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第九代处理器比第八代提升多少钱

第九代处理器比第八代提升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3-01-05 09:58:14

⑴ 如何评价第九代酷睿处理器

第八代inter处理器迫于AMD的异军突起的压力,总算是没挤牙膏,做出了全产品线的较大幅度的升级换代,第八代确实属于大跨步的一代。
但目前第九代处理器出来了,虽然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很强,但是依然是挤牙膏式的规格升级,在原本就已经很强势的第八代基础上,只是进行了一些优化,而工艺和架构方面却丝毫没有改变,这也意味着第九代和第八代之间,它们的性能差距并不是很大。
因此,我认为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又走上了挤牙膏的老套路。

⑵ i3i5i7i9处理器 9系列比8系列强多少

i3 i5 i7 i9只是大型号。
同一代产品 i3<i5<i7<i9
例如9代 i3 9100 < i5 9400 < i7 9700K < i9 9900K
不同代要看具体性能必须要看具体型号才行。
例如 i7 9700K 和i7 8700K 虽然都是i7 但是后者比前者多四个框 前者比后者多两个核心 实际性能基本没什么差别。甚至很多情况 i7 8700K的性能要比 i7 9700K要强。所以网上经常有人说 9代intel又把牙膏吸回去了。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其他几个型号 i3 9100 和 i3 8100 i5 9400和 i5 8400等也就多了一点点频率就算更新换代,也都是挤牙膏。性能差距都在5%以内。
8代没有和 i9 9900K对标的处理器。
9代 i9 9900K才是家用的旗舰处理器 支持Z390 Z370主板。而一般i9都只能上X系列的工作站主板。

⑶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8代和9代有什么区别

英特尔最近的几条产品线其实有点令人肝胆困惑,多个代码名称和体系结构分散在不同的系列中。目前用于超极本电脑的U系列芯片仍然是第8代,代号为“Whiskey Lake”,而较新的H系列芯片则升级到了第9代,成为了“Coffee Lake”系列更新的一部分,与目前的台式处理器一样。
英特尔的第9代笔记本处理器基本上延续了“牙膏厂”的特色,因此没有什么太值得兴奋的新内容。酷睿i5处理器仍然是四核心、八个线程的配置,而库亏i7仍然是六核心,12线程的组合,同时这些处理器仍然停留在14纳米的工艺上。当然集成显卡也一样,如果你很在意这种方面因素的话。

英特尔主要的改进方向取决于处理器。对于酷睿i5型号来说,我们得到了非常温和的主频速度提升幅度。9300H只比基础版和超频版主频高出了100Mhz赫兹,而9400H甚至没有得到基准主频的增加,只是增加了100Mhz的提升。8MB的L3缓存依然保持不变。
对于酷睿i7来说,缓存方面确实从之前的9MB增加到了12MB,而9750H的主频提升速度比主流的8750H要快得多:从2.2GHz的基础主频和4.1GHz的超频水平,分别提升到了2.6GHz和4.5GHz。所以这是一个400MHz幅度的全面增长。另一方面,9850H是更温和提升,没有基础主频增加,只是在超频方面有300MHz的额外提升

⑷ 「多图」九代i7-9750H笔记本标压处理器与前代8750H性能对比

几周前,英特尔发布了面向高性能 游戏 笔记本的第九代标压(-H)系列处理器新品。作为 Coffee Lake Refresh 的一部分,它已经与台式机平台保持一致。 相比之下,当前市面上面向超别写笔记本的 U-系列笔记本处理器,仍属于英特尔的第八代产品(代号 Whiskey Lake)。不过大多数英特尔 9 代笔记本处理器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毕竟 Core i5 还是四核 / 8 线程,Core i7 也只是 6 核 / 12 线程,更别提核显和挤牙膏的 14nm 制程了。

(图自:Intel,via TechSpot)

当然,英特尔还是设法在时钟速率上有些许的提升,尽管九代 Core i5-9300H 只是将基础和睿频都提升了 100MHz 。9400H 没有提升基准频率,只是将睿频抬高了 100MHz,同时保持 8MB L3 缓存不变。

至于九代 Core i7-9750H,其 L3 缓存从上代 8750H 的 9MB 增加到了 12MB,基础 / 睿频从 2.2~4.1GHz、增强到了 2.6~4.5GHz 。遗憾的是,i7-9850H 的基础频率没变化,只是睿频增加了 300MHz 。

