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水回用的过程及处理方法
为了将处理的污水满足排放标准的水质,一般常用到中水回用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中水水质标准。中水回用技术工艺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预处理阶段、主处理阶段和后处理阶段。那么,中水回用技术一般分几个阶段。
一、中水回用技术工艺阶段
1、预处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两个处理单元,一个处理单元是格栅,另一个处理单元是调节池,其主要用于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同时可以将水质进行均匀处理。
2、主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会得到有效的去除,因而这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3、后处理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经过这个阶段处理后能够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质标准,这是一个深度处理过程。
二、中水回用技术主处理的三种方法
1、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2、物理化学处理法:活性炭吸附是物理法,混凝沉淀技术是化学法,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水质的处理效果非常好。
3、膜处理法:应用反渗透膜,或者是超滤膜进行处理,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中水回用技术工艺设备对污水的处理效果非常好,而中水回用工艺的广泛应用对于改善环境具有很大的意义。
❷ 清水池 、中水池、中间水池 如何区别
清水池-干净清洁的水
中水池-就像广场喷泉用的水,只能用来观赏,不太干净的水
中间水池就不清楚了,看着像是过滤回收的中转水池
❸ 浅谈中水回用工艺及其可行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水,这个看起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正在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供不应求。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已成为主题,而中水回用技术则能很好地缓和缺水这个大问题。
1、我国水资源现状
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在这仅有的2.5%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再加上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由此可见,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少之又少。而我国更是成为了世界13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是我国水量分配的特点。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并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此时,中水回用就显现出了它的重要性。
2、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中水,开始时称“中水道”,来于日本,因其水质及其设施介于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而得名。“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其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中水的划分界限一般都以水质为标志,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的非饮用水。
中国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新增水源开发难度大且开发成本高,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而每年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宝贵水资源。因此,实施中水回用是提高中国水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中水在多个领域都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国外,已有很多国家在大范围使用中水系统,而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中水系统在我国部分地区也已投入使用。比如在建筑领域,中水系统在发达城市中应用广泛。建筑领域因其供水范围大,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都很大,可使用中水系统来满足各用户的用水需求。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很多达到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都被要求设有中水系统,可将生活污水处理到非饮用水标准,用作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用水、清洗及消防等,有效的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在建筑小区中,可用作中水水源的种类有很多,可选取小区内建筑物杂排水,小区生活污水,小区或城市污水处理厂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以及小区内的雨水等作为建筑中水水源。
中水回用在生产和生活中能起到很好的节水作用,其具有较低的水质及水价,可用来代替生活饮用水冲洗卫生洁具、绿化等,这样便可节约很大部分高质水,提高人们的可用水量。同时它还可以减少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压力,加强了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保护了地下水源。因中水回用处理工艺较污水处理相对简单,故中水回用对减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荷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昂贵的理设施费用减低的同时还可降低其日常运行费用。
