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堂镇的经济发展
佛堂镇位于浙江省中部,义乌市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全镇区域面积134.1平方公里,辖10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8.15万,常住人口18.55万,建成区常住人口集聚率68.15%。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1.47亿元,财政总收入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51元。佛堂镇是义乌市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副中心,义西南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处在义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义西南“一翼”的西北位置,是义西南产业带的重要产业组团。六大交通干线纵横成网(杭金衢、金丽温、03省道、涌金、金义东快速通道,浙赣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佛堂镇产业发展势头快速、辐射带动能力强,2011年全镇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93.8亿元,企业类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万元产值能耗达0.0872吨标准煤/万元。全年共招选12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15.5亿元,实现技改备案6.8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义南工业功能区为主体,至2011年,全镇共有企业23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2000万规模以上企业66家,形成了纺织、工艺品、食品、医药、金属制品五大支柱产业,设立了中国调味品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暨浙江上品鲜调味品研究院,有效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3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4.6亿元,工业总产值245.6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91.3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8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是建成区面积最大、集聚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义乌市第一大镇,义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先后获得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企业投资环境最佳乡镇、浙江省卫生镇、教育强镇、文明镇、体育强镇、民间艺术之乡等殊荣,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和浙江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
作为农业大镇,佛堂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在建成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启动面积2万亩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项目,形成义红果蔗、正红富硒葡萄等一批省级名牌;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义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全镇农村土地集中流转率达62.15%,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佛堂镇商业繁荣,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区域商贸业资源洼地逐渐形成,建有大型商贸中心4个,年总营业额达5700万元,1000米以上商业街6条,综合性集贸市场2家,随着人流、物流、现金流的集聚,也吸引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在佛堂设立了营业网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佛堂镇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健全,交通、供水、供电、排污、公交、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佛堂镇总体规划(2009-2020)》、《佛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佛堂镇城市道路网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相继通过论证和批准,明确了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28.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26万的发展目标,拉开了“五纵三横一环十三连”的城市骨架路网。供水排污管网、农村联网公路、消防大楼等基础设施逐步建成投用,建有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各1座,日供水和处理污水分别为6万吨和4万吨,垃圾处理站6个,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教育文化卫生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二中、三小相继建成,镇幼顺利开工建设,大成中学扩建工程有序推进,中心卫生院、敬老院完成改造,双林、工业功能区、田心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养老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积极筹建;人才高地建设有效开展,总投资近3亿元的创新基地一期研发大楼即将结顶;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安居工程、道院山生态园、乌皮塘生态景观公园、恐龙蛋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城市配套项目顺利实施,佛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日益美化,一个规划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城市雏形基本形成。
