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使潜水泵变增氧泵,潜水泵有什么用
想要使潜水泵变成增氧泵非常简单,可以在它的出水口处,安装一个壳型铁板,同时还要将其固定住。除了作为增氧泵外,也可以将其作为抽水机用,这个时候需要将铁板卸下,同时装上水管就可森数键以了。这种设备一定要放在水中运转,不然产生的热量会导致它被烧坏。想要使潜水泵变成增氧泵非常简单,可以在它的出水口处,安装一个壳型铁板,同时还要将其固定住。除了作为增氧泵外,也可以将其作为抽水机用,毕绝这个时候需要将铁板卸下,同时装上水管就可以了。这种设备一定要放在水中此巧运转,不然产生的热量会导致它被烧坏。
1、死水变活:潜水泵一般放在鱼缸的地方,它可以产生一定的水流,从而让原本的死水变为活水。而一旦水可以流动起来,水体恶化的速度就会减缓,从而更好的维持水质,对鱼儿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2、有利培菌:由于潜水泵可以产生一定的氧气,因此对于培菌也有一定的帮助。培菌主要培养的是硝化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避免鱼儿受其毒害,因此对养鱼来说非常重要。
3、提高溶氧:潜水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带入一定的氧气,因此可以提高水体的溶氧。因为鱼类在水中也需要呼吸,所以氧气的增加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饲养密度不大的鱼缸来说,可以代替氧气泵使用。
2. 我的鱼缸里现在用一个小型水泵替代造浪泵,效果可以,鱼便可冲走,不知若用真的造浪泵效果是不是更好,
只要效果好,没必纯薯要再去更换造浪泵,而且更换后需要调整角度制造完美的水做丛者流循环,一时半郑谨会可能都调整不好。
3. 鱼缸侧面循环泵干嘛改成底部循环泵
通常做隐在鱼缸的缸体上部设置循环过滤系统,循环过滤系统从缸体中向上抽水经过过滤处理后再循环至缸体内,但是,循环过滤系统的线材直接裸露在鱼缸的上部,影响鱼缸的外观规整度。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098745a、申请公布日为2013.05.15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鱼缸的过滤循环装置,并具体公开了鱼缸的过滤循环装置包括排出机构、过滤机构和循环机构,排出机构为设置在鱼缸底部的排出口,排出口通过排出管道导入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分离于鱼缸体设置;循环机构为连接循环动力装置的循环管道,循环机构进水口连接于过滤机构出口,出水口则设于鱼缸体上。通过将循环过滤系统设于鱼缸的底部,以使相关的部件和线材得到隐藏,并且,采用下过滤的排污方式,能够有效清除沉落至缸底的食物残渣和鱼粪。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循环过滤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其中的滤芯容易被杂质堵塞而降低过滤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对滤芯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中的鱼缸的过滤循环装置并没有给出更换滤芯的可行方案,如果将这个整个过滤循环装置拆卸下来才能更换滤芯则会造成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以解决缸体底部设置循环过滤系统的鱼缸在更换滤芯时操作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技术方案为:
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包括缸体和设于缸体底部的循环过滤系统,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和回水口,所述循环过滤系统包括位于缸体底部外侧且接通于排水口与回水口之间的循环管路、串接于循环管路上的过滤器,循环管路的过滤器上游位置设有第一阀门、循环管路的过滤器下游位置设有第二阀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位于过滤器壳体中的滤芯,所述过滤器壳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循环管路连接的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以及供所述滤芯装取的取芯口,所述取芯口处可拆安装有密封盖。
有益效果:在循环管路的过滤器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分别巧橘设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工作状态时开启两个阀门,水体流经过滤器进行过滤除杂,经过长时间的过滤使用后,需要对滤芯进行更换时,关闭两个阀门切断水从缸体向循环过滤系统的流通路径,即可对过滤器进行相应的拆取操作;过滤器壳体上设有取芯口,取芯口处可拆安装有密封盖体,工作状态时通过密封盖体将取芯口密封,使滤芯密封安装在过滤器壳体内部,避免在正常循环过滤时出现漏水的问题;更换滤芯时先关闭阀门,然后打开密封盖体将滤芯从取芯口取出,无需预先将缸体中的水体外排即可实现快速拆取更换滤芯,简化了实际操作过程。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拆取更换滤芯,确保过滤器的密封性,所述过滤器壳体为筒状壳体,所述滤芯为用于与所述筒状壳体内壁贴合的柱状滤芯,所述取芯口设于过滤器壳体的轴线方向的端部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过滤器的过滤除杂效果,所述筒状壳体为圆筒壳体,所述滤芯为圆柱滤芯。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将过滤器与循环管路进行连接操作,所述第一管路接口位于远离取芯口的相对端部位置,所述第二管路接口位于筒状壳体的外侧壁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加快水体的循环流通速度,所述循环管路的位于过滤器的下游侧还串接有循环泵。