中水若想投入使用,其水质必须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对人体的健康不能造成危害。第二要满足人们感观要求,即无不快的感觉,以解除人们使用中水的心理障碍,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浊度、色度、臭味等。第三要满足卫生要求,其指标主要有BOD5、细菌总数、余氯量等。最后还要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
3、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水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在投入使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那么为什么中水回用作为一项节水工程却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呢?其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首先是人们的意识问题,虽然中水经过复杂的处理,已达到可循环使用而不危害人健康的标准,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中水永远劣于生活用水。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不愿意使用中水,尤其是在水量丰富的南方地区,人们对中水缺乏客观科学的认识,认为中水的水质不达标,感官性状差,故加强民众对中水的认识是推进中水回用这一举措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中水处理技术的繁复性及运行费用等因素,中水的价格普遍偏高,有的地区其水价甚至高于自来水,在水价相同的情况下,居民肯定倾向于选择自来水而不是中水。
在监管体制方面,我国缺乏相对健全的对于中水的管理体制,目前国家只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政策,对中水回用的相关规定还不完善,导致无法可依。另外,中水自身也存在水质问题,其实中水水质并不稳定,在输送过程中也会因其水质不稳定出现结垢现象。
4、中水回用工艺
中水回用有两种处理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另一种是将中水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
选择相适应的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水质、水量、回用条件的不同来选择。中水系统一般由污水收集、调节、预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中水贮存、中水输配等部分组成。中水工艺包括预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混凝工艺、过滤工艺、活性炭工艺、膜分离工艺等。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固体物和毛发,可在系统的最前段设置格栅以截留大的污染物。对于以洗浴水为主的处理中,由于毛发太多,故一般设置毛发过滤器,可有效地去除毛发。生物处理工艺用于去除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可使用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曝气生物滤池、土地处理。大多数生物处理设施需要向生物反应池中供气,可采用噪音较低的曝气设备。另外,中水处理的停留时间应大于2小时以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混凝工艺主要去除原水中悬浮状和胶体杂质,可用聚合铝和聚合铁作为混凝剂。过滤的功能是去除水中微小的悬浮颗粒,常用的滤池有普通快滤池、V型滤池、虹吸滤池等。
中水处理采用传统的给水处理工艺,二级处理厂出水经泵提升,加入混凝剂后进入反应池,形成絮体后进入沉淀池沉淀,上层清液在V型过滤池中过滤,加氯消毒后送至清水池,再由泵送到用水点,处理流程简单易操作,可行性良好。
5、结语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极度紧缺且不平衡的现状,中水回用技术正在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作为污水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其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❹ 污水处理中中间水池是做什么用的
中间水池一般设在需要二次提升的地方,为中间水泵提供水量调节。
❺ 中水处理系统的中水回用用途
中水回来用的用途有两种:一种将其自处理到饮用水的程度,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投资高,工艺复杂;二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程度,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建筑中便器的冲洗,绿化浇洒以及消防等方面,这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使用要求,一般分为:
(1)以优质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设备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物化处理→过滤池→消毒→中水
(2)以一般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
(3)以生活污水为中水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二级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
中水回用设备可应用于生活小区、超市生活污水、建筑小区、宾馆、疗养院、酒店、综合楼等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处理后,中水可用于冲刷厕所、汽车、路途绿化、浇灌绿地及补偿锅炉用水、宾馆、酒店、写字楼、机关、院校、厂矿、企业、金融、电信、电力、邮政、煤炭、冶金、化工、纺织、印染、酿酒、制药、淀粉、啤酒、食品、造纸等行业。
❻ 中水回用在建筑消防中的应用
中水回用在建筑消防中的应用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1、前言
2012年8月,长时间干旱的成都某大楼发生火灾,而且火势凶猛,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后分析原因发现,本来能够及时扑灭的大火终因消防水源问题而越烧越旺。事实上,建筑消防水源一直都是消防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探究建筑消防如何应用中水回用具有实际意义。
2、中水回用技术概述
