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污水处理操作
这方面包括了许多的内容一下子说不完
而且分类许多种类: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
而且处理工艺不同的话,运行和管理也不同
我给你个网站你可以上去看下。
希望能帮到你http://www.chinacitywater.org
你用的这个在运行和管理上都比较简单自动化程度一般也比较高
但在运行方面要注意
第一沟中所形成的缺氧、好氧区域在“同时硝化/反硝化”中起主导作用,在外沟中已完成100%的硝化和85%以上的反硝化所以DO的控制就比较重要了。根据硝化和反硝化原理,脱氮过程需先将氨氮在有氧条件下转化成硝态氮,然后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这就要求创造一个好氧和缺氧环境。而奥贝尔氧化沟的三沟(外沟、中沟、内沟)溶解氧呈0-1-2mg/L的分布正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脱氮条件,大部分硝化反应发生的第一沟(即外沟)。如果硝化只发生在后面两个沟内,则可以反硝化的只有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即使污泥回流比高达100%,也只有50%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因此在污泥回流比为60%时,外沟测得的TN去除率即达88%。这一现象,可用一种发生在第一沟内称为“同时硝化/反硝化”的机理作出解释。这种“同时硝化/反硝化”机理包括两层含义:
1,在整个第一沟内存在缺氧与曝气区域。生物处理系统为多种微生物群体共生的系统,污水在经过曝气区域时可发生硝化反应,在缺氧区域则进行氮的脱除,加上污水是先进入外沟,为反硝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碳源。
2,微小的微生物个体所处的环境可称为微环境。微环境直接决定微生物个体的活动状态,而宏观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微环境的急剧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群体的活动状态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表里不一”的现象。事实上,在活性污泥菌胶团内部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环境类型,而每一种微环境往往适合于某一类微生物的活动,不适合其他种类微生物的活动。受各种因素(物质传递、菌胶团的结构特征)的影响,微环境所处的状态是可变的。例如,某一好氧性微环境,当耗氧速率高于氧传递速率时可变成厌氧或缺氧性微环境。
对于菌胶团尤其是大颗粒菌胶团来说,微环境的变化可能非常明显,即由于受菌胶团结构、氧传递和硝态氮传递的不均匀性影响,外部曝气状态下菌胶团内部也可形成缺氧环境。因而曝气状态下也可出现某种程度的反硝化,即“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
所以奥贝尔氧化沟系统中,第一种类型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占主导地位。
另外该系统的抗冲击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处理突发性的高浓度废水方面比较省心。
同时,只要是氧化沟都多少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针对这个方面,一般在运行和管理上要注意:
1,加强日常监控,检测污水水质、氧化沟内溶解氧浓度、回流污泥浓度、SV和SVI,并做镜检等,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2,当入流污水的 BOD5 过高,如超过180mg/L时可以将处理后的水与原水混合来降低其人流浓度。
3.控制污泥回流量,如污泥负荷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污泥负荷,一般MLSS值保持在 3000 mg/L左右。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进行“闷曝”。(ORBAL不存在此问题)
4.调节曝气量及搅拌力度,保证充足的溶解氧(冬春季大于7mg/L)。缺氧时应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
5.针对污泥絮体难以下沉的情况,可投加一些混凝剂如粘土、硅藻土等以助其沉降,降低污泥指数。
希望能帮到你
⑵ 城市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废弃物,该怎么处理
人类在城市中产生的排泄物,可以在生活区、公共场所、工业企业中找到,也可以在一些大中型群众活动场所的临时移动公厕中找到。
传统做法是将冲洗水沿排水管道收集到化粪池,停留90天以上,灭活寄生虫卵、传染性致病菌和病毒等。化粪池由环卫清洗车定期清洗,然后运送到专门的处理场地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特殊处理厂采用的处理技术也不同。基本上,粪便和污物是无害的(如生物发酵和堆肥),脱水干燥,然后使用或填埋。
附近有城市污水,来源稳定,易于收集,是可靠稳定的供水来源。净化后的城市污水可回用于城市绿化、景观用水和工业用水。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净化处理技术及系统、污水分配系统、回用水应用技术及监控系统。其中,污水净化再生技术和系统是关键,污水净化处理工艺简单可靠,投资和运行费用由城市经济实力承担,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满足回用要求。
⑶ 污水处理do涨不上去
你看看是不是以下几点原因:
1、原设计风机型号选型错误;
2、风机管路是否有破损的地方;
3、风机管路是否有堵塞的地方;
4、是否该排泥;
⑷ 污水处理do涨不上去
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水质cod的监测浓度大致可分为...通过纳米粒子的光催化作用,可以完全矿化、氧化成无害...do又较高,泥中氮释放!想问几个问题
1、你是...
