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东有几个污水处理厂
广东省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市区污水处理厂(含市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站)
位于南城区石鼓村王洲,占地面积16.21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为20万吨、清掏的粪便150吨,是东莞市目前采用二级处理最大的一间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唯一的一座粪便无害化处理站。该厂厂区外管辖有新基污水泵站、珊洲河污水泵站两座。是一个全资的国有企业。污水、粪便收集范围:莞城区、南城区、东城区的全部、万江区南面组团的生活污水和这四区的清掏粪便。服务面积62.95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现状人口49.96万人。
该厂概算总投资 6 亿元,其中厂区投资 2 亿元,管网投资 4 亿元。厂区、管网全部由东莞市财政投资兴建 , 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于 2001 年 9 月动工, 2002 年 6 月投入试运行,采用厌氧—氧化沟工艺( A/O 工艺) , 处理能力为 10 万吨 / 日;二期于 2003 年 9 月动工, 2004 年 8 月 28 日 投入试运行,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工艺( A2/O 工艺),处理能力为 10 万吨 / 日。截污主干管总长度为 14.77Km ,管径为 D 1400mm 至 D 2600mm ;支干管总长度为 4.9Km ,管径为 D 300mm 至 D 1600mm 。
该厂处理后的污水,经市环保监测站抽样检验,符合污水综合排放国家一级( GB18918-2002 ) B 标准和广东省( DB4426 - 2001 )一级标准。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王建卫
电话号码(传真):2982617
邮政编码:523000
企业所在地址:南城区石鼓村王洲
公司成立时间:2002-12-31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为该市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5万m3/d,占地14 ha,总投资1.4亿元,服务范围1289 ha,服务人口约60万人。该工程由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获广州市环保科研设计一等奖、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和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简称A2/O),于1989年11月底全面建成投产,经多年的运行证实,处理后出水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使该厂附近的珠江河段水质明显好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程内容包括:(1)污水泵站,澳口泵站污水泵房内设6台水泵(5用1备),总抽升能力9.6万m3/d,将驷马涌区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荔湾泵站内设4台水泵(3用1备),总抽升能力5.76万m3/d,将荔湾涌的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2)污水处理厂设在广州市西郊大坦沙小岛上,占地200亩,荔湾泵站和澳口泵站抽升的污水经压力管道过河送到厂内。
厂区污水处理分为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初级处理由沉砂池、初沉池组成,去除较大颗粒的有机物;二级处理采用生物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由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和接触消毒池组成,在厌氧、缺氧、好氧的环境下,通过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及氮和磷的目的。污泥处理厂区预留了污泥消化的用地,但考虑到广州城市污水中有机物质含量低的特点,设计采用了生污泥直接脱水的工艺,由污泥浓缩池、污泥贮池及污泥脱水机房组成,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和机械脱水后,使污泥含水率从98%左右降至75%~80%,成为干污泥饼后运至卫生填埋场,与垃圾一起作卫生填埋处理。
工程特点:(1)根据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离西村水厂水源较近)水质中氮、磷污染严重的特点,在国内首次选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除磷脱氮工艺。(2)设计中选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如微孔曝气器、潜水泵、水下搅拌器及污泥脱水机等使处理能耗降低。(3)在复杂的溶洞石灰岩地区建造大型池体,建成后没有出现渗漏和裂缝。(4)自动化程度较高,设备按程序控制,由中心控制室通过计算机记录和控制,监测内容包括pH、SS、MLSS、温度、泥位、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5)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合理紧凑、绿化程度高,环境优雅,深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区 号:020
电 话:020-81754527
地 址:双桥路坦尾大街
广州西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占地113033m2,建筑面积17058m2,设计处理能力20万m3/d,采用改良A2O工艺,具有较好的脱磷除氮功能。项目投入运营,将有效地收集和处理芳村区全部污水及海珠区部分污水,改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水体,保护广州市西村水厂、石门水厂、小洲水厂和石溪水厂取水点的水质,优化投资环境,从而提高广州人民的生活质量,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22万吨;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2万吨;猎德三期于2004年动工,2006年9月26日实现了通水试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万吨。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目前,该厂已经建立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和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确保了处理水量任务的完成和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排放。自从猎德污水厂投产后,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06年12月5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猎德厂一、二期污水处理总量已经达到1.6512亿吨,提前25天圆满完成全年1.64477亿吨的生产任务,处理出水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B标准。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22万吨;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2万吨;猎德三期于2004年动工,2006年9月26日实现了通水试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万吨。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 公司法人:周曼琪
• 员工人数:150 人
•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501号
• 邮政编码:510655
• 联系电话:020-38890399
• 公司传真:38890803
•广州市番禺区前锋净水厂
前锋净水厂位于番禺区石基镇前锋村,总占地面积300亩,规划污水处理规模为40吨/日,分四期进行建设,第一期10万吨/日,第二期10万吨/日,另预留第三、四期各10万吨/日处理量的建设用地。该项目经广州市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1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4.2亿,其中厂区工程2亿元(利用国债0.82亿元),配套截污工程2.2亿元。
厂区工程由厂内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沉砂池、组合交替式生物处理池(UNITANK反应池)、接触消毒池、污泥储泥池、污水浓缩胶水机房、鼓风机房、变电房、综合办公楼等组成。厂外截污工程盖市桥中心城区、石基和沙湾镇中心区,截污干管长52公里,截污闸8座,提升泵站4座。