佛堂镇坚持把古镇保护开发作为佛堂第三产业发展的亮点,通过努力,完成了老街地下管线预埋、鹅卵石路面恢复、古码头重建及古建筑外立面整饬等工程,启动了古民居苑古建筑迁建保护一期工程,古镇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佛堂镇十分注重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一方面,通过邀请文化领域领军企业前来考察、举办手工艺原创产品研讨会等方式,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依托浙江 佛堂 “十月十”民俗文化节平台,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带动佛堂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佛堂镇自2009年2月启动扩权强镇改革以来,全面承接市里下放的村庄建设规划审批、婚姻登记等112项县级社会事业管理权限,并落实到镇365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畅通了办事渠道,缩减了办事时间,降低了办事成本。截至2011年底,共受理扩权事项办件13097件,办结率达100%,无逾期和差错件,有效方便了群众。
2010年1月,佛堂镇启动“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佛堂大队合署办公,在佛堂镇区域内统一行使国土、农业等19个行政部门划转给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2163项行政处罚事项,执法效率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11年底,共办理各类案件4779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达2176起,同比增长322.5%,成效显著。 先后投入3.3亿元,五洲大道佛堂段、上佛公路佛堂段、金义东南线一期佛堂段全部建成通车。伴随穿境而过的甬金高速公路的开通,佛堂义西南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形成,有力地促进了佛堂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投资2000万元,使全镇45个行政村总长38公里的康庄道路全面通车,为农村群众铺上了致富路。
B. 污水处理厂实习目的
污水处理厂实习的目的,这样很好的在污水处理厂上班处理。谢谢目的是看污水处理师傅哪里处理污水是哪些有毒物体这样的有可爱的我无毒的,有毒的。可以区分出来,这样就知道了。
C. 谁知道义乌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吗
城市概况:义乌位于浙江省的中部,金衢盆地的东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千米,辖八个镇,五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91.3万。义乌是中国小商品贸易中心,中国小商品城(小商品专业市场)成交额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2000年义乌国内生产总值11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9:50.6:43.5。
一、城市性质和用地规模
城市性质:现代化商贸名城。同时适应国内外市场趋势,创造条件向国际小商品流通中心发展,积极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
城市规模:
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2005年城市人口规模50万。
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66万。
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95万控制。
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50平方千米。
中期(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0平方千米。
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90平方千米左右。
二、城市形态与结构
总体上形成多组团,轴线扩展的城市形态结构。
(1)多组团。
“一城多片”城市多组团。“一城”为义乌城区,“多片”以稠城、北苑、江东、稠江、后宅五个街道办事处的城区用地为为一体,以义乌中央商务区、义乌经济开发区、北苑工业园、江东科教文化居住综合区、后宅工业居住综合区和福田商贸文化居住综合区等六片城市综合为依托构筑义乌城区。
(2)轴线扩张
以城市快速路系统为框架促进城市网络式、开放型轴线扩张。
规划形成依托城西路、稠州路、城南路三条城区与中心镇之间的快速通道,并向金华、永康、武义、浦江与义乌的大陈、赤岸外围地区延伸。
三、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远期居住区用地2210万平方米,人均23.3平方米。
根据城市不同区位,以义乌江为轴线,依托各产业功能分区组织居住用地,构建多元居住模式,采用“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区――街坊、居住区――邻里”三种形式组织居住用地。其中新建区和已建新区以小区形式组织,对城中村、旧城住宅区以邻里式组织,对特色商业与专业市场街区以街坊式组织。
居住区用地布局:城中片、福田片、北苑片、后宅片、城中片、下骆宅片、江东片、徐江片等。
四、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旧城改造规划
对旧城现有的三片旧区(仓后片、西门片、沪江片)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2)“城中村”的改造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统一进行“城中村”改造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城中村”改造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
(3)规划保留一段西门街传统风貌街区,结合城市步行系统设传统风貌步行街,并于市民广场的大安寺塔等历史建筑景观呼应。
五、工业用地规划