与八代产品线相比(如 8750H),我们发现 9750H 与 9850H 之间的差距已经变得更小,这或许也是它被大多数 游戏 笔记本所采纳的原因。

或许是感受到了大家对于“挤牙膏”的怨念,英特尔决定至少专门推出一款有实质性提升的 9 代笔记本标压处理器。现在看来,9750H 也是唯一获得了 10~20% 频率提升的芯片。

八代酷睿 i9 只有 6 核 / 12 线程,但 9 代 i7 已经变相追赶上了。

不过为了细分市场,英特尔还是给 9850H 提供了独门秘籍 —— Partial Overclocking —— 意味着 OEM 厂商可根据设备的实际散热能力,将该芯片超到 5.0GHz 的睿频。

此外还有全新的 Core i9 型号,其为笔记本带来了 8 核 / 16 线程的体验(与桌面旗舰型号相当)。尽管热设计功耗(TDP)限到了 45W,但 i9-9980HK 可以飙到 5.0GHz 的睿频。

有趣的是,尽管九代 8 核 / 16 线程 Core i9 处理器的 TDP 仅为 45W,但英特尔还是强调其主打“肌肉本”(MuscleBooks)市场。

当然,本文论述的重点,还是目前市面上主流 游戏 本所采用的 Core i7-9750H 标压处理器,与上一代 8750H 之间的区别。只是与 i7-7700HQ 到 i7-8750H 的四核变六核相比,这一次的性能提升更加温和。

(技嘉 Aorus 15)

在深入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特尔为 9750H 列出了 4.5GHz 的最高单核睿频,双核时会下降到 4.4GHz,六核时则是 4.0GHz 。

作为对比,8750H 支持双核 4.1GHz、四核 4.0GHz、六核 3.9GHz 的睿频。这样算来,i7-9750H 在六核全开的时候,也只是提升了 100MHz 的频率而已。

(微星 GE75 Raider)

为做测试,外媒 TechSpot 选用了来自技嘉和微型的两款笔记本。前者为配备了 240Hz 屏幕的 Aorus 15,后者是配备了 17 英寸屏幕的 GE75 Raider 。

两款笔记本搭载了英伟达 GeForce RTX 2070 笔记本 GPU,16GB 双通道 DDR4-2666 内存(9750H 支持的最高速度),1080p 显示屏,以及快速的 NVMe SSD。

不可否认的是,受外形和散热的限制,笔记本芯片难免会撞上“功耗墙”。不过近年来,厂商已经想到维持更长时间的“次高性能”的方案,这点从 Cinebench R20 MT CPU 测试中也可以看出来。

为了达成更高的峰值睿频,i7-9750H 的 PL2 限制在 52W 左右,不过微星稍微提到了 54W 附近。平台功耗方面,i7-9750H 为 80W,i7-8750H 则是 70W 。但鉴于八九代处理器的架构基本相同,PL1 限制才是更紧要的。

i7-8750H 版技嘉 Aero 15 X9 的长期运行频率在 3.1GHz 左右(初期为 3.3GHz),但 i7-9850H 版技嘉 Aorus 15 也会从 3.3GHz 掉到 3.1GHz,意味着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

即便换成 Cinebench R15 来重测,微星笔电的多线程测试表现良好,但不是最快的系统(输于华硕 i7-8750H 机型),但技嘉的表现也只能算中规中矩。

单线程测试中,微星笔电的优势更明显一些,九代新品的时钟速率较 i7-8750H 提升 13% 。在 x264 编码中,Core i7-9750H 笔电在一阶的表现良好,但二阶又拖了后腿。

Hanbreak(HEVC x265)测试项目的结果也是类似。长期运行时,其几乎落于 PL1 限制之下,微星笔电表现良好,但速度并不是最快的(输于两款华硕笔电型号),不过技嘉 Aorus 15 也没有比 Aero 15 X9 快。

Adobe Premiere 的基准测试,其 Lumetri 特效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 GPU 的长处。但即便是搭载了 GTX 1060,CPU 部分还是会卡到功耗墙,微星与技嘉的对比型号表现与上方一致。