本项目引进比利时史格斯公司的UNITANK?专利技术,采用组合交替式A/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具有除磷脱氨氮功能,也可对排放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出水水质执行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和《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主要排放指标为(单位:mg/L):BOD5≤20、CODcr≤60、SS≤20、NH4-N≤10。
工程设计由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担;工程监理、设备采购与安装、土建施工采用公开招标形式选定承包单位,湖北省中南市政工程监理公司中标负责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监理工作,广东省四建、广州市四建、广州市建筑集团等单位承担土建工程施工,深圳中兴新设备通讯公司和中国通用机械总公司总包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主要的处理设备和关键技术由国外引进,一般设备由国内制造。
项目营运管理按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模式进行,以国际公开招标的形式靠选择营运商,吸引了法国威望迪水务公司等国内外单位参与竞投,最后由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负责厂区和管网的营运与维护工作,承包期五年。
目前,第一期10万吨/日处理量的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已基本完成,即将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预计2004年第二季度全面投产后,市桥中心城区及石基、石楼、沙湾镇中心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可以得到处理,区内环境质量将会明显改善。
法人:梁柱
主营:污水净化
电话:84611726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前锋村
经济类型:国有企业
生产产值:300-500万
人员数量:22人
开业年份:1999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东区厂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污水处理厂(现改名为东区水质净化厂)工程为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的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8200万元,实际工程投资约7000万元,其中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490美元。该工程于2002年2月破土动工,2003年5月竣工验收,曾获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的称号。
一、 服务范围及出水标准
东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服务面积共计7平方公里。东区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小,厂址位于东区宏光路以南,南岗河以西的一块三角地块上,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目前东区的排水体制为分流制,雨水与污水各自成系统,分别排放。污水来源主要有区内电子、食品、钢铁、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及生活区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9万M3/日,其中一期的设计处理量为2.5万M3/日,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设计进水及出水水质为:
主要污染物 设计进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
BOD5 200mg/l ≤20 mg/l
CODcr 400 mg/l ≤60 mg/l
SS 250 mg/l ≤20 mg/l
NH3-N 25 mg/l ≤15 mg/l
PO43- 5 mg/l ≤0.5 mg/l
二、处理工艺及流程
针对东区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效节能、简便实用、节省占地”的原则,确定了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机理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不同池子中产生不同生物条件,使污水在不同空间完成其生化处理阶段转变为在同一生物池中通过在不同时间创造不同的生物环境,使污水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完成其生化处理过程。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通过进水—曝气—沉淀—撇水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时间约为4~6个小时,污水在反复的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中完成脱磷脱氮。
本工艺生物池为曝气头曝气,可大大提高供氧效率,并可增加生物池水深,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由于生物池为完全混合式生物池,可以省掉一沉池。通常其他工艺中的二沉池、回流泵房在此工艺中也被省掉,因此其处理工艺流程大大缩减。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1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036.33
2 年经营成本 万元 575.66
3 单位生产成本 元/m3 1.14
4 单位经营成本 元/m3 0.63
5 年电费 万元 176.34
6 单位水量电耗 Kw.h/m3 0.19
7 单位水量投资 元/m3 2800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7000
9 其中:外贷 万美元 490
10 国内配套资金 万元 2800
四、工程特点
1、设备先进。东区污水处理厂是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的项目。厂内的主要设备都是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挑选出来的在国际上有名的品牌和最先进的型号。设备的供应产商包括Siemens、ABB、Netzsch、Andritz、ProMinent、KSB、AGRE、Spirac、Heideco、Huber、Burbach、Technofluid、Nopol、E+H、COMPAQ、Hach、WTW、Sartorius、Zeiss等。
2、自动化程度高。自控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profibus总线控制,远程三级控制。实现了进出水浊度、进出水PH、溶解氧、液位、流量等的在线监测,配备了进出水口24小时自动取样器。中控室选用了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32位面向对象的图形人机界面的应用软件开发软件Wonderware InTouch 7.0以及全自动的记录系统ACRON,能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对工艺生产线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控制,通过在计算机修改工艺参数的设置值进行工艺调度,保证出水水质。厂界及办公室范围设置了红外对射双监系统,生产车间设置了摄像头监测,在中控室中就能随时观察生产线的情况,一改污水处理厂需要大量工人的传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全自动的记录系统提供生产状况的可追溯性,为统计进水水水质数据,总结运行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3、封闭式生产车间。东区污水处理厂为全国最早采用钢结构上盖的污水处理厂,不仅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也使污水厂的外观给人于现代化工厂的感觉。
