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强磁水处理器的技术特点
1、高科技: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首研成功并予应用,我国对其加深研究,并获重专大突破,是国家科委属和建设部推荐的一种高新科技产品;
2、高效率:可提高热效率20%以上,设备连续运行不需清洗;
3、安全性:工作电压低;
4、环保性:无需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
5、节能、节水、寿命长,可连续运行15年以上。体积小、易安装,无需管理;
6、投资小、回收快、中央空调系统1~2年收回全部成本。工业水系统半年内可全部收回成本。
一、优点
1、反渗透净水机:反渗透净水设备的功能更加齐全,集微滤、吸回附、超滤、反渗透、答紫外杀菌、超纯化等技术于一体,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
2、超滤净水机:产水可直接饮用;根据选用滤芯的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采用韩国新一代滤芯的超滤设备,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其水锤、耐压等测试均通过 NSF 测试标准。
二、缺点
1、反渗透净水机:出水为可以直接饮用的纯净水,出水量较小,比例大概为4比1,排出的废水是不能饮用的
2、超滤净水机:超滤净水器的出水比为2比1,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喝下,但是前提是要正常的自来水,毕竟超滤膜只是一种物理过滤,对化学物质是无法过滤的,所以对一般的自来水过滤没有问题。但是超滤膜过滤后的水口感并没有反渗透膜好。
『叁』 膜法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水处理行业又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膜法水处内理的核心元件是逆渗透膜,容英文缩写为RO,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太空总署为解决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饮用水和载水问题,而花巨资历经多年研发的一项高科技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被誉为 二十世纪六大高科技之一,这种膜分离技术是依靠逆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逆渗透就是在有盐的水中(如原水)施加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水由浓度高的一方渗透到浓度低的一方,把原水中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为纯水,而把其它杂质压到膜的另一边,RO膜的过滤孔径为0.0001微米。
『肆』 水处理行业未来会有发展么
我觉得这复是一个特别有发制展前景的行业。因为现在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说对水处理的要求就越来越多。做这一个行业需要和高科技相结合,把真正的污水不干净的水变为可以饮用和使用的水。现在还有一种将海水变为淡水利用的技术,这些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国家很多的水域都被污染了,大家喝不到干净的水也容易得病。大家都愿意消费一定的钱去买一个健康买一个干净的水,所以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净水器。方便使用所以水处理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
『伍』 目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目前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为反渗透处理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能、无污染的先进技术,主要应用于纯水制备与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膜、钠滤设备、PP棉等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本公司与日本日东电工美国HYDRANAUTICS(海德能)公司及陶氏FILMTEC公司合作,采用CAD计算机模拟设计,确保了系统的科学合理。
二级反渗透是以采用一级反渗透的产水作为原水,进行第二次反渗透的净化,产水导电率≤0.5μs/cm。 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国药典2000版的要求,运行成本底、无污染、水质稳定,已为多间药厂及饮料厂使用。在饮用纯净水方面已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常应用于预除盐处理, 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的负荷减轻90%以上,树脂的再生剂用量也减少90%。因此不仅节约运行费用,而且还利于环境保护。反渗透独特水处理技术是其他净水方法如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无法达到的。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RO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 5 s/cm, 符合国家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再经过原子级离子交换柱循环过滤,出水电阻率可以达到18.2M .cm,超过国家实验室一级用水标准(GB682—92)。
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制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RO反渗透技术是近20年来广泛应用的水处理技术,它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缓解全球性水资源紧缺有实际意义。
RO反渗透膜介绍
膜的综述: 一种最通用的广义定义是“膜”为两相之间的一个不连续区间。因而膜可为气相、液相和固相,或是他们的组合。简单的说,膜是分隔开两种流体的一个薄的阻挡层。描述膜传递速率的膜性能是膜的渗透性。
渗透膜是一种介质,它是靠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反渗透膜(一种半透膜)而分离出来与渗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进行分离、提纯和浓缩溶液。反渗透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 Osmosis,是花费数亿美元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制而成的高科技水处理技术。这种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程。
一、 反渗透基本原理
1. 反渗透过程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反渗透同NF、UF一样均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其操作压差一般为1.5~10.5MPa,截留组分为(1~10)X10-10m小分子物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液体混合物中去处全部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例如从水溶液中将水分离出来,以达到分离、纯化等目的。目前,随着超低压反渗透膜的开发,已可在小于1MPa压力下进行部分脱盐,适用于水的软化和选择性分离。
2. 分离机理
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吸附和扩散有关,因此除与膜孔的大小、结构有关外,还与膜的化学、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即与组分和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反渗透分离过程中化学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导作用。
3. 反渗透的应用
反渗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是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此外被大量地用于纯水制备及生活用水处理,以及难于用其他方法分离地混合物。反渗透地工业应用包括:(1)海水脱盐;(2)饮用水生产;(3)纯水生产。
『陆』 目前水处理上需要突破的技术是什么
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是从事污水处理工程方面的工艺技术人员,学环境工程水处理方面的,我觉得我需要做的事情做不过来,你所谓骗人的地方肯定是集中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那些活性污泥法及其变体工艺上了吧?