Adobe Photoshop 的 Iris Blur 测试,9750H 最终也没有较 8750H 领先多少。

7-zip 压缩算法测试,9750H 较 8750H 有微弱的优势,其中技嘉笔电较上一代快了 1%,微星这边则是领先 4% 。

MATLAB 测试项目,Core i7-8750H 和 Core i7-9750H 依然没有太大差别。

下面简单总结下各款测试机型的成绩:

技嘉 Aorus 15(i7-9750H)版本,与 i7-8750H 均值对比。

Aorus 15(i7-9750H)版本,与较快的 i7-8750H 机型的对比。

微星 GE75 Raider(i7-9750H)版本,与 i7-8750H 均值对比。

微星 GE75 Raider(i7-9750H)版本,与较快的 i7-8750H 机型的对比。

遗憾的是,TechSpot 手头没有搭载 RTX 2070 GPU 的 i7-8750H 笔记本可以加入对比。类似《Hitman 2》这样的 游戏 ,并没有在 i7-9750H 机型上,取得大幅领先于 i7-8750H 机型的优势。

即便是最佳的状况,也只有大约 5% 的改进。如果考虑其它影响因素,比如单通道内存的 8750H 机型 vs 双通道的 9750H 机型,测试差距就可以拉得更开了。

⑸ 现在买8代cpu是不是不如买个9代了啊

1、如果你不在乎钱的话,完全可以买9代,毕竟钎焊。
2、如果你在乎性价比,8代会比9代高得多。
3、个人建议仍然以8代i5为主。

⑹ 现在买8代cpu是不是不如买个9代了啊

不一定,8代与9代U的性能差距跟8代与7代的差距低了很多,所以目前还是8代U的性价比高,比如你买i5 9代还不如买i5 8代

⑺ 2018年度巨献(6):12款主流处理器横评

2018年的CPU市场是2017年那场核战的延续,自从AMD发布Zen架构以来双方的火拼就没停过,不过相比2017年,2018年Intel和AMD的CPU新品数量上是少了,但CPU市场上的硝烟味却更浓了。上半年AMD的表现比较活跃,先在2月份发布了Ryzen APU,随后4月份推出了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接着又在8月份推出了多达32核的第二代锐龙线程撕裂者,接着在9月份推出速龙200GE之后就没多大动作了。而Intel那边,上半年只在4月份补充了一些第八代非K处理器,6月台北电脑展上推出了那个卖情怀的Core i7-8086K,10月的发布会上才大规模爆发,发布了第九代酷睿与酷睿X处理器,还有那个28核的Xeon W-3175X,只不过这货到现在都没看到有开卖的迹象。

相关阅读:

2018年度巨献(1):九款百元级风冷散热器横评

2018年度巨献(2):中端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横评

2018年度巨献(3):八款RTX 2070显卡横评

2018年度巨献(4):11款650W全模组80Plus金牌+电源横评

2018年度巨献(5):六款高性能512GB M.2 SSD横评

现在无论Intel还是AMD都存在主流平台上两代处理器并存的情况,Intel的第八代酷睿其实还是绝对的主力,第九代酷睿目前能买到的只有三款,还没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其实第七代处理器还没停产还在卖,但它们在以算不上主流了。而AMD这边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其实只有六款,不能说得上是一条完整的产品线,所以第一代锐龙处理器还在继续生产继续卖,用来填补二代锐龙留下的各个价格空缺。

随着两家主流平台处理器的核心数量都堆到8个,HEDT平台对于 游戏 玩家来说已经没多大意义了,高频的LGA 1151或AM4处理器无论在成本上和 游戏 性能上都比HEDT更实用,但我们应该怎么选择一颗 游戏 处理器呢?这次我们拿出了12颗主流平台处理器,包括这第八和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再加上AMD的两代锐龙处理器来一场大比武,HEDT平台的处理器并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之内。

不过在看测试之前先来回顾一下今年这几款重要的CPU架构。

AMD方面:Ryzen APU与第二代锐龙

先说下Ryzen APU

第一代锐龙处理器是没有核显的,这个问题在高端的8核Ryzen 7和6核的Ryzen 5平台上问题并不大,然而在4核的产品上这个问题就开始浮现了,因为有不少买这些价位处理器的人其实不玩 游戏 或者只是轻度的 游戏 玩家,并不想花钱买张独显,此时核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当然核显能提供入门级显卡那样的性能那就再好不过了,现在拥有Zen架构CPU与Vega架构核显的Ryzen APU就能做得到。

