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铁离子污染水吗
当然会污染,因为来铁离子浓度自过高时,对动植物都是有害的,所以含铁离子的废水不能随意排放.
不过,大体来说,铁离子对环境的污染不是那么严重,主要由于两点:
1. 铁的毒性不太大,动植物对其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2. 当铁离子进入进入环境时,pH=7的中性条件能使铁离子转变为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铁,沉积下来,从而不再污染水体.
处理含铁废水比较容易,加碱使其沉淀即可.
『贰』 个旧地区地层、构造、矿产及构造分区发展史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
Introction
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
矿床基本特征
成矿基本地质条件
成因分析及简单依据
结论
大地构造位置
个旧锡矿地处华南地槽褶皱区右江地槽褶皱带西缘,位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交接部位附近.右江地槽褶皱带北以弥勒—师宗岩石圈断裂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扬子陆核相接,南临菲律宾海板块,西南以哀牢山—黑水河超岩石圈断裂与藏滇地槽褶皱系相连,再往西为印度板块.
一,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
地层
矿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中三叠统的个旧组碳酸盐岩石和法郎组砂页岩夹泥质灰岩,白云岩等.各旧组为主要围岩,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和白云岩互层.局部夹薄层泥质灰岩.
构造
矿区内NE-NNE褶皱断裂是主要容矿控矿构造.SN向的个旧断裂纵贯个旧全区,将矿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东区是主要锡铜多金属成矿区.五子山复背斜是矿区一级大型褶皱构造,延长达30km,宽大于15km,横跨五指山复背斜之上的近EW向断裂构造的东西两端因受近SN向断裂的控制,造成了"梯子格"式,这些"梯子格"与五子山复背斜控制着个旧东区的五大矿田,即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卡房矿田.
岩体
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以岩山晚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作用为主.西区岩提出露广泛,除大面积的黑云母花岗岩外,还有较早侵入的基性和碱性岩.东区多位隐伏岩体,只有零星分布.(见图)
岩浆岩及有关矿床地质图
二,矿床基本特征
矿体
个旧原生锡多金属矿主要矿床类型分为: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床和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及脉状矿.主要矿点有:打磨山,马拉格,松树脚,芦塘坝,老厂,双竹,金光坡等
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
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分布于个旧组层位中.部分矿体已为氧化矿,则称为层间氧化矿.此类矿体不但与岩浆作用有关,而且隐含着许多非岩浆热液信息.
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
该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带上,锡石及金属硫化物形成浸染状,网脉状和致密块状矿石,而矿体形态则多呈陡倾斜的脉状,柱状,缓倾斜的透镜状,似层状或不规则囊状,此外还在花岗岩超覆下盘产生"凹兜"状矿体.矿体形状受花岗岩与围岩接触面形态控制,与花岗岩作用极为密切.
热液脉状矿
矿区脉状矿床有石英脉黑钨矿床,电气石细脉带矿床,此类矿床其矿脉的产出直接受构造裂隙控制.
矿石
滇东南个旧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块状硫化物矿石多为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各个矿床均见有由疏化物,硅质岩,碳酸盐岩或碎屑岩组成的低角度斜层理和交锗层理等.在镜下多见由黄铁矿,磁黄铁矿与硅质岩,粘土岩构成的显微层理和由胶黄铁矿等矿物组成的胶状结构和鲕状结构发育.主矿体外围的浸染状矿化也主要白胶黄铁矿组成,这种矿石也可为品位很高的矿石.一般远离主矿体层位,多表现为稀疏浸染状矿石.有些矿床还发育有细脉状,网脉状矿石,但它们一般出现在层状硫化物矿.另外还发现有化石及各种交代结构
成矿期
前震旦纪
震旦纪—早古生代
泥盆纪—三叠纪地
侏罗纪—第四纪
各具体成矿期内的构造背景,矿种,成矿作用和成矿时代见下图
三,成矿热液及包裹体
个旧锡矿矿区成矿热液活动元素组合表现为岩浆期后热液的特点,矿床元素组合类型及蚀变元素地球化学分带与花岗岩顶面的空间关系显示与受花岗岩顶面控制的温度梯度的控制.因此可得东区成矿热液活动体系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花岗岩,花岗岩既是成矿物源的供给体,又是热液活动体系的主要驱动营力—热源,热液活动体系受区域应力驱动影响较小.根据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研究,成矿热液活动有地下水的混合作用.因此认为成矿热液是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与地下水构成的混合体系并受侵位花岗岩热力驱动.
