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哪个范围之内
没有一定的标准。进水中溶解氧视废水水质而定;对于好氧处理来说,出水中溶解氧应版该大权于等于2mg/L,溶解氧过低,一是处理效果不好,二是出水排入地表水体后会降低水体的溶解氧。
处理污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中和法、化学沉淀法、铁氧体沉淀、其他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法、化学物理消毒法等方法,具体的处理要根据水质的情况来进行处理。
(1)污水处理冬季溶解氧多少何时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①试剂加人时应往意不要与空气接触,以免将空气中的氧带入样品影响测定。
②注意淀粉指示剂加人的时间。应先将溶液由棕色滴定至淡黄色时再加人淀粉指示剂,否则终点会出现反复,难以判断。
③样品中悬浮物质会吸附析出碘,使结果偏低。此时需预先用明矾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待沉淀析出后再测上层清液中的溶解氧。
④当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时会干扰测定,可加人叠氮化钠使水中的亚硝酸盐分解而消除干扰。其加人方法是预先将叠氮化钠加人碱性碘化钾溶液中。
⑤如水样中含Fe2+达100-200mg/L时,可加人1mL40%氟化钾溶液消除干扰。
⑥如水样中含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等),应预先加人相当量的硫代硫酸钠去除。
❷ 水中溶解氧的标准是多少‘
溶解氧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在水中以分子状态存在,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1升水中溶解氧的毫克数来表示。对于人类来说, 健康的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得小于6毫克/升 , 对于水中鱼类而言, 溶解氧需大于4毫克/升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❸ 溶解氧Do值多少是正常的
污水处理中好氧过程要大于2;厌氧过程要接近于0;缺氧过程要0.5以下。
不同的生化处理方式对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间,而在SBR好氧生化过程中,水毁弊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间。
因此,兼氧池操作时曝气量要小,曝气时间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要大得多和长得多,而我们用的是接触氧配察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3)污水处理冬季溶解氧多少何时扩展阅读:
<环境评价>一书中溶解氧的污染指数为:
pi=(CO饱-COi)/(CO饱-CO标)
式中:根据DO的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S(DOj)=|DOf-DOj|/(DOf-DOs);
Pi=为溶解氧的污染指数纤卖族;
CO饱=为监测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
CO标=为地面水溶解氧标准;
COi=为i段面的实测值。
❹ 水中溶解氧值的范围是多少啊(单位:mg/L)
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氧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水温控制,含量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50~6.96毫升/升和6.12~6.8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6%~109%和100%~109%;青岛沿海从薛家岛至丁字湾,溶解氧含量大于6.2毫升/升和小于6.2毫升/升相间分布,溶解氧饱和度表层水大于100%,其中团岛至鳌山近海大于104%,底层水介于100%~104%这间;灵山岛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71~6.01毫升。/升和5.63~600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5%~113%和94%~97%。夏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4.30~6.27毫升/升和3.60~5.45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87%~122%和75%~103%;崂山湾北部至丁字湾表溶解氧含量小于4.6毫升/升,沿海其余水域大部分介...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氧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水温控制,含量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50~6.96毫升/升和6.12~6.8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6%~109%和100%~109%;青岛沿海从薛家岛至丁字湾,溶解氧含量大于6.2毫升/升和小于6.2毫升/升相间分布,溶解氧饱和度表层水大于100%,其中团岛至鳌山近海大于104%,底层水介于100%~104%这间;灵山岛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71~6.01毫升。/升和5.63~600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5%~113%和94%~97%。夏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4.30~6.27毫升/升和3.60~5.45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87%~122%和75%~103%;崂山湾北部至丁字湾表溶解氧含量小于4.6毫升/升,沿海其余水域大部分介于4.6~4.38毫升/升之间,底层水溶解氧含量近岸小于4.6毫升/升,远岸大于4.8毫升/升,溶解氧饱度,表层水沿海近岸小于100%,远岸大于100%,部分水域大于104%,底层水沿海近岸大于96%,远岸小于88%;灵山岛附近水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分别为4.46~5016毫升/升和4.28~4.8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2%~109%~100%。