上面的是Ryzen APU的架构图,图中左边的是Zen架构CPU的一个CCX,中间是多媒体引擎,下面的Infinity Fabric总线用于连接各个模块,右边的是Vega GPU。Ryzen APU拥有4个内核,每个核心有64KB的指令缓存,32KB的数据缓存,512KB的二级缓存和4MB的共享三级缓存。Vega核显方面,以Ryzen 5 2400G内部所整合的Vega 11为例,一共有11组NCU,每组拥有64个SIMD单元和4个纹理单元,而Ryzen 3 2200G的Vega 8则少了3组NCU。

Ryzen APU对AMD来说是一款相当重要的产品,填补了以往桌面级Ryzen处理器没有核显的空白,让AM4平台有了高性能APU可用,让AMD在非独显平台也有高性能CPU可与对手竞争,这部分市场可是相当的庞大的,毕竟现世界上大半的电脑是没有独显的。

接着是用Zen+核心的第二代锐龙

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架构从“Zen”进化到“Zen+”,制程则从14nm进化到更为先进的12nm工艺,使得处理器能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处理器内部也进行了优化,缓存与内存延迟得以降低,总体来说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了大概10%,对用户来说,能得到更佳的体验。

采用更先进的12nm制程使得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35GHz,而一代锐龙最高只能达到4.1GHz,工作频率提升了250MHz;工艺更先进了电压更低这几乎是必然的,在同一频率下第二代锐龙的Vcore比第一代的降低了50mV,超频能力也有所提升,AMD官方表示手动超频时全核频率能到4.2GHz。

第二代精准频率提升技术允许更多线程同时提升到更高的频率,不同线程的负载可以把频率提升到不同水平,不像第一代那样一刀切只能提升两个线程。自适应动态扩频技术XFR也进化到第二代,这技术能让CPU的频率最大值能随散热方案进行自动调整,散热方案越好最大值最高,以前XFR只能提升两个核的频率,现在已经升级为可提升处理器全核频率,使用好的散热器的时候可让CPU性能提升7%。

在第一代锐龙发布13个月之后,AMD发布第二代锐龙,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每一年AMD都会有新的CPU面世,我们也将有更多优秀的产品能选择。

Intel方面:LGA 1151平台迎来八核时代

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发布的时间刚好离上第八代酷睿发布一年,是正常的更新周期,不再像上一代酷睿发布时那么仓促它的核心代号是Coffee Lake,与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相同,工艺也是14nm++,不过Intel表示这应该是最后一代14nm处理器了,它将是Intel 14nm工艺的谢幕表演,当然这里也可以看出Intel的无奈,10nm工艺咕咕咕了这么多年,自己在制程工艺上的优势都快没了,然而10nm的Ice Lake处理器也得等到2019年年底才能出来,在这之前,14nm++工艺的Coffee Lake依然是Intel的中流砥柱。

与上一代处理器相比,第九代酷睿主要是再次增加了两个物理核心,是Intel首次把八核十六线程的产品放到主流市场,同时也把Core i9的品牌带入主流的LGA 1151平台,此外CPU内部的硅脂终于要说拜拜了,第九代酷睿处理器的内部导热材料全部换成了无钎剂焊,散热能力会有大幅提升。

此外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在内存控制器上也有所改动,Intel表示新的内存控制器可以支持16Gb核心容量的DDR4内存,在每个内存通道使用2条内存(2DPC)时,处理器可以支持高达128GB的系统内存容量。

其实从第六代酷睿开始Intel的主流处理器的核心架构就没怎么变过,改的是14nm的制程工艺,而且第八代和第九代处理器的核心数量都有所增加。

Intel第九代酷睿的睿频设置也比较高,Core i9-9900K的单核和双核睿频都能到5GHz,而六核八核睿频也有4.7GHz,这可是之前Core i7-8700K的最大睿频频率啊。Core i7-9700K单核睿频能到4.9GHz,而八核睿频也有4.6GHz,而Core i5-9600K的频率设置其实要低不少,不过也比上代同类产品要高,单核睿频能到4.6GHz,而六核睿频则能到4.3GHz。

