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水处理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物理法、化学和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法版等。
物理法是利用权物理作用分离水中悬浮物,在处理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例如沉淀法。
化学和物理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将废水中胶体物质或溶解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例如酸碱中和处理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作用使水体中的有机物转为无害物质。主要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处理法。
2. 水处理方面的知识!
水处理知识常识:
一、硬水的形成
水在蒸发及降雨过程中吸收溶解大气中的污染物; 降水落到地面,溶解地面上的污物; 地面水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的过程中,不断溶解所接触到的矿物质,化学物质等。 水在水循环中溶解了所接触到的钙(Ca),镁(Mg)离子,紫外线消毒器形成了水的硬度。
二、硬水对健康生活的危害
衣物洁具不易清洁,耗费劳动时间; 因残留皂垢不易清洁,淋浴后头发不滑爽,皮肤不光滑;硬水的异味破坏咖啡,茶水的冲调。
三、硬水对安全,维修方面的影响
热水器内易结垢,使受热不匀,不但耗费热能,而且引发安全隐患,降低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降低洗衣机,洗碗机的使用寿命;堵塞供水管,增加维修费用.
四、有盐软水机小知识
1)盐软水机对家庭的贡献远远抵消它的价格。
2)盐软水使您头发光滑,皮肤细腻;
3)盐软水降低结石病发病率,维护健康;
4)软水洗衣物,节省各种洗涤剂50%~80%;
5)软水降低衣物的磨损,使衣物洗后松软,使衣物色泽保持更长久;
6)软水减小热水器维修维护, 提高热效率;
7) 电子水处理仪 电子除垢器 电子除垢仪盐软水降低管道的维修维护;
8)盐软水减少洁具污垢的产生;
9)盐软水机具特殊省盐功能。
10)盐软水机,净水机代表着时尚生活,健康概念。
五、电子水处理仪电子除垢器
电子除垢仪过多的钠离子进入软水,是否利于饮用:饮用水只占家庭用水的2%,而90%以上的水是使用水。 国家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 由软化水进入的钠离子只占每人每日摄取量的4%,不足以破坏饮食结构; 倘若全日饮用软水机所制软水,其摄入盐量相当于一片面包所含盐量。一杯果汁的盐量都会大于此。
六、直饮水在制水过程中把水中有害物质去除了,但同时也去除了部分有益物质,对人体会不会有副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凌波教授认为:水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新陈代谢,饮水并非摄取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途径,自然中的水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但其对人体所需矿物质的贡献则微乎其微,更何况,为了追求其中微乎其微的矿物质而饮用含有害(污染)物质的水是得不偿失的。 饮水方面的专家指出:水对于人体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新陈代谢,而非矿物质的摄取(1杯牛奶的矿物质相当于1200杯矿泉水),人体矿物质源自于日常食物,我们没有必要为水中微不足道的无机矿物质而将可能存在各种污染、细菌、病毒等一起喝下去。
七、世界上80%的疾病都和水相关
对人类生存来说,水是仅次于空气的最必需的物质,然而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意识到水污染给人类健康所带来的长远性的危害,在如何饮用健康的知识上也没有太多的了解。有数据表明:因饮水不洁而死亡的人数每天达5万人,世界上80%的疾病都来自有问题的水。 人体本身就是一部设计完善的净化系统,饮入含杂质的水,可以通过自身净水系统,过滤转化成为人体所需的生命水。电子水处理仪 电子除垢器 电子除垢仪这些过滤器主要包括胃肠粘膜紫外线消毒器、血管壁、肝胆、肾脏、细胞壁等,而不清洁的水造成了对以上器官的损害,威胁到人体健康。从医学观点看,人类所患疾病几乎全部与人体渠道的堵塞有关。 尽管水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但是如何科学饮水保证健康也非常重要。有关专家建议,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渴水,这种口干才喝水的不良习惯,将导致身体经常性脱水,随之危害健康。紫外线消毒器若一次性喝进大量的水,也是不恰当的,因为一次次水过量,就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使血液浓度降低,或引起水中毒。每日过量饮水会导致膀胱癌,这可能同较长时间尿潴留有关,原来膀胱内停留过久,会增加膀胱同致癌物接触的时间。 此外,喝水的时间也有讲究,一日喝4-5次,一般人一天平均摄取2.5升。体内缺了水,不仅影响新陈代谢,皮肤也会失去应有的光泽,紫外线消毒器使人显得干瘪和苍白。老年人的皮肤皱纹逐渐增多加深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营养障碍,失水及皮脂腺逐渐减少,使皮肤变干而造成的。
3. 污水处理基本知识
处理方法:
1、按作用分: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2、按处理程度分: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
(2)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3)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B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即:根据城内市用水状况和自然环境条件,容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布局,布置各级污水管网系统;确定城市雨水排除与利用系统规划标准、雨水排除出路、雨水排放与利用设施的规模与布局。
掌握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加大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力度。
1.建设任务。综合考虑已建及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和运行负荷率要求,科学确定新增污水配套管网规模,优先解决已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抓紧补建配套管网,重点是中西部地区设市城市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县城和建制镇。对在建处理设施,严格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能力要求相适应;对拟建处理设施,应对配套管网进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加快建设;对现有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改造。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范围内的城镇建设污水管网15.9万公里,约三分之一为补充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网。其中,设市城市7.3万公里,县城5.3万公里,建制镇3.3万公里;东部地区6.1万公里,中部地区4.9万公里,西部地区4.9万公里。全部建成后,全国城镇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32.7万公里,每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配套污水管网达到15.6公里,大幅提高城镇污水收集能力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
