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处理膜有几种
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法的基本流程是由初沉池、生物滤池和二沉池三部分组成的。主要成分包括:
1、塔式生物滤池。比传统的生物滤池的负荷更高,层次更分明、堵塞可能性更小,占地面积面积小等优点。
2、有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效果更好好,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其出水可降到25mg/L以下,且出水水质非常稳定。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过大,容易堵塞,影响环境卫生。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新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它介于生物接触氧化法与生物流化床法之间。能够解决生物接触氧化法中滤料堵塞的问题。此方法的特点:微生物浓度高、食物链长,对进水的流量和浓度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移动床生物膜的结构紧密,因此具有占地面积小,能源消耗低的特点,很明显的降低了投资运行维护费用,由于这些优点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利用气体或液体,使附着微生物的固体颗粒状滤料呈流态化,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技术。生物流化床法充分利用了微生物不同生命活动阶段的特征,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将处理阶段划分为固定床阶段、流化床阶段、液体输送阶段三个阶段。
生物流化床的主要优点:
1、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由于生物流化床的载体是采用小粒径固体颗粒,且载体成流态化,所以生物流化床的单位体积表面积要比其他生物膜法的大很多且抗击能力要较其他生物处理法高。
2、净化效果好。由于载体颗粒一直处于剧烈的运动状态,从而导致界面的不断更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更能加快生化反应速率,进而使净化效果得到提高。
3、微生物的活性较强。由于生物颗粒不断地相互碰撞与摩擦,使生物膜的厚度较薄且均匀。对于同类污水而言,在同等的处理条件下,生物膜不仅反应速率快且呼吸率也非常快,所以微生物的活性较强。
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
1、对进出水的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极强。
2、生物膜法管理便捷、运费低廉。
3、生物法对环境的温度的要求很高,如果气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膜运行的活力,导致膜的损坏。
4、此载体的比表面积对生物膜处理的效果影响很大。
5、能够克服活性污泥法中污泥丝状膨胀的缺点,使剩余污泥量明显的减少。
6、生物膜法属于消耗品,膜需要定期的更新,避免引起滤料的破损和堵塞,降低出水水质。
EPP
EPP聚丙烯发泡粒子作为新型的污水生物处理填料,相对于国内的传统填料,有着更卓越的处理性能,仅在日本、韩国的生活污水处理中有应用事例。
在日本、韩国除了已在使用的聚丙烯发泡粒子,还在开发其他的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填料。
EPP的显著性能:
1) 吸附能力含有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强吸附能力,以及具有多孔性,使滤料具有增大的表面积等技术效果。
2) 耐油性,耐药性材质稳定,耐酸、耐碱、耐老化,使用寿命达15年,长期不需更换,产品耐生物降解。
3) 轻质,浮性
极其轻质,比重为水的1/33(30kg/?),具有耐冲击,高韧性以及漂浮的性质
4) 环保性
生产中不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剂,燃烧时也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
5) 寿命长
可以循环使用15年以上不需更换填料,大大节约了净水设备的运营成本。多孔质EPP填料,这种填料的每一粒泡沫念珠都带有孔,而且在发泡过程当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活性炭,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填料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对污浊物的吸附能力。
⑵ 双极膜电渗析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酸碱可得到氧气吗
在阳极板极水管会排出氧气和氯气混合气体。
⑶ 双极膜电离水和电子转移
双极膜(BPM)是一种新膜,通常是由阴离子交换层、阳离子交换层复合而成的一种复合型离子交换膜,也可以在阴膜、阳膜之间加入第三层物质促进水的解离,成为阴离子交换层、阳离子交换层、中间反应层构成的三层结构。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可以将水解离,在阳膜、阴膜两侧分别产生H+和OH-。
双极膜的应用
1、含氟废液的处理及有价氟的回收
在氟碳工业及铀工业(UF6)的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中含有的氟和有机酸的质量分数是50~500×10-6,通常需要用KOH中和才能完全除去,结果生成的KF溶液含有许多重金属(如铀、砷等)和微量放射性物质,还需用Ca(OH)2与KF反应再生KOH并生成不溶性的废料。这种方法导致有价氟的损失,且给用户留下如何处理含放射性物质的Ca(OH)2废料问题,如果采用双极膜电渗离解技术可直接将KF转化为HF和KOH,不仅能回收高价值的氟,且可避免石灰的使用,并减少废渣的处理量。
2、双极膜用于酸、碱废液的净化和回收
工业生产会产生很多酸碱废液,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酸洗废液、铅蓄电池废液、造纸厂废液等。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这些废液必须经过必要的处理才能排放,但处理工艺复杂,资金耗费大。双极膜电渗析工艺为这类废液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1986年我国在浙江省邮电印刷厂安装了一套电渗析和离子交换联合设备,用于处理含铜废水,经处理后的废水含铜量为100mg/L,pH值为6~7,达到允许排放的标准。
3、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一般用生物降解/化学氧化法结合处理,但氧化剂的用量太大,残留物多。若在它们之间加上纳滤环节,使能被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100)透过,而截留住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100)。大分子物质经化学氧化器处理后再进行生物降解,这样就可充分利用生物降解性,节约氧化剂和活性炭用量,降低最终残留物含量。
4、饮用水净化
随着水污染加剧,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越来越关心。试验证明,双极膜纳滤法可以去除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微毒副产物、痕量的除草剂、杀虫剂、重金属、天然有机物及硬度、硫酸盐及硝酸盐等。同时具有处理水质好且稳定、化学药剂用量少、占地少、节能、易于管理和维护的优点。
5、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在电镀加工和合金生产中,经常需用大量水冲洗,这些清洗水含有浓度相当高的重金属,有镍、铁、铜和锌等。为了使这些含重金属的废水符合排放要求,一般的措施是将这些重金属处理成氢氧化物沉淀除去。如果采用纳滤膜技术,不仅可以回收90%以上的废水,使之纯化,同时使重金属离子含量浓缩10倍,浓缩后的重金属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6、食品工业废水处理
N-P型复合双极纳滤膜对一价盐和二价盐有着明显的分离作用,显著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达到环保要求。
7、 双极膜展望
双极膜作为一种新型膜,以其独特的优点,为解决环境工程中存在已久的一些技术难题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继续开发高性能的双极膜,改进膜的制备工艺,降低膜的生产成本,深入开展机理研究,研究膜中离子迁移及水传递的机理,研究高性能双极膜材料及制备,拓宽应用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⑷ 当前水处理过程中,在不同领域常用的是什么膜
水处理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水处理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污水的回不同组分的答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水处理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