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新加坡新生水处理原理

新加坡新生水处理原理

发布时间:2023-01-02 05:43:07

❶ 新加坡除建水坝外,请你为它在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一、采集储存雨水。新加坡雨量充沛,具有短历时、小区域、大流量的特征。为了更多地收集雨水以供生产生活所需,同时缓解由于降雨量大而导致公路上积流成河的问题,新加坡政府实行明确的雨污分流制度,并耗巨资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其中的代表性工程为耗资2.26亿美元建成的Marina Barrage(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滨海堤坝)的设计独具匠心,建成后不仅可以用来采集储存雨水,还可以开发为旅游景点,最终达到经济环境双丰收的效果。据资料显示,新加坡全岛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成后,可以将全国约80%的降雨量转化为饮用水,解决当地居民30%以上的用水需求。
二、废水循环利用。新加坡政府主要采用微过滤系统和其他形式的高科技过滤技术来处理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达到废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经过处理后的新生水水质非常好,一方面可以作为工业用水,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居民的生活用水。新生水的生产成本是海水淡化成本的一半,价格比自来水还便宜,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生产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此项措施提供的水量如今已位居总供应能力的第二位,仅次于进口,占总用水量的30%,政府制定的长期规划是将这一指标提升至50%。
新生水的诞生,使新加坡在污水治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国际水业界公认的以科技创新解决水资源困境的成功实践者。
三、海水淡化。新加坡从1998年开始实施“向海水要淡水”计划。除政府自行设计、建造和营运外,还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由于淡化水成本高昂,所以目前此项措施提供的水量仅占总需求的10%。然而,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放松这项技术的发展,并预期随着淡化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渐增加海水淡化的比重。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计划在两年内将海水淡化能力增加到现在的三倍,且目标在2060年,满足新加坡水供的30%。
四、加强教育,提高民众节约用水意识。除了积极开发水源,新加坡政府也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民众是水资源的消费主体,为了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政府提出了“节省、珍惜、享用”的口号,除此之外,政府还会不定时地组织新颖的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活动,吸引民众参与讨论,为节水出谋划策,做到真正的全民节水。在某些具体的政策法规上,政府强制执行。例如,新加坡政府以合理的水价强制节水措施;强制要求安装双排档节水马桶水箱等。在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一大原则是“将一滴水变成两滴水用”,由于宣传到位,人们节水意识很强。
五、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为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确保供水安全,新加坡特别注重加强水资源管理立法,有《水源污染管理及排水法令》,《制造业排放污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推出了节水标记计划、节水建筑及强制性控制各类供水器具的最高水流量等政策。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下,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执法机制和执法程序,以硬性的执法主体、政府律师队伍和多样化执法手段构成的有效监管体系,从根本上杜绝了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六、发展科技,以先进科技应对水资源问题。新加坡政府高瞻远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育和科研优势,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源。对于水资源短缺问题,新加坡人一方面时刻注重节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科技。先进的科技使得新加坡水资源由“短缺型”向“充足型”过渡,向新加坡供水的马来西亚现在反过来需要高价进口部分新生水。新加坡正在向世界各地出售其先进的水资源技术,其科技水平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赞赏。

❷ 新加坡新生水的意义是什么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一个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岛国,新加坡的淡水资源十分贫乏,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数第二位,480多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靠存储雨水及从邻国马来西亚进口。从国家战略安全考虑,为避免供水危机,新加坡政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提出开发四大“国家水喉”计划,即雨水收集、淡水进口、海水淡化和污水再利用,其中的污水再利用项目就是“新生水(Newater)”项目。
5月6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到有“新加坡水龙头”之称的新生水厂参观,实地考察新生水的生产流

水厂被一个半圆形的池子所包围,池中的水就是新生水,清澈见底,几条五颜六色的鱼正在欢快游动。在样品陈列室展出的“新生水”,看起来与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瓶装水一样,要是没有人介绍,你根本不可能想象这种“新生水”是从各种生活污水中净化提取出来的。
污水如何摇身一变成了饮用水?据介绍,新生水的生产利用了微过滤和逆渗透两项先进技术。整个生产过程分为3步,先用微过滤把污水中的粒状物和细菌等体积较大的杂质去掉,然后用高压将污水挤压透过反向渗透隔膜,将已溶解的一些较小杂质过滤出来,最后再经过紫外线消毒,就得到了可循环利用的新生水。经过专家鉴定,新生水各项指标都优于目前使用的自来水,清洁度至少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饮用水标准高出50倍。