成矿热液活动体系基本上为开放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活动对区内上覆地层造成了广泛的蚀变影响,一部分热液活动元素受距热液活动中心距离的控制,其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垂向上向上衰减的普遍现象,成矿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分带.
成矿热液活动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构造断裂(包括裂隙)导流为主.
四,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简单依据
成因
1,热水沉积成矿依据
(1)矿体产状
矿体产状是成矿作用最直观的反映.个旧层间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其中大部分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地层同步褶曲, 最多可达8~9层,这种与地层产状一致的矿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热水沉积成矿的特点.
(2)矿石中鲕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及鲕状黄铁矿中锡石包体的存在 通过矿相显微镜观察,个旧锡矿层间块状硫化物矿石的部分样品可见到典型的鲕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鲕状黄铁矿成因,为富硫化物的热液喷出海底之后在排气口或热泉口附近发生的一种胶体硫化物的沉淀作用,具有化学作用和沉积成因的双重特点.
(3)沉积层理和条带状锡石硫化物矿石
层状矿体中硫化物呈条带状,浸染状顺层分布,与硅质岩,少量粘土类硅酸盐矿物,泥岩,泥质碳酸盐岩构成纹层或条带,局部可见低角度交错层理,有的微层理和显微交错层理是厘米级的
(4)生物结构
个旧矿区一些条带状矿石中发现了藻类化石,将这种丝状体在扫描电镜下放大1000倍,甚至更大时,发现里面的充填物主要是硫化物和硅质,其单体和群体形态与那些在现代海底热泉和喷气口附近发现的丝状体极其相似.
2,岩浆热液成矿主要依据
花岗岩曾一度被视为锡多金属矿床的唯一物质来源.花岗岩被认为是个旧组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前人从岩石学方面,岩石化学方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乃至熔化实验等诸方面都印证了个旧花岗岩系列在整个演化过程中成矿跨度大,较为突出的是在演化过程中成矿起点早,即在岩浆处于较基性阶段就有好的成矿背景.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常为含锡矿物的载体,黑云母解离后释放出锡,而后又被成矿流体萃取沉淀成矿为锡的一种成矿方式.花岗岩与锡矿床紧密相依,每一个矿田中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小花岗岩岩株控制矿段,并以花岗岩为中心,由内向外形成矽卡岩白钨矿床→锡,铜矿床→锡,铅矿床→银,锡,铅,锌矿床,成矿温度由450℃→350℃→300℃→200℃,这表明成矿温度受花岗岩体控制.以上可见个旧燕山晚期壳源重熔花岗岩体为个旧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提供了矿源和热源,是无庸置疑的.
成矿模式
1)与花岗岩有的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东区比西区深源硫多.东区花岗岩酸度比西区高,花岗岩中锡的丰度比西区的高一倍说明东区以深源酸性分异岩浆为主,西区以重熔型岩浆为主.其含硫,锡等成矿元素东区要比西区丰富得多.
2)花岗岩浆上升途中还同化部分含矿物质较高的地层并且萃取地层中的成矿元素.
3)个旧东区花岗岩浆上升到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地层中停止,花岗岩侵位最高点在个旧东区北部白沙冲,侵位于中三叠统个旧组白泥洞段第二层内,距中三叠统法郎组第一段页岩,砂质页岩,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这种热气液活动的遮挡层还有100m左右.
4)与花岗岩连通的各种早期断裂为含矿热气液上升的通道
5)元素矿物分带明显
五,个旧东区锡多金属矿体找矿评价标志
1)背斜部位的深部常存在花岗岩凸起,向斜部位的深部是花岗岩凹下处.利用电法可探测花岗岩埋藏深度.
2)发育在花岗岩体上的较大断裂,以东西向组最发育,北东向组次之,北西向组也有分布,这些断裂及相伴的次级断裂以及它们的交切部位对找矿最为有利.
3)成带的大理岩化,退色蚀变及铁锰碳酸盐化地带的深部对找矿有利.
4)利用矿物,元素分带,化探异常组合,结合地表较大断裂产状可以预测埋深于地下的矿种及位置.
5)控矿断裂夹持的,岩性,岩相变化大的层位,可预测层间破碎带矿体群产出部位.
