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观察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相
用400倍的显微镜,就可以查看到污水中的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建议你在污水网站下载污水处理微生物的图片。如果你没有,告我邮箱我发给你。是个学习的机会呀!
㈡ 污水处理生物相,这是什么微生物
1,
好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就是在充分供氧或者供气的条件下,借助
好氧微生物
(主要是
好氧细菌
)或兼性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
氧化分解
成较稳定的
无机物
的处理过程。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在细菌生命活动过程中被同化、吸收,转化成增殖的细菌菌体部分,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氧化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
硝酸根
离子等),并释放能量供细菌等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
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断绝氧气的条件下,利用
厌氧微生物
和
兼性厌氧微生物
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转化成比较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或有机物(如甲烷)的处理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厌氧生化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应用范围广:由于供氧限制,好氧法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的
有机废水
的处理,而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也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有些有机物,如固体有机物、
着色剂
蒽酮
和某些
偶氮染料
等,用好氧生物处理法难以降解,但用厌氧生物处理可以降解。
②能耗低: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
曝气
费用随有机物浓度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产生的沼气还可以作为能源。废水有机物达到一定浓度后,沼气能量可以抵偿所消耗的能量。
③负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kg/(m3.d),而厌氧法为2~10kg/(m3.d),高的可达50kg/(m3.d).
④剩余污泥数量少,浓缩性、
脱水性
良好:好氧法每去除1公斤BOD将产生0.4~0.6公斤
生物量
,而厌氧法去除1公斤COD只产生0.02~0.1公斤生物量,其剩余污泥只有好氧法的5%~20%。
⑤氮、磷的营养需要量较少: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为100:5:1,而厌氧法的BOD:N:P为100:2.5:0.5,处理氮、磷缺乏的
工业废水
所需投加的营养盐量较少。
⑥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
⑦厌氧活化污泥可以长期贮存,
厌氧反应器
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转。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能较迅速启动。但是,厌氧生物处理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时间比好氧设备长;第二,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作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厌氧处理后再串联
好氧处理
;第三,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㈢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系统,在微生物相方面有哪些特征
有效防止细菌渗入。
拓展阅读: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版使用权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㈣ 求助,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这本书的PDF版本
前不久我才买来了一本书《环境微生物图谱》,是目前相对最全的书。请你在网上搜索购买。 还有一本书《污水处理生物相的诊断》也是一本比较好的书,也是网上购买的。 只要研究污水处理的人士,推荐给大家。
㈤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系统在微生物相方面和处理工艺方面有哪些特征
他们采用的工艺不同,前者比较先进。
拓展阅读: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回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答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㈥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系统在微生物相方面和处理工艺方面有哪些特征
生物膜法是微生物在填料表面挂膜生长,膜厚0.2-2mm,效果较好。
由于膜的脱落时间较长,专所以有一些菌龄较属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可以含量较多。
另外,一些高等一些的昆虫类,桡足类动物会生长,譬如滤池,还会生长滤池蝇。
生物膜法一般不需要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回流,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等。易于管理和操作。
常见的工艺有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BAF等。
㈦ 如何通过生物相判断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
