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清华大学水处理院士

清华大学水处理院士

发布时间:2023-05-26 02:14:49

⑴ 我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哪些

1. 李圭白

刘鸿亮 (1932.6.20 -) 环境工程专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在水环境研究领域是我国学术带头人。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⑵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名单都有谁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名单:

文圣常院士、管华诗院士、冯士筰院士、李庆忠院士、高从堦院士、麦康森院士、吴立新院士、宋微波院士、李华军院士、包振民院士、张国伟院士、刘鸿亮院士、金翔龙院士。

1、文圣常院士

男,1944年武汉大学毕业,历任广西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海洋大学-两院院士

⑶ 建国清华诞生过多少两院院士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在中国,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授予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科研人员的最高学术称号。
在大学里,“院士”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顶尖学府占据一席之地的清华和北大,每次出场都备受瞩目,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清北两所高校的两院院士。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莘莘学子心中美好的向往,也是名师云猜谈悄集之处、英才荟萃之所。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曾有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自诞生起,为国家培养出了众多的兴国英才、治国栋梁,更汇聚了大批专家学者、学术大师。
一流教师是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清华大学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升。
01、人才济济,凝聚高水平师资队伍
截至2018年12月底,学校有教师3485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67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2人入选青年学者,23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27人,在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82人。

图:清华大学部分杰出人才数量展示
02、群英荟萃,视若珍宝的两院院士
在中国,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两院院士是至高荣誉,也可以说是代表了某一领域的最高水平。因此,各所高校都普遍将院士视为珍宝。
据清华大学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就职于清华大学的两院院士共8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1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清华大学的两院院士都分布在哪穗渣些领域?一起来了解一下。
按中国科学院学部划分,就职于清华大学的5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外籍院士3人,另48位院士分属5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7人,化学部6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5人,技术科学部23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技术科学部,占比48%;其次是数学物理学部和生命科学和侍弯医学学部,占比均为15%;人数最少的是信息技术科学部,占比为10%。
下面,具体来看下清华大学5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简单介绍:

按中国工程院学部划分,就职于清华大学的3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属7个学部:医药卫生学部2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5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集中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和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占比均为20%,其次分别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和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占比均为13%。
下面,具体来看下清华大学3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简单介绍:

03、英杰育才,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责任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清华大学也在逐渐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多的教授、院士走上了讲台。
在2017-2018学年,清华大学主讲本科课程的院士有24人,占两院院士总数的27.6%;讲授本科课程的教授为866人,占教授总数的68.35%。2018年,清华大学41%的新生班主任由长聘正教授和长聘副教授担任,80%的长聘正教授给本科生上课。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顶尖的大学,自然也是顶尖人才的集聚地。根据北大官方网站“师资介绍”一栏显示,北大共拥有两院院士92名(含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7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6名。
01、北京大学院士学部分布情况
中科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学部,占28.94%;其次是地学部,占比19.73%;人数最少的是技术科学部,为6.58%。

工程院院士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学部,占比37.50%,其次分别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和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占比为18.75%。

02、院士年龄:最小50岁,最大99岁
从统计结果来看,北京大学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1.76岁;其中80岁以上有35人,占比38.04%;70岁以下有44人,占比47.83%;最年轻的院士为50岁,年龄最大的为99岁。

⑷ 想考研,哪所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比较好

环境工程专业最好的学校是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几所学校都有环境工程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然后是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这几所学校有环境工程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培育)。

⑸ 清华大学中科院院士有哪些(10个)

综述:王大中、王光谦、王志新、王补宣、王崇愚、卢强、邝宇平、朱静(女)、朱邦芬、过增元。

清华大学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

科研项目:

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是清华大学科研项目和经费的重要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华大学

