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参观晋城污水处理厂的心得体会
参观污水处理厂有感
2011年11月20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晋城市区的污水处理厂。参观以后我们颇有感触。
到达目的后,我看到的污水处理厂要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地面干净整洁,四周绿树成荫,姹紫嫣红,和我们想象中的污水处理厂差别很大。在解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新建厂区的污水处理流程。我们看到了污水转变成中水的过程,也了解了细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下面我谈一下我参观污水处理厂的心得体会。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排名121位,是全球13个平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它主要体现在分布不均上面:我国是季风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非常干旱,尤其是在北方。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 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中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例如 1981年,大连市由于缺水而造成损失工业产值6亿元。
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 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最近这些年南方也频频出现干旱的情况,比如去年发生在我们云南的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它导致了许多地方农作物和牲畜因干旱而死。昆明的许多地方也出现干旱导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在,昆明以把新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作为今后环境发展的重要环节。
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护水资源呢?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渠系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新疆是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设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于开辟水源。
调水工程。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被污染,使本来可以利用的水变为不能利用的水,实际上等于减少了水资源。目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趋势。
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万套和大量的其它卫生器具,每年因马桶水箱漏水损失水量上亿立方米。
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一个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开始形成。
这次参观污水处理厂让我感受到了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使大家认识到水是宝贵的,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因此,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
B. 昆明市所有污水处理厂
我来告诉你主要来的自21个------
第一污水处理厂,在船房小区
第二污水处理厂,在六甲的张家庙村,官南大道旁。
第三污水处理厂,在草海北岸,积善村一带,碧鸡路与积善路交叉口。
第四污水处理厂,在江岸小区,盘龙江边。
第五污水处理厂,在盘龙江边,仿江南水乡小区旁。
第六污水处理厂,在宝象河边,云秀路旁。
第七污水处理厂,在海埂村北。
第八污水处理厂,在海埂村北,与七污厂合并运行。
第九污水处理厂,在建,大概在海源南路附近。
第十污水处理厂,快建好了,在石虎关立交桥下,为地下式厂。
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方旺,待建。
第十二污水处理厂,经开区,普照村与高桥村附近的宝象河边,正建。
呈贡旧城污水处理厂,在呈贡旧城区。
洛龙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洛龙河边。
捞鱼河雨污水处理厂,在呈贡大渔,土罗村附近。
淤泥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晋城附近。
白鱼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晋城附近。
昆阳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昆阳。
古城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古城。
海口雨污水处理厂,在西山区海口。
观音山雨污水处理厂,在观音山。
C. 城阳污水处理厂出水去向
通过排污管线排入墨水河下游排污控制区。城阳城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近日顺利通过市环保局验收,该工程运行后将对城阳区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减排发挥重要作用。2010年11月建成试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并建设了生物指示池,出水通过排污管线排入墨水河下游排污控制区。
D. 博爱县详细资料大全
博爱县位于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与晋城市泽州县毗邻。东与焦作市区、武陟县、修武县接壤,西隔丹河与沁阳市相连,南与温县隔沁河相望。
博爱县辖清化镇街道办事处和鸿昌街道办事处、许良镇、月山镇、柏山镇、磨头镇、孝敬镇、金城乡、寨豁乡,总面积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30万亩,人口43.6万人。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E. 急求大家帮助
个人认为济源更适合工作和生活些。
