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一周不用的话应该封膜:不用拿出来,一般超过一个礼拜不用的话,用1~%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充满装膜的容器。膜在膜壳里面用水浸泡,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每隔1~2个星期在浓水及产水取样口取样测PH值,如有0.5的变动,说明NaHSO3变化,有细菌产生,需放掉所有溶液,重新封膜。
2. 短期停运,一般低压冲洗就可以,保证压力容器内水保持新鲜,一般每天冲洗半个小时就可以。
长期停运,一般需要加亚硫酸氢钠进行保护,保护之前需要做一个系统清洗。
3. 进水参数一定时,透过液的电导明显增加,增加10%,建议清洗
4. 进水温度一定时,高压泵出口压力增加8~10%以上才能保证膜通量不变,建议清洗。
5. 进水的流量和温度一定时,RO装置的进出口压差增加20~30%,建议清洗
6. 在恶劣进水条件下运行2~3个月,在正常进水条件下运行5~6个月,需进行清洗(视用水量和客户水质而从实际中找出合理的时间)。
清洗时如何选择药剂:
1. 清洗时要按厂家推荐的药剂品种、剂量、PH值、温度及接触时间
2. 最小限度使用强烈化学试剂,避免反渗透膜损坏
3. 需要考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4. 不要将酸碱混合
5. 用高PH的产水冲洗清洗剂
㈡ 水处理:什么是RO水RO是什意思
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
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卷式聚酰胺复
合膜,其水通量和脱除率会受压力、温度、回收率、进水含盐量和PH值等的影响.二、RO的原理及特点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
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
,此压差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
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新技术,通过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
三、技术说明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的有效的分离技术之一.利用反渗透的分离特性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等杂质,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工艺先进、操作简便等优点
反渗透设备具有以下优良特性:
零部件均采用进口产品,技术先进
质量可靠,整体化程度高、易于扩展、增加膜数量即可增加处理量
自动化程度高、遇故障立即自停、具有自动保护功能
脱盐率高,可达98%以上
能耗低、运行成本低水利用率高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少,比常规方法节约30%以上空间先进的膜保护系统,在设备关机时,淡化水可自动将膜表面污染物冲洗干净,延长膜寿命,系统无易损部件,无需大量维修费用,运行长期有效设备设计有膜清洗系统及阻垢系统
㈢ 水处理RO膜加药有哪些要注意的
1、阻垢剂厂家的选择要慎重,有的厂家阻垢剂质量有问题,反而专会堵塞RO,一般会选用美国淸力属的8倍浓缩液或者日本栗田工业的阻垢剂,
2、阻垢剂加药量要注意:阻垢剂的加药量是阻垢剂的供应商根据你现有原水的情况(如电导率、硬度)通过计算得出的,每个厂家的阻垢剂的使用方法和加药量是不一样的,总之 阻垢剂的配比、阻垢剂的投加量,遵医嘱。。。。否则也会引起膜堵塞
3、亚硫酸氢钠主要是还原水中的氯(一般是次氯酸钠),这要根据化验原水中的余氯的量计算亚硫酸氢钠的投加量,一般不会这样做的,如果原水是自来水,都会在预处理工艺中加砂、碳过滤器,活性炭就可以将原水中的余氯吸附,不需在加入亚硫酸氢钠,除非为了杀菌额外在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才会在原水泵出口中加入亚硫酸氢钠的。
㈣ 纯水机的RO膜一般多久换一次
RO膜的更换与设备质量也有很大关系,无专人管理的小型系统RO膜更换周期一般1-2年,有专人管理的用到3-5年是比较轻松的,通常是大型水处理系统。
纯水机RO膜的维护保养:
1、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物的污染。在标准条件下系统性能下降10%,或显然发生结垢或污堵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定期地进行水冲洗和化学加药清洗可恢复膜元件的性能,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2、系统在短期停止运行期间,应每隔5天冲洗系统,冲洗后关闭阀门防止结垢堵塞。
3、系统长期停运(30天以上),添加1%亚硫酸氢钠溶液,以防止细菌繁殖。
(4)水处理ro模板扩展阅读:
纯水机RO膜新膜清洗的注意事项:
1、新系统在安装膜元件后要进行彻底冲洗,将系统中残留的杂质、溶剂和保护液完全清洗干净。
2、产水用于饮用时,需至少冲洗24小时。
3、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4、在系统启动之前,浓水阀门应保持完全开启。系统启动后可逐渐缓慢关闭浓水阀门,使系统达到设定的回收率。浓水阀关闭时严禁启动设备。
5、在系统运行期间,任何时候(包括系统的预启动、常规操作、冲洗及化学清洗)都不可关闭产水管路上的阀门。