把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合理之后,达到了我国符合中水回用标准标准水质之水。在实施过程中要分成三阶段进行处理,那就是预处理,生化(物理)处理以及后处理。其中包含着调节池与格栅预处理,这样做主要目的就是要除掉污水中所含可见固体杂质,这样形成了均质效果即为初处理水;而生生化处理主要是用来除掉溶解在水中有机物,这个步骤也是中水回用较为关键步骤;而后处理是用来对水消毒处理的过程,主要是用来确保中水回用所生成水质卫生安全。该处理流程系统目前已经被许多工程中应用在很多项目中,具体实施中划分成三类方法,其一是以混凝沉淀就是利用气浮技术与活性炭的吸附相结合方式,即是化学物理处理法,其二运用水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将污水中有机物吸附掉,即生物处理法;其三就是采用微滤、超滤或反渗透膜处理方式的膜处理法。常见的中水回用设备如下所示:
3、中水回用在建筑消防中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建设不断增加起来,而火灾数量与损失不断的增加,从各种实况分析来看造成火灾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经济因素。最近一些年火灾发生数量稍有下降,但是如果稍微放松可能出现反弹现象,因此建筑消防中当前及今后阶段还存在严峻的火灾形势。从各种实际情况分析来看,火灾事件屡屡发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1)水质问题。从消防角度来看,只要能够使用在扑救火灾上水体都能够用来作为消防水源。按照消防规范所规定,消防中所用的水都能够通过天然水、水管网或者消防水池,对生活杂用水标准以及饮用水进行比较,就能够发现中水和饮用水主要区别在于水质中的CODCr和BOD5等各种有机物的指标比较高,但是和其他天然水源进行比较,中水水质相对要好的多,所以把中水直接使用到消防之中,因此从水质来看没有问题。一般正常情况之下各个消防系统中都应该充满水,因此人们都在怀疑中水会不会危害到消防系统中管理与设备。通过静置对比实验可知,通过长期的静置之后,中水与自来水的色度、浊度、氨氮、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数等各种指标变化量并不大,所以在没有受到外界污染时中水的水质是不会快速恶化。通过一些资料发现,中水具有轻微腐蚀性,因此当在建筑消防中应用中水回用之时就应该采用镀锌钢管,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对消防系统的危害。
(2)工程技术问题。将中水回用应用到建筑消防中最大技术问题就是怎样安全防护问题,因此在设计之时大都将生活用水当做了消防水源,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通过水箱、水池或者管道连通起来。但是如果将中水用作建筑消防用水之时,因为要确保生活用水安全,生活供水和消防系统间是不能够直接连接。不管是那种形式连接度应该设置威压泵、止回阀等必须要设置管路连接,都会影响到生活供水的安全性。在设计之时还必须采用一些技术措施满足消防系统要求,比如在设计之时要全面考虑到消防系统与中水系统的一致性,把消防水箱和中水箱合并在一起;如果中水系统中并没有安装水箱之时,就应该考虑采用单独消防水箱办法。总而言之,必须要采取一些科学技术手段,用来确保生活供水系统安全性,并且要满足到消防系统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将中水应用到建筑消防系统中是可行的。
(3)所用配套设施。在应用中水回用中还必须要使用和消防系统配套的设备,大多是消防水鹤,这种设备是采专门给消防车加水所用。一般城市中的市政消火栓采用65mm的直径,确保了压力前提之下加水能力在10L/S,一般载水量为3吨的消防车,如果要加满需要300s,如果载水位10吨消防车如果要加满需要1000s。假如直径是150mm水鹤要加满10吨消防车只需要45s就可,效率十分高。缩短了加水时间就能够确保救火场所用,因为扑灭救火具备重大意义,极大提升了扑火能力,降低了扑救时间。因此在建筑消防中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水鹤,就能够满足消防车所用水的水速度,有效了节省了大量加水时间。
事实上要设置消防水鹤时,就必须要依据所需中水系统主管道上每间隔2000米就要加设一个,每一个消防水鹤能够覆盖的供水面积能够达到4公里,在城市的消火栓一般在主干道之上每间隔120米就设置一个,因此按照理论计算至少要在每平方公里上设置出40个左右。因此采用消防火鹤投资显然比安装消火栓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在管理、维修、漏水损失及冬季保温等各个方面,消防水鹤显而易见具有方便优势。因此各个城市在建设新区时基本上都独立设置了中水消防供水系统,还要确保消防管道管径,确保供水压力,要布置出大口径水鹤,确保消防供水需要。当然还必须要用明显标志出消火水鹤,才便于进行检查维护管理。在城市老区中中水系统也极难达到,因为污水处理厂和城市距离比较远,因此就要改造消火栓配置维修。并且各个拆迁区几乎都建成了多层与高层建筑,因此必须要设置一些合理水鹤,而那些没有改造旧城区因具有较多的平房与低矮建筑,建立消火栓就更加困难,因此在建筑消防中应用中水回用更加有必要。
4、结束语
总之,消防直接关系着人们生命财产,因此必须要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必须要大力改进城市的消防设施,给扑灭火灾提供有力条件及切实保障。同时规划城市消防还能够有效指导城市建设,消防设施建设更不可缺少。而作为消防水源之一的中水,水质不但能够满足消防要求,而且采用镀锌钢管消除了危害,是建筑消防中必用技术措施。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❼ 污水处理的中间池作用
中间池的作用在于:
1、污水在通过中间池的时候,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会自然沉淀下来回一部分,答通过几个中间池,最后的污水容易处理一些。
如果没有中间池,直接处理污水,处理的难度大些,处理的成本也会高些。
2、主要是调节作用,保证后续处理的均匀稳定,一般污水处理工艺都会要求进水比较稳定,那样会对整个处理系统的冲击小,运行正常。
3、调节水质水量,保证后续处理的均匀稳定,一般污水处理工艺都会要求进水比较稳定,那样会对整个处理系统的冲击小,运行正常。
另一方面中间水池可以储水池的作用,可以用作其他用途,比如说回流,冷却,绿化等等。
❽ 中水回用系统在某住宅小区中的方案设计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这种水质的指标是低于城市给水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排放标准的水质。是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冲洗便器、冲洗汽车、建设施工、工业生产、绿化和浇洒道路等。
从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就开始了研究利用中水,近二十年来,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大量的使用中水;以色列是中水回用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占污水处理总量的46%出水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3.3%和约20%分别回灌于地下或排入河道。我国是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建成了第一个中水试点工程。之后就开始了中水回用的研究报道,相关的标准及法规也陆续出台。