6)岩床状产出的辉绿岩-凝灰岩与花岗岩体陡倾接触带可预测花岗岩大凹兜矿体部位.
7)应用地,物,化,遥综合手段和行之有效的综合研究,可预测地面以下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埋深的大型矿床(体)部位,并以坑钻结合方式达到深部找盲矿的目的.
六,参考文献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商榷 周建平. 徐克勤等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周建平. 徐克勤等
个旧等锡矿中沉积组构的发现与矿床成因新探 周建平. 徐克勤等
个旧锡矿的矿床成因与找矿新发现 秦德先.
个旧锡矿成矿热液活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 陶琰.马德云.高振敏
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 秦德先.谈树成等
个旧锡矿区域地壳演化与成矿探讨 谈树成. 秦德先等
个旧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张欢.高振敏
个旧矿区发现一种富锡矿类型——花岗岩锡矿体 徐云端. 李玉新
史料考证与找矿(之四):个旧锡矿 薛步高.
个旧锡矿区鲕状黄铁矿和胶状结构黄铁矿中锡的分布及其成因意义 张欢等
个旧矿区壳源重熔岩浆岩石系列特征,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 戴福盛
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马振飞 陈宏图
云南个旧锡矿床成因研究综述 张欢. 高振敏. 马德云. 陶琰.
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贾润幸. 方维萱等
『叁』 滇池的水系构成
主水源盘龙河,出于嵩明县西北梁王山(又名东葛勒山)的黄龙潭地下暗河,流经牧羊街,并与源出于邵甸村的邵甸河汇合乃名盘龙江,多行山谷间,到了松华坝,地势豁然开朗,并分支为金汁河、明通河等河流汇入滇池。
滇池所汇入的众水,就由此经安宁的螳螂川、普渡河,经东川与禄劝交界处注入金沙江。
上游水系
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处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注入滇池的大小河流共有20余条,其中以盘龙江最大,此外是柴河、金汁河、马料河、昆阳河、海源河、宝象河、东大河、梁王河、呈贡大河、西白沙河等。
滇池接纳了20多条河流,除盘龙江外,还有东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大河、柴河、东大河、古城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等,形成滇池流域,流域面积292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5亿立方米。
较大的支流宝象河全长46千米,流域面积31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84亿立方米;柴河全长48千米,流域面积30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93亿立方米。
海口河是滇池的出水口。
盘龙江,滇池上游水系,普渡河。
普渡河发源于嵩明县梁王山北麓上喳啦箐白沙坡,源头河为牧羊河,发源地高程2600米,流经嵩明、官渡、盘龙、五华、西山、呈贡、晋宁、安宁、富民。
禄劝共10个县(市)区,于禄劝县则黑乡小河坪子东北1千米处汇入金沙江,全长375千米,汇入处高程746米,落差1854米,流域面积11716平方千米(其中昆明境内10758平方千米)。
习惯将普渡河分为盘龙江、滇池、螳螂川、普渡河下段4段。
盘龙江是普渡河上游段,源头有牧羊河、甸尾河在官渡区小河乡岔河嘴相汇,始称盘龙江,经谷昌坝水库,出松华坝水库,进入昆明坝区,穿过市区,在官渡区洪家村注入滇池,全长93.5千米,流域面积9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5亿立方米,流域高程2280-1890米,呈缓坡倾斜。
流域区建有昆明市较大的松华坝水库,蓄水量2.19亿立方米,是昆明城市用水的水源地。
盘龙江的主要支流有牧羊河、冷水河、清水河、羊清河,以及供排灌使用的东干渠、金汁河、银汁河、明通河、永昌河等20余条河道。
洛龙河:原名倮倮河,源于黑、白两龙潭,全长13.7千米,径流面积115.52平方千米。
1978年龙市桥以下改直后称东大河,平均河宽5米,堤高2.5米,最大流量8立方米/秒,流经洛羊街道的大新册、小新册、洛龙3个社区,进入龙城街道的龙街、城内、古城社区至斗南街道的江尾社区入滇池。
瑶冲河:主支源于小龙潭山东侧,全长12.3千米,径流面积31.48平方千米。
支流呈帚状分布于七甸街道北部,干流由广南村沿滇越铁路至石夹子入落水洞。
马料河:位于呈贡北部,发源于昆明市官渡区白水塘的黄龙潭,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洛羊镇西北部,全长20.2千米。
1958年在河中段筑果林水库,中、下游已作输水干渠。
平均河宽4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15立方米/秒。
流经洛羊街道的大冲、倪家营、洛羊及斗南街道的小古城4个社区,经官渡区注入滇池。
捞渔河:位于呈贡中部,源于烟包山东侧响水箐,全长30.8千米,境内长28.7千米,境内径流面积121.23平方千米。
1958年在上游兴建松茂水库,后中、下游已作水库输水干渠,平均河宽3.5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10立方米/秒。
流经段家营、缪家营、中庄、前卫营、下庄、雨花6个村,进人大渔街道月角村,在此以下称胜利河。
梁王河:源于梁王山麓,位于马金铺东北部,东西流向,全长22.9千米,境内长20.1千米,境内径流面积55.平方千米,平均河宽4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20立方米/秒。