测试平台与说明

这次测试一共包含12款处理器,包括Intel第九代酷睿Core i9-9900K、Core i7-9700K和Core i5-9600K,第八代酷睿处理器Core i7-8700K、Core i5-8600K、Core i5-8400和Core i3-8100,AMD这边则则包括四款第二代锐龙处理器Ryzen 7 2700X、Ryzen 7 2700、Ryzen 5 2600X和Ryzen 5 2600,四核处理器则选取了第一代锐龙的Ryzen 5 1500X,其实也曾经考虑过Ryzen 5 2400G,然而这次测试是要和独显搭档的,Ryzen APU只有PCI-E 3.0 x8就显得不太适合,而且它本质上还Zen架构不是Zen+,所以搭配独显使用的话还是Ryzen 5 1500X更为适合。

测试平台Intel处理器用的是华硕ROG MAXIMUS XI EXTREME,AMD平台则使用华硕ROG CROSSHAIR VII HERO主板,内存采用两条8GB的芝奇FLARE X DDR4-3200,为了避免显卡上的瓶颈,采用了华硕ROG STRIX RTX 2080 Ti O11G GAMING,散热器使用ID-COOLING ZOOMFLOW 240,显示器是华硕的ZenScreen Go MB16AP,由于这个显示器是直接从显卡那里取电的,所以这次的功耗测出来会比以往的高一点。

基准性能测试

Sandra 2017 SP1的处理器计算测试可以测试出处理器的运算能力, 一般来说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多会更占优势,当然实际结果也得看处理器的频率,8核16线程的Ryzen 7 2700就因为频率较低的关系整数性能比Core i7-9700K和Core i7-8700K都低,有SMT多线程的Ryzen 5 2600X和Ryzen 5 2600表现也不如Core i5-8600K。

然而浮点性能方面就不一样了,明显就是线程数越多越好,比如12线程的Core i7-8700K比8线程的Core i7-9700K更强,当然4核8线程的Ryzen 5 1500X还是不够6核6线程的Core i5强的。

处理器多媒体测试Intel处理器明显在指令集方面有优势,而且Core i9-9900K比其他处理器强太多了,Core i7-8700K在这个测试里面都比Core i7-9700K强一点。

SuperPi是一个完全比拼CPU频率的测试,由于是单线程的测试,所以没有超线程的Core i7-9700K比Core i9-9900K还好一点点。

wPrime单线程和SuperPi区别不算很大,多线程完全就是核心数和线程数的较量,三个8核16线程的占领了前三位,6核12线程的Core i7-8700K和Ryzen 5 2600X都比8核8线程的Core i7-9700K更好。

国际象棋这测试对核心线程数和频率都敏感得很,频率更高的Intel处理器在这里明显占优。

AMD Ryzen处理器的内存延时偏大,而WinRAR测试整好对内存相当敏感,所以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而且WinRAR软件对CPU的负载并不算很高,所以线程数更多优势会更大。

7-Zip压缩测试和WinRAR的结果差不了多少,不过解压缩就是另一回事,Ryzen处理器的表现极佳,Ryzen 7 2700X都快要追平Core i9-9900K了。

创作能力测试

X264 FHD Benchmark这个视频压缩测试大多数情况下是物理核心越多优势越大, 超线程和SMT多线程也有一定的作用,不过有一个反例就是Ryzen 7 2700,它的表现甚至还不如Ryzen 5 2600X,原因嘛,无非就是它的全核频率比较低咯。

X265 HD Benchmark的结果也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Ryzen 7 2700这里的表现比Ryzen 5 2600X要好。

Corona Renderers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级高真实感渲染器,可以用于3DS Max以及Maxon Cinema 4D等软件中使用,有很高的代表性,这里使用的是它的独立Benchmark,线程数在这个测试中比较重要,然而频率也很重要,Ryzen处理器在这项测试中表现相当好,Ryzen 5 2600X再一次赢了Ryzen 7 2700,而且比Core i7-9700K和Core i7-8700K都要好。