韶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此项目是广东省蓝天碧水工程之一。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程序进行的,经专家评委评审决定市阀门机械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总承包该项目的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试运行、人员培训等。工程项目占地约2公顷,控制用地约7公顷,建设规模首期为每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二期建设规模增至每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由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污水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生物化学(活性污泥法)工艺,该工程的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市区西河二水厂、十里亭水厂和五里亭水厂饮用水水源,提高市区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滨河污水处理厂
该工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二号大院滨河污水处理厂内,占地面积13.87公顷,服务面积为罗湖区西部和福田区东部约27.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54万人,日处理污水30万吨。
工程总投资4.5亿元。
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第二期工程活性污泥法二级污水处理系统于1987年竣工。该系统主要处理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水量2.5万m3。经过十几年的运行,我们根据现有设备的特点,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深圳市污水水质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污水处理工艺最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进行旧设备与构筑物改造的最佳途径。
1 设计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参数:
进水水质:BOD5=200mg/L,SS=240mg/L;
出水要求,达到国家二级处理排放要求,即pH=6.5-8.5, SS小于30 mg/L, BOD5小于30mg/L, CODCr小于120mg/L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滨河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1) 粗格栅 机械格栅的栅条间距采用20mm。
(2) 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的前端设置细格栅,格栅的间距为10mm。沉砂池原设计成多尔沉砂池形式,由砂泵将水砂混合液吸入分离槽进行水砂分离,后由于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按照平流池的形式进行了改建,采用机械刮砂机进行除砂。
(3) 初级沉淀池 初沉池是2座25m直径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池边水深3.14m,沉淀时间1.5h。设计去除悬浮固体60%,去除BOD5负荷25%~30%。
(4) 曝气池 曝气池分为2组,每组4廊道,两组池并联使用。总有效容积8350m3,水深6m。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负荷0.2kgBOD5/(kgMLSS•d)。
(5) 二级沉淀池 二沉池是2座直径30m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池边水深3.97m,沉淀时间2.5h。
(6) 污泥回流泵站 二沉池活性污泥回流采用3台700mm螺旋回流泵,回流率85%,无备用。
(7) 脱水机 污泥脱水采用带式脱水机,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但卫生条件较差。
2 净化机理和工艺特点
普通活性污泥法作为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是处理效率较高的污水处理方式。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其中细菌主要又以菌胶团和丝状菌状态存在。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培养一定浓度的、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是运转的关键,也是保证出水水质的关键。
3 进水水质
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波动比较大,进水BOD5浓度最高450 mg/L,最低80 mg/L,进水的BOD5浓度在100mg/L~200mg/L之间的频率为54%,进水的BOD5浓度在200mg/L~300mg/L之间的频率为26.5%,进水的BOD5大于300mg/L的频率约10%。平均进水BOD5浓度190mg/L。进水SS浓度在120mg/L~240mg/L之间的频率为76%,进水SS浓度大于240mg/L的频率为24%,平均进水SS浓度146mg/L。最高进水CODCr浓度2000mg/L,最低进水CODCr浓度200 mg/L,平均进水CODCr浓度大于380 mg/L。进水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污泥。
4 运行情况
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是28℃,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是15℃,四季温差较小,城市污水的温度适宜微生物的繁殖。
滨河污水处理厂进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只有少量的工业废水,进水BOD5/ CODCr大于0.3,污水的生化过程较易进行。进水CODCr的异常变化能够反映出进水BOD5的异常变化。
滨河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经常有漂浮物、淤泥、建筑砂石。原设计使用的多尔沉砂池配砂泵的运行方式不合适,砂泵经常堵塞,多尔沉砂池的停留时间过长,沉淀物含泥量过大,原设计使用的砂水分离器不能很好地脱水,造成了生产运行的困难。
后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将多尔沉砂池按平流池的原理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出水堰板高度,增设了曝气管,改用简单高效的机械刮砂方式,解决了砂水分离的困难,减少了污泥的沉降。
经过初级沉淀,SS的去除率达到56.2%,BOD5的去除率达到45.8%,CODCr除率达到51.2%。初沉池出水中SS浓度平均为64mg/L,BOD5浓度平均为103mg/L,CODCr浓度平均为185.3mg/L。因为进水中悬浮污泥的含量大,所以初级沉淀对悬浮物有机物的去除率比设计值高。由于部分进水水质超过设计标准,在初沉池出水中SS浓度超过设计值的频率为8.4%;出水BOD5的浓度超过设计值的频率为13.4%,形成对曝气池的冲击负荷。
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活性污泥的组成既有菌胶团又有丝状菌。活性污泥的生长受营养物质、水温、pH值等因素决定。活性污泥的浓度是影响污泥负荷的内在因素。
曝气池污泥负荷N(kgBOD5/(kg MLSS•d))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式:
N=QLa/(XV)
式中Q--污水流量,m3/d;
La--曝气池进水BOD5浓度,mg/L;
X--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mg/L;
V--曝气池体积,m3。
滨河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维持在1000mg/L左右,曝气池的污泥负荷平均 为0.31kg BOD5/(kg MLSS•d),大于设计值。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影响二沉池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将活性污泥的沉降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取决于进水水质如pH、营养物质、水温以及二沉池设计参数等因素。监测结果表明,曝气池的污泥沉降比SV小于40%时,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降良好。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在900mg/L以下时,丝状菌有机会大量繁殖。丝状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丝状菌的增加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甚至强于菌胶团占优势时的活性污泥,但泥水分离能力较差,对二沉池出水SS的影响很大。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低于800mg/L时,丝状菌会引起严重的污泥膨胀。在实际生产中,以污泥沉降比40%为参考值,结合微生物镜检,可以预防污泥膨胀。低浓度运行的活性污泥法比高浓度运行时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5 出水水质