1)活性污泥的污泥絮粒大、边缘清淅、结构紧密,呈封闭状、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沉降性能。 絮粒以菌胶团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为骨架,穿插生长一些丝状菌,但丝状菌数量远少于菌胶团细菌, 未见游离细菌、微型动物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累枝虫等;还可见到楯纤虫在絮粒上爬动,偶尔还可看到少量的游泳型纤毛虫等,轮虫生长活跃。 这是运行正常污水的处理设施的活性污泥生物相,表明污泥沉降及凝聚性能较好,它在二沉池能很快和彻底地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出水效果好。 在形成这种生物相结构时,应加强运行管理,以继续保持这种运行条件。
2)污泥出现絮体结构松散,絮粒变小,观察到大量的游泳型纤毛虫类等生物、肉足类生物急剧增加的生物相。 出现这种生物相时,污泥沉降性差,影响泥水分离。 产生原因是由于污泥的负荷过低,菌胶团细菌体的多糖类基质会被作为营养物用于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使絮体结构松散,絮粒变小。 若同时观察到大量的游离细菌的生物相时,则是由污泥负荷过高引起的,这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丰富,促使游离细菌生长很好, 絮凝的菌胶团细菌趋于解絮成单个游离菌,以增大同周围环境比表面,同样使污泥结构松散,絮粒变小。 此外,由于污泥絮粒的解絮或变小容易被微型生物吞噬,使得微型生物因食物的充足而大量繁殖。 对由于污泥负荷过低,应采取减少污泥回流量、投加营养物质、缩短泥龄等方法提高污泥负荷运行; 对由于污泥负荷过高,则应采取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等措施(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降低污泥负荷运行。
3)在培菌初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很高,污泥未形成,这时可观察到大量的游离细菌及鞭毛虫, 接着出现掠食很强的游泳型纤毛虫;随着培菌的进行,水中有机物浓度不断降低,游离细菌及鞭毛虫数量不断减少, 游泳型纤毛虫因食物的减少而不断减少,当出现了固着型纤毛虫,标志着污泥基本形成。 污水超标处理方案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状态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
4)活性污泥中累枝虫、木盾纤虫、裂口虫、钟虫的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时,表明出水水质明显变好。 农村污水如何处理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在污泥结构松散时,常可发现纤毛虫大量增加,出水混浊;处理的效果较差时,变形虫及鞭毛虫类原生动物的数量会大大增加。
5)出现硫菌、螺旋体、扭头虫属时表明溶合氧不足,需要向曝气池内增加供氧量,提高溶解氧浓度。 当溶解氧浓度超过5mg/L时,出现大量的各种肉足类和轮虫类,这时应最大化减少曝气量。
6)当污水浓度和BOD负荷低时,会以游仆虫属、旋口虫属、轮虫属、表壳虫属等生物占优势,标志着硝化正在进行。 出现这种生物相时应及时提高BOD负荷运行。
7)在活性污泥出现恶化情况时,通过调整运行的环境,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等生物时,表明活性污泥开始从恶化恢复到正常状态。
8)就轮虫属而言,从污泥解体开始到还有大量残留絮体存在时都可见。 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属于重力分离法的处理单元有沉淀、上浮(气浮)等,相应使用的处理设备是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及其附属装置等。 线虫大量的出现,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其表现通常是活性污泥老化的开始阶段,在活性污泥老化进入加速期,则看不到其占优势的现象。
9)当污泥停留时间长,曝气过量时,处理腐质污水等有机酸多或含油污水时,可观察到放线菌的出现,它可引起曝气池发泡。
㈧ 求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法与厌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求至少列举三点。
1,好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就是在充分供氧或者供气的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或兼性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的处理过程。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在细菌生命活动过程中被同化、吸收,转化成增殖的细菌菌体部分,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氧化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硝酸根离子等),并释放能量供细菌等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断绝氧气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转化成比较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或有机物(如甲烷)的处理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厌氧生化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应用范围广:由于供氧限制,好氧法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也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有些有机物,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酮和某些偶氮染料等,用好氧生物处理法难以降解,但用厌氧生物处理可以降解。
②能耗低: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有机物浓度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产生的沼气还可以作为能源。废水有机物达到一定浓度后,沼气能量可以抵偿所消耗的能量。
③负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kg/(m³.d),而厌氧法为2~10kg/(m³.d),高的可达50kg/(m³.d).