高校现在研究方向有些本领的都在研究工业废水,水平低的还在死啃市政类生活类污水。当然也不乏研究低成本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主要是围绕着传统技术很少做到的领域如开发土地处理工艺以应对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我在10月份北京国际水展研讨会感觉出来的信息就是现在市政污水确实是没得玩了,有些本领的都在往工业废水领域发展,特别是降低成本方面各个有实力的高校和公司都在使劲努力,只有顽固不化的大公司还在啃市政领域,但也是逐步往给水安全方面在转向(RO的海水淡化方面)。中小型环保公司也是技术前沿动力核心,特别是具有超级技术的小公司们都在往工业废水上面走,例如焦化、石化、造纸、印染,目前这些污水虽然有成熟工艺,但是其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管理异常麻烦。前天环保十二五规划刚刚正式出台后,对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治理都是重点。
我不知道你需求什么,但是如果你是做研究生课题,我建议你往工业废水上走,这才是正路。
如果你是本科生,面临就业问题,你如果从事技术方面的话,最好别去大公司大设计院,最好往工业废水方面公司走,对你人生未来成长很有意义的。市政污水人类都做了快200年了,至今还在稀里糊涂的做着,所谓除总氮的数据,80~90%数据都是编着忽悠领导的,我们在技术研发设计管理的一线的技术人员最清楚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做工业废水,要求就是很简单,COD、氨氮及特征污染物,别的不要求,什么骗人的脱氮除磷工艺,根本不予考虑,全是虚的,没用,数据都是假的,越是官方数据越是假的,做到最后就是作假,做到内心都不环保了还搞什么环保。
如果你要是现在进修研究生的话,最好找化工类院校去学环境工程去进修,其实环保玩到最高境界都是化工。本人做了8年多环保,无数污水处理厂接触N多专家开过N多会议,最后感觉跟你差不多,这个环保市政领域,很假很假。只有工业废水处理是玩真格的。所以,我玩腻了市政废水了,现在也转向工业废水了,不仅是自己的技术的提升,而是糊口需要,现在做市政废水的,都是跟政府绑着做,根本不赚钱,不赔就不错了。
『柒』 探究水处理陶瓷膜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探究水处理陶瓷膜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膜技术被认为是21 世纪最优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膜材料技术、膜分离技术在近十几年得到很大发展,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处理陶瓷膜的过滤、分离性能与膜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孔隙率、表面形貌等有密切关系。陶瓷膜的活性分离层是颗粒以任意堆积方式形成的,孔隙率通常为30 ~ 35%,且曲折因子调控较为困难,陶瓷膜的水处理效能受到局限。研究陶瓷膜制备、修饰、工艺优化新技术以提高其过滤、分离、抗污染效能是水处理陶瓷膜领域的研究重点。
1. 水处理陶瓷膜制备技术
1.1 致孔剂制备技术
致孔剂是提高水处理陶瓷孔隙率简单又经济的方法,致孔剂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致孔剂有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等高温易分解的盐类或无机碳如石墨、煤粉等;有机致孔剂主要包括天然纤维、高分子聚合物,如锯末、淀粉、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Yang 等 以Al2O3 为膜基体,以膨润土为烧结助剂,以玉米淀粉作为造孔剂通过挤出、交联、干燥、烧结等过程制备陶瓷膜。研究发现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Al2O3 支撑体的最大孔径和平均孔径均有所增大,陶瓷膜的孔隙率可有24% 提高至38%。
1.2 模板剂制备技术
模板剂可有效控制所合成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大小,并制备出孔结构有序、孔径均一、孔隙率大的微孔、介孔和大孔材料。模板剂法具有丰富的选材和灵活的调节手段,采用模板剂法制备水处理陶瓷膜极具前景。Xia 等 以有机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剂,采用UV 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孔径为100nm 的三维有序聚氨酯大孔材料。Sadakane 等 以PMMA 为模板剂制备出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其孔隙率范围为66 ~ 81%。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可以形成胶束、微乳、液晶、囊泡等自组装体,也常被用作自组装技术中的有机物模板剂。利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可制备出有序的介孔分子筛MCM41,具有多种对称性能的孔道,孔径在2 ~ 50nm 的.范围内。Choi 等以Tween80 为模板剂制备了具有梯度孔径结构的TiO2-Al2O3 陶瓷膜,陶瓷膜的渗透性能大大提高。