6、在高压运行之前,通过软启动机构或变频调速进行低压冲洗以排出空气。
㈤ 水处理 RO 爆破膜
爆破膜片安装在产水管旁通管上,直连排放管,当设备运行压力超过额定操作压力时,爆破回膜被压破答,从排水管泄压。目的是为了防止膜系统遇急停或憋压等情况防止膜元件机械损坏的有效保护手段。建议30吨每小时产水以上的系统都装置防爆膜片。防爆膜片价格便宜,但发挥的作用巨大,不可小觑。
㈥ 污水处理ro膜处理是什么意思
ro膜是反来渗透膜,你所说的这套工艺源应当是MBR工艺即膜生物反应器,这套系统的出水处理效果优秀,是一套很好的工艺,但是初次投资大,一般小型污水处理用的不多。希望可以帮助到。具体可以见网络的内容:http://ke..com/view/6110644.htm
㈦ 水处理中的RO是什么意思
RO,英文全称,抄reverse osmosis即反渗透,在自然界的渗透现象,是水由浓度低的溶液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高的溶液,并且在膜两边形成一个高度差,称之为渗透压。反渗透就是通过人工加压将水从浓溶液中压到低浓度溶液中,故与自然界的渗透作用相反。
㈧ 纯水机中的RO膜起到什么作用
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的缩制写,中文意思是反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RO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0.0001微米),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矿物离子能够通过(通过的离子无益损取向),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
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国内外,医学军用民用领域,都采取顶级RO膜进行高分子过滤。
(8)水处理ro模板扩展阅读:
反渗透机理模型有几个经典模型
1、先吸附毛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由Sourirajan提出。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80,90年代,邓宇等提出的,能够解释1和2模型的统一的现代最贴切的逆渗透机理模型。既“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㈨ 超滤膜与RO膜有什么区别吗
一、过滤精度不同
1、超滤膜的过滤精度为0.01微米,可以去除微生物,胶体,硅藻以及其他引起浑浊的物质。亲水性良好,寿命长,抗污能力强,可以保留有益矿物,主要用于厨房净水器,出水量较大。
2、ro反渗透膜的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万分之一微米),是目前已有的过滤精度最高的滤芯,能够过滤细菌、重金属、有机物、余氯、胶体物等水中有害物质的作用。RO膜的净化水质始终如一,使用寿命长,自动排污,产水量大,饮用安全。
二、孔径不同
1、超滤膜,是一种孔径标准一致,额外孔径规模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恰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别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
2、ro膜的孔径仅为超滤膜孔径的1/100,所以ro膜可以去除水中的极小的有机分子污染,比如化学有机物、有机农药污染等。而超滤膜则不能。反渗透膜还有软化水质的作用,将硬水转为软水。
三、使用规模不同
1、超滤膜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其他污水处理,在食品方面主要应用于果汁的浓缩、澄清、啤酒生产和营养成分的提取等;在制药方面主要应用于药物的分离精制、除热原、灭菌等,尤其是在抗生素及维生素的分离提取方面。
2、ro膜应用于:钢铁、电子、医药、电力、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市政及环保等范畴,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出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别离进程中发挥着重要效果。
由此可见,RO膜和超滤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水处理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不管是超滤膜还是ro反渗透膜,在水处理方面,都展现出极大的贡献。
四、工作原理不同
1、超滤膜的工作原理:
超滤膜是一种薄膜分离技术。就是在一定压力下,水在膜面上流动,水与溶解盐在和其他电解质是微小的颗粒,能够渗透超滤膜,而分子量大的颗粒和胶体物质就被超滤膜所阻拦,从而使水中的部分微粒得到分离的技术。适用中等污染度及低硬度水源的水处理需求。
2、反渗透工作原理:
反渗透技术,又称RO膜技术,在压力作用下,水分子透过膜层流动,但是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实现纯净水与污染杂质的分享。RO膜可将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细菌、余氯等滤除,而且反渗透膜并不分离溶解氧,因此产出的水是活水,特别适用高污染及高硬度水源的水处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