(1)城区工业用地布局:
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以工业团地为单位进行用地布局,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上。
工业点:允许部分对环境无污染、无干扰的一类工业在居住区内安排。
(2)规划城市工业用地2016万平方米,人均21.2平方米。
六、城市中心和公共事业用地规划
1、城市中心:形成以行政管理、文化娱乐、传统商业为主的老城中心(市民广场)、以金融办公、信息会展为主的宾王中心;以商务商贸、文化娱乐为主的福田中心。后宅、江东、徐江等片区中心。
2、市场规划:福田市场、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义乌农贸城、浙中建材家具市场、浙中木材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
3、社会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含市场用地)1213.3万平方米,人均12.77平方米。
根据各用地的服务内容与功能特性的差异,将公共设施区分为社会事业型(行政办公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教研设计用地)、经济营利型(商业金融用地、城市会展中心)和社会公益型(社会福利设施用地)三类用地进行布局。
七、城市综合交通设施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市域公路网主骨架,形成“两高(速)、两通(道)、两环(线)、多放射”的快速路系统。“两高”指杭金衢高速公路和金甬高速公路构成l型公路主骨架;两通指(浦江)――大陈――赤岸――(永康)和(金华)――上溪――廿三里――(东阳)两条高等级道路组成的东西向及南北向交通通道;“两环”,一是环城公路,二是将苏溪、上溪、佛堂、廿三里等城市副中心和近郊经济强镇(分区)通过高等公路连接起来构成的公路外环;多放射是考虑与相邻地区公路网的协调,建设通过周边县市的多条放射状高等级公路。
(2)城市道路网规划:
建立一个结构清晰、联系便捷、快速、顺畅、多层次、功能明确、易于管理的城市路网体系。
城区规划道路分四级,组团快速路和主干道按“八纵八横”布置,次干路和支路则结合现状布置。城市对外快速路主要由城市外环路、义金快速路、稠州路和机场路构成,城市主干路由经发大道、城中路、宾王大道、城西路和江东路等构成。主干路按40-80米控制,次干路按32-42米控制,支路按18-28米控制。
(3)城市广场规划
城市广场综合考虑广场在城市中的景观作用,规划城市广场规模按0.4平方米/人计算,合计广场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主要广场有市民广场,宾王商贸广场,体育会展广场,科技广场,开发广场,福田中心广场,江东旅游文化广场和高教广场等。
八、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规划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规划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结合城市的自然山水特色,以城郊生态防护林网为基础,以道路、水、绿带为网络,形成内外环抱,外楔于内的城市生态绿好系统。
城市公共绿地主要以沿江义乌江两岸绿带和城西路绿带为轴线来组织城市公园和绿地,近期城市重点开发的景区主要有历史长河景区,江南生态园,黎明湖景区。
2、建设具有商贸特色的滨水特色及丘陵盆地地貌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景观系统。
a、现代、高效、文明、文化的城市中心区形象。
b、选择稠州路和江滨路共同构成义乌中心区轴线。
c、福田中心区城市艺术轴线。
d、城市主入口景观轴线――机场路。
e、工业景观轴线――经发大道。
f、自然生态轴线――义乌江两侧滨江绿带为自然景观轴线,义乌江两侧50-100米范围内均为生态景观保护区。
g、城中路义乌名人风景公园轴线,将雪峰公园、宗泽公园、宾王公园、孝子祠公园串成整体。
h、下骆宅大道:特色绿化和园林景观大道。
九、水资源与城市供水规划
1、城市水源:八都水库――巧溪水库――东塘水库合称八都水库群;柏峰水库;岩口水库;东阳横锦水库引水工程;枫坑水库;长堰水库;卫星水库;中远期拟通过金华江、浦阳江等流域内水量调配。
2、供水管网系统规划
城市供水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市政供水管道沿城市道路敷设,并与原有管道充分衔接,形成环状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工业用水管道系统,严禁与城市供水管网衔接。
十、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排队由暗管收集,就近排入水体;城市污水宜通过分流制的污水管道系统收集,集中排至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达标后排放后排放义乌江或大陈江。城区内规划设第一、第二两个污水处理厂。
十一、电网规划
(1)完善城区10kv配电网的网络结构,逐步形成环网供电。
(2)220kv以上架空线均布置在规划城区以外,尽量避免穿越规划区。
十二、燃气规划
规划近期中心城市燃气气源采用液化石油气,并为燃气主要源由液化石油气向天然气转化做准备,中远期中心城市燃气主气源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则做为补充气源。
十三、旅游发展规划
把义乌建成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综合配套的商贸购物旅游城市,争取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义乌旅游开发重点形成商城旅游、名人文化、自然山水等三大目标。
D. 佛堂污水处理厂及尾水湿地还会扩大吗
污水处理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内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按污容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⑵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⑷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矿山污水。
E. 金东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期多久
金东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期是十年,正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工期都是十年以上,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污水不破坏城市的环境!