济源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 愚公故里 ● 济水之源 ● 夏朝故都 ● 华夏百家姓重要姓氏起源地之一 ●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 ●全国首批八大篮球城之一 ● 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 国家级卫生城市 ★ 国家级园林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国家级节水城市
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 全国重要的铅锌深加工基地、电力能源基地 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矿用电器生产基地、煤化工基地 河南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特种装备制造业基地 中原经济区改革创新实验区 南太行沿黄生态涵养屏障区
坚持“抓城市建设就是抓发展,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经营城市,按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城市”的四种理念,实施“大建设、大改造、大见成效”的三项措施,达到“大气、秀气、灵气”的建设目标。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王屋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 一、突出城市大气,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一)大规划奠定发展大格局。紧紧抓住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中原城市群”紧密层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省委书记卢展工向济源提出的“把济源建设成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的机遇,按照市域济源的理念,将全市1931平方公里的整个市域作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确定了“1133”(即:城乡一体化、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复合组团、三个重点城镇)的发展格局,完成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供水、供气、城市景观等专项规划和11个镇、3个组团和3个重点区域的规划编制工作,虎岭、玉川、高新三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编制成果省政府已批复,启动了城乡一体化市域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通过规划建设,把济源打造成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产城一体的新型复合城市。 (二)大轴线拉开城市大框架。新区建设确定了行政一区、世纪广场、文化城、篮球城这个“大轴线”,以此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先后建成了行政二区、图文信息大厦、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管、新济源一中、济水苑小区、世纪花园、长基国际花园、水岸名家、御景尚都、上宫馆、山水世界城、桃源溪岸、世纪华城、阳光名苑、富贵苑、沁园春天、建业一号城邦、东方国际花园、喜羊羊小区、豫港花园、泉水湾、紫罗兰家园等一批行政、文化、教育、住宅标志性建筑,新建改造了湨河景观带、沁园路、黄河路、济源大道等一大批城市景观,新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 二、彰显城市秀气,打造城市魅力 (一)绿出秀气。连续多年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实施大树进城、果树进城、石头进城,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植绿等方式,以湨、蟒两河为主线实施沿河布绿,建设大型带状绿地,对沿街道单位实现拆墙透绿,新建单位一律不得建设围墙,启动示范居委会建设,完善了街旁绿地及单位、居住区绿化,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绿化景观,济源真正成为一个品种繁多、生机勃勃的植物园和一座名副其实的国家园林城市 (二)亮出秀气。按照“一路一景、一园一品”的原则,按照单位、社会、政府三个亮化主体,连续多年实施了“五一”、“十一”、“元旦”等大型亮化工程建设,以楼体、桥体、河体、树体、水体五体为主的大亮化工程,运用新技术、新节能等亮化手段,采取轮廓灯、霓虹灯、泛光灯、射灯等多种形式,在全市集中实施了城市广告门匾亮化、楼体亮化、景观立体亮化工程,打亮东入市口,形成沁园路—宣化街—天坛路—黄河路精品亮化环路,灯光与周围建筑、与绿树相映成辉、相辉成趣,形成了风格多样、层次分明、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城市亮化景观。 (三)美出秀气。对市区主次干道两侧楼体实施以挂花岗岩为主的美化工程。要求各单位的楼体美化既要体现自身特色,又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对乱贴乱画、乱扯乱挂等现象进行了彻底清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四)洁出秀气。坚持“两严三结合”方针,创新市容市貌管理体制,先后出台完善了十项全市性规范化管理文件,对市容市貌、环卫、市政管养等各项管理推行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划区、划片、划点,管理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认真探索联合执法模式,积极开展“换位思考”等社会共建活动,使城市卫生管理和经营秩序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城市管理获得了“全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先进单位”。 三、凸显城市灵气,深化城市内涵 (一)凸显水的灵性。以湨河、蟒河、苇泉河、解放河整治为载体,投资近2亿元对城市河系进行综合治理。确立了绿色长廊、休闲长廊、居住长廊、居住长廊的建设理念,沿河布绿、沿河建园,沿河开发住宅,形成景观带和休闲区。确立了“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做活水经济”的水系规划理念,充分利用城市水源,使水在城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二)彰显建设灵气。按城区比景区漂亮的原则,对沁园路、学苑路、文昌路等主干道两侧进行拆墙补绿、管网入线,改造和提升道路两侧绿化配置,沿路设置休闲小品和凳椅,完善城市功能,体现城市的人性化。 (三)提升文化灵气。