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主要化学特性指标有哪些
污水的化学指标有两大类,即无机物指标,主要包括酸碱度、植物营养元素、重金属等。有机物指标,一般采用生物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和总有机碳等指标来反映。
1.PH值
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
2.总氮和氨氮
污水中氮有一下几种形式存在。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是污水中各类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总和。
3.磷
磷是生物体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生化处理中,磷同氮一样是微生物的营养,故在污水中对碳氮比有一定的要求。
4.重金属类
冶金、电镀、陶瓷、玻璃、氯碱、电池、制革、照相器材、颜料等工业废水往往含有各种金属离子。
5.生物化学需氧量
BOD是指1L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6.化学需氧量
一般认为BOD5/COD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物处理。
『贰』 污水处理指标有哪些
1、COD 化学需氧量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2、BOD 生化需氧量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ppm或毫克/升表示。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3、NH3-N 氨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当氨溶于水时,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
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离子相对基本无毒。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4、SV 污泥沉降比
5、SVI 污泥体积指数
等等
『叁』 污水排放标准中生物指标包括
1)BOD5: 生物化学需氧量,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BOD的意义:
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
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c、判定处理厂效果;
d、用于处理厂设计;
e、污水处理管理指标;
f、排放标准指标;
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2)CODMn /CODCr: 化学需氧量,表示氧化剂有KMnO4和K2Cr2O7。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Cr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用BOD/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CODCr≥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CODCr<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肆』 污水指标cod和bod是什么意思
污水处理中的BOD表示生化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BOD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
COD表示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
BOD计算:
生化需氧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BOD(mg / L)=(D1-D2) / P。
D1:稀释后水样之初始溶氧(mg / L)。
D2:稀释后水样经 20 ℃ 恒温培养箱培养 5 天之后溶氧(mg / L)。
P=【水样体积(mL)】 / 【稀释后水样之最终体积(mL)】。
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能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COD测量方法:
一般测量化学需氧量所用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使用不同的氧化剂得出的数值也不同,因此需要注明检测方法。为了统一具有可比性,各国都有一定的监测标准。根据所加强氧化剂的不同,分别称为重铬酸钾耗氧量和高锰酸钾耗氧量。
化学需氧量还可与生化需氧量(BOD)比较,BOD/COD的比率反映出了污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生化需氧量分析花费时间较长,一般在20天以上水中生物方能基本消耗完全,为便捷一般取五天时已耗氧约95%为环境监测数据,标志为BOD5。
『伍』 污水处理厂中污水处理指标有哪些,具体数值是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 19项。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 43 项。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 A标准和 B 标准。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表 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 mg/L
一级标准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A 标准 B 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 50 60 100 120
2 生化需氧量(BOD5) 10 20 30 60
3 悬浮物(SS) 10 20 30 50
4 动植物油 1 3 5 20
5 石油类 1 3 5 15
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1 2 5
7 总氮 (以 N 计) 15 20 - -
8 氨氮(以 N 计)② 5(8) 8(15) 25(30) -
2005 年 12 月 31 日前建设的 1 1.5 3 5
9 总磷
(以 P计) 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 0.5 1 3 5
10 色度(稀释倍数) 30 30 40 50
11 pH 6-9
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3 10^4 10^4 -
表 2 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 mg/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1 总汞 0.001
2 烷基汞 不得检出
3 总镉 0.01
4 总铬 0.1
5 六价铬 0.05
6 总砷 0.1
7 总铅 0.1
表 3 选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 mg/L
序号 选择控制项目 标准值 序号 选择控制项目 标准值
1 总镍 0.05 23 三氯乙烯 0.3
2 总铍 0.002 24 四氯乙稀 0.1
3 总银 0.1 25 苯 0.1
4 总铜 0.5 26 甲苯 0.1
5 总锌 1.0 27 邻-二甲苯 0.4
6 总锰 2.0 28 对-二甲苯 0.4
7 总硒 0.1 29 间-二甲苯 0.4
8 苯并(a)芘 0.00003 30 乙苯 0.4
9 挥发酚 0.5 31 氯苯 0.3
10 总氰化物 0.5 32 1,4-二氯苯 0.4
11 硫化物 1.0 33 1,2-二氯苯 1.0
12 甲醛 1.0 34 对硝基氯苯 0.5
13 苯胺类 0.5 35 2,4-二硝基氯苯 0.5
14 总硝基化合物 2.0 36 苯酚 0.3
15 有机磷农药 (以P计) 0.5 37 间-甲酚 0.1
16 马拉硫磷 1.0 38 2,4-二氯酚 0.6
17 乐果 0.5 39 2,4,6 –三氯酚 0.6
18 对硫磷 0.05 4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0.1
19 甲基对硫磷 0.2 4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0.1
20 五氯酚 0.5 42 丙烯晴 2.0
21 三氯甲烷 0.3 43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 以 CL计) 1.0
22 四氯化碳 0.03
『陆』 污水处理主要物理特性指标有哪些
污水水质指标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
其中:
(1) 物理性指标
① 固体物质(TS)
水中固体物质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也称蒸发残余物。按水中固体的溶解性可分为溶解固体(DS)和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也称“总可滤残渣”,是指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和。在水质分析中,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滤液在103~105℃温度下蒸干后所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溶解固体。悬浮固体也称作“总不可滤残渣”,在水质分析中,将水样经0.45微米滤膜过滤,凡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颗粒物即为悬浮固体。