1.3 纤维层积制备技术
陶瓷纤维材料在成膜过程中可以迅速在支撑体表面沉积搭桥,明显减少了膜层的内渗,并且容易得到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对膜材料渗透性能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Ke 等 以TiO2 纤维为原料,通过旋涂法制备出平均孔径在50nm 的陶瓷纤维膜,对球形粒子截留率超过95%,膜通量在900Lm-2h-1 以上。
1.4 溶胶- 凝胶制备技术
溶胶- 凝胶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整材料尺寸控制陶瓷膜分离层的分离精度。溶胶- 凝胶法可形成纳米级别的溶胶,得到的陶瓷膜层孔径小、孔径分布窄,适用于高渗透选择性的超滤膜和纳滤膜的制备。Tsuru 等 利用聚合溶胶路线制备出平均孔径0.7 ~ 2.5nm 的TiO2 纳滤膜,对PEG 的截留分子量为500 ~ 000Da,对Mg2+ 的截留率为88%。
2. 水处理陶瓷膜修饰技术
2.1 化学气相沉积修饰技术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陶瓷膜表面沉积硅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来改善陶瓷膜孔结构以及过滤性能,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Lin 等 采用CVD 技术对平均孔径为4nm 的Al2O3 陶瓷膜进行修饰,制备出孔径范围为0.4 ~ 0.6nm 的SiO2 陶瓷膜。CVD 的方法一般需要在高温、真空的环境中进行,并且要求前驱物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2.2 原子层沉积修饰技术
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可将物质以单原子膜形式层层沉积在陶瓷膜表面,从而构建陶瓷膜表面微纳结构。Li 等 在平均孔径50nm 的陶瓷膜表面上通过原子层沉积氧化铝层,通过控制原子层沉积次数来调控膜的平均孔径,改性后陶瓷膜对BSA的截留率由2.9% 升至97.1%。
2.3 表面接枝修饰技术
表面接枝技术常被用来调控膜材料的表面性质,接枝过程将改变膜的孔结构,达到减小孔径的目的。陶瓷膜表面一般会吸附水形成大量羟基,通过接枝有机硅烷的方法在介孔膜表面可以修饰一层有机分子层。通过调控接枝分子的链长与官能团等特性可以实现调控孔径大小的目的,且能获得特殊的表面性质。Singh 等 发现接枝硅烷偶联剂可以使多孔陶瓷膜孔径进一步变小。Cohen 等 将亲水性PVP 接枝在陶瓷超滤膜表面上,改性后的膜孔径减小,截留性能提高,抗污染性能得以改善,可用于油水分离。
3. 水处理陶瓷膜制备与修饰工艺优化
3.1 陶瓷膜材料、添加剂选取
水处理陶瓷膜的制备主要集中于原材料及烧结工艺,通过添加烧结助剂以降低烧结温度、采用低成本易烧结原料以降低原料成本,以及利用先进的烧结工艺以达到低成本控制是陶瓷膜的研究重点。陶瓷膜制备过程中常在基膜材料中加入一些液相型或者固相型烧结助剂。高岭土、钾长石等天然硅酸盐黏土矿物在较低温度下便能熔融形成液相,在颗粒间毛细管力的作用下润湿并包裹膜材料基体颗粒,并将颗粒黏结起来,辅以多孔陶瓷膜良好的机械强度。氧化钛、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能与陶瓷膜基体形成多元氧化物固熔物而使烧结温度下降,有利于陶瓷膜制备。
3.2 陶瓷膜烧制过程优化
多孔陶瓷膜必须经过多次烧结,存在烧结工艺周期长、能耗高的问题。除采用烧结助剂或采用易烧结材料以降低烧结温度外,减少烧结时间或缩短制备周期也能达到降低烧结工艺成本的目的。在减少烧结时间方面,微波烧结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技术,热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可直达材料内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烧结的不均匀性,可在缩短烧结时间的同时,降低烧结温度。微波技术大多用于制备几近致密的陶瓷复合物,同时由于其可改善材料组织、提高材料性能,亦可用于多孔陶瓷复合物的制备。在缩短烧结周期方面,一些研究者借鉴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在多层结构陶瓷元器件封装领域的成功应用,提出采用共烧结技术来减少烧结次数,从而降低烧结成本。
4. 结论
水处理陶瓷膜制备技术以提高陶瓷膜整体性能为目的,通过调控陶瓷膜微结构可实现陶瓷膜制备技术的突破。目前,致孔剂制备技术、模板剂制备技术、纤维层积制备技术、溶胶- 凝胶技术、固态粒子烧结技术等陶瓷膜制备技术已日益得到关注。水处理陶瓷膜制备技术研究将引领和推动陶瓷膜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缓解水厂升级改造、提升水质品质的瓶颈压力。
;『捌』 游泳池水处理设备有哪些
不知道你想处理的是进水还是出水。还有你的进水水质情况
进水的处理方法不固定,看内你的容进水水质了。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砂滤,炭滤,除铁锰,杀菌灭藻,调节PH值。等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处理方案采用不同的设备。
出水的处理需要考虑除毛发,絮凝沉淀,二氧化氯消毒。等等。
以上回答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