建成投用了文化城、城市规划展览、科技馆、图文信息大厦、博物馆。突出娱乐性、参与性、民俗性,在文化城、望春园等安装雕塑小品、儿童游乐设施24组,文化城诗、书、礼、乐四组雕塑、世纪广场海鸥灯建成,使城市文化特色更加凸显,城市文化底蕴更加浓厚。 四、加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 (一)大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先后新修、改造27条城市道路、14条城市桥梁,城市主次干道总长达250余公里,形成了“一环十纵十一横”的城市综合街路格局。相继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中水回用、西气东输天然气利用(济源段)管网工程等一批公用设施项目,建成垃圾中转站70座、水冲式公厕89座,日供水能力达8万吨,日供气能力达65万立方米,供热能力260吨/小时,污水综合处理率50.8%,生活污水综合集中处理率64.3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坚持“投资多元化、建设精品化、开发多量化”的思路,实施招商引资,加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开发力度,实行台帐管理,近两年投资项目达200余个,投资额达60亿元。 (二)大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五化”改造。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原则,出台了《关于旧城改造和城中村开发的意见》和拆迁补偿、以奖代罚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强力实施“五办两镇”的58个居委会“五化”(硬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改造,市政府对改造模式、功能定位、改造时序等进行了整体把握和指引,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凡是能给居民利益的,都毫无保留地一次性给到位,确保了城中村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成功一个。实施旧城及“城中村”开发。通过实施沿路综合开发改造、成片开发打造专业市场、老区资产置换开发等措施,激活城市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先后开工建成了建业新天地步行街、国际时代购物广场、信尧购物广场、来来百货、新世界百货等一批商业购物广场和中盛建材城、信尧数码港、名优建材灯具广场等一批专业市场。
编辑本段交通通信
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已经国务院批复的郑州——焦作——济源和郑州机场——洛阳——济源的城际轻轨建设将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 207 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 310 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 107 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规划到 2010 年,高速公路完成与省会郑州及周边地市联通,济洛、济焦、晋济高速公路全面贯通;国、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标准,主要进出口及旅游路高标准绿化、美化;重要市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按照铁路运输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加快铁路发展,实现客货分流,优化路网结构。完成济钢、豫光、豫港三条铁路专用线建设。
济源市地处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毗邻,属暖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但受季风影响显著,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对工农业生产有一定威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安全。 一、1990~2000年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11年平均气温14.6℃,较历年(1960年~1989年)平均气温14.3℃偏高0.3℃,与全球大气变暖相一致。11年中极端最高气温40.2℃,出现于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8.5℃,出现于1990年1月31日。11年平均降水量549.3mm,较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少80.4mm,年平均降水量有明显的递减之势。11年中,年降水量低于400mm的有3年(1991年、1995年、1997年)。 二、11年气候特点:冷热分明,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频发;夏季炎热,热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涝易旱;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降幅较大,雨量减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编辑本段特色小吃
不翻儿:济源独有小吃,制作工艺简单但在外地没有,是大米和小米的经典之作。 肉夹火烧.:最关键的是光光偶火烧,外地我还没见过!小小薄薄的小火烧里面都是肥肉块。 炒面:外地的都是先煮后炒并且面条多是粗圆的,济源的则非常细(扁细),炒出后酥香可口。 疙星汤:对玉米最精细的的一种吃法。 油各表:济源独有小吃,油炸,外形似油条,甜味。 牛肉丸:外地人来了才知道,原来丸子可以当饭吃的,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丸子是做菜吃。 炒鸡:家乡炒鸡的最大特色在于,下烩面!这一点类似新疆的大盘鸡,只是少了土豆。 鸡蛋蒜辣捞面条:真正的济源老百姓特色家常饭。好吃不贵! 菜糕:玉米篸和着野菜,蒸的那个东西。 煮馍:和甜汤做法类似,里面可以夹上各种喜欢的菜。
F. 污水处理厂对周边居民的危害有什么
污水处理厂是对居民的废水进行处理,更不会对水进行污染了,处理后的水都是可以直接排放江河湖泊。气味主要是污泥。但是经过压缩处理,都运输出去。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
G. 晋城市百丽园 在哪
你好,你说的“晋城市百丽园”,其具体位置在:
泽州路与阳光巷交叉口西南100米。
该景区北起古书院矿铁路桥,南至污水处理厂,全长10.8公里,原是横穿市区的两条泄洪、排污河道。2004年改造为公园,共有绿地19万平米、水面16万平米,分为百丽园和西秀园两个景区。
祝你生活愉快!