POV-Ray是由Persistence OF Vision Devlopmentteam开发小组编写的一款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渲染软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处理器生成含有光线追踪效果的图像帧,软件内置了Benchmark程序,单线程测试可以看出Core i7-9700K其实要比Core i9-9900K要好一点的,超线程对于单线程负载来说其实是负优化,多线程方面Ryzen处理器 的表现比预期要好。

Blender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轻量级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雕刻,绑定,粒子,动力学,动画,交互,材质,渲染,音频处理,视频剪辑以及运动跟踪,后期合成等等的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此软件对多核多线程优化得相当好,多线程的测试结果明显就是线程数越多越好,当然了4核8线程是打不过6核6线程的。

CINEBench使用MAXON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的引擎 ,该软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广泛用于3D内容创作,而CINEBench经常被用来测试对象在进行三维设计时的性能 ,这测试单线程测试在斗频率,而多线程测试则是多核心多线程的更强。

游戏 性能测试

3DMark的测试里面有个物理测试,这个就是用来考验CPU的,我们跑了Fire Strike和TimeSpy的物理测试,虽然说这个测试里多核多线程核很重要,不过两个测试还是有一点区别的,DX11的Fire Strike对CPU负载相对来说要轻一点,所以超线程和SMT多线程所带来的提升会比较大,然而DX12的TimeSpy的负载就大得多了,物理多核明显更为重要,当然核心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有多线程技术也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当然Ryzen 7 2700的频率太低就没办法了。

文明6的AI性能测试,这个是测试每回合的所耗时间,出来的结果明显和处理器的单核性能挂钩,而且有超线程的Core i9-9900K甚至还不如没有超线程的Core i5-8600K/9600K和Core i7-9700K这些,至于AMD的CPU全部都在下面。

游戏 性能测试 ,实际上玩 游戏 基本上就是Intel的天下,明显对于大多数 游戏 来说高频和低内存延时才是最重要的,多线程技术对于大多数 游戏 来说作用不大,所以锐龙处理器的 游戏 表现不算好,另外实际上有几款 游戏 Core i7-9700K的表现比Core i9-9900K还要好。

温度与功耗测试

这个测试是在默认频率与电压环境下进行的,即不手动解锁Intel处理器的功耗保护,这设置下Intel高端处理器会因为功耗限制出现两种不同的 温度功耗,测试时都会将其记录下来,所有平台统一使用ID-COOLING ZOOMFLOW 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会测试桌面待机与使用AIDA 64 Stress FPU负载两种情况下的温度与功耗。

各个CPU的待机温度其实没太大差别,功耗的话AMD的锐龙处理器由于它们的待机频率比Intel的酷睿高不少,所以待机功耗会高一点点,不过也没高多少。

AMD那几颗65W的CPU和Intel的Core i5/i3系列CPU的功耗表现都是不错的,AMD这边就Ryzen 5 2600X和Ryzen 7 2700X这两个的功耗略微高一些,毕竟它们在高频时电压还是很高的,Intel这边有三个U是明显在高负载时会受到TDP功耗保护,分别是Core i7-8700K、Core i7-9700K和Core i9-9900K,它们都会出现一小段的高频时间,大概10到30秒,此时CPU的功耗限制应该是放得比较宽的,过了这段时间TDP保护就会生效CPU的频率会明显下降,功耗和温度也会随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不过台系主板厂基本默认就把这个设置给你解了,这样CPU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性能。

主流CPU选购建议

好了数据这么多,大家都看晕了吧,下面来总结一下,我们把CPU的各种测试汇总为下面的表格:

当然抛开价格谈性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请结合下面的CPU价格表一起看:

想要有最好的性能当然是直接买Core i9-9900K,然而如果只是想要最好的 游戏 性能的话Core i7-9700K才是正确的选择,毕竟现在许多 游戏 的多核优化最多也就8个线程,拥有超线程的Core i9-9900K在这次测试中不少 游戏 表现其实还不如Core i7-9700K的,何必多花这1000块钱呢?