⑹ 顾夏声的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理论,提出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层(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等废水的新工艺,研究成果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提出的二相UASB工艺对于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的发展前景以及废水经酸化后,用自养型硫细菌进行生物脱硫,然后进行甲烷发酵和硫回收的新工艺,是对含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治理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国内外首次提出UASB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的结构模型和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的“晶核生长”学说,由此找出了培养颗粒污泥的优化条件和关键技术。
他在工程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主持和指导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顾夏声主持的“城乡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机理及高效厌氧反应器研究”课题以及他指导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层(UASB)反应器的理论与实践,对其微生物学特性及工程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厌氧颗粒污泥的结构模型及形成的“晶核生长”学说,由此找到了培养颗粒污泥的优化条件和关键技术,为其后进行的中试和生产性UA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发的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等废水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已应用于多个污水处理工程,其中北京啤酒厂污水处理系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常温UASB生产性装置,被列为国家环保局示范工程。
2:主持“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与控制”研究项目,使含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治理技术获重大突破。造纸、味精、脂肪酸、糖蜜等生产废水的有机物浓度高,由于含有大量硫酸盐,严重妨碍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世界各国废水处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顾夏声与同事们分析研究了“酸化”状态下的微生物生态及控制“酸化”的措施,提出了二相UASB工艺对于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废水经酸化后,用自养型硫细菌进行生物脱硫,然后进行甲烷发酵和硫回收的新工艺,使该类废水的处理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3:参与和指导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和处理工艺研究,提出经济有效的处理途径。顾夏生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系统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微生物分布和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并进行了新型硝化—反硝化系统的研究,将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对染料废水中的各种主要化合物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好氧和厌氧降解性能及机理的研究,为去除这些物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获得的用生物转盘处理染色废水的研究成果已用于工程设计之中。
4:参与氧化塘处理废水的科技攻关,对氧化塘中碳、氮、磷的转移规律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废水生物脱磷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夏声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热爱教育这一神圣的事业。在任教60余年中,他始终坚持“要教好工科的书必须理论联系工程实际”,讲课坚持做到“深入浅出,少而精,条理清晰”。顾夏声为中国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专家,有的已经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夏声在60余年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要教好工科的书必须理论联系工程实际”,为我国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高级专家,包括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环境工程博士。他曾任建设部高校给水排水及环境工程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和国家教委环境工程类专业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研究明确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专业内容、培养目标等,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各课程基本要求,组织编写系统教材,为环境工程、市政工程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曾获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他长期从事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微生物学特性和工程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全国环保科技成果奖等。
顾夏声一贯重视教材建设。他本人或带领年轻教师编写了多本高质量的教材,并随时把新的研究成果纳入教材,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如他与李献文等合编的《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曾三次再版,受到师生们的好评。他同时担任建设部高校给水排水及环境工程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和国家教委环境工程类专业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他与其他委员一起,就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专业内容、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明确了该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各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教材18种,使环境工程专业有了比较系统、基本成套的试用教材,为环境工程、市政工程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顾夏声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位环境工程博士。他对研究生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强调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尤其注意充实其基础知识和拓宽其知识面;要求学生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同时以实际工作的经验充实理论。顾夏声言传身教,培养的博士生业务素质好、思想觉悟高,多数已成为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 学生: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中国第一位环境工程博士张晓健 如顾夏声与李献文等合编的《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曾两次再版
顾夏声编写过十八种教材,获教委和建设部优秀教材奖。他提出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等废水的新工艺,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计划”和“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长期从事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的教学与研究。撰有论文《中国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展望》、《生物接触氧化法动力学模型》,主编《水处理工程》、《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型》。
60年代中期,该讲义得到学校的认同,并在校内进行铅印作为教学材料下发。后建设部教材会讨论决定正式编写《水处理微生物学》,但后期编著工作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了。文革结束后,随着教材指导委员会的恢复,全国进行课程改革,正式将“水处理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水处理微生物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紧密结合专业,深入浅出地说明最基本的微生物作用于污水处理的运转,比如通过观察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变化来看污泥膨胀的问题等。后随着科学理论和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第二、三版在内容上均有所增添。
顾先生1949年回国后即受聘到国立唐山工学院任教,后调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致力于给排水工程和环境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其中《水处理微生物学》是他和李献文先生等人合编的专业基础教材,该教材填补了中国在环境工程领域尤其是污水处理微生物教材的空白。《水处理微生物学》教材自1980年出版以来,曾3次修订,《水处理微生物》(第三版)于2006年再次修订,形成第四版——《水处理生物学》。
1陶葆楷、顾夏声,沼气池中粪便消化效能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1959,6(2)。
2顾夏声、黄铭荣、钱易等,废水处理与利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
3顾夏声、李献文,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4Gu Xiasheng,The Status and Trend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China,Water International,1982,7(2)
5顾夏声,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
6顾夏声、胡纪萃、俞毓馨、胡琼玲,空气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合成氨装置碳黑废水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1983,23(1)。
7Hu Jicui,Gu Xiasheng,A Kinetic Model of th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Development Technology,1985,3:241~249
8顾夏声、黄铭荣、王占生等,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9吴唯民、胡纪萃、顾夏声,厌氧升流式污泥层反应器内污泥颗粒化对固液分离效果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1986,6(1)。
10顾夏声、李献文、俞毓馨,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11Weimin Wu,Jicui Hu,Xiasheng Gu,Yizhang Zhao,Cultivation of Anea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UASB Reactor with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Seed,Wat.Res.,1987,21(7)
12吴唯民、胡纪萃、顾夏声,厌氧污泥的最大比产甲烷速率的间歇试验测定法,中国给水排水,1988,1(4)。
13Jicui Hu,Weimin Wu,Xiasheng Gu,A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ctivated Sludge as Seed Material for an Anaerobic Reactor,Wat.Sci.Tech.,1988,20(11/12)。
14赵健夫、钱易、顾夏声,用厌氧酸化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环境科学,1990,11(3)。
15赵健夫、钱易、顾夏声,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物的分析,环境工程,1991,9(1)。
16Zhang Xiaojian,Wang Zhansheng,Gu Xiasheng,Simple Combination of Biodegradation and Carbon Adsorption-The Mechanism of the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Wat.Res.,1991,25(2)
17刘双江、胡纪萃、顾夏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豆制品废水,中国给水排水,1992,8(1)。
18刘双江、胡纪萃、顾夏声,厌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胞外多聚物作用的研究,中国沼气,1992,10(1)。
19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二相UASB工艺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中国沼气,1992,10(2)。
20周琪、袁嗣兵、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生活污水,中国给水排水,1992,8(4)。
21文湘华、钱易、顾夏声,生物稳定塘碳、氮、磷物质迁移转化模型的研究,生态学报,1992,12(1)。
22文湘华、钱易、顾夏声,生物稳定塘常规运行状态模拟与分析,环境科学,1992,13(3)。
23周岳溪、钱易、顾夏声,生物除磷过程中乙酸盐厌氧代谢机理的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992,5(3)。
24周岳溪、钱易、顾夏声,假单胞菌磷代谢特性的研究,环境科学,1992,13(5)。
25周岳溪、钱易、顾夏声,循序间歇式废水生物除磷处理工艺微生物特性的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992,5(6)。
26顾夏声,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7竺建荣、胡贵平、胡纪萃、顾夏声,胞外多聚物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中国沼气,1993,11(3)。
28耿艳楼、钱易、顾夏声,简捷硝化-反硝化过程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环境科学,1993,14(3)。
29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颗粒污泥的产甲烷细菌及结构模型初探,微生物学报,1994,33(4)。
30安仁虎、钱易、顾夏声,厌氧过程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工业废水中的作用,环境科学研究,1994,7(3)。
31Mai Wenning,Jian Zhangpeng,Gu Xiasheng,A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iodegradability of Organic Substance,J.of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5,7(2)
32左剑恶、袁琳、胡纪萃、顾夏声,利用无色硫细菌氧化废水中硫化物的研究,环境科学,1995,16(6)。
33王永仪、杨志华、蒋展鹏、顾夏声、刘勇,H-酸废母液的湿式空气氧化处理,环境科学,1996,17(1)。
34何苗、张晓健、瞿福平、顾夏声,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在活性污泥法处理中的去除特性,中国给水排水,1997,13(1)。
35瞿福平、张晓健、何苗、顾夏声,氯苯类有机物生物降解性及共代谢作用研究,中国环境科学,1997,17(2)。
36何苗、张晓健、瞿福平、顾夏声,难降解有机物生物抑制特性的研究,环境科学,1997,18(2)。
37何苗、张晓健、顾夏声,杂环化合物及多环方烃厌氧酸化降解性能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7,13(3)。
38何苗、张晓健、瞿福平、顾夏声,混合基质条件下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环境科学,1997,18(3)。
39顾夏声、李献文、竺建荣,水处理微生物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0杨洋、左剑恶、卜德华、顾夏声,好氧颗粒污泥亚硝化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研究,环境科学,2007,28(11)。
41顾夏声,胡洪营等,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⑺ 司怀柱是哪个学校

