氯离子造成的生成二价锡化合物碱式氯化亚锡也有害这一因素,酸性镀锡时电镀液中的最大液费,就是Sn2+因氧化为Sn4+,最终变为无用且害处很大的β−锡酸而被白白丢弃。因此,如何尽量防止或减少Sn2+被氧化为Sn4+,且在Sn4+转化为白色的β−锡酸之前能将Sn4+还原为Sn2+,就是该工艺的重点了。办法几乎都是在添加剂中加入所谓“稳定剂”。售品添加剂在开缸剂中加入稳定剂较多、主光剂(一般用苄叉丙酮与甲醛)加入量多且开缸剂用量大,而在光亮剂中加入稳定剂很少,甚至不加。
5.1稳定剂概述
文献[2]指出了不少物质对硫酸盐光亮酸性镀液具有稳定作用。例如:
1、酚类物质
有关酸性镀锡的专利很多,但专利上提出的物质是难购到现货的。就目前售品开缸剂中的稳定剂,几乎都含有酚类物质,如间苯三酚、邻苯二酚、甲酚磺酸,等等。
在镀液中,酚类物质具有三个作用:a、具还原性,能将简单Sn4+还原为Sn2+;b、具一定光亮作用,能提高镀层光亮性和整平性;c、能扩大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减少镀层烧焦。
在苯酚类中,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对苯二酚,国外则多用间苯二酚。其原因可能是:与对苯二酚相比,间苯二酚苯环上两个羟基的距离较近,电子云密度较高,更容易失去电子,即具有更强的将Sn4+还原为Sn2+的还原能力。
2、具还原性无机化合物
如周期表中VB族化合物五氧化二钒V2O5、硫酸氧钒VOSO4、钒酸钠NaVO3、五氧化二铌Nb2O5、钽的氯化物。以及三氯化钛TiCl3、硫酸氧锆ZrOSO4、钨酸钠Na2WO4。但这些物质贵且难购,也不宜选虽具还原性,但会产生氯离子的无机化合物。这类物质用得不多。
化学镀镍用还原剂次磷酸钠也能将Sn4+还原为Sn2+,可以考虑采用。
3、有机酸类
具有还原性的有机酸可作为稳定剂。如抗坏血酸、苯酚磺酸、甲酚磺酸、萘酚磺酸、山梨酸钠、硫代苯果酸、酒石酸及其盐类、葡萄糖酸,等。
4、肼类物质
肼类物质还原性强、用量少、如水合肼、硫酸肼。但其腐蚀性较强、有一定毒性,应用不多。
5、其它
有人认为,硫酸亚铁是良好稳定剂(2g/L)。1998年,有人报导,2~2.5g/L氟硼酸钾或10~13ml/L的大蒜提取液,在生产中实践应用5年,证明与售品FS-1专用稳定剂效果相当。从《中国化工产品大全》中可以查到许多“抗氧剂”产品,其中是否有对酸性镀锡效果特别好的可用作稳定剂的,要作大量的试验筛选工作。
在上述稳定剂中特别要讲一下抗坏血酸,其又名维生素C。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有害的氧化自由基。补充抗坏血酸后,因其具有的还原性,能中和氧化自由基,有利于人体健康。在酸性镀锡液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