进一步的,为了对缸体中的水进行增氧增气,提高水体的含氧量,所述循环管路孝胡团的位于过滤器的下游侧还设有充氧泵,所述充氧泵与循环管路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水逆流至充氧泵中的单向阀。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鱼缸在使用时的多样化功能,所述循环过滤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与循环泵、充氧泵控制连接,所述鱼缸具有充氧泵开启、循环泵关闭的节能过滤状态,以及充氧泵和循环泵同时开启的高效过滤状态。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过滤器的除杂净化效果,所述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或者pp滤芯。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水体的安全性,所述循环管路的过滤器下游位置还设有用于过滤细菌的反渗透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具体实施例1中鱼缸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具体实施例1中过滤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具体实施例1中缸体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中:1-缸体、10-排水口、11-回水口、2-循环管路、20-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单向阀、3-过滤器、30-圆筒壳体、31-密封盖体、32-圆柱滤芯、33-第一管路接口、34-第二管路接口、4-循环泵、5-充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包括缸体1和设于缸体1底部的循环过滤系统,缸体1在上、循环过滤系统在下,既保证了循环过滤系统与缸体1的整体分离,又通过将循环过滤系统布置于缸体1底部达到隐藏布置的效果,避免因相关器件和线材裸露造成鱼缸的整体外观不规整的问题。如图3所示,缸体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10和回水口11,排水口10和回水口11相对间隔布置,缸体1中的水从排水口10向下进入循环过滤系统经过滤后经回水口11返流至缸体1中,在缸体1中形成了自回水口11到排水口10的内部水流,实现了缸体1内部的水连续流动,达到接近活水养殖的目的。
循环过滤系统包括循环管路2、串接于循环管路2上的过滤器3、设于循环管路2的过滤器3上游位置的第一阀门20和设于循环管路2的过滤器3下游位置的第二阀门21,循环管路2设于缸体1的底部外侧位置,且循环管路2接通在排水口10与回水口11之间。在过滤器3的上游、下游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阀门20和第二阀门21,如果需要更换过滤器3中的滤芯时,可将第一阀门20和第二阀门21关闭,切断水从缸体1向循环过滤系统的流通路径,即可对过滤器3进行相应的拆取操作,避免了因底部布置循环过滤系统,而需预先将缸体1中的水排净才能进行拆取过滤器3中滤芯的操作,降低了拆取更换滤芯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方便性。在本实施例中,滤芯为活性炭滤芯,通过活性炭材料内部密集的小孔对水中的细微杂质进行吸附,且活性炭本身无污染成分,不会对水中的生物造成任何危害。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过滤除杂效果,滤芯还可为pp滤芯,pp滤芯可对不同粒径的杂质均起到有效的吸附作用。
如图2所示,过滤器3包括圆筒壳体30、设于圆筒壳体30中的圆柱滤芯32,在本实施例中,圆筒壳体30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取芯口和第一管路接口33,第一管路接口33位于远离取芯口的相对端部位置,第一管路接口33为用于与循环管路2的对应内螺纹管口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接口。在圆筒壳体30的靠近取芯口的外侧壁上可设有第二管路接口34,第二管路接口34的开口沿圆筒壳体30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二管路接口34为用于循环管路2的对应外螺纹管口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接口,通过第一管路接口33和第二管路接口34将过滤器3整体串接于循环管路2上。
过滤器3中的圆柱滤芯32的外径与圆筒壳体30的内径相配合,确保进入过滤器3内部的水能够完全经过圆柱滤芯32的过滤作用,达到了对流经过滤器3的水除杂净化的目的。取芯口处螺纹安装有密封盖体31,通过旋拧密封盖体31可打开或者封闭取芯口,旋拧下密封盖体31能够沿轴线方向将圆柱滤芯32从取芯口取出,更换圆柱滤芯32后将新的圆柱滤芯32沿轴线方向插入圆筒壳体30中,最后将密封盖体31旋紧以密封取芯口,避免在正常循环过滤时出现漏水的问题。