④剩余污泥数量少,浓缩性、脱水性良好:好氧法每去除1公斤BOD将产生0.4~0.6公斤生物量,而厌氧法去除1公斤COD只产生0.02~0.1公斤生物量,其剩余污泥只有好氧法的5%~20%。
⑤氮、磷的营养需要量较少: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为100:5:1,而厌氧法的BOD:N:P为100:2.5:0.5,处理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所需投加的营养盐量较少。
⑥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
⑦厌氧活化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转。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能较迅速启动。
但是,厌氧生物处理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时间比好氧设备长;第二,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作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厌氧处理后再串联好氧处理;第三,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㈨ 观察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生物相时,准备样品时要注意什么
(1)污泥接种途径
针对污水处理厂项目现状与周边环境,采用接种培养方法。接种污泥采用附近周边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饼或自行培养均可。
(2)培养方案
根据活性污泥工艺特点和实际情况,如进厂污水量较少,可以先培养一组氧化沟,待系统正常运行后,利用剩余污泥管道系统,将污泥排入另外一组氧化沟,实现互相接种,从而使得整个污水厂得以正常运行。如进厂污水量较大,可同时对两组氧化沟进行培养。
(3)所需接种污泥泥量
城北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有两组。单组有效池容为18647m3。按1.0Kg干泥/m3污水量投加干泥,每个系列需要18647Kg干污泥。接种的污泥含水率为约80%,则两组氧化沟共需要投加186.5吨脱水后的泥饼。
(4)培养方法和驯化方法
实行间断进水闷曝和连续进水动态接种培养相结合方法来培养活性污泥。首次运行,必须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使其逐步淘汰不相适应的微生物。为了加速污泥培养,缩短开车时间,采用接种间断进水闷曝、连续进水动态培养和连续不断投加污泥接种相结合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接种闷曝
①依次开启氧化沟进水手动和电动阀门,向氧化沟内进水;水深控制4.3m左右;
②开启表曝机,向氧化沟曝气并混合;
③开启潜水推流器,使污水在池内做环形流动,让氧化沟中的污水和污泥更好的混合;
④关闭进水阀门,向氧化沟均匀注入接种污泥,直到池内污泥浓度达到1.0g/l左右,连续闷曝24小时以上;
⑤每4小时取样,化验池内COD、N、P指标,及时监测池内COD、N、P浓度;
⑥接种一天以后,及时取样镜检,观察氧化沟内菌种和结构的变化及生长情况;
⑦当池内COD少于20mg/l时,闷曝结束进入连续进水动态培养。
连续进水动态培养
一般来讲,接种闷曝时间很短,一般只有2--5天。进行连续进水动态培养时,污泥培养时间较长,有时可能出现污泥浓度变化大,甚至不增长和污泥堆积情况。因此需要勤观察,勤检查,及时控制各项工艺指标,大致可分为以下步聚:
①当接种闷曝后也就是池内COD≤20mg/l以下时,开启预处理系统连续向氧化沟进水,并将出水堰调整到设计高度,泥水混合物经过管道进入二沉池沉淀出水;
②在氧化沟缺氧段处,继续投加污泥,与进水混合,实现连续进水动态培养。
③取样分析化验各池COD变化及N、P变化。
④及时分析监测氧化沟内污泥浓度、池内COD去除率和N、P、DO大小。污泥浓度达4.0g/l,污泥培养基本结束。
⑤每8小时镜检一次,观察各池微生物及生长情况。当氧化沟出现钟虫或等枝虫等时污泥培养结束。
污泥驯化
①在污泥培养成功后,正式进污水,加大污泥负荷,每2天递增0.1,逐渐加大负荷。
②不断取样分析化验,观察各池COD去除率和各池COD变化,N、P、DO变化。
③每一天镜检1次,观察生物相变化情况。
④当氧化沟污泥浓度达到4000mg/L,污泥达设计负荷,污泥驯化基本结束,进入试运行阶段。
㈩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会不会相互吞噬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问题展开说的话要从微生物的种类开始介绍,那就太多了,简单来说污水回处理中的活性污泥答微生物是由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群体所组成的混合群体,细菌和真菌以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为营养物,同时被原生动物摄食,而原生动物有可能进一步被后生动物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