抗坏血酸分子上有2个羟基在被氧化时,2个氢原子各失去一个电子,起到2个作用:a、将Sn4+还原为Sn2+:Sn4++2e−→Sn2+;b、新生态的氢原子具有极强的还原能力,能消耗液中的氧:4H+O2=2H2O。其去氧作用减少了Sn2+的被氧化。反应生成的“去氢抗坏血酸”在酸性条件下于阴极得到2个负电子,又恢复为抗坏血酸。即其是循环利用的,以带出消耗为主。因此,现有稳定剂中几乎都加有抗坏血酸。它在电镀镍铁合金与锌铁合金中也常用来还原三价铁Fe3+为二价铁Fe2+,以防生成Fe(OH)3沉淀。但其对Fe2+无配位作用,效果不如代号为RC的稳定剂好。最简单的稳定剂,就是产品“SS820”中,只加有一种,即甲基丙烯酸。
5.2保持镀液清澈的措施
5.2.1避免引入氯离子
在酸性镀锡液中,氯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但会使Sn2+氧化为Sn4+,抵消稳定剂的作用,而且直接与Sn2+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沉淀,悬浮于液中,使镀液发浑,只能絮凝沉淀再过滤去除。
在生产中,镀锡前用流动纯水清洗一般是办不到的。但至少应该用硝酸银检验所用地下水是否被Cl-污染。若污染较重,应抽取的深层地下水供镀锡及光亮酸铜作镀前处理后的入槽前的清洗用。经前处理干净后的工件,若清洗水中Cl-含量不重,应先存放在含硫酸10g/L左右的纯水中贮存,一是可使工件处于活化态,有利提高镀层结合力;二是不经清洗直接带稀硫酸入槽,既可补充镀液硫酸带出,又可减少Cl-的带入。
5.2.2保证镀液中有足够量的稳定剂
酸性镀锡液的稳定剂组分中,除抗血酸(有报导,五氧化二钒V2O5具类似作用)可循环利用,多数在还原四价锡为二价锡时,自身也被氧化消耗掉了。为保证镀液中有足够量的稳定剂,可采取以下措施:
1、因开缸剂中稳定剂含量高,因而平时不能只加光亮剂,应配搭加入适量开缸剂。见过一个颇有经验的电镀小老板,采用硫酸盐光亮镀锡工艺滚镀锡,平时补充添加剂,也只补充开缸剂,从来不补充“光亮剂”,其滚镀液使用2年了,也一直清澈不浑浊。其原因就在于此。
霍尔槽试验时,1A搅拌镀3min,若试片高端烧焦区较宽,补加4g/L硫酸亚锡也无明显改善,则补加适量优质开缸剂应有明显改善。其原因是补加了稳定剂中能扩大允许电流密度的酚类物质。
2、加入单独的稳定剂产品
市场上有专门的复配型酸性镀锡稳定剂出售,可择优选用,按使用说明书或实验添加。也可依据前述对稳定剂的介绍,自行组合配制。提供一个参考配方:
酒石酸钾钠120g/L
间苯二酚8g/L
抗坏血酸5g/L
甲酚磺酸3g/L(亦可不加)
次磷酸钠6g/L
聚乙二醇(分子量6000~12000)2g/L(可用0.01g/L适于镀锡的优质聚丙烯酰胺代替)
注意:
①全部用分析纯材料;
②配制时除间苯二酚与抗坏血酸外,用热水溶解、搅拌,若液不清澈(酒石酸及其盐类不太好溶),则试加分析纯硫酸,再搅拌至溶液清亮为止。
③间苯二酚与抗坏血酸见光易变质,要用黑色袋作外包装,在60℃以下时加入搅溶。若配液未用完时,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再套不透光袋。
④若甲酚磺酸不易购,可购混合甲酚加硫酸磺化产生:1体积混合甲酚加热到50~60℃,不断搅拌下加入等体积浓硫酸;于100~110℃保温2h。
⑤其用量由实验确定。
5.2.3及时去除镀液中的悬浮沉淀物
及时,是指镀液显浑浊时,就应当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当镀液已明显泛白,即生成β−锡酸已较多时,才絮凝处理,则已晚了一些:生成物较多、絮凝沉淀后必须翻槽过滤。絮凝剂少加、勤加,镀槽作深一点,则不必每次加入絮凝剂后都要翻槽过滤;而且下部沉淀物较为密实、含水率相对较低。
在讨论Cl-影响时,谈及反应2生成的碱式氯化亚锡也是一种悬浮于镀液中的有害物质。若能及时絮凝沉于槽底,多少有点除氯作用,能减少反应3、4的发生。
宋文超、左正忠等[4]在其研究的酸性镀锡添加中,认为加入聚乙二醇能起到絮凝作用。他们确定的稳定剂组分有(含量保密):聚乙二醇、钒酸盐、次磷酸钠及抗坏血酸。不加稳定剂时5~7天镀液浑浊,加入后静置3个星期才出现轻微浑浊。(显然实验用的是纯水,不含氯。)个人拙见,其稳定剂只考虑了对Sn4+的还原作用,未考虑许多有机酸对Sn2+有一定配位作用,以及大生产中酚类物质有扩大允许阴极电流密度的作用,而未加入。
假若在平时补加用的光亮剂中加入效果好的聚丙烯酰胺少量,也能及时絮凝沉淀β−锡酸与碱式氯化亚锡悬浮物,保持镀液清澈不浑。其成本增加甚微。
顺便提供一个生产实践经验:当酸性镀锡液已发白严重,需加8mg/L处理剂絮凝沉淀长时间,镀液下部沉淀已很多,但上部液仍澄不清时,应改为下述“二步处理法”:先按4ml/L量加入处理剂,沉淀过滤;过滤后的尚浑浊液中再加4ml/L处理剂,搅拌、沉淀过滤。最后,虽加入处理剂的总量一样,但所得镀液的清澈透明度却比“一步法”高得多,即处理效果要好得多。过滤时,由于用溶液过滤机很易堵滤芯等问题,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虹吸法吸出上部清液,下部含污泥的浑浊镀液就舀来倒了。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正确作法是:作一个小而深的塑料槽,将下部浑液及污泥舀于其中静置沉淀24h以上,再虹吸出上部清液返回镀槽;余下部分用几个过滤布制成的类似阳极袋的袋子,舀于其中,悬空吊放作“袋式过滤”,滤出液为镀液再利用,一般10余h后袋内污泥已干化,可取出与废水处理污泥一起处理。
6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在酸性镀锡时,为减少锡的浪费,除加强镀后对镀液的回收外,在生产上还应注意:
1、锡阳极板不加阳极袋,以发挥其将有害4价锡还原为有用2价锡的稳定作用。
2、锡阳极面积大些为好,以保证阳极电流密度不大于1.5A/d㎡。这样,阳极电流效率高些,其上析氧少些,锡阳极上生成的化学稳定性很高(浓盐酸温室下也不溶解)的、黑色的、难以再利用氧化亚锡SnO少些。
3、尽力避免氯离子污染镀液,否则,既会发生悬浮于镀液中的有害的碱式氯化亚锡Sn(OH)Cl,也会将有用的Sn2+氧化为有害的Sn4+。
4、采取一切可行措施,避免Sn2+被氧化为Sn4+。当Sn4+以H2SnO3,即α−锡酸形式存在时,危害尚不大;但当α−锡酸逐渐聚合为白色的、既不溶于稀矿酸,也不溶于水的液中悬浮物β−锡酸(SnO)5(OH)10时,则显示出对镀液与镀层的极大危害性。为此,
1)研究提出了很多酸性镀锡液稳定剂。他们或者是对Sn2+有一定配位作用的有机酸,或者是能减缓Sn2+氧化为Sn4+的“抗氧剂”,或者是在Sn4+还未转变为β−锡酸之前将其还原为Sn2+的还原剂,或兼具几种作用。
2)一般在开缸剂中稳定剂含量较高,主光剂(多用苄叉丙酮)含量较低;而平时补加的光亮剂中,稳定剂含量很低,甚至完全不含。因而生产中在补充光亮剂的同时应适量补加开缸剂。
3)也有专门的售品稳定剂出售。当所用添加剂总体稳定性不够时,可择优购买添加。
4)稳定剂也可参照本文及文献[2]自配。其良好与否及加入量可通过霍尔槽试验来确定。
5)无论是悬浮于镀液中的Sn(OH)Cl或(SnO)5(OH)10,用活性炭吸附去除,几乎无效。通常采用絮凝剂作絮凝沉淀再固液分离。絮凝剂以有机与无机物共用混合剂最好;其中有机物多用聚丙烯酰胺PAM,其用量很少。PAM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三大类,每类又有分子量从几十万到几千万的商品多种。实践证明,有的用作废水处理效果很好的PAM,用作酸性镀液不但毫无絮凝作用,反而增加镀液黏度、降低电导率、给镀后清洗带来困难。因此,最好试验优选水剂“处理剂”成品用。笔者主张勤加少加处理剂:在补加光亮剂时,同时少量加入。

