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臭氧发生器的处理量这么计算
请具体一下处理什么!!!在臭氧发生器的应用当中,臭氧的投加浓度决定着你的处理效果。你如果需要详细了解可以打电话到广州启达臭氧咨询。
⑵ 污水处理中ct-p-0.5,ct-p-1什么意思
ct.o——表面做氧化化学处理(发黑处理)
EP.cr.5-10b——表面电镀铬5-10微米
建议你看一下《GB-T 13911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就什么都明白了。
⑶ 臭氧对水的杀菌浓度要求是多少
最经济的运行为臭氧水溶浓度0.4mg/L,反应时间4min。臭氧是一种气体,只有把臭氧溶解内到水中,使水中含有一定容浓度的臭氧,并维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臭氧与水混合的方式常用的一般有鼓泡法、射流法、混合泵等几种。
要想使水达到一定的臭氧浓度,除保证臭氧发生器有足够的臭氧产量和浓度,还需要保证气液混合效率。臭氧行业推荐的 CT值为1.6,C为臭氧水溶浓度(mg/L),T为反应时间(min)。
(3)CT水处理扩展阅读:
臭氧依靠其强氧化性具有良好的杀菌、脱色、氧化、除臭功能,在与氧气的转化过程中没有二次残留及二次污染物产生,这是臭氧用于环保、饮用水处理、食品加工、医疗等领域最大的优越性。 我国的桶装水及瓶装水等净水生产工艺中,卫生部门已强制性要求采用臭氧杀菌处理。
臭氧的发生技术主要是通过自然界产生臭氧的方法模拟而来的,大致有光化学法、电化学法和电晕放电法三种。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是目前世界上最经济、最常用的方法,它是由高压电晕介质阻挡放电,通过高能离子把氧气离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再和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
⑷ 请问臭氧氧化处理废水工艺中 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一般选多少
水应用中臭氧溶解度在0.1mg/L~10mg/L之间。低值作为水消毒净化要求的最低浓度,高值作为“臭氧水消毒剂” 可达到的浓度值。
◎自来水臭氧睁化,国际常规标准为0.4mg/L的溶解度值,保持4分钟,即CT值为1.6。
◎水中余臭氧浓度保持在0.1~0.5mg/L作用5~10min可达消毒目的。
◎臭氧水消毒灭菌是急速的,消毒作用在瞬间发生。清水中臭氧浓度一旦达到,在0.5~1分钟内就杀死细菌,在浓度达4mg/L,在1分钟内乙肝病毒灭活率为100%。
◎Herbold报道:20℃条件下,水中臭氧浓度达0.43mg/L时,可将大肠杆菌100%杀灭,10℃时仅需0.36mg/L即可全部杀灭。
◎臭氧浓度为0.25~38mg/L时,仅需几秒或几分钟完全灭活甲型肝炎病毒(HAV)。
◎矿泉水中臭氧溶解度在0.4~0.5mg/L时,即可满足杀菌保质要求。合理的臭氧投放量为1.5~2.0mg/L。
◎瓶装水处理应达0.3~0.5mg/L的臭氧溶解度值,要求投加臭氧应满足 1m3水2gO3的发生量。根据实践经验,臭氧发生浓度高于8mg/L时容易达到浓度。
因此臭氧处理废水,看要针对那种情况,方可取臭氧在水中的浓度。
臭氧氧化废水中的COD可能效果不是太好,请谨慎选择此工艺
⑸ 电子水处理仪用在什么地方
用在空调系统,或者是换热器,太阳能也可以,也有的用在锅炉。
⑹ 浮选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的应用进展进程
1浮选法的分类及浮选净化含油污水的常用方法
在污水净化中,根据水中形成气泡的方式和气泡大小。可将浮选法分为4种类型,即溶气气浮法,诱导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和化学气浮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式气浮法和喷射式气浮法。
1.1溶气浮选法
溶气浮选法可分为全流加压式、回流式、部分原水式和压气式4种,全流加压式溶气浮选法的溶气量大,所需浮选池的容积小,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泛;回流式溶气浮选法是部分净化的水回流到溶气罐加压溶气,然后与来液一起进浮选池,因此,可在原水需要预先混凝和原水含油量比较高的情况下使用;部分原水式溶气浮选法与全流加压式溶气浮选法类似,比较适合处理含油量较低的油田污水;压气式溶气浮选法是通过多孔圆盘、多孔板或一种特殊的喷嘴,把气体压人液体中的,比其它几种溶气浮选工艺的停留时间短。
1.2叶轮浮选法
叶轮气浮法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来产生微小的气泡。气泡是被机械混合到含油污水中形成的,停留时间短,除油率高,造价低,适应来水含油量的变化。WEMCO公司生产的叶轮浮选机已被广泛应用,运行效果良好。国内的一些大油田,如辽河油田、胜利油田、新疆油田等相继引进了这种浮选机[2]。但是,叶轮浮选机存在着制造、维修麻烦,能耗较高。为了克服此浮选机的缺点,出现了射流浮选装置。
1.3射流浮选法
射流浮选法是利用喷射泵的原理,采用污水或净化水为喷射流体,当水从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喷嘴的吸入室形成负压,气体被吸人吸入室,水高速通过混合段时,携带的气体被剪切成微细气泡;在浮选室,气泡上浮,并附着在油珠和固体颗粒上,将其带至水面。液气射流泵代替了旋转叶轮,这样可用一个水泵提供动力,大大节省了能耗,仅相当于叶轮浮选的二分之一产生气泡直径小,且制造安装、维修方便,操作安全,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在射流浮选装置方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