流经庄子、小营、大营、化城、马金铺5个社区,汇入胜利河后注入滇池。
南冲河:在呈贡南部,发源于黑汉、美女山麓,流经白云、林塘、中卫3个村,经晋宁县安江村注入滇池,全长14.4千米,境内长11.2千米,境内径流面积50.63平方千米,平均河宽4米,堤高2米,最大流量8.5立方米/秒。
黑龙潭:位于大新册东北1千米龙潭山麓,含泥沙,水质不清,为洛龙河的主要水源之一,全年出水量约为0.3~3.2立方米/秒。
白龙潭:位于白龙潭社区东北1千米,潭内岩层中含有石英砂,经泉水冲刷沉积泉底,潭水清澈,掩映生辉,水呈白色,全年出水量约为0.3~0.9立方米/秒,是白龙潭水库的主要水源。
潭中产“奇鱼”,大者眼目如蟹(解剖发现,鱼体充满气泡,是病态反映)。
小晏泉:位于小海晏东0.2千米关坡山麓,出水量约0.009立方米/秒,水清澈见底。
月角泉:位于邓家庄东南1千米,泉水清凉可口,现有部队机井1孔,除供生活用外,年可灌溉农田200余亩。
小龙潭:位于马金铺西北1千米的马金铺塘西南侧,出水量为0.009立方米/秒。
龙井:位于环城西路西侧,泉水清澈,水甘可口,饮毕齿颊留香,有“龙井泉香”美誉。
1970年于此地建县自来水厂,供龙城镇等地生活用水。
草海:位于七甸东1.5千米,形似葫芦,分上、下两部,面积约0.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米,水草丰茂,天然成塘。
老宝象河,起源于宝象河水库,流经大板桥、经开区、小板桥,从羊甫分流出新宝象河后,老宝象河经官渡古镇后注入滇池。
作为昆明的古六河之一,老宝象河对昆明官渡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老宝象河河道全长41.4公里,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人。
玉带河,唐南诏时凿,(又说凿于元代鸭赤城赛典赤冶滇期间)。
为拓东城西南护城河。
因水碧清如玉,形似翠带绕城,故名。
玉带河是盘龙江支流,河源在双龙桥,由双龙桥流经新桥村、马蹄桥、土桥、柿花桥、鸡鸣桥、西坝河、永昌河入滇池,长2公里。
原是土筑堤岸,明、清时改为石彻河堤。
由于城建需要,1980年后将鸡鸣桥至西坝一段盖为暗河连接路面,拓修为宽敞平坦的金碧路西段。
玉带河原分为五条支系,均注入草海。
玉带河的这五条支系,经较短的流程入草海,对减轻盘龙江水患、防洪排涝、水利灌溉等都起到有利作用。
船房河,是老昆明八大河之一,全长11.4公里,在船房河(福海段)从凯旋利汽车城闸口至入湖口,总长5.4公里。
船房河位于昆明城区西南部,是入滇主要河道之一。
该河以成昆铁路为界,上段称为兰花沟,起于圆通山东口,为合流制为主的下水道,合流污水部分进入第一污水处理厂;下段称为船房河,为合流制排水河道,旱季经船房河泵站抽排至西园隧洞,雨季进入草海,上游兰花沟河段已经全部被掩埋成了地下暗河。
金汁河,初建于南诏时期,名为“金棱河”。
公元1040年,大理国国王段素兴征调役夫,疏浚金汁河与盘龙江,修筑的堤岸名曰“春登堤”和“云津堤”,“捍御蓄泄,灌溉大有殊功”。
“春登堤”即金汁河堤也。
当时在金棱堤上种迎春柳,“黄花入河,如金汁然,故呼为金汁河”。
1276年至1280年,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筑松华坝分一水入金汁河,“期间又整治兴修金汁河,造小闸十座,涵洞三百六十个,轮序放水,自上润下,灌济全滇”。
明代洪武十四年至弘治九年(1381-1496年)间又数十次整修金汁河,改土坝、土堤为石堤、石坝,继而筑石堤、石坝80余里(华里)。
运粮河,顾名思义,是用于运输粮食的河道。
昆明的运粮河有两条,一条由翠湖经棱角塘、红联、积善、明波流入滇池,全长12公里。
明末清初,滇池沿岸供应昆明的粮食就是经这条河运入昆明的。
在元朝初期,滇池与翠湖相连,滇池水位约1892米,但由于疏挖海口河后水位下降,明朝驻守云南的右副将军沐英不得不疏挖沼泽地,形成经过棱角塘的运粮河,后来随着滇池水位继续下降,这条运粮河逐渐不能通航,到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于1673年又开挖了第三条运粮河,当时叫西门河,即现在的大观河,并在小西门外、现今的仓储里修建篆塘建盖粮仓,叫做小西仓。
老运粮河是明代洪武十八年疏挖海沟、沼泽地形成的人工运河,是当时滇池运粮到大西仓的通道,河道东起大西门外茴香堆,也就是现在的昆一中附近,与翠湖水系相汇,北与老龙河(今凤翥街)相连,东南与顺城河相通。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老运粮河沿岸特别是七亩沟附近建筑物占压、覆盖严重,沿岸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现在,老运粮河位于五华区、高新区及西山区,起于城市郊区,穿过闹市区,止于草海,是昆明城区12条防洪排涝河道之一。
目前老运粮河上段和下段基本完成整治,唯有翠湖附近的讲武堂到市体育馆段,俗称七亩沟的河段,由于全是暗河,地面上被建筑物覆盖,截污难度较大。
下游水系
河海口河是滇池唯一的出湖河流,因河道中有形若螳螂的沙滩分布而名螳螂川。
螳螂川从富民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
螳螂川,由滇池出口的海口河流到安宁境内起经石龙坝电厂、至通仙桥。
通仙桥、温泉、青龙寺,至富民县永定桥止称螳螂川,全长97.6千米,流域高程1884-1700米,流域面积5178平方千米,沿途汇入的主要支流有鸣矣河、双河、马料河、沙河、县街河、禄脿河、甸尾箐河、律则河等。
较大支流鸣矣河全长77千米,流域面积90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87亿立方米,是安宁市的主要灌溉河流。
(3)昌乐县红河镇污水处理扩展阅读
滇池名称的由来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
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滇池因“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这是从地理形态上讲。