而性价比最好的 游戏 处理器其实是Core i5-8400,它与Core i7-9700K的 游戏 性差了17%,但价格只有后者的一半,想要组装高性价比 游戏 主机的话Core i5-8400是个非常好选择。

然而要论综合性价比的话Ryzen 5 2600X才是比较好的,虽然他的 游戏 性能比Core i5-8400差一些,但是他拥有SMT多线程技术,在可以充分利用多线程的多媒体内容创造应用中表现比Core i5-8400好得多,而且这次测试的 游戏 中它很多时候都可以超过100fps,实际 游戏 体验不会差很远。

如果想要比较强的多媒体并行运算能力,也想要较好的 游戏 性能,但又不想花Core i9-9900K那么多钱的话,Ryzen 7 2700X是个比较适合的选择,它在多媒体应用测试中所发挥出来的并行计算能力仅次于Core i9-9900K, 游戏 性能也不差,然而他的价格甚至比Core i7-8700K还便宜,性价比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于千元以下搭配独显使用的话,其实还是Core i3-8100好一些,Ryzen 5 1500X作为第一代锐龙处理器它的单线程效能较低和内存延时还是偏大的, 游戏 中表现不算很好,当然如果说你要用核显的话Ryzen 3 2200G欢迎你。

⑻ 英特尔第八代和第九代处理器有什么区别

英特尔八代i5和九代i5最大分别就是主频来说九代比较高一些,直其次就是九代有不带核显型号,八代全部带核显,i7系列八代是六核十二线程,九代i7都是八核八线程,所以性能上差距不是很大,只是主频稍高和有核显和没核显

⑼ 为什么i58代9代cpu比10代还贵

其实10代的CPU更贵,因为10代的CPU比8代和9代的CPU有30%左右的提升。
10代CPU内核数为10,8代和9代的CPU内核数为8,相比较10代增加了两个核心。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CPU自产生以来,在逻辑结构、运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发展。

⑽ 九代i5和八代i7哪个好

九代i5处理器八代i7处理器较好。八代i7处理器在使用性能、结构设计、散热等方面均比较占有优势。相关介绍如下:

1、八代i7处理器的使用性能较好:

八代i7处理器稳定的性能以及颜值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有需要组装的用户来说,八代i7处理器可以考虑入手。这种固态硬盘是大部分人的首选,一个是价格低,还有一个就是性能好。

2、八代i7处理器的散热较好:

八代i7处理器除了独特的外观,其散热要比普通的CPU来得更加厚实,印象颇深,而八代i7处理器的DELTA定位相对低点,主打一个性价比,可以用入门的价格就可以入手的RGB灯条。

3、八代i7处理器的结构设计较好:

从外包装来看八代i7处理器采用了全透明塑料包装,内部形状一目了然,外包装相对比较简单。在包装正面右下角有一个标签,主要是注明八代i7处理器的内存的信息,其中时许为16-18-18-38,电压为1.35V,频率为3000。

八代i7处理器的顶部还有一条RGB灯带,在马甲的右上角还有一个R字的镂空字样,在通电后侧面也能显示出灯光。

(10)第九代处理器比第八代提升多少钱扩展阅读:

八代i7处理器的相关介绍:

八代i7处理器在顶部透明灯带上还标注着T-FORCE的黑色字样。值得一提的是八代i7处理器内存采用的是全幅式120°广角发光,所以从不同角度看都能感受到炫酷的RGB灯效。

八代i7处理器通过AIDA64测试,通过13分钟的系统测试,八代i7处理器内存的读写速度维持在比较平稳的状态,在3000MHz频率下并没有出现异常波动。八代i7处理器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阅读全文

与第九代处理器比第八代提升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净水器出废水量突然增大 浏览:701
雨水储存回用系统安装视频 浏览:848
蒸馏水对鱼有害吗 浏览:418
怎么过滤酒渣 浏览:356
食品污水处理要注意什么 浏览:244
污水营运工是做什么的 浏览:567
怎么知道污水处理厂偷排污泥 浏览:429
娃哈哈饮水机怎么制冷 浏览:337
木筏求生怎么用饮水机获得水 浏览:580
csvedi 浏览:182
沁园h8ro膜特点 浏览:948
市政污水管道是什么材质的 浏览:879
小米净水器里面送的卡子怎么用 浏览:145
污水池下水道一般在什么地方 浏览:844
反渗透摸海鸥 浏览:904
氯离子含量多少要脱废水 浏览:990
h6柴油滤芯打不着火怎么回事 浏览:403
人生模拟器提升名气 浏览:561
每万吨污水需要多少cod 浏览:796
污水处理氧化还原电位 浏览: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