2浮选法净化含油污水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除油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所用气体的气泡尺寸、油滴尺寸、污水的矿化度oH值、表面活性剂和进口含油浓度等,在这些因素中有的是在设计浮选装置时确定的,有的则为待处理水的特性。其中气泡直径、气体浓度和油珠直径是影响浮选除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浮选分离室内,水中悬浮颗粒能被气泡夹带上浮分离,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粒与气泡有机会碰撞接触,且当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各自所具有的能量足以克服因表面电荷而形成的能垒,两者才有可能进一步靠拢;
②互相靠拢的颗粒与气泡,必须能挤破两者之间的水膜,颗粒才有可能进人气泡;
③进人气泡的颗粒其大部分体积必须能粘附在气泡内,颗粒才能随气泡一起浮升。
含油污水中由于油滴与气泡表面均带负电荷而在其周围形成双电层,只有当二者所具有的能量能克服由双电层所培卜形成的能垒,二者接近时才能实际接触而形成有效碰撞。其有效碰撞强度由絮体表面的疏水性、气泡大小及水力条件决定。絮体表面的疏水性越强、气泡越小,其粘附率越高。阳离子型、具有破乳和起泡作用的复合制剂,可以起到压缩双电层,增大细小油滴絮凝聚结能力,与配镇穗油滴表面具有很大亲和力,减少气泡直径,增大气泡密度的作用。
3浮选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3.1浮选装置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浮选过程和机理研究的深入,原浮选装置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而改善浮选装置的处理效果就成为研究的中心问题,如浮选池的结构已由方型改为圆形减少了死角、采用溢流堰板排除浮渣而去掉机械刮泥机构。近年来除了改进原有的浮选装置提高除油率外,还研究了一些新型装置——浮选柱处理含油污水。
石油大学冯鹏邦等用浮选柱处理含油污水,在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其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浮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柱是一种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除油率在90%左右,处理1m3污水能耗为0.11kw/h,比从国外引旅运进的WEMCO充气浮选机能耗低50%,成本仅为WEMCO浮选机的1/5,2台浮选柱的处理能力与1台WEMCO浮选机相当。
Rainder用浮选柱回收乳状液中的油,试验结果表明:对给定的送液量,随送液量浓度的增加,油回收率下降,但产品里的油浓度增加;随气体流量增加,油回收率增加;随表面活性剂的增加,油回收率下降。
XuqingGu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级环流浮选柱,减轻了浮选中的雾沫夹带和返混问题,与常规浮选柱相比,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北京科技大学浮选柱研究组研制的适用于高效处理微细粒矿浆的LHJ型浮选柱用于处理胜利油田采出液废水,结果表明:其除油、除杂效率达97%左右。新型短柱体LHJ浮选柱的特点是:①粒子和气泡的碰撞是在下导管中进行的,分离过程在柱体内进行,实现了紊流碰撞矿化,静态分离的良好条件;②采用水射流技术,使矿浆与气体混合得更充分,动力学损失减少,下导管内吸气量增加;③使用了平衡管,使下导管完全充满,充分地利用了下导管的有效高度;④下导管内液面平稳,吸气量稳定,生产操作控制简易可靠,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效除油设备。有含油污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
3.2浮选中配套药剂的研究进展
浮选处理中所采用的药剂包括混凝剂和浮选剂,它们直接影响着浮选处理的水质。Richard.G、Luthry等人在溶气浮选法处理炼油厂乳化油的试验中发现,在所有的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絮凝剂中,阳离子型絮凝剂WT2640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絮凝剂是一种液态的共聚物,具有较高的正电荷,其中含有75%的PDADMA(聚乙M烯M甲基胺),在对两种混凝形式的浮选试验中发现,浮选前加人有机絮凝剂,可大大地改善浮选效果。杨旭等对叶轮浮选机用浮选剂进行了研究,由阳离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润湿反转剂、气泡剂)复配后,其絮凝能力强、絮粒与气泡粘附力强、油水分离速度快。去浊率达到90%左右。
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絮凝剂和浮选剂配套药剂的发展趋势是:由单一的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发展为复合型或复配型的制剂,一次完成破乳、混凝。絮凝及浮选等环节。
3.3浮选机的浮选机理研究进展
