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泔水养猪是否违法
泔水养猪违法。
不能用泔水养猪原因如下:
1、泔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水分多,有害菌容易滋生,用未经处理的厨房泔水喂猪,细菌就有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用未经高温处理的屠宰间下脚料或厨房泔水喂猪,容易使易感猪感染非洲猪瘟,虽然对人体没有危害,但这是一种对养猪业威胁最大的烈性传染病。
3、厨房泔水中不仅含有各类细菌,还含有聚氯、聚苯、聚乙烯等不易分解吸收的化学物质,简单加热,根本起不到去毒的作用。用其喂猪,不仅可造成猪食物中毒,还会引起人类慢性中毒。
4、由于“垃圾猪”长期食用高脂肪的饲料,造成脂肪肝增大,发胖,肉质肥腻,人类食用后会产生连锁效应,有害人体健康。
5、泔水猪肉食用者还易感染螺毛虫和钩虫病、绦虫病。用厨房泔水特别是生的下脚料喂猪,可使猪感染上住肉孢子虫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食了病猪肉,就会染病寄生虫病。
泔水是指饭馆、家庭在吃完饭后把剩下的饭菜之类倒在一起混合的剩饭菜。城市泔水是指人们在饭店、餐厅、学校、单位食堂等处废弃的剩饭剩菜,包括做菜前废弃的蔬菜、鱼肉等下脚料和人们在家里废弃的剩饭剩菜与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最好不乱扔泔水,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四十三条 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
(二)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
(三)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
(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2. 非洲猪瘟监管
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方案自2018年8月14日以来,全国各地多发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中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为进一步做实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管理,整体联动,落实到位。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防非洲猪瘟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组长:刘国胜
副组长:王斌存
组员:各班主任
(二)营造氛围,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渠道进行防非洲猪瘟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师生防非洲猪瘟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防非洲猪瘟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非洲猪瘟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三)地毯搜索,全面排查
在全校师生基本具备一定的防非洲猪瘟知识后,展开全面排查,不放过一边一角。
三、工作步骤
据悉只要是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的猪肉,都可放心食用。非洲猪瘟病毒在猪肉烹煮处理的过程中较易失活,该病毒在60摄氏度的情况下,10分钟就会被灭活。日常烹饪过程中只要把猪肉煮熟煮透(包括最中间部位温度至少达到 60 ℃以上),病毒很快就会丧失活性并失去感染力。
(一)预防措施
1、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猪肉。
2、高温杀菌,温度100摄氏度,保持十分钟以上。
3、制定学校食堂餐厨剩余物处置管理制度。
(二)防控管理
1、杜绝用未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泔水、食物残羹直接饲喂生猪。多项研究表明,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泔水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957年和2007年分别发生于葡萄牙和格鲁吉亚的非洲猪瘟疫情,均由国际航班或者轮船产生的废弃泔水,直接饲喂生猪而引起。
2、非洲猪瘟对环境耐受力非常强,可长期在自然条件下以及血液、粪便等污染的猪圈中保持感染力,因此严格执行清洁消毒措施十分重要。但非洲猪瘟病毒不耐热,因此可
通过蒸、煮、烧的方式消毒。某些种类的蜱是非洲猪瘟传播的生物媒介,一些吸血昆虫能够将病原从一个场带到另一个场,因此建议猪场定期杀虫
3、非常时期,不要从外面引猪种购猪,不要从外买肉和肉制品入场,减少人员出入,少参会、少出差、少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