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某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方案的比较探讨,阐述中水回用系统对城市长久发展及在环保节能方面的积极意义。
1 中水系统组成与形式
1.1 中水系统简介
小区中水系统是指在新、改、扩建的居住小区等集中建筑区内建立的中水系统,因供水范围较大,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都很大,设置中水回用系统易于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污废水资源化和小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小区中水系统框图见图1所示。建筑中水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给水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水处理工程技术及建筑环境技术的有机结合,运用上述技术实现建筑群的使用功能、节水功能及建筑环境功能的统一。中水系统既不是污水处理厂的小型化,也不是给水排水工程和水处理设备的简单拼接。好的中水系统不仅可以为环境及建筑本身带来好的规模效益,而且从长久发展来说具有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中水系统的组成、水质和水源
小区中水系统是由中水原水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和中水供水系统三部分组成。中水原水收集系统是指收集、输送中水原水到中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和一些附属构筑物;中水的处理系统是由前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三部分组成。前处理除了截留大的漂浮物、悬浮物和杂物外,主要是调节水量和水质,即设置调节池;主要处理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后处理是对中水供水水质要求很高时进行的深度处理。
小区中水系统水质要求虽然低于城市生活饮用水标准,但卫生指标如大肠菌群数等必须达标,且还要符合人们的感官要求,以解除人们使用中水的心理障碍,此外中水不应引起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和结垢,最重要的是施工使用要安全可靠。
由于小区中水系统规模较大,中水水源的选择种类相对较多,具体水源的选择要根据水量平衡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通常我们选取小区中水系统的水源是小区建筑物内的杂排水、(即不含冲厕排水的排水,有沐浴排水、盥洗排水、冷却水、洗衣排水及厨房排水等。)小区生活污水和小区内雨水(可作为补充水源)。本地区降水量较少,故雨水不考虑在补充水源范围之内。
2 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呼和浩特东部新区核心区域,北面为城市主干路海拉尔东街,西侧为城市主干道科尔沁西路,南邻东站北街,东面为规划路。小区有4栋高层住宅,1号楼建筑面积15967.15m2,建筑高度42.6米,地上14层;2号楼建筑面积13169.5m2,建筑高度42.6米,地上14层;3号楼建筑面积16187.7m2,建筑高度42.6米,地上14层;4号楼建筑面积13109.3m2,建筑高度42.6米,地上14层。5号楼属于综合一类建筑,功能为公寓及公寓式办公,建筑面积25259.23m2,建筑高度44.5米,地上13层。6、7号楼属于低层商铺,6号楼建筑面积1397.4m2,地上2层。7号楼建筑面积2265.59m2,地上3层。小区主体下部为地下车库,地下车库面积20641.39m2,可停放车辆581辆。小区生活泵房、中水设备处理室、消防泵房和电气用房均设置于5号楼地下室。
3 小区中水水量平衡计算
小区功能分为住宅和综合楼两部分,中水用于冲厕和绿化等杂用,选定沐浴、盥洗和洗衣排水作为中水水源。
4 小区中水处理工艺及设施
中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根据中水原水的水量与水质,供应的中水水量与水质,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对建筑环境的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本小区位于我国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处于高海拔、严寒、缺水地区,水质较硬。考虑到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的问题,此次中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见下图2。
4.1 格栅
格栅采用机械格栅,设置一道格栅,栅条空隙净宽为5mm。污水泵的吸水管上设置毛发聚集器去除毛发等杂物。
4.2 原水调节池
调节池选用预曝气的形式,这样不但可以使池中颗粒状杂质保持悬浮状态,避免沉积在池底,还可以使原水保持有氧状态,防止原水腐败变质,产生臭味。而且预曝气还可以去除部分的有机物。曝气负荷采用0.9m3/(m3・h)。
4.3 过滤设施
过滤是中水处理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后置工艺,它对保证中水的水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过滤分为两部分,首先采用微絮凝过滤,它是将絮凝和过滤相结合,工艺紧凑,设备简单。之后出水再经过活性炭过滤。活性炭过滤采用固定床,过滤器为两个,过滤器中炭层高度和过滤器直径比为1∶1,活性炭高度为5.0米,设计负荷为0.5kgCOD/kg炭,接触时间为30min,反冲洗时间为15min。
4.4 消毒
中水处理必须设有消毒设施,消毒剂投加采用自动投加方式,并能与被消毒水充分混合接触。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剂。加氯量为5mg/L(有效氯),消毒接触时间大于30min。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中水水质标准低于生活饮用水标准,中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管道、附件和调蓄设施存在共存的问题,可能有居民误把中水当作生活饮用水使用,为了保证供水安全,采取以下防护措施:①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直接连接;②所有明装的中水管道外壁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涂色和标志;③对中水系统进行必要的监测控制和维护管理。
5 结语
本工程生活废水属于优质杂排水,经过中水水量平衡计算,本小区中水原水量与用水量之差很小,可以满足本小区冲厕及绿化用水。实现了节约水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社会综合效益。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