秋季胶州湾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分别为6.01~6.56毫升/升和6.01~6.46毫升/升,溶解氧饮和度分别为98%~114%和99%~113%;沿海水域,表层水除丁字湾,底层不除丁字湾和薛家岛附近溶解氧大于6.2毫升/升外其余水域均小于6.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除胶州湾口附近和崂山湾外海表层水以及薛家岛近岸和崂山湾外海底层水大于100%外其余水域上于100%灵山岛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5.05~5.83毫升/升和5.42~5.60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5%~102%和95%~99%。冬季胶州海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分别为7.13~7.976毫升/升和7.20~7.72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7%~105%和96%~105%;沿海水域,溶解氧含量除丁字湾大于7.8毫升/升外,其余均介于7.5~7.8毫升/升之间,溶解氧饱和度除崂山湾外海大于100%外其他大部分水域小于100%;灵山岛附近水域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分别为6.94~7.29毫升/升和6.92~7.37毫升/升,溶解氧饱和度分别为99%~103%和88%~103%。
夏季胶州湾表层水中溶解氧含量西北部最高,自西北向东逐渐降低,底层水中也是东部最低,最高含量在西南部水域,冬季溶解氧含量除湾口底层水较高外均是西部西北部高,东部低。溶解氧的平面分布除了受水温控制外,还与生物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等有关。
❺ 冬季污水厂出水氨氮降不下来,如何调整工艺参数
在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明显下降,同时使得缺氧区中溶解氧的含量增加,也抑制了脱氮效果。
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溶解氧浓度
温度主要影响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及活性。为了弥补低温对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提高溶解氧浓度的措施。有研究表明,初始溶解氧为2mg/L时,为取得相同的硝化速率,温度每下降1℃,溶解氧浓度相应提高10%。溶解氧是生物硝化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应在2mg/L以上,最低控制在0.5~0.7mg/L。
(二)污泥龄和污泥负荷
活性污泥中硝化菌的活性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温度和泥龄。只有当好氧池的泥龄超过硝化菌的世代周期时,才能进行硝化。通常,温度每降低1℃,硝化菌比增长速率降低10%,因此,欲维持与常温期相同的硝化菌浓度,温度每降低1℃时泥龄需相应提高10%。所以,降低污泥负荷,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对系统处理效果的负面影响。
建议措施 :
(一)减小进水氨氮负荷
减少进水氨氮负荷,一是降低进水氨氮浓度,二是减少进水水量。冬季,活性污泥容易受氨氮(或有机氮)的冲击,因此建议启用应急调节池,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进水量,进而控制进水氨氮浓度。并可采用回流一定比例的出水水量与进水混合后进水,以达到降低进水负荷的目的。
(二)合理控制氧浓度
氨氮氧化需要消耗溶解氧,但氧浓度并非越高越好。由氧气在水中的传质方程可知,液相主体中的DO浓度越高,氧的传质效率越低。故需综合考虑氧在水中的传质效率和微生物的硝化活性,调控好氧段的DO浓度,不同水质的最适DO不同,可针对冬季运行条件下,同过小试确定在不浪费能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率。
(三)延长污泥龄
减少氧化沟排泥量。一是因为硝化菌世代周期长,增长SRT可以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二是硝化效果降低时,大量的硝化菌被流失,排泥会加速硝化菌的流失,故延长污泥龄,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污泥浓度,从而抵消硝化菌活性降低所产生的影响。
(四)加强抑制物质的排查
苯胺、乙二胺、萘胺、芥子油、酚、甲基引哚、硫脲、氨基硫脲等对微生物硝化有抑制作用,冬季由于水温较低,硝化菌活性较低,其抗冲击负荷能力降低,故污水处理厂在冬季运行时,需加强排查,从源头控制硝化抑制物质进入系统。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预处理作用,以消除抑制物质对系统的冲击。
(五)投加消化促进剂
硝化促进剂是利用微生物营养与生理学方法进行合理配方,根据微生物营养生理及污水处理的共代谢原理,促进硝化细菌发生作用,提高污水处理的氨氮去除效率。但有研究表明,在硝化效果刚出现减弱现象,出水氨氮逐步上升时期投加的话,效果非常明显。但一旦系统丧失硝化能力时再投加促进剂,效果则不怎么明显。同时需要指出,该类产品价格往往比较高昂,一般在应急情况下使用或水量不大的情况使用。
希望有所帮助!
❻ 污水中进水 出水的溶解氧标准是多少
出水溶解氧一般大于等于2mg/L。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6)污水处理冬季溶解氧多少何时扩展阅读:
溶解氧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
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气。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
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