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者,颠也。”也有的认为是彝语的“甸”,即大坝子之意。
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氐羌“叟族”、“僰族”或“填戎”),楚将庄蹻入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第四种说法认为:“滇”是壮语的“亭”或“祠”,指祠堂的所在地。
『肆』 在进行流域或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此次《规划》在思路、定位、内容等方面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规划思路从以重大工程论证为主线转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总体目标,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规划》根据流域实际,制定了2020年、2030年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规划》确定了8项流域控制性指标,包括流域内省(自治区)用水总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限制排污总量意见(COD、NH3-N),以及流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2个控制断面生态需水量和水质目标。 --防洪减灾:遵循"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的防洪方针,逐步完善以堤防为基础、干支流防洪水库为主要调控手段的7大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即西北江中下游、东江中下游、郁江中下游、柳江中下游、南盘江中上游、桂江中上游和北江中上游防洪工程体系。 《规划》提出建设大藤峡、洋溪等控制性枢纽工程,续建龙滩水库,进一步加快江海堤防达标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河口整治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建设流域防洪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 《规划》还提出加强广州、南宁、梧州、柳州4个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和重点涝区治理。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提出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必要的水源工程,提高应急抗旱能力。近期解决2 74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远期进一步提高农村用水保证率。 上游以大中型水库建设为重点,结合云贵山区特点,建设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实施滇中、黔中等跨流域引调水工程,解决与红河、长江流域接壤周边地区缺水问题。中下游构建以西江龙滩及大藤峡、北江飞来峡等水库为骨干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实施引郁入钦、西水南调等工程,保障北部湾及粤西缺水地区的用水需求。 到2020年,多年平均用水总量控制在63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10立方米以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3。到2030年,多年平均用水总量控制在64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60立方米以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8。到2030年,每年东深供水工程向香港供水11亿立方米,珠海供水系统向澳门供水1.46亿立方米。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功能区水质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强化南北盘江上游河段、云南高原湖泊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河段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加强源头区及高原湖泊水源涵养。 加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治理开发活动。对地下水超采区实施限采等措施,严格控制开采规模。 到2020年,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0%,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到2030年,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 --流域综合管理:逐步完善流域涉水法律法规、执法监督体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建立跨部门跨地区协调合作、信息采集与共享、纠纷协调处理、应急管理等机制。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流域综合管理法制体系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规划》针对流域实际,提出了水力发电和航运近期及远期规划,优化调整部分河流(河段)的梯级布局,合理开发流域水力资源。构建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等组成的"一横一网三线"的国家高等级航道。