司怀柱是中国的一位知名学者、教育家和政治家,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他于1949年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赴美国留学深造。他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大学学习,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还曾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协会等国际组织。
1978年,肆正司怀柱回国担任南京大学校长,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之一。他提倡“民主、科学、团结、奋进”的办学理念,推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国际化。在他的领导下,南京大学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代表之一。
司怀柱也改指曾担任过中国教育部长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教育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得到了裂歼悔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⑻ 想做环境工程或者环境管理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哪所学校合适

清华大学的环境工程不错,固废方面的首尘埋导师有王伟等,水处理方兄或面的有黄霞、张锡辉、胡洪营等,者蚂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有郝吉明等,院士有郝吉明、钱易等。

阅读全文

与清华大学水处理院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饮水机桶里面怎么清洗 浏览:868
框架结构伸缩缝防水处理 浏览:259
博越中央空气净化器滤芯怎么换 浏览:170
达芬奇颜色回批用什么格式 浏览:742
最好的水处理方法 浏览:288
离子交换法什么意思 浏览:968
清洗柴油滤芯怎么换 浏览:220
电热水器加入除垢剂 浏览:864
储水式电热水器免拆水垢工具除垢剂 浏览:164
净水器加盟商哪个好 浏览:896
双氧水加碱除垢功效会娇弱吗 浏览:957
饮水机胆坏了有什么症状 浏览:592
沈阳什么地方卖污水泵 浏览:898
怎么在家里提取蒸馏水 浏览:901
处理碱性废水加入什么 浏览:809
大只屈臣氏蒸馏水 浏览:18
市场污水怎么处理 浏览:140
松江区原装反渗透阻垢剂厂家 浏览:183
北斗七星空气净化器怎么开 浏览:589
农村污水有什么特点 浏览: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