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对有机物、悬浮物能够高效率去除,BOD5、SS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出水BOD5、SS满足国家二级处理排放标准,低于30mg/L;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出水CODCr低于120 mg/L,出水CODCr平均为32.88 mg/L,出水CODCr浓度在60mg/L以下的频率为89.2%。
6 运行管理
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水质的经常性变化,波动较大,为维持曝气池稳定运行,随着进水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是维持运行稳定的关键。通过长期的运行实践和对水质分析结果的规律性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当出水BOD5、SS大于20mg/L或曝气池活性污泥沉降比大于40%时,运行工段需要及时调整污泥回流比,以维持活性污泥的正常性能。
出水CODCr与出水SS、BOD5具有趋势相关性,而进行CODCr和SS的测量比较迅速,进行BOD5的测量有滞后性。当出水CODCr大于60mg/L时,适当调整污泥回流比、增加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保持有机物去除效果,维持稳定运行。
7 总结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污水处理方式,能够高效去除有机物,停留时间长的活性污泥法还具有硝化功能,但传统活性污泥法在运行中容易引起污泥膨胀,低活性污泥浓度运行时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将传统活性污泥法改造成A/O法或运用氧化沟进行污水处理,运行更稳定,增强了抗冲击负荷和抗污泥膨胀的能力,也容易实现自动化管理。
•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滨河大道2号大院610房
• 邮政编码:518031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山污水处理厂
南山污水处理厂隶属于市排水管理处,位于南头半鸟月亮湾畔,是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设计院设计,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施工;于1988年3月动工,1989年11月竣工投产,一期工程规模5万,投资4500万元,其服务范围为南头、南油以及蛇口的部分地区,服务人口为8.5万人;二期工程于1989年12月动工,1997年6月25日海洋放流管及厂区污泥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完工后服务人口为121.68万,污水处理为73.6万m3/d;占地面积15.416公顷。
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是将福田区皇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通过截流管(渠)系统输送到南山污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再用水泵加压送至妈湾,通过工作井进入海洋放流管,经扩散器均匀地将污水排入珠江口深海,利用海水巨大的稀释自净能力来满足环保要求。此工程包括从皇岗路到排海口的截污主管(渠),长32.04km,滨河、新洲、凤塘、后海、前海、登良等六座污水提出升泵站;南山污水处理厂一座;海洋放流管一根,长1609m。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设计服务人口为121.68万人(其中常、暂住人口101.4万,流动人口20.28万).污水总排放量为73.6m3/日(排放定额按常、暂住人口650升/人.日,流动人口360/升.日,另加妈湾附近开发区0.4m3/日。
南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污水经总提升泵房格栅截污,并由潜水泵提升经细格栅进入曝气沉砂池,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大道16号
电话:0755-26489894
Ⅱ 为了整理珠江,作出了哪些努力
广东省投资445.87亿元综合治理珠江水环境。 由广东省环保局编制的《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将珠江三角洲确定为重点整治区域。治理工作共分两期进行,前期到2005年为止,后期到2010年为止。
根据方案,整治珠江的最终目标是使之变成广州的“塞纳河”。珠江变“塞纳河”共分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步是把城市污水处理率控制在70%以上,争取在2004年将广州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第二步是市民能下珠江游泳;第三步是形成沿岸景观带,提高文化品位,使之成为货真价实的“塞纳河”。
到2010年,珠江流经城市河段有机污染将明显改善;国控、省控江段以及跨市河流交界断面水质80%达标,工业废水排放90%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城市达到70%以上。
据介绍,在这项综合整治方案中,确定投资的工程包括了161项污水处理项目和31项重点整治项目,并对全省175 家水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提出限期达标要求。
今明两年,广州将投入47亿元治水,其中32亿多元建污水处理厂,15亿元整治河涌。2010年,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将达到4类水质。
广州河段是治理重点
新快报讯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日前介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珠江水环境位列第一,但局部污染相当严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洲地区,而广州河段是典型中的典型。
广州河段污染最严重
整个珠江水系由四部分组成:西江、东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总流域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干流长4000多公里,主要干支流长9499公里。在流域面积和主要干支流中,珠江三角洲仅占6.67%,但污水排放量却占到54.8%。
珠江广州河段长82.55公里,水域面积为38.9平方公里。据广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广州每天的污水排放量在200万吨左右,而经过污水处理的不到30%,其余大都直接排入珠江。除广州本身的污染外,上下游河段的污染也加剧了广州珠江河段的污染。
罪魁祸首不止一个
珠江的污染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垃圾污染;一是城市生活污水。
其中,垃圾污染大致可分三类:一是上游水草垃圾,占45%;二是市区河涌垃圾污水,以东濠涌为例,每小时就产生300公斤垃圾;三是船舶污染。每天进出广州的船舶达8000多艘,以3公斤/艘/天的垃圾生产速度计算,每天由船舶造成的污染就达24吨。珠江上的飘浮垃圾物以20%/年的速度递增,仅从1998到2001年就打捞上10.38万吨垃圾。
城市生活污水是污染珠江的另一黑手。
珠江两旁的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放到河涌,然后再汇入珠江。尤其是某些城乡结合部,大小粪便未经任何处理便排入河涌。每逢酷暑来临,许多河涌变得臭不可闻。
珠江“整容”已经开始
2002年广州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治山”、“治水”、“治村”,重现广州“云山珠水”的丰姿,并把珠江作为重中之重来治理。
据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杨国权介绍,2002年广州城建的工作重点就是污水治理,计划投资18.5亿元。目前广州市中心区的4个污水分区排水规划已经完成,并成立了大坦沙、猎德、沥、西朗四个污水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计划2004 年前建成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22万吨/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22万吨/日)、沥污水处理厂一期(20万吨/日)、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20万吨/日),使广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再增加84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并通过管网和截污工程把整个广州城区全部纳入统一的污水治理系统中来。