⑸ 污水处理厂常见的异常现象
污水厂常见异常及处理措施:
(1)污泥膨胀
如果发生污泥膨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如由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可以投加适量的化学药剂抑制、杀灭丝状菌,或调整厌氧时间,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如由于DO太低导致的污泥膨胀,可以通过增加供氧量来解决。
(2)污泥解体
污泥解体是污水处理厂最严重的工艺问题,污泥由于某种因素的剧烈改变而严重恶化,活性降低,大量的微生物死亡,絮凝性能差,大量的污泥随出水流失,如果出现污泥解体,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3)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O2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偏高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 DO 高于2mg/l
(4) 污泥发黑
曝气池 DO 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 生成FeS,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
(5)污泥变白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对策
(6)进水 PH 过低,
曝气池 PH≤6 丝状型菌大量生---提高进水PH
(7)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过量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8)污泥过滤困难
污泥解絮 ,按不同原因分别处置
(9)污泥脱水后泥饼松
有机物腐败,及时处置污泥
⑹ 关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平衡的一些问题想问一下
一、厌氧排泥
由于厌氧菌繁殖世代周期较长,繁殖速率低。但进水SS大部分沉积在厌氧池内,建议根据进容水SS适量排泥,不建议过量。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排泥量估算方法。
二、好氧沉淀池(二沉池、三沉池)
好氧系统对有机物的利用主要分成三部分。1、降解成二氧化碳排出的约占1/3;2、自身内源呼吸、繁殖约占53%;3、细菌残留吸附(难降解物质)约占14%。因此好氧排泥建议以以下方式核算
1、排泥后控制初次好氧污泥负荷0.3~0.6KgBOD5/(KgMLVSS*d),二次好氧0.07~0.2KgBOD5/(KgMLVSS*d)。
2、如遇氨氮超标(排除进水碱度及曝气原因),适当延长污泥龄,较1述降低污泥符合。
3、如系统总磷超标(要看进出水差值)需缩短污泥龄,通过排泥脱磷。脱氮除磷存在矛盾,需合理调控排泥量。
三、氧化沉淀池
不知道贵单位使用什么氧化方式,一般来说末端氧化(化学)其机理均是物理吸附,应尽可能多排泥。如果利用臭氧的话基本上是不产泥的不需要考虑排泥。
以上仅是经验之谈,部分情况仍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调整,不可死搬硬套。
⑺ 在污水处理中DO代表什么意思
在污水处理中DO代表溶氧量,指的是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溶氧量是水中生物在水中生存的重要指标之一。溶氧量的含量随着水温、大气压力及海水之盐度而异。在淡水中其溶氧稍高于海水,通常五至十四ppm 。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
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
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7)污水处理厂do不平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⑻ 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水怎么处理 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水处理方法
1、预处理:主要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用于去除城市污水中的粗大悬浮物和比重大的无机砂粒,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并减轻负荷。
2、一级处理:一级处理一般为物理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状固体物质。悬浮物去除率为50%~70%,有机物去除率为25%左右,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因此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前处理。主要工艺为沉淀池。
3、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为生物处理,用于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或溶解性的有机物,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出水BOD可降至20~30毫克/升,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主要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4、三级处理:在二级处理之后,用于进一步去除残存在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以满足更严格的废水排放要求或回用要求。采用的工艺有生物除氮脱磷法,或混凝沉淀、过滤、吸附等一些物化方法。
⑼ 污水处理的6个基本步骤
步骤:
1、废水首先经过格栅、筛网后流至絮凝沉淀池,为了使处理效果好,在絮凝沉淀池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悬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药也起到调节废水的作用.絮凝沉淀后的废水流入预曝气调节池中。
2、曝气调节池中通入空气,起到预曝气调节的作用.调节均匀的废水用泵提升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
3、生化池中安装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气头,并装入浮动填料,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COD和BOD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废水自流入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二池采用方法相同。
4、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淀池中.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窝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5、混凝沉淀池与斜板沉淀池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中,然后经污泥脱水机械脱水。
6、斜板沉淀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经检测后外排。
(9)污水处理厂do不平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处理方法:
1、按作用分: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2、按处理程度分: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
(2)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3)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⑽ 污水处理DO值自动控制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设备肯定有这个功能的,至于你说的控制不了也正常,你是不是没有调试内啊,这个要根容据现场电机和阀门的反映来调试PID的各项参数。一般来说是需要厂家前来指导的。另一方面PLC里面没有灌输程序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但是这往往不好判断,需要专门的上位机软件。总的来说,建议您联系厂家前来调试,厂方调试的过程中多多学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