“微过滤薄膜”的模型
“紫外线辐射消毒”的模型
废水回收、过滤、再生,使每一滴水都有超过一次的用途——新生水的“面世”给新加坡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惊喜。2002年8月初,在新加坡国庆37周年前,新加坡新生水技术的研发正式宣告成功,令新加坡国人分外自豪,当地媒体称之为“新加坡生存的里程碑,对新加坡未来水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当时的吴作栋总理兴致勃勃地第一个饮用新生水,并同时宣布,今后新加坡人的饮用水将是新生水和自来水的混合水。
毕竟新生水是从生活污水中回收提取的,要作为饮用水,很多人都存在心理障碍。为消除人们心头的疑虑,从2003年2月21日起,新加坡正式启动新生水推广活动,约占全部饮用水1%的新生水被注入蓄水池,和天然水混合后送往自来水厂,经进一步处理后成为饮用水。此后在短短6个月内,政府就免费送出150万瓶新生水。与此同时,新加坡的媒体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宣传新生水的品质,不断增强国人对新生水的信心。新加坡领导更是身先士卒,在大庭广众之下喝新生水,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新加坡还在新生水厂设立了游客参观中心,向中小学生和到访游客全面介绍新加坡和世界水资源情况,游客还可观赏到有关新生水的多媒体介绍和电脑互动片,同时还可观看水厂的实际运作情况。

生产车间
生产控制室
游客中心内的展览设施
新生水的开发成功,给新加坡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是节约了工业用水。尽管新生水可以安全饮用,但目前主要应用于冷却系统用水和芯片制造、制药等需要高度纯净水的行业,预计到2011年新生水将占到用水总需求的30%。其次是节省了居民的生活成本。新生水的生产成本是海水淡化成本的一半,价格比自来水还便宜,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生产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新生水的诞生,使新加坡在污水治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国际水业界公认的以科技创新解决水资源困境的成功实践者,也使新加坡在水资源开发方面不仅能做到自给自足,而且也有可能成为水资源输出国。
荣誉奖章
新生水的“面世”是新加坡人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又一生动写照。

❸ 从粪便中提取的纯净水原理是怎样的

其实原新闻写的很清楚,这个是用市政污水(sewer water或sewage water)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达到了饮用标准。什么是市政污水呢?厕所冲洗废水、洗浴废水、厨房、部分雨水、办公和商业场所的污水(总之就是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都属于市政污水,通过市政排水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一般为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达标后排放(一般是地表水体)。管网中的污水以液态为主,含有少量的固体不溶性物质,也就是悬浮固体,在进入污水厂的第一道程序——粗细格栅处,将较大的杂质去除(类似筛子),通过沉砂池将无机颗粒物去除,然后进行处理。但是!!这些个过程是不可能有粪便的,不然污水管网哪还有运输能力啊,全被堵塞了!那么粪便去哪了呢?对于家庭小区,有厕所的营业场所,厕所废水(这个是含有粪便的)先进入小区的化粪池处理,在这里实现固液分离,即粪便留下,污水进入管网(一些工业场所也可以内部处理、达到进入下水道标准后进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化粪池内残留的固体物质(粪便为主,这个真的是粪便)会进行厌氧消化,实现一定的减量化,然后定期清除即可(一般半年一次)。
这个水能喝吗?新闻里面就是把市政污水处理后饮用而已,这在技术上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民众心理能否接受。水处理界很早就提出污水回用(而不是直接排放到水体),通行的是将污水处理到中水后回用于绿化、保洁等,但这个中水是不能身体直接接触的(标准是这么写的,其实是不让进口和眼睛等,洗手洗脚没问题的)。这个国内外很多案例了,技术上一点难度都没有。至于处理到上水,即自来水或直接饮用水,技术上也没有难度,无非就是再上纳滤反渗透之类的呀,只不过民众无法接受而已。美国一个地区在推行这个,现在在投票呢,决定是否允许污水处理后的水(已达到饮用水标准,并在小范围推行了)纳入到水库中,为当地供水。具体新闻来源等我看到后再补充上来吧。那么,还有其他地方这么处理吗?当然有了,实在没水喝了,也只能喝这个了,比如新加坡的“新生水(NEWater)”项目。新生水已作为新加坡四大“国家水喉”计划(雨水收集、淡水进口、新生水和海水淡化)之一。2002年8月初,在新加坡国庆37周年前,新加坡新生水技术的研发正式宣告成功。从2003年2月21日起,新加坡正式启动新生水推广活动。目前新加坡共有五座新生水厂,所生产的新生水差不多能够满足全岛30%的用水总需求。 新生水目前大部分用于工商业,一小部分注入水库,用作自来水。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NEWater。