与此同时,广州市政府还专门与属下十区及206家岸线单位签订《整治任务书》,确保珠江广州河段的环境卫生达到考核标准。从今年8月份开始,广州水上保洁的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珠江广州市区西河道(石门水厂至流溪河口)5.4 公里;南河道(洛溪大桥至黄埔港)20公里,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多。
国家将用5年时间,投入1.5亿多元治理珠江上游生态环境,贵州省的盘县、兴义、晴隆、贞丰、兴仁、册亨、安龙、关岭被列入试点工程。 珠江上游石灰岩地区行政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自治区)的19个地区(市、州)106个县(市、区)。这一地区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土层浅薄,植被稀少,暴雨集中,自然条件差,同时又是苗、布依、彝、回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是珠江流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群众生活贫困、需要治理最迫切的地区之一。
目前,珠江上游石灰岩出露面积达13.3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5%,石漠化、半石漠化面积4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16.3%,且尚有3.62万平方公里的潜在石漠化面积。 试点工程建设规模:根据项目区的行政区域、水系特点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在选定的14个子项目区、144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0平方公里,其中人工治理面积650平方公里,实施封育治理面积800平方公里。
据初步预测,到2007年,治理区域可新增基本农田11150公顷,恢复水毁农田1135公顷,并保护项目区及下游农田30050公顷。蓄水工程将增加蓄水能力4021万立方米,减少珠江水系泥沙427万吨,减少山洪危害。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后,每年可增产粮食20434万公斤,增加产值27.5亿元。 据介绍,试点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以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重点,建设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同时,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薪炭林,建设沼气池,营造适生经济林果,从而解决项目区群众的吃粮、收入和燃料等生计问题,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抢救土地资源,重建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家园,加快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Ⅲ 广州有多少家污水厂最好能告诉我哪个区有多少个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广州西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广州市沥滘专污水属处理厂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竹料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公司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东华工业区污水处理站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工业污水处理站
广州市深水大通水务有限公司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清洁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广州中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广州中科成污水净化有限公司
联合环境水处理(广州南沙)有限公司
广州开发区水质净化管理中心(永和水质净化厂)
广州开发区水质净化管理中心(九龙水质净化一厂)
广州开发区水质净化管理中心(东区水质净化厂)
广州开发区水质净化管理中心(西区水质净化厂)
广州发展新塘水务有限公司(曾用名:旺隆污水处理厂)
广州新滔水质净化有限公司
广州科美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增城市荔城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从化水质净化厂
Ⅳ 《广州珠江河段近年来水质调查报告》
一: 珠江年前河段水质
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珠江,成为珠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环境污染使广州面临水质性缺水 自“九五”以来,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基本为V类(重度污染)。珠江广州河段特别是西航道是广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以此为水源的西村、石门两水厂占全市区供水量的48%,但两水厂的水源水质只能达到IV类,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前航道的车陂、员村水厂,黄埔水道的黄埔水厂,后航道的河南水厂都因水源水质严重污染而关闭。随着南洲水厂的投产,后航道的石溪、鹤洞水厂即将因水源水质问题被关闭。水源地水质问题已成为目前和将来广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质性缺水正威胁着广州。
二: 水质受污染原因
原因一
人口和经济增长带来环保压力
1, 虽然 广州工业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2000年广州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达 125万吨/日, 成为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的主导因素。 加上旧城区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统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市区19条主要河涌充当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珠江。
2, 城市污水治理滞后,目前广州市总污水处理能力62万吨/日。 与生活污水排增长速度比,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迟缓。“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7.6%, 到2008年才增长到26.3%。生活污水对珠江的影响远远超过工业废水,致使珠江广州河段有机污染突出,并掩盖了工业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原因二上游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污染转移
云南、贵州矿藏资源丰富,工业布局为重型结构,主要是耗能大的化工、冶金和采矿工业,糖烟酒次之;广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藏资源优势,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制糖次之;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经济圈之一,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在占全国0.3%的国土上,聚集了全国2.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9%的GDP,进出口外贸总额约占全国的1/3。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废污水大量集中排放,《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所排废污水量约占全国废污水量的1/8,使得珠江三角洲城市附近水体受到较严重污染,这是珠江三角洲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流域经济将从下游向中上游发展,化工、造纸、电力、食品、印染、建材等污染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上游污染负荷增加、范围扩大,水污染防治任务将更加艰巨。
原因三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之配套的管网建设、运行都是巨额费用,目前, 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投资渠道单一, 环境保护投资明显不足。