2.技术要求。在降雨量充沛地区,新建管网要采取雨污分流。对已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要结合当地条件,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实施分流制改造的,要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措施。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分流制雨水管道泵站或出口附近可设置初期雨水贮存池,合流制管网系统应合理确定截流倍数,将截流的初期雨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或在污水处理厂内及附近设置贮存池。
(二)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1.建设任务。从解决当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着手,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合理安排各地污水处理设施新增能力。建设重点由东部城市和主要的大中城市逐步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优先支持目前尚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设市城市和县城加快建设。对发达地区、污染严重地区、环境容量较低地区以及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流域地区,可以提出高于本规划确定的全国平均污水处理率目标要求,适当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范围内的城镇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2608万立方米/日,县城1006万立方米/日,建制镇955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1898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1477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1194万立方米/日。全部建成后,所有设市城市均建有污水处理厂,县县具有污水处理能力,各省(区、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全面提升全国污水处理服务水平。
2.技术要求。重点流域、重要水源地等敏感水域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根据水质目标和排污总量控制要求,选择具备除磷脱氮能力的工艺技术。污水处理应坚持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在人口密度较低、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地方,以及地处非环境敏感区的建制镇,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处理工艺,鼓励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
(三)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对部分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对主要污染物的削减能力。大力改造除磷脱氮功能欠缺、不具备生物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重点改造设市城市和发达地区、重点流域以及重要水源地等敏感水域地区的污水处理厂。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范围内的城镇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2038万立方米/日,县城527万立方米/日,建制镇46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794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1318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499万立方米/日。
(四)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1.建设任务。按照“安全环保、节能省地、循环利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加快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优先解决产生量大、污染隐患严重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率先启动经济发达、建设条件较好区域的设施建设。对非正规污泥堆放点和不达标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进行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制定治理方案和计划。既要通过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中的突出矛盾,又要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积极探索污泥源头减量。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年。其中,设市城市383万吨/年,县城98万吨/年,建制镇37万吨/年;东部地区288万吨/年,中部地区124万吨/年,西部地区106万吨/年。全部建成后,各省(区、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的环境隐患得到有效遏制。
2.技术要求。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有关要求和泥质标准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理技术。采用多种技术处理处置污泥,尽可能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鼓励将污泥经厌氧消化产沼气或好氧发酵处理后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等土地利用,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的,可在污泥干化后与水泥厂、燃煤电厂等协同处置或焚烧。作为近期的过渡处理处置方式,可将污泥深度脱水和石灰稳定后进行填埋处置。
(五)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