H. 晋城三馆合一的核心景点都有哪些
1、“三馆合一”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三馆合一”,即市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三馆”位于市区文博路东侧、市职业技术学院西侧,设计标准高、超前性强,内部容量大、建筑外形各具特色、造型美观大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些建筑特性使“三馆”鹤立鸡群,已成为晋城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赵树理文学馆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位于晋城市区南端凤城路西,地处原流碑亭公园正中,毗邻赵树理大街和赵树理广场,周边清幽空旷、花香四溢、绿树成萌。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色调布局,都赋予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深入其中,既可以全面了解赵树理的生平成就,又可以深刻地认识晋东南全部的人文现状和历史,意义特殊、价值非凡。落成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提升晋城市的文化品位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晋城市区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是一处闹中取静,既可观光旅游又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极佳去处。
3、白马寺山森林公园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位于晋城市市区北4公里处的城区境内,面积达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城市绿“心”。不仅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景区内的白马禅寺存有缅甸僧人赠送的六尊“玉佛像”、台湾佛教基金会赠送的三千册《大藏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寺院封笔提名。2015年,白马寺山植物园建设(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4、丹河大桥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位于晋城市境内太行山西麓,为全空腹式变截面石板拱桥。全长413.17米,主跨146米,高81米,宽24.2米,为石拱桥世界之最。桥梁栏杆由200多幅表现晋城市历史文化的石雕图画与近300个传统的石狮子组成,体现了现代与传统文明的完美结合,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5、珏山——青莲寺景区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寺南庄村的硖石山腰,以奇山、秀水、古刹、道观、赏月为特色,集宗教朝拜、休闲娱乐、康体健身、道教养生等功能为一体,是国家4A级景区,是省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以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示范地,也是我国北方少有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珏山自古就有“中国赏月名山”的美誉和“南武当、北珏山”的说法,珏山吐月故事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百丽园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北起古书院矿铁路桥,南至污水处理厂,全长10.8公里,原是横穿市区的两条泄洪、排污河道。2004年改造修建为公园,共有绿地19万平方米、水面16万平方米。主要分为百丽园和西秀园两个景区,以湖面为中心,东有清水轩,西有云水亭,湖中央有大型彩色音乐喷泉,还有横跨湖面的大型索桥,让人流连忘返。百丽园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使晋城这座北方城市感受到了碧水的滋润,为晋城百姓提供了休闲健身、欣赏美景的好去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整个城市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7、“祥凤凌空”雕塑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矗立于市中心泽州路和凤台街交会处,是一座既能代表地方历史文化,又可反映时代精神的标志性城市雕塑,象征着年轻的晋城如浴火重生的凤凰,永葆青春,凤翔云天。播放对外宣传片时都会出现它的身影,远在异乡的晋城人,看到它就会想起自己的家,而外地的游客也会因它而对晋城留下深刻的印象。
8、丹河湿地
景点介绍及提名理由:作为城市新“肺”的丹河人工湿地工程于2008年8月开工奠基,总规划用地1684亩,工程总投资12179万元,是我省最大的人工湿地,也是华北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丹河湿地的建成,不仅可以使丹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郭壁饮用水源地得到重点保护,而且可以使东焦河水库蓄水发电、珏山景区和龙门景区更好地发挥旅游效益。
I. 晋城市污水处理厂属啥单位
事业单位。
晋城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其最初使用始于唐武德三年,宋太平兴国年间,乐史所撰写的《太平寰宇记》中曰: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迁晋静公到此,故曰晋城。
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污水处理厂,又称污水处理站。
J. 容县城区有多少污水处理厂
容县城区有5个污水处理厂。分别是两个前期处置污水处理厂,分为工业污水处理厂跟城镇污水处理厂。两个前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统一将污水排入两个对应的中期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结束后,在统一排放到最后一个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后,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