另外 珠江上游许多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而且区域建设程度不平衡,流域中上游地区不少地市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为零。 生活污水已成为局部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四环境意识薄弱执法力度不够
目前流域内各省各市对一时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环境利益的认识还很不足,不能自觉地考虑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后果。 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现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眼前的经济发展,为获得短暂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现象。虽然国家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环保法律 体系,但环保执法力量薄弱, 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个别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 使环境管理效力不高; 由于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不足,加之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 广东省超标排放废水或偷排废水的情况仍较突出,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原因五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环境危害成本
工业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内部污染治理成本,更低于导致的环境危害的社会成本,客观上使超标排污合法化,未能对积极控制污染起到刺激作用。此外,鼓励和刺激全社会预防污染、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综合经济政策体系远未形成; 废水处理等产业没有走上有利可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良性循环; 环保行业吸纳社会等各方面的资金很少,还处于主要靠政府投资的局面;对超标排污、偷排等处罚过轻。这一切都使高水耗、低效率、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长久在广东保持了下来。
三: 受污染水对居民的影响
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当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种人体生命过程所必需的元素时,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有些地区水中缺碘,长期饮用这种水,就会导致“大脖子病”,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
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质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带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
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
这样,从水生植物→ 水生小动物→ 小鱼→ 大鱼→ 人体,形成了一条食物链。人体最后成了汞、镉等元素的“落脚点”。
四: 水污染解决方法
多管齐下管好珠江水污染
改善珠江广州河段水质,显然应从污染源治理着手,采取污染源控制—削减—稳定—管理的途径,实现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主要对策有:
加强生活污水拦截处理是关键。在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加大生活污水排放治理力度,老城区沿河涌布设截污管(渠)拦截污水,新城区完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俱进污水处理厂。尽快实施完善广州市污水处理工程,使污水处理能力在2020年前加大到377万吨/日。并建议考虑建设大坦沙、猎德、西朗等深度污水处理系统。
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项目上马,推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用水,减少废水产生量。
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衔接,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逐步向东南搬迁对水源有污染的企业,关闭不符合“一控双达标”要求的企业。与广州流溪河、西航道、沙湾水道、东江北干流及顺德水道等重点水源区保护相结合,建设联片的水污染控制区、优质水源和生态保护区。
根据有关规划,尽快实施在石井河源头约两万平方米的沼泽湿地上兴建一个集观赏功能与治污功能于一体的石井源头湿地公园。利用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天然自净能力,帮助处理石井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保护源头水源。并在沿岸种植乔灌、草皮护岸;
在边滩引种清水型的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类等水生植物,充分吸引水中氮、磷元素。并且在水中投放鲢鱼、鳙鱼、鲤鱼等滤食性的浮游动植物及底栖动物的鱼类,多管齐下,净化水体。整治后的石井河将直接改善石门、西村水厂的取水质量。
加快实施上游流溪河、白坭河增加来水的措施。
西航道枯、丰水期的水质相差较大,主要是上游枯季来水较小。据研究,流溪河挖潜可增加枯水流量至33 /s,对改善西航道水质有较大的作用。近期应加快流溪河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统一调度水库的运作,增加流溪河上游枯季来水量。
建议加快三座水闸的重建和西南涌、芦苞涌的清淤整治进程。目前,北江位于三水市的刘寨水闸、西南水闸正准备拆除重建,而芦苞水闸则进一步加固。三座水闸下游的芦苞涌、西南涌等进行全面清淤整治,以使河道畅通,为自然引流北江水至西航道创造了条件。引入上游的北江水和流溪河水量挖潜,可以显著提高广州市西村、西村及石门三大骨干水厂的水量、水质。
加强市区河涌整治。改变现有的雨污合流排水系统,逐步改为分流制;在河涌两岸铺设截污管道,把河涌截污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尽可能将处理厂尾水引至河涌上游排放;加强河涌保洁和管理;日常打捞水中漂浮物,不定期进行河涌清淤,防止和制止向河涌倾倒垃圾及工业废渣;利用潮水涨落自然净化河涌污水,研究改建现有河涌的挡潮闸,充分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根据潮水涨落特点,灵活调度,纳潮冲污。
加强与佛山、南海等周边城市的共同治理跨境的水污染问题。根据对上、游河流污染问题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广州、佛山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方案确定后将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广州、佛山两市共同联手实施。
制定和实施分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加强水环境治理法规体系建设,依法治理、保护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遵循“控制源头、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
五:整治后珠江河段水质景观变化
摘自羊城晚报2008年3月25日报:国家环保部昨日公布了今年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其中珠江干流水质为良好,支流水质为优,珠江广州河段保持了4类水标准。报告认为,与去年同期和上月相比,全国七大水系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
根据报告显示,2月珠江干流与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15个断面中,I~III类水质占80%,IV、V类占20%,无劣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溶解氧(DO)。珠江支流水质则为优,12条支流的14个断面水质类别为:I~III类水质占92%,劣V类占8%。主要是流经深圳市的深圳河为重度污染,水质属于劣V类。
Ⅳ 沙澳村外江园金山污水处理厂三期红线图多久征收气味
3个月
为解决广州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2018年9月,张硕辅书记、温国辉市长亲自颁发了第1号《广州市总河长令》,下达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强污水处理能力的工作任务,要求建设20座污水处理厂。如今,广州市1号总河长令要求建设的20座污水处理厂进度如何?