1.建设任务。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发展用户、分质供水”和“集中利用为主、分散利用为辅”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再生水潜在用户分布、水质水量要求和输配水方式,合理确定各地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实际建设规模及布局,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地区要加快建设,促进节水减排。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6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2077万立方米/日,县城477万立方米/日,建制镇122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1258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706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712万立方米/日。全部建成后,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总规模接近4000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超过3000万立方米/日,有效缓解用水矛盾。
2.技术要求。污水集中处理达到基本水质要求后,应结合相关要求和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处理水质标准。确定再生水利用途径时,宜优先选择用水量大、水质要求相对不高、技术可行、综合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用水途径。工程设计之前,需进行污水再生利用试验,或借鉴已建工程的运转经验,选择合理的再生处理工艺。再生水要根据其用途,达到相应的卫生安全等级要求。
(六)强化设施运营监管能力。
进一步加强设施运营监管,提高设施运行负荷率。加强排水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监测体系,为有关部门监管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提供支撑。“十二五”期间,建设国家级排水监测站1座、省级监测站14座、市级监测站200座,达到各省(区、市)均建有省级排水监测站的目标。国家和省级排水监测站具备全指标监测能力和主要指标的流动检测能力,市级监测站具备月检项目的分析能力。全部建成后,所有设市城市具备排水与污水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已有统计制度,强化对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再生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信息统计。提升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能力,满足日常检测和工艺运行管理的需要。
6. 污水处理的6个基本步骤
步骤:
1、废水首先经过格栅、筛网后流至絮凝沉淀池,为了使处理效果好,在絮凝沉淀池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悬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药也起到调节废水的作用.絮凝沉淀后的废水流入预曝气调节池中。
2、曝气调节池中通入空气,起到预曝气调节的作用.调节均匀的废水用泵提升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
3、生化池中安装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气头,并装入浮动填料,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COD和BOD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废水自流入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二池采用方法相同。
4、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淀池中.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窝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5、混凝沉淀池与斜板沉淀池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中,然后经污泥脱水机械脱水。
6、斜板沉淀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经检测后外排。
(6)水处理的主要任务扩展阅读:
处理方法:
1、按作用分: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2、按处理程度分: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
(2)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3)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7. 水处理按处理流程可分为几级
前二级为预处理,共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又称机械处理),主要任务是采用物内理分离方法去除容废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二级处理(又称生化处理或生物处理),主要任务是采用生物转化的方法处理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体态的有机污染物
三级处理,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以满足更严格的废水排放或回用的要求
8. 工业锅炉水处理具的工作任务是(),(),(),()
锅炉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减少锅炉腐蚀,二是防止热效率下降。如锅炉结垢,则热效率下降增加能耗,锅炉水除氧则是为了减少氧化腐蚀,一般会用的措施有:除垢剂、杀菌剂、除氧剂、缓蚀剂,酸或碱调pH值
9. 锅炉炉内水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区别就是方式来不一样,一个自在给水送入锅炉前进行处理,叫炉外水处理,一个是把给水送入锅炉后,加入药剂进行处理叫炉内水处理。
给水经预先处理后送入锅炉,称为锅外水处理;
一些小容量的工业锅炉,水处理在汽锅内部进行,称为锅内水处理。
10. 环境工程设计主要任务是什么
论环境工程设计的来主要源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基础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具体落实和实现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以各种工程设计文件、图纸的形式表达设计人员的思维和设计思想,直至建设成功各种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满足环保要求,通过竣工验收。
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噪声污染控制。
(10)水处理的主要任务扩展阅读:
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
1、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建设项目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4、环境保护设计应当在工业建设项目中采用能耗物耗少、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