『伍』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金湖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个旧金湖(以下简称金湖),发挥其综合功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金湖水域管理区及径流保护区。
水域管理区:东至金湖东路,西至金湖西路,南至金湖南路,北至金湖西路交汇处0.7平方公里的金湖水域和环湖游览道、绿化地及其附属设施。
径流保护区:以金湖为中心,东至老阴山山顶,南至牛坝荒尾矿库北坝,西至土地塘面山,北至八号洞面山金湖28.6平方公里的汇水区域。第三条金湖属国家所有,由个旧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第四条金湖对个旧市区的生态平衡、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其水体功能以生态景观用水为主,生产调节用水为辅。
金湖水域及径流保护区的管理应当全面规划,综合整治,严格保护,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五条金湖最高控制水位为1687.90米(黄海高程,下同),最低控制水位为1687.50米。
金湖水质按国家现行地面水环境质量Ⅳ类(GHZD1—1999)标准执行。第六条个旧市人民政府设立金湖管理职能机构,归口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管理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制定金湖的保护、利用规划和综合整治方案;
(三)制定金湖管理的规章制度;
(四)负责金湖水体水质监测,水量调度,合理控制水位;
(五)负责金湖的日常防汛工作;
(六)行使金湖水域管理区内的行政处罚权;
(七)协助有关部门对金湖径流保护区内的护林造林、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等进行管理;
(八)办理个旧市人民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宜。第七条金湖径流保护区内应当坚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地、采空区,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当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金湖游览道应当绿化、美化,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新建的建筑物应以公共建筑为主,绿化率不得低于30%。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从金湖取水,应当向金湖管理机构申请,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个旧市人民政府批准,办理取水许可证。
负责对取水申请、审核和批准的机关,应当分别在10日内给予答复或者办理。第九条在金湖径流保护区内,实行排水设施有偿使用制度。
径流保护区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交纳污水处理费,不按规定交纳的,每日按欠交金额的2%追缴滞纳金。
城市污水处理费、水费应专户存储,专项用于污水处理和排水管网设施的修建及金湖的综合治理。第十条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雨污分流的排水要求。建设项目的排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和各单位配套建设的排水设施竣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金湖内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必须进入城市公共排水管网;工业废水必须由排污企业经过处理,并经个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测合格,个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进入城市公共排水管网。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随意占压、堵塞、掩埋以及拆除、改动城市公共排水设施。
确属特殊建设需要拆除、改动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个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建设、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在工程施工中,对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可能造成损坏的应当采取保护措施。第十三条禁止在金湖水域管理区从事下列活动:
(一)渔业养殖和捕捞;
(二)航行燃油机动船;
(三)在金湖航行的船只向湖内排放污水、污物;
(四)围湖、填湖;
(五)向金湖水体倾倒各种垃圾和废弃物;
(六)毁损环湖游览道、绿地及其附属设施;
(七)非金湖管理工作车辆在环湖游览道上行驶;
(八)放养家畜、家禽。第十四条禁止在金湖径流保护区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新建、扩建、改建有污染的工业项目;
(二)向城市公共排水管道排放尾矿、矿渣和其他有害废弃物;
(三)盗伐滥伐林木和猎捕野生动物,在林区内生火野炊;
(四)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开荒种地;
(五)开山、采石、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