❹ 只有海水没有淡水的新加坡是如何保障人民的饮水呢

     地处岛国,四面环海,新加坡最不缺的就是海水。所以在解决水的问题上,新加坡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淡化海水。2005年9月,大士新泉海水淡化厂项目正式启动,为新加坡开辟了一项新的水源。该厂每天可生产13.6万立方米的淡水,是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反渗透技术的海水淡化厂之一。

反渗透法淡化海水示意图

尽管新加坡科技发达,技术先进,海水淡化不成问题,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却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毕竟这是一项涉及到子孙后代的宏大工程。所以海水淡化只能是其中一个选择,即解决应急问题或者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新加坡用水的全部问题。

     新加坡政府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回收所有的工业和家庭生活废旧水,然后经过各种过滤和消毒,使其达到可以饮用的水标准,即所谓的新生水。新生水是将处理过的用后回收水经先进的膜技术进一步净化而产生出来的,通过了6.5万次的科学测试检验,不仅超纯净,而且超越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目前新生水主要供应给工商业用户使用,由于其高度纯净,所以是高质量晶片厂的理想用水。另有少量(5%左右)的新生水被注入国家蓄水池(库),与其它生水混合,最后再处理成饮用水。
新加坡政府解决水问题的第三个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新加坡天然的地理优势,把热带雨林气候带来的一年四季充沛的雨水转化为饮用水。

     在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水源、增加水量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想出各种办法让民众亲水、爱水,以保护自己有限的水资源。如政府出资把各个大型的集水区改建成无污染、环保型的水上游乐中心和水上公园;街边和道路两旁的蓄水沟也都用花草装点的更加漂亮。换句话说,就是新加坡本地的大小河流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供水来源,政府采用“双用海水淡化器”技术,利用靠近海岸线的小河小溪的水源生产用水。“双用海水淡化器”的原理是在感应水源的盐性后,自动启动海水淡化程序或新生水处理程序。另外,随着集水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居民住家附近的沟渠也会成为集水点,因此,政府时刻提醒居民为了自己能喝上洁净的饮用水,一定要保持周围水源的干净。

从这个城市规划模型上可以看出,以前环绕城市的海水湾已经完全成了淡水集水区。

     到了2060年,预计新加坡的人口将达到650万至690万,那时全岛的用水量将从目前的每天3.8亿加仑增加到7.6亿加仑,是目前的两倍。

❺ 缺水的新加坡是如何保障国民饮水问题的

新加坡在20世纪末时提出了新生水的设计路线,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可内以饮用水的标准容,这不但解决了新加坡水资源缺少的问题,同时还打造了一个完善的水科技及产业创新体系。而且新加坡这个国家也是非常有钱的,他们也可以向邻国购买淡水资源来饮用的。

新加坡国家他的新生水的设计路线有最严格最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深层的管道来进行污水的排流,然后将污水处理后再重新回收利用。

阅读全文

与新加坡新生水处理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别墅屋顶用树脂瓦选什么颜色 浏览:790
厦门前场污水处理厂 浏览:634
springmvc多个过滤器 浏览:907
净水器一g代表什么 浏览:546
生物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浏览:281
污水管过河走河底用什么管 浏览:158
豪爵鹰钻125空气滤芯怎么更换 浏览:452
ro膜中的白色 浏览:126
卧式机油滤芯如何安装 浏览:469
德国生活污水处理 浏览:988
超滤浓缩膜包进液出液区分 浏览:384
欧琳滤芯怎么换 浏览:826
沃尔沃怎么更换空调滤芯 浏览:190
什么地方有卖饮水机 浏览:762
金利源净水机RO膜 浏览:820
开一家净水器店需要投多少钱 浏览:740
溶剂含水怎么蒸馏 浏览:172
污水处理的6s是什么意思 浏览:431
什么东西可以去保温杯的水垢 浏览:285
纯水导电率为零什么原因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