在浮选机理的研究中,探讨了浮选过程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合理地改进浮选处理工艺。确定正确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C.W.Burkhardt”‘在研究叶轮浮选的反应机理时发现,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油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来表达。对于单级叶轮浮选,其表达式为:
dc/dt=-kc即lnc0/ct=kt
式中:C—污染物的浓度,mg/L;
C0—t=0时污染物的浓度,mg/L;
Ct—t=0时污染物的浓度,mg/L;
k—速度常数,h-1;
t一系统总的有效停留时间,h。
实际上使用的是多级叶轮浮选,一般为四级叶轮浮选,它的表达式为:
/c0=(1 kt/4)-1
式中:—四级叶轮浮选最终出水的污染物含量,mg/L
Niel.J.M.Van.ham等人在研究利用多孔板和单孔板分布器的诱导浮选法处理含油乳化液的试验中发现,油的去除率也可成功地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来表示,其速度常数为2~60h-1,宫原敏郎等人研究结果也认为可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来表示。
然而,对于诱导式叶轮浮选机,利用上式拟合所得的油浓度与实测所得油浓度相差很大,许多点超过工程允许误差范围,模型不太合适,所以,在建立动力学模型时应考虑无法脱除的那部分油的影响。石油大学郑远扬在对诱导式叶轮浮选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修正模型,即:
dc/dt=-k(c-cl)
式中:CL一脱油极限浓度,即浮选分离无法脱除的溶解油和微滴分散油浓度,mg/L;
k—浮选速度常数,h-1
对于间歇式诱导式叶轮浮选机
C=(C0-Cl)exp(-kt)+Cl
3.4浮选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展望
由于油田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不同,外观上也不相同,油越多,颜色越深。原油以颗粒状态不稳定地存在于污水中,形成水包油的状态,总的含油量在2000-5000mg/L。含油污水中的油以五种状态存在,其中浮油(直径大于100μm)占总含油量的30%左右,它很容易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分散油(直径在10-100μm)约占含油量的63%,它也可以依靠重力从污水中分离出来,但分离速度较慢;乳化油(直径在0.1-10μm)约占4%,它的分散度较高,很难靠重力进行油水分离;溶解油、油湿固体含量甚微。目前,含油污水已经成为油田注水的主要水源,针对这种水质并通过对浮选技术理论的分析,可以肯定浮选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①在污水处理流程中应用浮选技术,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油层注水水质的标准。
②用浮选技术部分或全部代替自然除油、斜板除油和混凝除油技术,可简化污水处理流程,减少污水处理费用。浮选技术用于处理分散油滴粒径较小、原油比重大、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水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③应该强调的是浮选技术的好坏,取决于所用浮选设备及所用的配套药剂。因此应加强研制开发成本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的高效浮选除油设备及配套药剂的开发。由于新型浮选柱的特点,它有望在含油污水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含油污水水质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应性强、高效、复配性好、多功能、价廉的药剂仍将是研究者们的一个主要目标。
④为提高处理水的水质,油田污水浮选处理工艺还要与其它污水处理方法结合采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⑺ 工业废水臭氧氧化接触时间一般为多少
这种问题,没有什么“一般是多少”的答案。
不同种类的废水,不同方式的臭氧处理,不同的浓度,不同的接触方式...
要达到处理目的,达到排放要求,是经过计算,还要经过严格测试的。
⑻ 高盐分污水处理方法
高含盐废水处理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依斯倍拥有相关的电渗析处理高盐分专废水技术,电渗析是属电化学过程和渗析扩散过程的结合;在外加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可以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以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离子迁移过程中,若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如果它们的电荷相同,则离子被排斥,从而实现溶液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等目的。依斯倍环保采用均相膜EDR技术来对高盐分废水进行盐分分离,项目中高盐废水的TDS去除率高达 8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