② 浑浊度
含有泥砂、纤维、有机物、浮游生物等会呈现浑浊现象。水体浑浊的程度可用浑浊度的大小来表示。所谓浑浊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在水质分析中规定,l L水中含有1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目前浊度采用NTU单位。
③ 颜色
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肢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则是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异常颜色的出现是水体受污染的一个标志。
水的物理性水质指标还有嗅、味、温度、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
① 化学需氧量(COD)
② 生化需氧量(BOD)
③ 总有机碳(TOC)
④ 有机氮
⑤ pH值
⑥ 有毒物质指标
(3) 生物指标
生物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大肠菌数及病原菌等。细菌总数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细菌的总数;大肠菌数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肠菌个数。
『柒』 表示污水水质的常见指标有哪些并请详细解释各指标的意义
污水水质指标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
其中:
(1)
物理性指标
①
固体物质(ts)
水中固体物质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也称蒸发残余物。按水中固体的溶解性可分为溶解固体(ds)和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也称“总可滤残渣”,是指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和。在水质分析中,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滤液在103~105℃温度下蒸干后所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溶解固体。悬浮固体也称作“总不可滤残渣”,在水质分析中,将水样经0.45微米滤膜过滤,凡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颗粒物即为悬浮固体。
②
浑浊度
含有泥砂、纤维、有机物、浮游生物等会呈现浑浊现象。水体浑浊的程度可用浑浊度的大小来表示。所谓浑浊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在水质分析中规定,l
l水中含有1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目前浊度采用ntu单位。
③
颜色
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肢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则是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异常颜色的出现是水体受污染的一个标志。
水的物理性水质指标还有嗅、味、温度、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
①
化学需氧量(cod)
②
生化需氧量(bod)
③
总有机碳(toc)
④
有机氮
⑤
ph值
⑥
有毒物质指标
(3)
生物指标
生物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大肠菌数及病原菌等。细菌总数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细菌的总数;大肠菌数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肠菌个数。
希望采纳!!!
『捌』 污水处理中的“COD”、“BOD”、“SS”、“TN”、“TP”和“TDS”指的是什么
COD:化学需氧量。英文全称: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是指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
BOD:生化需氧量。英文全称: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是指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SS:悬浮物。英文全称:Suspended Solids。
SS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TN:总氮量。英文全称:Total Nitrogen。
TN是指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TP:总磷量。英文全称:Total Phosphorus。
TP是指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TDS:溶解性总固体。英文全称:Total Dissloved Solids。
TDS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
『玖』 污水生化性能指标
污水的水温对污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水温是表征污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各地的生活污水的年平均温度差别不大,平约在10- 20心之间。工业生产污水的水温与生产工艺有关,变化很大。污水的水温过低(如低于5%C)或过高(如高于40°C )都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效果。
2、色度
污水由于所含杂质(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生活污水的颜色常呈灰色。但是当污水中的溶解氧降低至零,污水所含有机物腐烂,则水的颜色转呈黑褐色并有臭味。生产污水的色度因工矿企业的性 质而异,差别极大。有色污水排入水体后,会对环境造成表观的污染,并会 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色度可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形成。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表色: 胶体或溶解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真色。水的颜色用色度作为指标。
3、浊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 物都可以使水体变得浑浊而呈现-定浊度。在水质分析中规定,1mg一定粒度的藻土在 000l水中所构成的油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4、臭昧
生活污水(的臭味主要由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气体造成。工业污水的臭味主性化合物造成。臭味不仅给人以感官不悦,甚至会危及人体生理健康, 引起呼吸! 困难、胸闷、呕吐等。
5、固体物质
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悬浮的、胶体的和溶解的三 种。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与生物体三种。固体含量用总固体 量作为指标,英文缩写为TS。
把一定量水样在105一11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的质量即为总固体 量(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 DS )和悬浮固体物质或叫悬浮物(SS)。水 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胶体和溶解性固体( DS),滤渣脱水 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 SS )。悬浮固体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 VSS ) 和非挥发性固体或灰分( NVSS)两种。将悬浮固体在600°C的温度下灼烧, 挥发掉的量即是挥发性固体也称灼烧减量,灼烧残渣则是非挥发性固体。生 活废水中,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30%。图1-1为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 水悬浮固体含量。
胶体(颗粒粒径为0.001 ~ 0.1 μm )和溶解固体或称为溶解物也是由有 机物与无机物组成。生活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包括尿素、淀粉、糖类、脂肪、 蛋白质及洗涤剂等;溶解性无机物包括无机盐、氯化物等。工业废水的溶解性 固体成分极为复杂,视工矿企业的性质而异,主要包括种类繁多的合成高分 子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溶解固体的浓度与成分对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及 处理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