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市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市水务局会同市水投集团、各区委区政府、广州空港委等单位以空前的力度,最大的合力,超前的思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加快污水设施建设工作。
2018年底,钟村净水厂二期、石井污水处理厂二期、九龙水质净化一厂扩建3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产运行。由于规划调整原因,2020年1月,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取消南沙区横沥岛尖污水处理厂项目考核任务。剩余16座污水处理厂全力推进,其中11座污水处理厂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工程建设;1座于2020年3月基本完成工程建设;4座于2020年5月通污水试运行。
2019年以来,广州市水务局牵头奋力推进1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市水投集团负责建设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6万吨/日,自筹资金139.8亿元,分别是健康城净水厂、龙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三期)、石井净水厂二期、大沙地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沥_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西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江高净水厂、大观净水厂;广州空港委负责建设花山净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市财政投资5.1亿元;黄埔区政府负责建设九龙水质净化三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自筹资金1.86亿元;番禺区政府负责建设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自筹资金7.3亿元;分别是南村净水厂二期、大石净水厂扩建二期、洛溪岛净水厂首期工程;南沙区政府负责建设灵山岛尖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自筹资金1.5亿元;增城区政府负责建设2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5万吨/日,自筹资金16.4亿元,分别是增城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规模15万吨/日,搬迁现有厂12.5万吨/日)、永和污水处理厂四期。
Ⅵ 和谐绿色广州的资料
广州创模系列报道③ 水沐广州
来源: 2005-12-01 17:34:12
[广州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系列报道③]
水沐广州
——东方“威尼斯”再现昔日水城人水共欢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杨伟民
舟楫横流,货宝云集,连云樯橹,万国来朝……这就是曾经的广州城,一座标准的东方威尼斯水城。
2000多年前,五羊仙人来到濒临珠江的越秀山山下,伴江而居。秀丽、浩荡的珠江水,从云贵高原而下,一路狂奔,横跨八个省区,融三十余个民族,汇五十条支流,长跑2100多公里,途经广州城,从越秀山下缓缓流淌,汇入南海。因为有珠江和她的子子孙孙的缠绕,千年商都广州城,水网纵横,河水江水交错——珠江水,孕育了这座两千年古城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
但是曾几何时,也不过数十年的光景,经济的柄杖掩埋了这个千年水都的清净。近年来,广州幡然醒悟,投巨资,造污水处理厂,清河涌,冀望重回人水和谐相处的昔日年华。
□阻断工业废水
创模以来甚至更早,广州市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实行严格的全程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近10年来,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两倍,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减少了三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六到九成。
广州对工业废水的治理颇有传奇色彩。在执行国务院关于环保“一控双达标”工作部署中,广州对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出强兵、用重典,确保全市列入考核的2941家污染工业企业,全部按期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成为全国按期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的三个省会城市之一。广州市开创的将“一控双达标”工作与企业资产重组相结合、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相结合、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与城市功能区调整相结合这“五个结合”的做法,被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推广。
广州是较早对工业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城市之一,这也是广州整治工业污染的得意手笔之一。到2004年,广州全面开展了占全市水污染负荷80%以上的134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许可量的核定工作。通过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广州市工业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了30%,废水排放达标率91.92%,提高28.28个百分点。据统计,广州市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左右,而且近年来还以每年约10%的速度递减。
为了从源头上阻断城市工业废水,广州市首先在城市空间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中,按照先做好生态环境规划,后修编、完善行业发展规划的思路,制定了《广州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在外环路以内老城区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的战略,老城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工业用地。在新城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若干条产业带,促进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其次,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要求增产不增污,从源头上控制新增污染源。其三,对新建项目实行项目立项、用地审批、建设工程总体验收等环保前置审批和管理,为防治工业废水污染、减少排放总量提供了制度保证。
□ 保护生命水
到目前为止,广州市(含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共有61座自来水厂,供水能力702.5万立方米/日。饮用水厂吸水点主要分布在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东江北干流、流溪河、沙湾水道和顺德水道。
长期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护饮用水源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早在1987年,《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就制定颁布施行,1992年、1996、2004年,广州市又根据国家新规定要求,进行三次修订,从更大范围综合考虑广州饮用水源的保护问题。1995年颁布施行的《广州市防治珠江广州河段水域饮食业污染管理规定》,禁止在珠江广州河段以及本市新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区的水域经营饮食业。2003年,颁布实施的《关于防治水库湖泊污染的通告》,禁止在水库、湖泊范围内从事各种污染水体的活动。这些地方法规,为保护广州饮用水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控制水污染,保护和改善地表水水质,2001年,《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区划》、《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和新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区区划》先后出台,按照高功能水体高标准保护、低功能水体不放弃保护的要求,对不同功能的水域执行不同的标准,重点保护饮用水源。目前,广州市自来水生产能力已经远超出自来水供应需求,完全能够根据水质情况调配水厂的实际供水量,让市民喝上水质更好的水源地的供水。位于珠江西航道的西部水源地的供水量,已经从过去的占全市供水总量的六成多,下降到现在的四成多,水质优良的东部水源和南部水源供水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经测算,广州市一级水源保护区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以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作为保护目标;二级保护区总面积377.8平方公里,以Ⅲ类标准作为保护目标;其它准水源保护区以Ⅳ类标准实施水质管理。经过多年努力,各保护区的水质基本达到相应的目标。