在循环管路2的位于过滤器3的下游侧还串接有循环泵4,通过循环泵4对循环管路2中的水提供流通动力,加快水体的循环流通速度。在循环管路2的位于过滤器3的下游侧还设有充氧泵5,充氧泵5的充气口与循环管路2之间连接有充气管路,介于充氧泵5与循环管路2之间的充气管路上设有单向阀22,单向阀22单向导通空气由充气口进入循环管路2中、截止水从循环管路2逆流至充氧泵5中,充氧泵5向缸体1中充入空气,提高了水体的含氧量,改善了缸体1内生物的生长环境。
循环过滤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鱼缸1的外侧底部位置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分别与循环泵4、充氧泵5控制连接,控制电路板能够分别控制循环泵4和充氧泵5开启或关闭,提高了鱼缸在使用时的多样化功能。当控制电路控制循环泵4开启、充氧泵5关闭时,整个鱼缸处于普通循环过滤状态,并未对缸体1中的水体进行增氧增气;当控制电路板控制充氧泵5和循环泵4同时开启时,充氧泵4向水体中增氧增气,循环泵4驱动整个循环管路2以及缸体1中的水体进行高效、快速的循环流动,此时整个鱼缸处于高效过滤状态。
当控制电路板控制充氧泵5开启、循环泵4关闭时,整个鱼缸处于节能过滤状态,凭借充氧泵5向循环管路2中充入空气,空气在水体中以气泡形式存在,气泡在浮力作用下上浮并驱动水体向上运动,循环管路2中的部分水体流动,从而带动整个循环管路2以及缸体1中的水体进行有效循环流动,仅靠充氧泵5实现了增氧和驱动水体循环过滤的双重效果,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为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圆筒壳体可替换成棱柱形筒状壳体,相应的,滤芯为与棱柱形筒状壳体的内壁贴合配合的棱柱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具体实施例3,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为了简化过滤器的结构,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可分别设于圆筒壳体的外侧壁上,且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的开口分别朝圆筒壳体的径向方向,而圆筒壳体的轴线方向的一端封堵,另一端开设有取芯口,密封盖体螺纹安装在取芯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循环过滤式鱼缸的具体实施例4,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为了提高水体的安全性,循环管路的过滤器下游位置还设有用于过滤细菌的反渗透膜。
4. 水族箱潜水泵过滤器能改造成造流泵吗
这个要看你抄的水族箱是什么结袭构的,你可以看到泵在水中,那很简单,把出水口的管子不经过滤,直接冲入水中,这样就造流了,不过如果是侧滤或背滤也可以过滤加造流,你应该把你的水族箱结构说清楚些,还有为什么要改成造流?
5. 鱼缸三合一水泵改造
单单堵上氧气出口,进气口会喷水。
一起堵上能少量增加循环流量。
6. 鱼缸潜水泵可不可以改成真空泵
不可以,潜水泵功率和转速都达不到真空泵的要求,而且潜水泵顾名思义是放在水下使用的,离水空敬薯转时间过长亏型会烧坏线圈的销稿猜。
7. 我鱼缸想加个造浪泵..但我有多余的潜水泵.我可以用潜水泵当造浪泵使用吗
理论上潜水泵能当造流泵使用,但无法当造浪泵使用。
造流泵和造浪泵的区别在于造流泵提供的是同一方向的雹友连续水流,一般淡水鱼饲养使用。造浪泵提供间歇性或类似正弦波的源纯槐推力,裤芦使水产生来回的浪涌,一般海水鱼饲养使用。
8. 鱼缸潜水泵怎么调节出水量大怎么办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5
首先先把购买回来的抽水泵按照说明书给安装好,在安装过滤器和雨淋设备。
2
/5
然后安装吸盘,把整个设备移动到鱼缸边缘位置。调整好水泵的高度,然后插上电源,通电,这时雨淋就会喷出水来。
3
/5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安装正确,就把电源线拔掉,接下来安装的是白色透明导管。
4
/5
导气管把上下两头都接上,安装好,就插电源测试效果。如果喷水出来就证明安装好了。
5
/5
有条件的话最好买可以自行调节功率的水泵,这样既清洗方便,也可以保证小鲤鱼的安全。否则鱼有可能受不了冲击,经常生病。
9. 水族箱,潜水泵改造浪泵。
用这种方式没有告漏镇造浪效果。
通过潜水泵抽上去的水更多的会往上方的出水口流,往水平方向出水口流的水是很小的,搜拍达不到造浪的效果。
如果袜粗要用这种方式营造造流的效果,虽然不知道你吸走一部分水的目的是什么,但只要将三通换成一个弯头就行了。
10. 自制水循环鱼缸用水怎样往高处走
自制水循环鱼缸用水往高处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提升泵:提升泵是一种专门用于将水从低处向高处输送的水泵。可以将提升泵安粗橡链装在水缸下方,通过管道将水泵抽出的水送往高处,如过滤器或者水上花园等。
2、装置水泵到水位较高处:可以将水缸放置在高处,水泵放在水缸底部。然后使用管道将水泵抽出的水送入水缸,从而实现水往高处流动。
3、使用重力流:可以将水缸放置在高处,然后使用管道将水如模缸与高处的过滤器或者水上花园相连。水岩孙缸中的水会受到重力作用,从而流向高处,经过过滤器或者水上花园后再回流到水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