8. 水处理的处理工艺

最快捷方便的水处理工艺:使用硅磷晶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首先将其装入药罐内,然后接通水源,罐内药剂通过水流冲击产生布朗运动,此时药剂缓溶于水中,就可正常发挥它的药理作用。

“硅磷晶”水处理技术有别于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其他水处理药剂和设备。该技术适用于生活水系统,将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与保护用水设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解决“黄水”、“红水”问题,避免管道和设备的腐蚀,也可以抑制在换热器中的结垢问题。“硅磷晶”是一种缓慢溶解的球状化学药剂。药剂由多种磷酸盐、硅酸盐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对于一个特定的用水系统,只要在主管线上安装一个合适容量的加药罐,罐中填满“硅磷晶”即可。当系统用水时,“硅磷晶”即进入用水系统,并开始起作用。

“硅磷晶”技术使用方便,无动力消耗,不增加用水系统的阻力,平时无需专人维护,只需要3—6个月补加一次“硅磷晶”。“硅磷晶”的消耗量约每吨水1—3克,设备投产后,药罐中的“归丽精”界面下降,消耗量可从加药罐的视窗孔观察到。“硅磷晶(归丽晶)”是一种可以在饮用水系统安全使用的化学水处理药剂,药剂成分符合 FAO/WHO(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获得国际公认的NSF”(美国国家环境卫生基金会)的注册商标。

硅磷晶是玻璃小球,由聚磷酸盐及硅酸盐组成,经高温烧结成型面制得得玻璃体。硅磷晶在水中微溶,但足以阻止水对金属材质得腐蚀及生垢。此外,它还能渗入锈瘤使其脱落而光洁管壁。

由于硅磷晶得定量微溶性,使加药过程变得极为简单易行,用户只要根据水的用量选用不同大小的药器,接在管道上即可。这一独特之处是国内外类似水处理剂所无法比拟的。

阅读全文

与大蒜片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利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处理系统英语怎么说 浏览:282
净水机电磁阀故障有什么表现 浏览:931
浩泽空气净化器苹果手机怎么下载 浏览:273
三氯化磷含磷废水处理工艺 浏览:94
氨法脱硫有废水吗 浏览:54
家用净水器反渗透红管怎么接 浏览:756
幸运500任9过滤软件 浏览:415
设超滤为是什么意思 浏览:488
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浏览:7
污水排水日处理量多少属于重点监控 浏览:251
污水出水石油类含量多少 浏览:49
废水回收机 浏览:125
虾缸适合用什么净水 浏览:968
废水处理ro膜堵塞 浏览:620
滤芯型号2851什么意思 浏览:533
生活污水上限是多少 浏览:254
反渗透电导率高应怎样处理 浏览:910
空调滴污水什么情况 浏览:443
蒸馏酒酒头出来度数不高 浏览:873
沁园反渗透膜图 浏览: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