F. 横溪镇污水处理厂面积
你想问的是横溪镇污水处理厂面积是多少吗?横溪镇污水处理厂面积是9539平方米。仙居县横溪镇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8000吨,其中5000吨生活污水、300吨工业废水,项目总用地面积为9539平方米,其中新增用地面积为7214平方米,所以横溪镇污水处理厂面积是9539平方米。横溪镇,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地处仙居县西部,东邻埠头镇、皤滩乡、淡竹乡,南接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西毗湫山乡,西北与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接壤,北连金华市磐安县仁川镇。
G. 尾水湿地项目利润怎么样
合理改善污水处理厂尾水质量在对提高水环境质量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在水土保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科学、合理地改善尾水水质,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我国的尾水式人工湿地正进入快速应用期。尾水人工湿地分为四种常见类型:池塘表面,池塘床,(池塘)床表面和增强型预处理类型。对此,需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过程的特征,并介绍了实际的工程案例。同时,建议根据当地情况采用人工湿地技术的类型,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湿地的建设和运行,并加强对人工湿地建成后效果的评价,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人工湿地的综合效益。
一、尾水人工湿地的应用及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工湿地系统已在我国得到广泛使用,其应用领域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以及饮用水水源水质的改善。其中,尾水的深度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般来说,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单元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增强型预处理单元,稳定池,地下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除了增强的预处理单元外,其他三个处理单元通常也称为池塘,床和桌子。组合这些处理单元可以形成四个常用的处理流程。
二、人工湿地的应用优势分析
①人工湿地在水环境治理中大有可为
水处理型人工湿地在我国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而尾水型人工湿地是重要的应用领域。我国的尾水型人工湿地具有不同的工艺类型和技术流派,呈现出百花盛开的状况。
②最大化发挥人工湿地的综合效益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如何设计人工湿地以模仿自然并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景观和生态效应,是尾水人工湿地设计和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③因地制宜采用各类工艺
在土地紧张或气候寒冷的地区,主要可以使用增强的池塘表面过程,增强的预处理过程以及基于地下湿地床的过程,但应注意的是,该系统投资通常很高,在土地相对充足且景观要求较高的地区,可以使用基于池塘和地表单位的技术来最大化湿地的自然生态效应。
④加强人工湿地建成后的效果评估
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工湿地过程处于自然开放的环境中,因此,迫切需要对人工湿地项目的处理效果进行后评估,以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后续设计和尾水人工湿地设计。另一方面,由于难以在统一的测量基准上进行横向比较和数据分析,因此应建立一种结合各种自然条件的定量评估模型。
⑤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湿地的建设和运营
随着在水环境治理项目中采用新的投融资建设模式(例如EPC和PPP),如何协调人工湿地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以最大化整个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值得认真总结和总结。考虑。问题。同时,建议使用第三方托管等形式,以确保人工湿地的长期稳定运行并充分利用湿地的利益。
H. 金华市有几个污水厂呀都叫什么名字尤其是近一两年开始运营的。
金华市复城市污水处制理厂
东阳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横店污水处理厂
歌山镇污水处理工程
金华市秋滨污水处理厂
兰溪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兰溪市钱江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磐安县污水处理厂
义乌市污水处理厂稠江分厂(第四分厂)等,金华的污水厂挺多的,你可以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下载
I. 想知道: 金华市金西污水处理厂在哪
金华市金西污水处理厂
位于金店村-厚大溪以南地块内(罗埠镇)
项目总投资:8341万元,工程建设期约2年。
规模:日处理生活及工业污水2万吨
工程工艺:项目采用A2/O工艺方案
构筑物:按照工艺流程,厂区内东西向主干道路的两侧分别布臵进水渠道、粗格珊、进水泵房、细格珊、旋流沉砂池、配水井、初沉池和A2/O池、二沉池、滤池、消毒池;同时将配电房、风机房布臵于A2/O池北侧,污泥浓缩脱水机房、贮泥房布臵于厂区北面(初沉池北侧),生物除臭塔布臵于贮泥池南面(初沉池西侧)
执行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A标准。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水质能达到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水景类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
排放方式:采用从污水厂引压力管(DN1000),沿厚大溪铺设约1.5km至衢江下游处(厚大溪与衢
江交汇口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