□污水处理:十年翻两番
2002年,广州市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31.49%,与广州市快速发展的步伐极不协调,广州市为此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和管理。截止2004年,广州市共有猎德、沥窖、大坦沙、西朗等4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加上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番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5万吨,全年累计处理的污水约4亿吨,老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比全国45%的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监测数据表明,珠江前航道的水质已经有很大改善,珠江水质基本能够达到5类水标准,重金属污染远远低于标准,已截污的河涌有机污染物含量指标明显下降。4大污水处理系统在广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保护珠江水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袁秀丽透露,广州污水整治大提速几乎是与创模同步,2002年前,广州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31.49%,随着广州创模的推进,从2002年起每年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投资由20亿元增至25亿元,下大力气把广州打造成山水之都。城市污水处理率也在不断增长,2004年全市日处理能力为155万吨,老城区处理率为75%,比全国45%的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2005年,待新建和扩建的6座污水处理厂和15座泵站建成,及260多公里的4大系统管网配套工程逐步建成,广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将有效减少排入珠江的污水量。2006年,广州市的污水处理将向东部和白云区北部“挺进”,随着江高—石井、龙归、竹料、九佛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投产,至2006年底,污水处理系统将覆盖广州老八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日处理220万吨,使广州老八区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市区河涌和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基本达到四类标准。
在保证污水处理达标的同时,污水处理公司还大力开展科技研究,各污水处理厂都设置了中水回用系统,使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循环再生使用,用于厂区绿化、道路浇洒和河流景观水的补充,节省了水资源。为了进一步保护空气环境,减少污水处理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居民身体健康,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加盖和除臭工艺,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加盖和除臭。
袁秀丽告诉记者,广州市城市生活污水年处理量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了两番。她说1995年的年处理量是5844.89万吨,到2000年翻了一番为16555.96万吨,到2005年翻了两番达40000万吨。污水处理厂数量从十年前的一间(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发展到现在的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大坦沙、猎德、沥滘、西朗)。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1998年1月起,广州市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目前污水处理费每吨收取0.7元,按实际用水量的90%计收。除持有《低收入困难家庭证》的居民户免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外,其它所有用户均纳入征收范围。污水处理费实行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专款专用。至2004年,全市共征收22.54亿元,对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污水处理费征收制度的推行,为广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作筹集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河涌整治:水变清 岸变绿
污水处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河涌治理也是污水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广州市是水网发达的地区,据统计,全市共有231条河涌,受污染河涌有116条。袁秀丽说,从2002年起,与建设污水处理厂几乎同时,一个规模浩大的河涌整治工程在广州231条河涌之中受污染最严重的116条河涌开工。截止2004年底,基本完成马涌、新河河涌、荔湾涌等24条河涌的截污工作,清除了引致水体发黑发臭的底泥,水质情况大大改善,基本达到与珠江同质。
在2005年,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广州人确立了河涌综合整治的一些新理念,对市区的主要河涌整治工作要截污与堤岸景观相结合,做到“水变清,岸变绿”的要求,加强对河涌的综合整治,完成多个河涌节点的景观工程,如司马涌河柳街景观试验段、沙河涌空军医院段、沙河涌禺东西段、马涌等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过去人们走过河涌总是掩鼻快走,现在河涌边已成为老人做运动、情侣漫步、小孩嬉戏的好去处。同时,东濠涌、新河浦涌的水体循环的实施工程已初见成效,河涌内不时可见到小鱼的水中畅游,不少市民在河边垂钓、漫步。
河涌与广州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改善河涌的水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同步,才能还市民以舒适、干净、可亲近的河涌。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说:“231条河涌是广州最可宝贵的财富!”
□水体循环催生曲港柳岸
旧时的广州荔湾附近,“曲港乘潮入,轻舟与岸平。村童惊容语,江鹤避棋声。柳浪家家似,荷珠叶叶迸。”据史载,公元10世纪时,荔湾泮塘曾是南汉王刘龚(yán)的花坞,有“泮塘五秀”的美称,盛产莲藕、菱角、马蹄、茭笋和慈姑。“曲港”指曲折的荔湾涌,涨潮的时候江水与岸齐平。诗人与友人的谈笑及下棋声打破了清幽的环境,白鹤连忙躲到一旁。行船掠过家家门前的絮柳,使片片荷叶上的水珠流泻。
清谭敬昭《珠江竹枝词》曾描述到:“珠海珠江是变居,柳阴停棹晚船初。水头潮长卖花去,水尾潮来人卖鱼。”正是广州旧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旧时广州城内有四大濠涌,其上遍架小桥,河水清澈,为当时重要的交通水道。“柳波”指柳波涌,在今广州城西南,流经黄沙附近,旧时与荔湾涌合流,两岸绿树如带,环境优美。
读《珠江竹枝词》,你会感到那时广州市的河涌是很美的。清王瑶湘云:“看月人谁得月多?湾船齐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见卖花人过河。”黎简写的更精彩:“绕城骀荡柳軞軞,映水女儿红汗衫。向晚棹花春浪软,香云先渡白鹅潭。”这简直是一幅美丽的珠江绿岸的风物画。
为了使曲港柳岸再现广州,不仅仅藏匿在古代诗人的诗词里,当代的广州人在整治城市污水的时候,根据河涌周边的自然、人文、生态地理环境等因素,采取“利用珠江潮位差的自然循环”和“利用水泵站抽升的机械循环”相结合的形式,按照“东山湖—新河浦涌—东濠涌—珠江—东山湖”的闭合水流路径进行水体循环操作。
河涌补水大循环试验,以实现河涌水体水质与珠江同质的目的,解决了河涌水质恶化的问题。目前,补水大循环通过每天一次的水体循环,恢复了河涌活水流动的自然生态面貌。
按照广州市的“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的河涌整治修复思路,231条河涌将被打造成一道道环绕山水之都的靓丽的风景线,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气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Ⅶ 广州污水处理厂有哪些
广州污水处理厂如下:
1、竹料污水处理厂
2、龙归污水处理厂
3、京溪地下净水厂
4、猎德污水处理厂
5、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6、沥滘污水处理厂
7、西朗污水处理厂
8、大沙地污水处理厂
Ⅷ 污水生化处理中ph消化不了原因及处理措施
生化处理应该先把ph调整好才行,不然微生物都没法存活,那有怎样给你分解废物呢?也可以考虑调整下ph之后,放入一部分微生物加速生化反应速度。
Ⅸ 跪求广州地区污水处理联系电话地址
呃。。。114啦,这些单位肯定有得查,不过注意加拨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